合同法第230
① 7、 出賣人(出租人)出賣房屋於買受人,如何處理 解決方案:買賣合同無效承租人同等條件優先購買,或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30條之規定:出租人出賣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所以房東的通知義務是法定義務,不能因為你們沒有約定,他就可以不行使;你作為承租人的同等條件下的優先購買權也是法律賦予你的權利,不因為沒有約定而喪失此權利。所以你可以要求房東以賣給別人的條件優先出賣給你,即使他要對別人承擔違約責任也是與你無關的。當然,即使你沒有購買這套房子,無論是現在的房東還是以後的買受人,在租賃期限內也是沒有權利要求你遷出的,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29條之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所以基於租賃合同的效力,你在2010年6月之前都是有權利使用該房屋的。
② 合同法上的強制締約義務有哪幾種
所謂強制締約義務,也稱為強制訂約義務,是指公民或法人依據法律的規定,負有應相對人的內請容求,而與其訂立合同的義務。合同一方當事人對相對人的要約,必須作出承諾,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強制締約義務來源於法律的規定,對意思自治進行了程度不同的限制,或取消了當事人不訂立契約的自由,但保留了當事人選擇相對人的自由,或者相反,保留了當事人不訂立契約的自由,但不允許當事人對締約相對人進行任意的選擇。
我國《合同法》規定了以下幾種強制締約義務:
《合同法》第38條規定,國家根據需要下達指令性任務或者國家訂貨任務的,有關法人、其他組織之間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權利和義務訂立合同;
《合同法》第230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
《合同法》第289條規定,從事公共運輸的承運人不得拒絕旅客、托運人通常、合理的運輸要求。
③ 合同法附隨義務成立的條件
合同法附隨義務成立的條件
《合同法》第60條規定: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該條款中所說的通知、協助和保密的義務,就是當事人履行合同時的附隨義務。附隨義務是本世紀合同法發展的一項突破。在附隨義務理論產生之前,當事人只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沒約定的就不履行。
而附隨義務擴大了合同當事人的義務,即這些義務即使在合同條款中沒有規定,當事人也必須遵守和履行,否則就違背了民法的基本精神誠實信用原則。
合同附隨義務的特徵
1、附隨義務的地位具有「附隨性」。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均有明確的法律規定與合同約定為依據,不但明確且具有法律效力,權威性較高,是合同關系中的主要義務。
然而附隨義務主要存在於判例學說之中,其法律效力較低或者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它衍生和附隨於法定義務、約定義務,容易被輕慢。
2、附隨義務的產生具有「不確定性」。與合同關系中的法定義務、約定義務相比,附隨義務並非自始確定,而是隨著合同的運行,根據合同目的和維護合同當事人利益的需要而逐步確定的。
(3)合同法第230擴展閱讀:
合同附隨義務包括的內容:
附隨義務具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即通知義務、協助義務與保密義務。
1、通知義務。通知義務又稱告知義務,是指債務人負有對有關債權人利益的事項的通告使其知曉的義務。合同的履行及合同目的的實現,需要當事人通力配合,其中需要雙方互通信息的情形,多有所在。
如果依據誠信原則,當事人應當主動地通知對方,此時便可認為有通知義務存在。合同法中關於通知義務有很多明確的規定。
比如《合同法》第230條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第256條承攬人對定作人提供的材料,應當及時檢驗,發現不符合約定時,應當及時通知定作人更換、補齊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
第278條隱蔽工程在隱蔽以前,承包人應當通知發包人檢查,第309條貨物運輸到達後,承運人知道收貨人的,應當及時通知收貨人,第384條保管人應當按照約定對入庫倉儲物進行驗收,保管人驗收時發現入庫倉儲物與約定不符合的,應當及時通知存貨人,等等。
綜合起來說,通知義務包括:說明義務,如出賣人在交付標的物時,應如實向買受人說明有關標的物的使用、維修及保養方法等:忠實報告義務,如代理人應及時向被代理人報告被代理事務的情況;瑕疵告知義務,如贈與有瑕疵物品時,應將標的物的瑕疵如實告知受贈與人;此外還有遲到告知義務、提存地點及其方式的通知等。
2、協助義務。協助義務又稱為協作義務,指合同當事人應互為對方行使合同權利,履行合同義務提供照顧和便利,促使合同目的圓滿實現。
它要求當事人在締約過程中承擔協力義務;在履約中,當事人應當顧及另一方及其標的物的狀況,最大限度地運用其能力和一切可以運用的手段實現對方的正當願望,以利於合同的適當履行。合同關系終止後,當事人應當協助對方處理與合同相關的事務。
如《合同法》第240條出租人、出賣人、承租人可以約定,出賣人不履行買賣合同義務的,由承租人行使索賠的權利。承租人行使索賠權利的,出租人應當協助,第259條承攬工作需要定作人協助的,定作人有協助的義務。
定作人不履行協助義務致使承攬工作不能完成的,承攬人可以催告定作人在合理期限內履行義務,並可以順延履行期限;定作人逾期不履行的,承攬人可以解除合同。
3、保密義務。保密義務是指當事人一方對於知曉的對方的商業秘密或要求保密的信息、事項不得對第三人泄露。
《合同法》第43條對此作了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無論合同是否成立,不得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該商業秘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保密義務在技術合同中的地位顯得尤為重要。保密義務是一種消極義務,只要義務人消極的不作為,而不要求義務人積極的作為。因此保密義務的履行通常不會給義務人帶來額外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