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承諾經濟法

承諾經濟法

發布時間: 2020-12-23 11:38:03

A. 舉出經濟法日常生活中有承諾的事例

1、案例: 買房前,一般情況下,往往是在看到商家的銷售廣告和宣傳資料後,覺得條件適內合才容會實地查看。到銷售地點後,會進一步考慮孩子就學是否便利、是否能採用住房公積金貸款、居住小區綠化容積率、周邊環境等輔助考慮房子的優劣。

2、張某向劉某借款10萬元欲購買一套設備以建一個塑料加工廠。張某向劉某說:我付了款就能運回設備,預計兩個月可調試完備,開工後資金一周轉即可還款。劉某同意。於是,張某寫了一張「暫借劉某人民幣10萬元,工廠開工後第二個月即如數奉還」的借條。時隔不久,設備運到。張某此時發現搞塑料製品加工不如倒賣原材料賺錢,於是將自己購進的塑料加工設備租給他人,利用劉某的借款去倒賣原材料。半年過後,劉某見張某有錢做買賣卻遲遲不還借款,便上門索要。張某說借條上寫明的條件是開工後第二個月還款,現在雖有了設備卻沒有開工,故要等到開工後再還。幾次交涉,劉某見張某沒有還錢的意思,便向法院提起訴訟。

B. 經濟法 :關於承諾的問題。

受要約人的承諾未遲發而遲到的,如郵遞延誤,承諾有效,(客觀原因造成的回逾期承諾有效,主觀原因造答成的逾期承諾原則上無效)。只要承諾有效,則此時的要約不是新要約,承諾也不是新要約而還是諾承,雙方都要為各自的行為負責任。

C. 國際經濟法中要約和承諾的概念分別是什麼

要約是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人發出要求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表示無條件接受的意思表示。

D. 經濟法中承諾的意義是什麼

您好。承諾的意義:承諾生效,合同成立。
承諾的撤回:以撤回通知追趕承諾通知;承諾可以撤回,不能撤銷。
承諾的生效: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根據交易習慣等,作出承諾的行為時。

E. 經濟法案例

答 1 甲乙之間合同關系不成立.
甲公司於2007年3月1日給乙公司發出電報稱:「現有當年產玉米50噸,每噸1000元,如貴方需購,望於接到電報之日起一周內回復為盼。」這屬於要約
3月3日乙公司給甲公司復電稱:「接受貴方條件,但望以每噸800元成交。」 這屬於反要約而不是承諾,承諾是受要約人完全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合同成立時間是承諾生效的時間,這里沒有承諾,合同當然不成立
2 甲乙之間合同關系不成立.
因為甲公司提出在一周內回復,而乙公司在3月10日回復,根據合同法第28條 受要約人超過承諾期限發出承諾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這樣就不是承諾 合同當然不成立
3 需要承擔責任,因為甲公司於2007年3月1日給乙公司發出電報稱:「現有當年產玉米50噸,每噸1000元,如貴方需購,望於接到電報之日起一周內回復為盼。」這一行為是要約,而且是確定承諾期限的要約,根據合同法第19條 要約人確定了承諾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約不可撤消的,要約不能撤消,這就表示甲的要約生效了,題目中乙是在承諾期限內直接去付款提貨時(這一行為表示承諾) 而甲公司已將這50噸玉米高價賣給了丙公司沒有遵守要約 所以要承擔責任

F. 經濟法中的要約和承若

招標復人發出的招標公告制和招標文件沒有價格要素,屬於要約邀請,投標人向招標人遞交的投標文件屬於要約,招標人向中標人發出的中標通知書屬於承諾。招標投標各方通過公平競爭、公正評價的規范程序完成了合同主體、客體的選擇和合同權利、義務、責任的約定;合同既是招標的決策結果和項目實施的控制依據,也是檢驗、評價合同各方全面履行權利、義務、承擔相應責任的標准。

G. 經濟法的小問題

逾期:超過要約有效期的承諾,稱為遲到或逾期承諾

如果受要約人在承諾期限內發內出承諾,按照通常情形能夠及容時到達要約人,但因其他原因導致承諾到達要約人時超過承諾期限的,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因承諾超過期限不接受該承諾的以外,該承諾有效。

但B的確是逾期了

H. 經濟法案例分析

1.叫遲延的承諾。
2.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第28條: 「第二十八條受要約人超過承專諾期限發出承諾的屬,除要約人及時通知受要約人該承諾有效的以外,為新要約。」
顯然,在這一情形中,要約人可以做出選擇,或及時通知承諾人表示接受承諾,從而使合同成立,或因其逾期而拒絕承認該承諾的效力,在這種情形中, 合同不成立,受要約人被視為發出一個新要約。

I. 名詞解釋的經濟法要約與承諾

要約是指希抄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襲思表示。(是單方法律行為,賦予受要約人承諾權。)要約可以向特定人發出,也可以向非特定人發出。
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承諾應當由受要約人向要約人作出,並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J. 國際經濟法 承諾逾期到達效力爭議的案例,請教高手指導!

1,該買賣合同已經成立。
涉及到逾期承諾的效力問題。對於承諾的生效時間,原則上,回根據「公約答」18條採到達主義,但對於逾期的承諾,「公約」21條2款規定:「如果載有逾期承諾的信件或其他書面文件表明,它是在如傳遞正常則能及時送達要約人的情況下寄發的,則此項逾期承諾具有承諾的效力,除非要約人毫不遲延的用口頭或書面通知受要約人,他認為其要約已因遲延承諾而失效」。
在本案中,B公司的承諾如非郵寄原因,完全可在要約有效期內到達,而且A公司在11月5日收到該逾期承諾後,未作任何信件答復,即該承諾有效,合同成立。

2,該要約於10月15日生效,因此有效期截止於10月30日

一個一個字敲的,可能表述不太好。。。

熱點內容
藝術的道德的關系 發布:2025-05-11 04:24:45 瀏覽:21
廈大國際經濟法課表 發布:2025-05-11 04:09:40 瀏覽:712
疫情看我國立法 發布:2025-05-11 04:09:37 瀏覽:124
田野律師 發布:2025-05-11 04:01:30 瀏覽:432
民事訴訟法應訴授權委託書 發布:2025-05-11 03:50:38 瀏覽:573
合同法上合同的概念 發布:2025-05-11 03:45:28 瀏覽:26
平度法院領導 發布:2025-05-11 03:42:56 瀏覽:211
臨兆法院 發布:2025-05-11 03:42:55 瀏覽:660
教育法規的基本特徵有 發布:2025-05-11 03:29:13 瀏覽:122
馬雲道德綁架 發布:2025-05-11 03:23:28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