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中的催告是什麼意思

合同法中的催告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6-17 09:15:42

合同法 催告後解除權三個月,不催告一年 什麼意思

根據《合同法》第九十四條的規定,出賣人遲延交付房屋或者買版受人遲延支付購權房款,經催告後在三個月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當事人一方請求解除合同的,應予支持,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法律沒有規定或者當事人沒有約定,經對方當事人催告後,解除權行使的合理期限為三個月。對方當事人沒有催告的,解除權應當在解除權發生之日起一年內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權消滅。
解除權勢形成權,即不像訴訟時效那樣可以中止、中斷。給你試舉一例:比如說甲跟乙簽了一個合同,規定在發生某種情形時,甲可以解除合同。甲在合理時間內催告乙履行合同,乙不履行,此時甲擁有解除權。在發生約定情形時,此刻即甲擁有了解除權,但是要行使解除權必須要催告乙後三個月內行使,否則解除權消滅。而一年的概念是在甲獲得解除權時,必須在此時間段內行使催告,且行使解除權。否則消滅。

⑵ 合同法催告期限是多久

解約催告的履行期限是當事人通知中規定的合理期限,解約催告應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債務人未履行債務時進行,遲延履行方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法律依據】
根據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屆滿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
(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後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
(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
(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續履行的債務為內容的不定期合同,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是應當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對方。

⑶ 什麼是催告權

催告權是指第三人告知被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內就是否行使追認權與以明確答復的權利。根據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第三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1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

⑷ 合同法第94條,經催告,何為催告

指債權人或其代理人請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意思通知。

⑸ 合同法裡面的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指的是相對人告知法定代理人後的一個月

應該是簽訂合約後1個月內,因為這種情況是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相對人之間的合同,屬於效力待定合同,須有法定代理人的追認才生效

⑹ 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什麼叫做相對人求案例

合同相對人,就是合同當事人相對的另一方當事人。
比如甲與乙簽了合同,甲乙互為相對人。

⑺ 什麼是追認權什麼是催告權

追認權即,是本人通過特定的法律行為,使無權代理人、無處分權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回力人所為的行為成為有效法律答行為的權利。

催告權是指第三人告知被代理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一定期限內就是否行使追認權予以明確答復的權利。催告權屬於請求權的一種。合同法第47條第2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第48條第2款規定: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

熱點內容
侮辱嘲笑有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7 22:28:45 瀏覽:886
西安司法鑒定中心地址 發布:2025-09-17 21:49:04 瀏覽:364
法院開庭函 發布:2025-09-17 21:40:51 瀏覽:994
合同法教學大綱 發布:2025-09-17 21:40:47 瀏覽:229
行政法第三十六條 發布:2025-09-17 21:35:36 瀏覽:403
中國古代法治思想 發布:2025-09-17 21:34:26 瀏覽:7
國企輪班勞動法工作時間 發布:2025-09-17 21:33:31 瀏覽:263
司法鑒定火災鑒定 發布:2025-09-17 21:22:12 瀏覽:135
刑法的不足 發布:2025-09-17 21:16:29 瀏覽:315
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2014年 發布:2025-09-17 21:16:25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