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用電
1. 電力合同法
該法已經明確適用范圍包括你講的這個行業,不依法辦事,你申請勞動仲裁來解決問題即可。
2. 關於合同法的
果品公抄司向新疆某農場發出一份傳真:「因我市市場西瓜脫銷,不知貴方能否供應。如有充足貨源,我公司欲購十個冷凍火車皮。望能及時回電與我公司聯系協商相關事宜。」這在合同法中已經構成邀約,而農場在收到傳真後立即組織十個車皮貨物給果品公司發去,並隨即回電:「十個車皮的貨已發出,請注意查收。屬於履行邀約,這已經達成邀約關系,因為果品公司在發出邀約的同時沒有考慮到市場價格的變化因素,在要約中沒有約定邀約的履行期限,因此產生的風險及後果必然由果品公司乙方自行承擔。
如果果品公司以此為由拒收貨物,這實屬違約,農場房有權要求果品公司履行邀約。
3. 合同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而電力法的頒布機構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那是不是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
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效力,高於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你的理解正確。
一、合同法是上位法,電力法是下位法;依據:制定機關的不同。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1995年12月28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關於修改部分法律的決定》修正。
二、《立法法》的相關規定:
1、第七條規定: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其他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2、第九十七條規定: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許可權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抵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抵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司法適用是有一定條件的,即當下位法與上位法相抵觸,且下位法無效。但是,如果下位法的制定根據上位法的授權或下位法是對上位法的實施性規定並且沒有違反上位法的規定,則會出現「上位法優於下位法」適用規則的例外: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一) 變通規定的「下位法」的優先適用
《立法法》第81條規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作變通規定的,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的規定。」
(二) 實施性規定的「下位法」優先適用:
在我國的法律體系中,下位法對上位法作出具體的、可操作性的實施性規定不僅必要而且重要,尤其是地方性法規更是如此。因此,法律、行政法規的有些規定往往只能比較概括,以適用各地方的不同情況,這就為地方性法規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下位法「實施性規定」這種特殊地位決定了妥善處理其與上位法的適用關系的重要性。
四、在處理電力領域的問題時,要注意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
普通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是面與點的關系,一般來說,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適用,特別法沒有規定的,適用普通法。但適用這一規則的前提是: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分只能在同一法律部門內部,並且規定的事項為同類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區分。而上位法與下位法則不囿於同一部門法。因此,合同法雖是普通法,卻是全國人大制定的;電力法是特別法 ,卻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顯然,應當先適用: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
當然,在現實中,這個問題還是比較復雜的,對於普通法與特別法,其主體可一樣,可不一樣。當其主體一樣時,其與上位法與下位法的區別很清楚。關鍵是當制定主體不同時,與上位法與下位法如何區別。這種區別對法律的運用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原則是,要看有無法律的授權。若權力位階較高立法機關所制定的法律有明確授權規定,即為普通法與特別法之關系,否則即為上位法與下位法之關系。
4. 合同法商鋪用電
1.承租人與供電局之間存在供用電合同關系。合同法第一百七十九條 【安全供電義務及內責任容】供電人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供電人未按照國家規定的供電質量標准和約定安全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當然如果供電設施存在問題的,需要進一步協商解決。屬於誰的責任由誰負責解決。如果是因為商鋪用電超標,則屬於你們違約。
2.作為出租人應當保證租賃物符合合同目的,否則構成違約。合同法第二百一十六條 【出租人基本義務】出租人應當按照約定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並在租賃期間保持租賃物符合約定的用途。沒有正常水電的商鋪是不能正常居住和營業的,出租人有義務與開發商及供電局協商解決這一問題。至於乙方水、電、工商稅務等其它一切手續費用乙方自行負責,並不能排隊出租人需要提供基本的營業條件。
3.若因此完全不能營業也得不到解決的,可以與出租人協商終止合同,或要求其在一定時間內解決,否則因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可能考慮解除合同。
5. 我國 新《合同法》規定的數據電文形式是什麼
《電子簽名法》中有,第二條,本法所稱數據電文,是指以電子、光學、磁或者類似手段生成、發送、接收或者儲存的信息.
《合同法》第十一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和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現實生活中的電報、電傳、傳真、電子郵件、電話錄音、錄像、手機簡訊、即時通信息(如QQ信息)等形成的符合一定法律形式的信息,均可以認為是《電子簽名法》中的數據電文。
(5)合同法用電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
第八條
審查數據電文作為證據的真實性,應當考慮以下因素:
(一)生成、儲存或者傳遞數據電文方法的可靠性;
(二)保持內容完整性方法的可靠性;
(三)用以鑒別發件人方法的可靠性;
(四)其他相關因素。
第九條
數據電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為發件人發送:
(一)經發件人授權發送的;
(二)發件人的信息系統自動發送的;
(三)收件人按照發件人認可的方法對數據電文進行驗證後結果相符的。
當事人對前款規定的事項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十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數據電文需要確認收訖的,應當確認收訖。發件人收到收件人的收訖確認時,數據電文視為已經收到。
6. 請教:合同法,供電合同中的供電設施的產權分界處是什麼意思
籠統來說,產權分界就是屬於供電局的財產和用戶的財產的分界點,大多數情況是指電表。產權分界處前的所有設施和線路是供電局產權,之後的就是用戶產權了
7. 安全用電義務是用電人應當怎樣承擔責任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供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是《合同法》規定的供電人的一項法定的義務,如果供電人不履行這一義務,由此給用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如果供用電合同中有其他約定的責任,供電人還須承擔其他約定的責任。
供電人如果沒有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需要指出的是,實現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是法律所規定的供電人需要履行的法定義務,如果不履行,勢必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供電人未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造成用電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事先通知用電人中斷供電,是《合同法》規定的供電人的一項法定的義務,如果供電人不履行這一義務,由此給用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8. 供電人向用電源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在合同法上稱為什麼合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章,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電,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
9. 供用電合同的完整定義是
供用電合同是指供電企業裝表前與用戶簽訂的協議。
10. 關於供電有哪些法律法規
主要內容包括:《電力法》、《合同法》、《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專電力設施保護屬條例》、《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和《電力監管條例》。
為了保障和促進電力事業的發展,維護電力投資者、經營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權益,保障電力安全運行,制定了《電力法》。
(10)合同法用電擴展閱讀
電力供應與使用:
第二十四條國家對電力供應和使用,實行安全用電、節約用電、計劃用電的管理原則。
電力供應與使用辦法由國務院依照本法的規定製定。
第二十五條供電企業在批準的供電營業區內向用戶供電。
供電營業區的劃分,應當考慮電網的結構和供電合理性等因素。一個供電營業區內只設立一個供電營業機構。
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由供電企業提出申請,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力管理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審查批准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力管理部門發給《供電營業許可證》。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供電營業區的設立、變更,由國務院電力管理部門審查批准並發給《供電營業許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