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脅迫行為
發布時間: 2025-07-04 17:24:09
⑴ 在法律上什麼叫威脅
在法律視為威脅的分析如下:
1、構成脅迫需要脅迫者具有故意,實施非法的脅迫行為,且被脅迫者需要因脅迫違背真實意願而行動;
2、脅迫包括身體脅迫、心理脅迫、性脅迫等類型;
3、通過言語、行為等方式,表示要給當事人及其家屬的人身、財產可能造成損失的一般屬於威脅。
威脅罪的構成要件:
1、侵害的法益是個人日常生活的安寧以及生活安全不受他人恐嚇的自由;
2、行為客體是單個的自然人;
3、行為是恐嚇,即以加害生命、身體、自由、名譽、財產等事通知他人,使其產生畏懼;
4、行為人的恐嚇行為,一旦完成,能使被害人心生畏懼,即可構成本罪,而無需行為人所恐嚇的事項成為事實。
綜上所述,恐嚇威脅是以加害他人權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項威脅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恐嚇威脅後果比較嚴重的話可以考慮報警處理。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