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律師援助 » 律師核實證據

律師核實證據

發布時間: 2025-07-04 17:23:22

Ⅰ 網貸逾期律師上門取證

法律分析:法律沒有全面開放律師調查取證的權利,對於當事人無法自己取得的證據,律師如果想要調查取證,必須在訴訟中申請法院開具調查令,再由律師持調查令前往相關單位在調查令的范圍內開展調查取證;在訴訟開始前,律師可以先指導當事人如何去保存、搜集證據,律師越早介入,越有利於證據的保存和搜集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Ⅱ 律師能調查婚外情取證嗎

法律分析:可以的。1、私人偵探。

外遇確屬一種過錯,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在財產分割時應照顧無過錯方,但此類過錯對於夫妻財產侵害的影響並不大。理由是:

(1)外遇並不是婚姻法所規定的證明夫妻感情破裂的要件之一,過錯程度小,在法律上便給予了改過的機會;

(2)由於客觀原因,能夠取得的證明外遇的證據會非常有限,不外是一次或幾次外遇,證據所組成的情節相對輕微。

為此,除非雙方當事人曾對外遇的懲罰作出過特別的書面約定,只是從訴訟角度考慮,專門就外遇取證,本身就不是很有必要。

至於通過私人偵探或調查公司收集外遇的證據,則更有待商榷。因為調查公司注冊的經營范圍大多是商務信息調查,在婚姻糾紛中的調查權非常有限,更何況經過正規的法律培訓的調查人員更是少之又少。若在取證過程中涉及侵犯他人隱私權及其他權利,則常會因取證手段違法導致證據不被法院採信。

2、捉姦在床。

在離婚過錯證據的搜集中,捉姦在床的想法是與中國人傳統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分不開的。但實際上,捉姦在床除了激化雙方的矛盾之外,在訴訟中的意義並不大。法官很難憑一兩次的捉姦在床而責令過錯方承擔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因為這並不符合婚姻法意義上的「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責任構成要件。

捉姦在床唯一的意義是,由於這一行為引發的夫妻沖突或受害方與第三者的激烈沖突,法院可能依此認定雙方夫妻感情已破裂。但這一行為,無疑使夫妻感情修復陷於不可能。

另外,若是在他人住處或是賓館實施捉姦行為,往往會因取證手段不合法而根本不被法庭採信。白白浪費精力不說,還增添了自己的煩惱。

3、引誘犯錯。

引誘犯錯是某些「離婚公司」的慣用伎倆。在接受一方的離婚策劃委託後,在找不到對方過錯的情況下,便導演出一些外遇的情境,採取偷拍偷錄的形式,截取片段交給委託人應付了事。還有的,則故意徵募一些社會青年,跟蹤到對方的行蹤後,在某一路段假扮熟人與對方打招呼、擁抱,拍得這樣的境頭來騙取委託人錢財。

引誘犯錯是對當事人人格損害最為嚴重的一種取證方式,其根本沒有效力性不說,對當事人雙方的情感傷害都大。委託方無法辨別情況的真假,只能認定對方有外遇的發生;對「過錯方」而言,此種莫須有的罪名亦讓自己傷心之極。和解的目的達不到不說,徒然使雙方的矛盾激化,對於後期的財產分割及子女撫養問題都會帶來極大的阻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Ⅲ 最高院關於律師調查令相應規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採納該證據,或者採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Ⅳ 律師可以調取被告的身份信息嗎

律師在特定情況下是可以調取被告的身份信息的,但這通常需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並遵守相關的法律程序和規定。
一、律師調取被告身份信息的必要性
在訴訟過程中,為了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律師可能需要了解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以便進行訴訟准備和策略制定。這些身份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被告的姓名、性別、年齡、住址等。通過獲取這些信息,律師可以更好地了解被告的背景和情況,為當事人提供更加精準的法律服務
二、律師調取被告身份信息的法律依據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律師在特定情況下有權調取被告的身份信息。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這一規定為律師在訴訟過程中調取證據提供了法律依據。
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也規定了律師在訴訟中的權利和義務,其中包括律師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調取被告的身份信息。
三、律師調取被告身份信息的程序與限制
雖然律師有權調取被告的身份信息,但這並不意味著律師可以隨意進行。律師在調取被告身份信息時,必須遵守相關的法律程序和規定。例如,律師需要向相關機構或部門提出書面申請,說明調取信息的目的和必要性,並提供相關的法律依據和證明文件。同時,律師還需要尊重被告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權,不得濫用調取信息的權利。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等敏感信息時,律師調取被告身份信息的權利可能會受到限制或禁止。
綜上所述:
律師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調取被告的身份信息,但這需要在法律框架內進行,並遵守相關的法律程序和規定。律師在調取信息時應當尊重被告的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權,確保合法合規地行使自己的權利。同時,當事人也應當在律師的指導下,合理、合法地利用這些信息來維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第三十五條規定: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律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規定: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Ⅳ 原告律師可以找被告詢問取證嗎

原告律師可以找被告詢問取證。
律師的調查取證權是律師的一項基本訴訟權利,是指律師在承辦刑事案件過程中,調取、收集、核實能夠證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其刑事責任等證據材料的權利。
司法機關調查之後,辯護律師在行補充調查。同一證據來源,首次調查權屬於司法機關,辯護律師享有事後補充調查的權利,一旦發掘出有利於被告人的證據,便會與司法形成相益得彰的效果。
先閱卷再調查。仔細閱讀案卷,辯護律師可以了解案情,還可以找出案卷中存在的疑點。找准問題,補充調查才可能是有效的。
先聽取被告陳述再調查取證。被告人最了解案件情況,無論其陳述是否真實,都有助於辯護律師發現問題,以便確定調查取證的方向。其中從調查以證的程序看,辯護律師應當遵循依法調查取證的原則,凡司法機關不得採取的非法取證方法,辯護律師也不得採取。不得威脅、引誘或指使證人作偽證,更不得變造、偽造證據,如果遭到拒絕,也不得強制進行調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第三十五條 受委託的律師根據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請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調取證據或者申請人民法院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師自行調查取證的,憑律師執業證書和律師事務所證明,可以向有關單位或者個人調查與承辦法律事務有關的情況。第四十條 律師在執業活動中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私自接受委託、收取費用,接受委託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
(二)利用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牟取當事人爭議的權益;
(三)接受對方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利益,與對方當事人或者第三人惡意串通,侵害委託人的權益;
(四)違反規定會見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
(五)向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行賄,介紹賄賂或者指使、誘導當事人行賄,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方式影響法官、檢察官、仲裁員以及其他有關工作人員依法辦理案件;
(六)故意提供虛假證據或者威脅、利誘他人提供虛假證據,妨礙對方當事人合法取得證據;
(七)煽動、教唆當事人採取擾亂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等非法手段解決爭議;
(八)擾亂法庭、仲裁庭秩序,干擾訴訟、仲裁活動的正常進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關於曠工辭退的規定 發布:2025-07-04 22:03:05 瀏覽:946
勞保報酬糾紛法律援助錦旗 發布:2025-07-04 22:01:40 瀏覽:652
民法疫情 發布:2025-07-04 21:56:44 瀏覽:969
法院工作鑒定 發布:2025-07-04 21:55:44 瀏覽:432
行政訴訟法訴訟超過6個月 發布:2025-07-04 21:49:43 瀏覽:72
飯店讓服務員上交手機符合勞動法嗎 發布:2025-07-04 21:43:25 瀏覽:847
民間博物館的法規 發布:2025-07-04 21:36:16 瀏覽:135
北京刑事訴訟律師 發布:2025-07-04 21:33:12 瀏覽:478
歷年婚姻法年齡 發布:2025-07-04 21:33:12 瀏覽:20
違反公序良俗的立法例和判例 發布:2025-07-04 21:29:35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