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徵

合同法的概念和特徵

發布時間: 2020-12-25 03:40:51

⑴ 簡述合同的一般含義與基本特徵

合同復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制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
合同的基本特徵是:

一、合同是雙方意思表示的外部表現。主要是指合同的訂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基本內容或者目的的協議。
二、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的法律行為。也就是合同的內容中必須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
三、合同屬於人的行為。合同涉及的一般是財產性權利的內容而不包括人身權利。其是基於人的意思行為。
四、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事實。合同是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力的事實。能夠引起法律關系的發生、變更、消滅。

合同法的特徵

1.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即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當事人互為意思表示(意思表示就是將能夠發生民事法律效果的意思表現於外部的行為)。
2.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須達成協議,即意思表示要一致。
3.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為目的。
4.合同是當事人在符合法律規范要求條件下而達成的協議,故應為合法行為。
合同一經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雙方當事人之間就發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⑶ 合同法的特點是什麼啊

1、體系完整、內容完整;
2、大量借鑒國外的通行做法;
3、充分體現意思自治版,相對權縮小無效合同的范圍;
4、實行嚴格責任制,大大加強對違約行為和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特別在承擔違約責任上實行無過錯的嚴格責任;
5、規定具體,可操作性強;避免用過多的行政法規規章司法解釋來補充。

⑷ 合同法律關系的概念是什麼

法律關系是一抄定的社會關襲系在相應的法律規范的調整下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法律關系的實質是法律關系主體之間存在的特定權利義務關系。合同法律關系是一種重要的法律關系。

合同法律關系是指由合同法律規范所調整的、在民事流轉過程中所產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合同法律關系包括合同法律關系主體、合同法律關系客體、合同法律關系內容三個要素,這三要素構成了合同法律關系,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構成合同法律關系,改變其中的任何一個要素就改變了原來設定的法律關系。

⑸ 從法律的角度,試述合同的特徵及基本原則

一、合同的特徵
1.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因此《民法通則》中關於民事法律行為的規定除合同法另有規定外均適用於合同。
2.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的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合同的成立除了當事人要有意思表示外還需要當事人達成合意。
3.我國合同法上的合同僅指當事人設立、終止和變更財產權的雙方法律行為,就身份關系而達成的協議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
4.合同是債的發生原因之一,因此合同在有效成立之後就按照當事人的合意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了一定的債權債務關系。
二、《合同法》第1章第3條至第8條規定基本原則,參照民法原則總結提煉,是《合同法》的內容核心。
(1)平等原則
《合同法》第3條規定,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平等原則所指的法律地位平等,並非指合同雙方當事人事實上平等,權利義務相同,而是指在雙方權利義務對等、法律利益相對平衡的情況下,在簽署合同時各方的平等地位。
根據該原則,合同當事人之間應當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訂立合同是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是在互利互惠基礎上充分表達雙方意見,就合同條款取得一致後達成的協議。故任何一方都不應當凌駕於另一方之上,也不得將自己意志強加給對方,更不得以強迫命令、脅迫等手段簽訂合同。
(2)自願原則
《合同法》第4條規定,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自願原則是指合同當事人在法律的規定范圍內,在合法的前提下,通過協商,自願決定和調整相互權利義務關系。自願原則體現了民事活動的基本特徵,是民事關系區別於行政法律關系、刑事法律關系的特有原則。
(3)公平原則
亦稱正義原則,法律意義在於堅持社會正義,公平的確定法律主體之間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其含義有:
1)在合同訂立方面,作為平等合同主體的當事人都有權公平參與。在明確合同雙方權利義務的內容時,應當兼顧各方利益,公平協商對待。《合同法》第39條強調了訂立格式合同時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應遵循公平原則,第40條規定了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條款無效,第41條規定了當對格式的解釋有兩種以上時,應當做出不利於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
2)在合同的撤銷方面。《合同法》第54條規定了出現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等情形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但第55條同時規定了行使撤銷權應當在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一年內等內容。
3)在違約責任方面。《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或者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或適當減少。
(4)誠實信用原則
《合同法》第6條規定,當事人在行使權力和履行義務是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不得有欺詐行為。誠實信用原則的基本內涵是,當事人在合同訂立、履行、變更、解除等各個階段,以及在合同關系終止後,都應當嚴格依據誠實信用原則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
(5)合法性原則
《合同法》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及履行合同時,符合國家強制性法律要求,不違背社會公共利益,不擾亂社會經濟秩序。

⑹ 簡述贈與合同概念、法律特徵和種類

(1)贈與合同的概念。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地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內贈與的合同容。在贈與合同中,將自己的財產無償轉讓給他人所有的當事人稱為贈與人,受領財產所有權的當事人稱為受贈人。
(2)贈與合同的法律特徵。①贈與是一種合意,是雙方法律行為。須有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②贈與合同是轉移財產所有權的合同。③贈與合同為單務、無償合同。④贈與合同為諾成合同。合同法的規定表明贈與合同是一種諾成合同,自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受贈人表示接受該贈與時成立和生效。
(3)贈與合同的種類。贈與依不同標准可分為一般贈與和特殊贈與、財產須登記的贈與和財產不須登記的贈與、現實贈與和非現實贈與、附負擔的贈與和無條件的贈與等。

⑺ 客運合同的概念和特徵

客運合同又稱為旅客運輸合同,是指承運人與旅客簽訂的由承運人將旅客及其行李運輸到目的地而由旅客支付票款的合同。
該法第三百零二條還規定:「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傷亡是旅客故意、重大過失或者旅客自身健康原因造成的除外。前款規定適用於按照規定免票、持優待票或者經承運人許可搭乘的無票旅客。」可以看出,承運人對旅客傷亡承擔無過錯損害賠償責任,但有權提出免責抗辯。其免責情形有兩種,一是旅客自身健康原因;二是旅客自身存在故意、重大過失等行為。
合同法第二百九十三條規定:「客運合同自承運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時成立,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另有交易習慣的除外。」這就是說,有償的旅客運輸合同通常自承運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時成立,客票是旅客運輸合同的書面形式和有效憑證。
該法第三百零一條規定:「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應當盡力救助患有急病、分娩、遇險的旅客。」承運人在運輸過程中,對老人、孕婦、兒童、殘疾人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對發生急病和分娩的旅客應當給予必要的醫療和照顧,對遇險的旅客應當盡力搶救。
如果出現不法侵害,承運人還應當負有兩項義務,一種是事先的防止義務;第二種是事後的積極救助義務。
客運合同自承運人向旅客交付客票時成立。屬即時清結的合同形式。但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另有交易習慣的除外。客運合同是一種較特殊的合同,他的運輸標的是人而不是物,所以,客運合同具有其特殊性。
1.旅客即是合同一方當事人,又是運輸對象。
2.客運合同通常採用票證形式。
3.客運合同包括對旅客行李的運送。

⑻ 合同的概念及特點

在合同法理論上,合同也稱為契約,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合同在本質上是一種合意或者協議。例如,《民法通則》第85條規定,「合同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的保護。」我國合同法繼續沿用了民法通則第85條的規定。《合同法》第2條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協議。

根據合同法第2條的規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首先,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法通則》第54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或者法人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合法行為。」合同的這種民事法律行為,在主體方面要求有兩個以上的當事人,在意思表示方面要求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其次,合同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所謂設立,是指當事人訂立合同以形成某種法律關系;所謂變更,是指當事人協商一致以使原有的合同關系在內容上發生變化;所謂終止,是指當事人協商一致以消滅原法律關系。

再次,合同當事人法律地位平等,這是理解本案的關鍵。這也是合同關系與以命令服從為特徵的行政關系的根本區別。

⑼ 合同法的法律特徵

一、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指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其意思表示的內容而引起民事法律關系設立、變更和終止的行為。而合同是合同當事人意思表示的結果,是以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為目的,且合同的內容即合同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是由意思表示的內容來確定的。因而,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二、合同是一種雙方或多方或共同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互相或平行作出意思表示,且意思表示一致而達成的協議。
三、合同是以在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為目的。首先,合同當事人簽訂合同的目的,在於各自的經濟利益或共同的經濟利益,因而合同的內容為當事人之間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其次,合同當事人為了實現或保證各自的經濟利益或共同的經濟利益,以合同的方式來設立、變更、終止財產性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四、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這其中包括:合同的主體必須合法,訂立合同的程序必須合法,合同的形式必須合法,合同的內容必須合法,合同的履行必須合法,合同的變更、解除必須合法等等。
五、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所謂法律約束力,是指合同的當事人必須遵守合同的規定,如果違反,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六、合同的法律約束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是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
2、是違反合同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⑽ 《合同法》的法律特徵

合同,又稱契約,是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某種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專。《合同法》中所指的屬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而屬於民事法律領域的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以及其他法律性質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根據我國《合同法》的規定,合同具有以下法律特徵:

1)合同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法律關系。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憑借行政權力、經濟實力等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2)合同是多方當事人的法律行為。合同的主體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合同的成立是各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結果。

3)合同是從法律上明確當事人間特定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文件。合同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某種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以實現當事人特定的經濟目的。

熱點內容
掃描件與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13 17:06:17 瀏覽:881
法律優先原則與行政法 發布:2025-05-13 17:00:20 瀏覽:800
舊宮司法局 發布:2025-05-13 16:48:05 瀏覽:240
外企經濟法 發布:2025-05-12 18:24:03 瀏覽:311
存單司法凍結 發布:2025-05-12 17:09:56 瀏覽:414
江蘇警官學院法律碩士 發布:2025-05-12 16:45:02 瀏覽:194
法存在於那個社會 發布:2025-05-12 16:16:43 瀏覽:971
合同法17自考 發布:2025-05-12 16:04:41 瀏覽:752
中國合同法第141 發布:2025-05-12 15:11:57 瀏覽:450
北京市村居法律顧問 發布:2025-05-12 15:09:55 瀏覽: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