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混同

合同法混同

發布時間: 2020-12-26 18:14:23

⑴ 可以約定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嗎,什麼是合同中的混同

一、可以約定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嗎
《勞動合同法》實施以後,可以約定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嗎?
勞動法》第23條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通過該規定可以看出,在《勞動法》調整下,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分為法定條件和約定條件,即用人單位可以和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只要約定的終止條件不違背法律、法規的規定,該約定就有效,就可以依據約定來終止雙方的勞動合同。
但是《勞動合同法》第4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合同終止:
(一)勞動合同期滿的;
(二)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
(三)勞動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蹤的;
(四)用人單位被依法宣告破產的;
(五)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通過該規定可以看出,《勞動合同法》關於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取消了約定的條件,即在《勞動合同法》調整下,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只有法定的條件,沒有約定的條件。《勞動合同法》做這樣的調整是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濫用勞動合同終止的約定條款,隨意的終止勞動合同。
由於《勞動合同法》是新法,根據《立法法》的規定,新法優於舊法。因此在適用法律上,新法與舊法有沖突的,優先適用新法。因此在該問題上兩法有沖突則應當優先適用《勞動合同法》。因此在新法實施以後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不可以再進行約定。
《勞動合同法》取消了可以約定勞動合同終止條件的規定,可以看出該法是不允許約定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的。因此如果有約定則屬於違反法律的約定,那麼違反法律約定的條款,應當被認定為無效條款。因此,現行勞動合同中如果約定了終止條件,則該終止條件2008年1月1日後將無效,即不能再以約定來終止勞動合同。
二、什麼是合同中的混同
合同混同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方式之一。它是指合同項下的債權人和債務人合二為一,這是基於合同目的消滅二是權利義務終止。其他的方式還有清償,抵消,提存,免除,履行,履行不能等方式。這是狹義的混同,是專指合同法上的情況。
這種方式使合同消滅並非邏輯的結果,而是由於在法律上已經沒有必要存續,所以法律規定因混同而消滅合同,效果更符合實踐。

⑵ 《物權法》上的混同與《合同法》上的混同有何區別

主要在結果上,
合同法上的混同造成了債權和債務的消滅。
物權法上的混同則會造成新的物權人的產生,接著可能導致新的債權債務的產生。

⑶ 在合同法中,請舉一下混同的事實例子

合同法中的混同

混同,指債權人和債務人同歸於一人,致使合同關系及其他債的關系消滅的事實。廣義的混同,指不能並立的兩種法律關系同歸於一人而使其權利義務歸於消滅的現象。包括:

1.所有權與他物權同歸於一人;

2.債權與債務同歸於一人;

3.主債務與保證債務同歸於一人。

狹義的混同,也即合同法上的混同,僅指債權與債務同歸於一人的情況。

合同混同是合同權利義務終止的方式之一。它是指合同項下的債權人和債務人合二為一,這是基於合同目的消滅二是權利義務終止。其他的方式還有清償,抵消,提存,免除,履行,履行不能等方式。這是狹義的混同,是專指合同法上的情況。

這種方式使合同消滅並非邏輯的結果,而是由於在法律上已經沒有必要存續,所以法律規定因混同而消滅合同,效果更符合實踐。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債權和債務同歸於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本條是關於債權債務混同的規定。

混同是一種事件,即因某些客觀事實發生而產生的債權債務同歸一人,不必由當事人為意思表示。

概括承受是發生混同的主要原因。主要有

(1)企業合並,合並前的兩個企業之間的債權債務因同歸於合並後的企業而消滅。

(2)債權人繼承債務人,比如父親向兒子借錢後死亡,兒子繼承父親的債權和債務。

(3)債務人繼承債權人,比如兒子向父親借錢後,父親死亡,兒子繼承了父親的財產。

(4)第三人繼承債權人和債務人,比如兒子甲向父親乙借錢後,因意外事件二人同時死亡,由甲的兒子丙繼承他們二人的財產。

(3)合同法混同擴展閱讀:

法律效力

1、合同關系及其他債之關系,因混同而絕對消滅。消滅效力不僅及於債權人和債務人的抗辯權,而且還及於合同債權的從權利,如利息債權、違約金債權、擔保債權等。

2、當債權債務同歸於一人而合同權利義務關系涉及第三人利益,也就是說合同權利系他人權利的標的時,從保護第三人利益出發,債權不因混同而消滅。例如,債權為他人質權的標的時,質權人就債權的繼續存在享有利益,在此種情況下,即使債權債務關系發生混同,債權也不發生消滅。

3、在法律另有規定時,混同也不發生消滅債的效力。例如按照銀行結算辦法的規定,商業匯票的收款人、付款人(或承兌人)以及其他票據債務人,在票據未到期前依背書轉讓的,票據上的債權債務即使同歸於一人的,票據仍可流通,所以票據所示之債仍不消滅。

⑷ 合同關系因混同而發生的終止的法律效果,但涉及第三人的利益的除外。

你好。

根據你說的法條,舉例:

比如:甲對乙有100萬的債權,後甲乙企業合並,債權債務關系消滅,這個就是合同關系的混同。

在不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前提下,這個只是當事人雙方債權債務關系歸為同一人的情況,可以導致合同關系的終止。

至於你說第三人了利益的情況主要有以下兩種:
①合同債權為第三人權利的標的時。
例如,債權人為他人質權的標的,為保護質權人的利益,不得使債權因合同而消滅。因為質權人對第三債務人享有直接請求給付的權利,尤其在入質債權附有擔保權時,質權人就債權的繼續存在享有更大的利益。
②合同債權的實現和第三人有利害關系時。債權雖然不是第三人權利的標的,但第三人就債權的存在具有正當利益時,也不發生混同效力。

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聯系我。

⑸ 管理混同,兩家公司分開簽定了不同崗位合同,一家財務崗位,一家法人代表崗位,只付了一財務崗工職,能追

兩家公司分開簽定了不同崗位合同,一家財務崗位,一家法人代表崗位,那麼兩個崗位的工資都應該支付的。

⑹ 什麼是混同

民法上的概念:債權債務人成為一個整體

債務混同
債務混同是指債權和債務同歸於一人的,合同的權利義務終止,但涉及第三人利益的除外。
公司人格混同
公司人格混同

公司和股東徹底分離是公司取得法人獨立資格的前提,也是股東有限責任原則的基礎。這種分離不僅表現在公司財產和股東財產的徹底分離,而且表現為股東遠離公司的經營管理,股東的財產權和公司經營權徹底分離。⑥但實踐中公司與股東財產混同、業務混同從而造成人格混同的情形比較嚴重,公司雖在法律上具有獨立的人格,但公司的人格只有象徵意義,實際已被股東控制。財產混同主要表現為股東的營業場所或住所完全一致,公司帳簿與股東帳簿不分或合一,公司與股東的資本或其他財產混合等,易使公司財產被股東非法轉移、私吞,影響公司對外承擔責任的物質基礎。業務混同主要表現為公司與股東從事同一業務活動,公司業務以股東名義進行,交易對方分不清究竟是與公司本身還是與股東發生交易。當公司與股東間發生全部的財產或業務連續性混同時,不僅嚴重地背離了公司與股東分離原則,而且也導致公司與股東人格差別客觀上不明了,財產的獨立化程度與權利義務歸屬點的法技術不對稱,法人獨立存在的根據喪失,⑦故應揭開公司面紗,還其不具備法人獨立人格特性的本來面目,視公司與股東為一體。現實生活中,人格混同現象主要有下面幾種:

1)母、子公司間的人格混同。《有限責任公司規范意見》第七十七條規定:"一個公司對另一個公司(企業)的投資額達到控股時,該公司即成為母公司,被控股公司(企業)即成為該公司的子公司(企業)。該子公司(企業)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由於母、子公司間存有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子公司雖系獨立的法人實體,但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故很難保證其自身意志的獨立性,據此,可從維護公平原則出發,否認子公司的法人人格,把子公司與母公司視為同一人格,由母公司直接對子公司的債務承擔責任。

(2)企業相互投資引起的人格混同。《股份有限公司規范意見》第二十四條規定:"一個公司擁有另一個企業10%以上的股份,則後者不能購買前者的股份。"之所以這樣規定,主要是為了避免交*持股引起的控股問題。因為在相互持股的情況下,一方所持有的對方的一部分股份很可能就是對方出資給自己的財產,如該部分股份達到了控股程度,則表面上看似乎是二個相互獨立的企業,但實際上已合為一體,從而產生公司與股東人格混同。

(3)姐妹公司間的人格混同。一人出資組成數個公司,各個公司表面上是彼此獨立的,實際上它們在財產利益、盈餘分配等方面形成一體,董事、監理相互兼任,且各個公司的經營決策等權利均由投資者一人掌握。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法律、公司

⑺ 在合同法中,請舉一下混同的事實例子

混同有兩種分類。第一種因概括承受而混同,如繼承、合並等。例子:A公司專欠B公司10萬元,後屬A、B公司合並,此時該債權債務就因混同而消滅。第二種因特定承受而混同。例子:A欠B10萬,B因某種原因將其對A的債權轉讓給A,此時該筆10萬元的債權債務也因混同而消滅。

⑻ 勞動法—保密協議

保密協議通常指協議當事人之間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即保密回信息)約定答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該等信息的協議。
如果負有保密義務的當事人違反協議約定將保密信息披露給第三方,給另一方當事人造成損失的,負有保密義務的違約當事人將承擔民事上的賠償責任。
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項:
第一:公司尚未付諸實施的經營戰略、經營方向、經營規劃、經營項目及經營決策;
第二:公司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
第三:公司內部掌握的合同、協議、意見書及可行性報告、主要會議記錄;
第四:其他經公司確定應當保密的事項。
第五:公司所掌握的尚未進入市場或尚未公開的各類信息;
第六:公司財務預決算報告及各類財務報表、統計報表;
第七:公司職員人事檔案,工資性、勞務性收人及資料;

⑼ 獨立法人關聯企業,混同用工 誰才是用人單位

該企業的做法是否合法?
如果對於該員工繼續採取A的考核體系就沒有什麼問題
目前中國專法律是屬否承認這種從勞動者同時為兩個(或以上)的法人用人單位服務的雙(多)重勞動關系。
承認
你的問題的本質是:你單位是否有規定可以這么弄,如果有並經民主程序制定,那麼你沒戲,否則你就有機會

⑽ 合同簽署地可以起訴公司法人人財務混同嗎

合同簽署地只管轄因合同糾紛引起的訴訟,要合同里約定管轄
法人治專理引起的糾紛由被告屬(法人)住所地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