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湖北婚姻法

湖北婚姻法

發布時間: 2020-12-26 23:31:21

㈠ 湖北涉外婚姻登記處的官方網站是多少

1、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2、辦結婚證的問題規定。

《婚姻登記條例》第四條:內地居民結婚,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中國公民同外國人在中國內地結婚的,內地居民同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華僑在中國內地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共同到內地居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記機關辦理結婚登記。

第五條:辦理結婚登記的內地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戶口簿、身份證;

(二)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簽字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香港居民、澳門居民、台灣居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通行證、身份證;

(二)經居住地公證機構公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聲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華僑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

(二)居住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以及與對方當事人沒有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關系的證明。

辦理結婚登記的外國人應當出具下列證件和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的國際旅行證件;

(二)所在國公證機構或者有權機關出具的、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認證或者該國駐華使(領)館認證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或者所在國駐華使(領)館出具的本人無配偶的證明。

第六條:辦理結婚登記的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

(一)未到法定結婚年齡的;

(二)非雙方自願的;

(三)一方或者雙方已有配偶的;

(四)屬於直系血親或者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

(五)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

第七條:婚姻登記機關應當對結婚登記當事人出具的證件、證明材料進行審查並詢問相關情況。對當事人符合結婚條件的,應當當場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對當事人不符合結婚條件不予登記的,應當向當事人說明理由。

第八條:男女雙方補辦結婚登記的,適用本條例結婚登記的規定。

第九條: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當事人依據婚姻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向婚姻登記機關請求撤銷其婚姻的,應當出具下列證明材料:

(一)本人的身份證、結婚證;

(二)能夠證明受脅迫結婚的證明材料。

婚姻登記機關經審查認為受脅迫結婚的情況屬實且不涉及子女撫養、財產及債務問題的,應當撤銷該婚姻,宣告結婚證作廢。

(1)湖北婚姻法擴展閱讀:

涉外婚姻是指一國公民同外國人(包括無國籍人)的婚姻,包括涉外結婚和涉外離婚。根據我國法律,我國公民和外國人結婚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離婚適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的法律。凡涉外婚姻當事人在我國境內結婚或離婚的,都必須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辦理。

為維護國家利益,各國對涉外婚姻的主體均有一定限制,如我國現役軍人、外交人員、公安人員、機要人員和其他掌握重大機密的人員以及正在接受勞動教養和服刑的人員,不許與外國人結婚。

涉外情況下的法律適用:

根據最新出台的《涉外民事法律關系適用法》,對於涉外婚姻的法律適用進行了新的規定。

「結婚條件」適用當事人共同居住地法律;沒有共同居住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地法律;沒有共同國籍,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或者國籍國締結婚姻的,適用婚姻締結地法律。

「結婚手續」,符合婚姻締結地法律,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國籍國法律的均為有效。

「協議離婚」當事人可以協議選擇適用一方當事人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當事人沒有選擇的,適用共同經常居所地法律;沒有共同經常居所地的,適用共同國籍國法律;沒有共同國籍的,適用辦理離婚手續機構所在地法律。

「訴訟離婚」適用法院地法律。在中國辦理結婚登記,必須到你的戶籍所在地申請登記。

㈡ 湖北省公安縣新的婚姻法是不在哪裡拿結婚證戶口就在哪裡

是戶口在哪裡就在那裡的民政部門拿結婚證,拿了結婚證後戶口是不會自動遷移的,必須到公安部門戶籍科辦理遷戶口才能遷的。

㈢ 了解湖北谷城最新婚姻法

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於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隨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的;
(2)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
2、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可予准許。
3、對兩周歲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隨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優先考慮:
(1)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
(3)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4、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6、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行准許。
7、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9、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10、父母雙方可以協議子女隨一方生活並由撫養方負擔子女全部撫育費。但經查實,撫養方的撫養能力明顯不能保障子女所需費用,影響子女健康成長的,不予准許。
11、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歲為止。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㈣ 湖北利川市婚姻法我老婆從去年就和人家在一起了今年又跟別人外出打工去了請問這樣的情況離婚如何處理

可以在你戶口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決離婚。
「從去年就和人家在一起了,回今年又跟別人外答出打工去了」,違反了《婚姻法》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的規定,是導致離婚的主要原因,屬於有過錯方。
有權依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的規定,主張相應的損害賠償。

㈤ 湖北人訂親及結婚習俗

襄樊民俗 人生禮儀習俗
中國 | 湖北 | 襄樊市 | 2005-01-07 15:41:06.0【文章字體:大 中 小】

婚 嫁
婚嫁是家族延續的重要環節,古人十分重視,禮儀甚繁,有納彩、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6禮。襄樊舊時婚嫁逐漸演化為訂親、擇期、迎親幾個步驟。

訂 親
首先,男方父母請紅爺(媒人)到女家求婚。若女方父母同意,則由紅爺將女方的「八字庚貼」(即寫明女方出生年、月、日、時的柬貼)交付男方。俗稱「拿八字」,也叫「傳庚」。男方父母擇吉日請信任的算命先生將男女二人的八字進行推算,叫做「合八字」。若二人命里相犯相剋,則婚議作罷;若相合相生,則可訂親。整個訂親過程由父母作主,青年男女不得過問。俗諺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擇 期
訂親之後,男女每年給女方送一次禮物,叫「填庚」。到適當時候,男方請紅爺到女方協商迎親日期,女方則提出聘禮規格要求,紅爺往來奔走,雙方同意後即下聘禮,確定迎娶日期,一般訂在黃道吉日,或陰歷雙日子。襄樊人喜愛選擇初八、十八、二十八幾天,叫做「要得發,不離八」。

迎 親
民間也叫「過期」。迎親前一日設宴待客,男方稱「暖郎酒」,女方叫「梳頭酒」。迎娶之日,新郎衣冠齊楚,披紅掛彩,坐轎或騎馬,領著花轎迎親。一路上鞭炮鑼鼓聲不斷。至女家,祭拜女方祖先。新娘戴鳳冠,頂頭蓋,紅襖羅裙,拜別祖先後上花轎,由兄弟或侄輩男丁相送,叫做「發親」。然後,新郎轎(馬)前導,新娘花轎及嫁妝後隨,鑼鼓鞭炮迎至男家。落轎後,由牽親娘子攙扶新娘下轎升堂,和新郎拜天地、拜高堂、入洞房喝交懷酒。當天「鬧房」,客人、表兄弟和伯叔都可參加,謂「三天無大小」。其間大宴賓客,謂「喝喜酒」。凡送禮親友都在宴請之列。娘家送親的必坐首席、上席,吃完酒席當即回家。第三天,新娘的兄弟或侄輩來迎新婚夫婦至娘家,謂「回門」。酒飯後即返回男家,謂「三天不空房」。在整個迎親過程中,還有許多瑣碎的象徵性研究。如洞房床上撒放花生、板栗、紅棗,即「早立子」(棗栗子)和生花胎(交替生兒生女)的吉兆。把新郎新娘的鞋套在一起,象徵二人偕同到老,等等。

建國後
國家頒布《婚姻法》,封建包辦婚姻制度被廢除,舊的婚禮儀式也隨之改變,男女自由戀愛,登記結婚。婚禮多選擇在國家法定或民間傳統節日舉行。50-70年代以簡朴為榮。女方不要彩禮,男方不計嫁妝,步行或騎自行車迎親,禮儀大方樸素。國家公職人員結婚,一般在機關內舉行典禮儀式,以喜糖煙茶待客。民間雖宴請親友,但也較簡朴。80年代,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某些人家為婚嫁購置高檔傢具、家用電器、以小轎車迎親,並連日大宴賓客,往往使雙方家庭多年積蓄為之一空,也有些青年和家長崇尚節儉,不擺闊氣,不受禮,不請客,讓新婚夫婦參加有關部門舉辦的集體婚禮,在熱烈而樸素典禮儀式之後,新婚夫婦共植同心樹,這既象徵愛情天長地久,也為綠化環境作了貢獻,受到社會廣泛的贊揚而逐漸形成新的風氣。

舊時,男子失偶再娶,禮儀與初婚相同,謂「續弦」。女子一般不再嫁,再嫁曰「再醮」,俗稱「再走一家」。再嫁無儀式舉行,男方著人迎至家中即可。建國後寡婦再嫁得到社會肯定和法律保護。
壽 誕
慶祝生辰,俗稱「過生」或「做生」。兒童生日吃長壽面,穿新衣,長輩贈送玩具、文具或吃食。老人50歲、60歲、70歲生日較為隆重,多由晚輩操持,親友祝賀,送壽聯、壽匾或其他禮物,主人置酒款待。
喪 葬
舊時興土葬,對棺木(也稱壽木)特別講究,多用杉、柏、楸等上等優質木材製作,內裝裱,外雕鏤,反復油漆。人死後,洗身、穿壽衣、放入棺內,名曰「入殮」。靈柩放入靈堂「停靈」,夜間由死者親人陪伴,停靈3天。然後由孝子孝孫送至墓地掩埋。

建國後
上述喪禮中屬封建迷信的活動漸廢除。70年代中期提倡火葬。國家公職人員及大部分市民,遇喪事只設靈堂,置花圈、輓聯,開追悼會,家屬親友佩黑紗於左臂寄託哀思,禮儀肅穆庄嚴。近年來,少數地方在民間喪儀中有些舊俗又有所抬頭。

㈥ 湖北的洪湖的法定結婚年齡是多少

《婚姻法》第六條明確規定: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
這是我國大陸最低的法定結婚登記年齡。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㈦ 請問湖北省晚婚假何時休有何規定

在法定婚齡的基礎上,適當推遲實際結婚年齡。法定婚齡是婚姻法規定的最低的結婚年齡的界限,並不是必須結婚的年齡界限。我國現行計劃生育政策規定,遲於法定婚齡(女20歲,男22歲)三年以上結婚者,即為晚婚。現行規定是根據中國的婚姻習慣和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要求確定的。
晚婚對控制人口數量的作用:一是縮短婦女的生育期,有利於減少生育量;二是拉長兩代人的間隔,相對減少同一時點生存的人口數目。
晚婚是實行計劃生育和控制人口增長的重要內容之一。晚婚還有利於提高人口素質。青年時期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晚婚既可以使青年把更多的精力用於學習、工作和勞動,為德、智、體的全面發展奠定牢固基礎,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對人口素質的要求,又可以使青年懂得更多的優生、優育的科學知識,有利於下一代人口素質的進一步提高。
按照我國《婚姻法》的規定,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我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明確規定了晚婚晚育都可以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婚假、生育假,延長的獎勵婚假和獎勵生育假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獎勵婚假和獎勵生育假,指公民因晚婚晚育而享受的特別獎勵休假,休假期間,工資、獎金一般照發。
目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生育條例和辦法中都有對晚婚晚育者進行獎勵優待的具體規定。國家規定的基本婚假一般為3天,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或者規章在此之外都又規定了晚婚獎勵假,時間有長有短。
根據我國勞動法的規定,女職工享受不少於90天的法定產假。大部分省、自治區、直轄市在此基礎上又對晚育的婦女規定了晚育假,即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給予適當延長產假的獎勵,各省獎勵的時間差距較大

㈧ 湖北的結婚習俗有哪些

大喜之日
結婚前夕
祭拜:男方在婚禮前一天要祭拜天地祖先,告知有婚事要舉行。
安慶禮:依八字、房屋座向……拜母床。
結婚當天
祭祖:男方出門迎娶前,應先祭祖。
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六的倍數最佳。
燃炮:迎親禮車應於途中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祝。
食姐妹桌:新娘出發前要與家人一起吃飯,表示別離,大家要說吉祥話。
請新郎:禮車至女家時,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新郎下車後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家。
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好之後,應持捧花給待嫁之新娘,此時新娘之姐妹或好友應刻意阻擾,經新郎哀求後以九九九元紅包禮成交,喻長長久久。
蓋頭紗:新郎予捧花後,將新娘頭紗放下並挽出大廳。
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叩拜父母道別,新郎行鞠躬禮即可。
出門:新娘由一福份高之女性長輩持竹篩或黑傘護走,進入禮車。
禮車:應懸掛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蘿卜,意有頭有尾。禮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飾。
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生肖吉祥之男童持扇置於茶盤給新娘回贈紅包禮。
不說再見:當所有人要離開女方家時,絕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潑水: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將一碗清水、稻穀及白米撒向新娘,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擲扇:禮車啟動後,新娘將扇子擲至窗外,謂棄壞性子;擲扇後應哭幾聲,且在禮車後蓋竹篩象徵繁榮。
迎娶隊伍以竹篩為先,青竹連根帶葉,竹端系豬肉一片,防邪神白虎。
燃炮: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應燃炮竹。
摸橘子:由拿著兩個橘子的小孩迎接新人,新娘輕摸橘子,並贈紅包答禮。
牽新娘:新娘下禮車時,由男方一福氣長輩持竹篩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入廳。

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故新人應橫跨門檻過去。

新娘入廳後要跨過火盆踩碎瓦片。

敬茶:將新娘介紹給家中長輩認識。

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相拜,送入洞房。

進洞房:以竹篩覆床,桌上置銅鏡壓驚,新人共同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同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掀開新娘面紗,合飲交杯酒、吃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

觀禮喜宴:宴請客人,同時舉行觀禮儀式。

送客:喜宴完畢後新人立於門口端喜糖送客。

吃茶:由男方已婚親友喝新娘的甜茶說吉祥話並贈紅包。

鬧洞房。

清朝晚期: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

從故紙堆中讀出文化味,這具體到阿強收藏的500多張結婚證最貼切不過了。

阿強收藏最早的「結婚證」是清朝宣統元年的 「童養婚帖」。該「婚帖」是一張紅色的,字跡由毛筆書寫。整個婚帖沒有任何圖案修飾。

在該「婚帖」的右側有四句話「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前世姻緣,上蒼註定」。

中間注有乾造與坤造,即男女的生辰八字,該「婚帖」上還寫有「聘禮白銀兩百二十兩」。

最後用農歷落款日期:宣統元年(1909年)六月初三,在左側寫有「和合百年」作祝福話語。從收集地來看,這張結婚證應該是當時佛山地區的。

是否相配全憑

媒人一張利嘴

據了解,童養媳在民間多出身於貧寒之家,女方為了免除撫養負擔,便把女兒送往男方,有的男方家長為免去兒子成年後花聘金,也找童養媳。

年齡上,童養媳一般要比其「丈夫」要大。人們往往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概括傳統婚姻。所有婚事都是由媒人往來傳言,再由父母決定,當事人沒有選擇的權力。

在古人認為,聘則為妻,奔則為妾,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禮,就能得到社會的承認。

竟成一時之風

「姐弟戀」

竟成一時之風

阿強的前輩曾經告訴他,古人很講究生辰八字,八字相匹配則天地結合,陰陽相配。

男方出白銀兩百二十兩的高額聘禮說明男方在當時是相對比較富有的。從該「婚帖」的日期可以看出,童養媳當時只有12歲,其「丈夫」應該在12歲以下。

買來的童養媳主要是照看「丈夫」,陪「丈夫」玩耍、讀書等,作用相當於現在的小保姆。等其「丈夫」長到15歲左右,兩人才正式完婚。

這種風俗當時在佛山也普遍存在。

本世紀初:

舊習消逝 文明結婚時興

一張建國前的結婚證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在阿強的收藏中,幾張建國前的結婚證就反映出當時的結婚方式,其中一張是日期為193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的。

記者發現,這對廣東新人結婚證書字體開始使用「變體」,書寫順序也由從右至左變成從上到下。該證書的圖案和花邊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結婚證的上方左、右各有一個面帶微笑的小天使,手裡牽著一條紅色的絲帶,帶有明顯的西洋色彩;而在結婚證的底邊有兩個重合的心,由絲帶串在一起,寓意天賜良緣、永結同心。

但令記者感到奇怪的是,該婚書上依然註明了男女傳統的生辰八字。收藏這個結婚證的阿強告訴記者,這時的「文明結婚」已經不是婚禮的形式了,而是帶有自由戀愛和自願結婚的意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經不重要了。但由於「大媒做見證人」的習俗依然根深蒂固,所以這時的婚禮雖然具備了西方的婚俗,但在形式上卻擺脫不了傳統的舊俗,是一個過渡時期。

據悉,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建國前中國結婚方式發生一些轉變,青年男女開始了一種新的結婚方式,即男女雙方經人介紹或自己相識,經過一段時間交往、戀愛,經雙方家長同意而結婚組成家庭,一些青年男女甚至選擇在教堂結婚。這種結婚方式比傳統的婚姻相對簡單,稱之為 「文明結婚」。

辛亥革命前,「文明婚禮」已經在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少數人中出現。辛亥革命後,對婚姻方面有過某些改革。而自由戀愛者多實行新潮的「文明結婚」。

結婚證開始

加蓋政府公章

「文明結婚」把舊式的從「請庚」到「收奩」的禮節,往往簡略為訂婚、行聘禮,或者這兩項也沒有。「結婚之日,當由男方父母各給以金戒指一枚,禮服一襲」。婚禮有主婚人、介紹人、證婚人參加,他們和新婚夫婦都要在結婚證書上蓋印。

阿強介紹,能夠接受新式婚姻主要有兩種人,其一是相對比較富有的人,並接受過西方教育,第二種是基督教徒。而他收藏的這張則屬於當時佛山「名門望族」的結婚證書,此時的 「結婚證書」已將過去的「媒人」稱為「介紹人」,稱謂進步了許多。證婚人主要請的是社會上比較有威望和地位的老人或政府官員。

該「結婚證書」上還出現了政府的公章。阿強說,建國前,法律規定男女雙方結婚必須先訂婚,然後才能結婚。出現公章也說明男女結婚不再是自己的私事,而是納入了統一管理。

㈨ 湖北宜昌市婚姻法小孩有十多歲,一直沒拿結婚證,由於各種原因沒法生活到一起,需要離婚嗎

沒辦結婚證,不需要去辦理離婚手續。為了防止以後麻煩,雙方各找一個見證人,最好是你們雙方的親戚作為見證人,先把小孩歸屬、撫養費,財產劃分,商談好。然後根據商談的內容,寫一個離婚協議,4個人簽字,就生效了。

熱點內容
以下屬於法律效力的范圍的是 發布:2025-05-18 04:24:18 瀏覽:767
執行法律知識包括什麼 發布:2025-05-18 04:21:33 瀏覽:135
山東計劃生育條例罰款 發布:2025-05-18 04:14:57 瀏覽:877
法律服務采購河南 發布:2025-05-18 04:10:37 瀏覽:956
富寧縣律師 發布:2025-05-18 03:56:57 瀏覽:608
人身侮辱法律責任 發布:2025-05-18 03:56:52 瀏覽:714
教育局貫徹勞動合同法情況匯報 發布:2025-05-18 03:35:02 瀏覽:844
法律碩士對英語的要求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916
公司合夥人之間的法律協議有效嗎 發布:2025-05-18 03:34:22 瀏覽:208
抵押司法拍賣 發布:2025-05-18 03:25:11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