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關於半路夫妻
Ⅰ 2016新婚姻法再婚家庭的規定
二婚婚假,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再婚者與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單位對再婚職工應當參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同初婚職工一樣的婚假待遇」。
一、享受二婚婚假期間工資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間,工資照發。
二:婚假天數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正常情況下,婚假最長三天,晚婚的具體婚假時間現在一般依據的是各省或者直轄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自己規定的,全國各地的規定並不一致。
再婚者與初婚者一樣,均應享受婚假待遇。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職工享受三天的婚假。對於再婚者的婚假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曾有明確答復,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國家有關職工婚假的規定精神,再婚者與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單位對再婚職工應當參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同初婚職工一樣的婚假待遇」。
Ⅱ 半路夫妻的新婚姻法規定
國家不可能針對復半制路夫妻制定新的《婚姻法》。
半路夫妻間的權利義務,可參閱現行《婚姻法》的相關規定。
有關個人財產或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可參閱《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若還有其他不解事宜,可參閱最高院《婚姻法》司法解釋(二)、(三)的相關規定。
Ⅲ 關於半路夫妻的一個法律問題
當然不可以,郭的丈夫不同意離婚,即使雙方分居不管時間長短並不是離婚的必專然條件,更不存在你屬提到的「自然離婚」,也就是說郭和臧的婚姻關系仍然是存續的,除非郭起訴至法院要求離婚,分居的狀態和時間的長短只是要求離婚的理由,至於是否被認可並以此判決離婚那必須由法院做出,只有法院判決離婚後雙方的婚姻關系才告終止。
另婚姻法解釋里有規定,雙方分居兩年的可以認定是夫妻感情確已破裂而判決離婚。
Ⅳ 半路夫妻一起生活多少年算是合法夫妻
你們不算是合法夫妻,這種關系以後也不會合法,你也沒有與對方分割財產的權利和分給對方財產的義務。
婚姻的合法性判斷:根據2001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八條規定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只有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並由登記機關發給結婚證,才是合法夫妻,才能享受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
在2001年前的婚姻法條文解釋中,還存在事實婚姻的概念,也就是說同居一年以上或生育有子女的(包括解放前結婚而未領結婚證的夫妻),都可以看待為事實婚姻,享有法律上賦予的權利和義務。但在2001年4月28日新的婚姻法頒布實施後,就不存在事實婚姻的概念了。所以無論你是在2001年前同居到現在,或者繼續同居到以後,只要你們沒有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注冊登記,由登記機關許可並發給了結婚證,那麼你們的婚姻就得不到承認,也不受法律保護。
財產分配方面:婚姻法第十二條規定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
如果任何一方能出具財產證明的,該項財產歸其所有,也就是說你的房產證、或者購房的合同發票、大件商品、存款戶口署名是誰的財產就歸誰所有,到了法院也會這樣判決(法院判決是根據誰主張誰提供證據,根據所提供證據的真實性來判決),這樣你該懂得怎樣去保護自己的權益了吧。
Ⅳ 新婚姻法關於半路夫妻婚前財產可以贈予對方子女嗎
無論是否是半路夫妻,只要贈與人願意贈與,而受贈人願意接手贈與,就可以贈與。
贈與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的一種行為。我國《婚姻法》沒有規定贈與,而贈與屬於一種合同行為,我國《合同法》對贈與進行了相關規定。
《合同法》:
第一百八十五條 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第一百八十六條 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不適用前款規定。
第一百八十七條 贈與的財產依法需要辦理登記等手續的,應當辦理有關手續。
第一百八十八條 具有救災、扶貧等社會公益、道德義務性質的贈與合同或者經過公證的贈與合同,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的財產的,受贈人可以要求交付。
第一百八十九條 因贈與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使贈與的財產毀損、滅失的,贈與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條 贈與可以附義務。
贈與附義務的,受贈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義務。
第一百九十一條 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不承擔責任。附義務的贈與,贈與的財產有瑕疵的,贈與人在附義務的限度內承擔與出賣人相同的責任。
贈與人故意不告知瑕疵或者保證無瑕疵,造成受贈人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九十二條 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
(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
(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
贈與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一年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三條 因受贈人的違法行為致使贈與人死亡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的,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銷贈與。
贈與人的繼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銷權,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原因之日起六個月內行使。
第一百九十四條 撤銷權人撤銷贈與的,可以向受贈人要求返還贈與的財產。
第一百九十五條 贈與人的經濟狀況顯著惡化,嚴重影響其生產經營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贈與義務。
Ⅵ 新婚姻法對半路夫妻,男方死完後女方是否能得到財產
配偶是法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依繼承法規定當然可以繼承其遺產,但前提是結婚是必須經過依法登記的。
Ⅶ 新婚姻法關於二婚的財產分配
二婚是結婚離婚或喪偶以後,再一次結婚。二婚再離婚和第一次離婚時一樣,個人財產不能分割,共同財產可以分割。再婚個人財產,通常是指再婚前夫妻一方就已經取得的財產。對於一方所有的財產,即夫或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也可稱為法定的夫妻個人財產,在原則上是不需要分割的。再婚共同財產,也可以是夫妻共同財產,通常有:1、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工資、獎金;2、生產、經營的收益等。《婚姻法》第39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根據這一法律規定,離婚時對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但在司法實踐中,在財產分割時,如一方對夫妻感情上破裂有過錯,負有主要責任,即出現一方有婚外戀或重婚的行為;一方對他方有虐待遺棄的行為;一方好逸惡勞,有封建思想等等。則在分割財產時,適當照顧無過錯的一方,相對多分割一些財產,以體現對無過錯一方的保護和對過錯一方的懲罰。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