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扶助
1. 離婚時一方的扶助義務是否有規定
當然有,父母是否撫養子女不是子女是否贍養父母的前提和條件。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規定:「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從這條規定中可以看出,父母撫養子女是應盡的義務,子女贍養父母也是應盡的義務。父母離婚法院給離婚的雙方沒人判了一個孩子撫養,這不是免除了父母一方對不跟隨自己生活的孩子的撫養責任,如果一方生活困難無力撫養孩子,孩子還是可以依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之規定,請求有撫養能力的一方撫養自己,法院也會支持這個請求。同理,不撫養自己的父母一方歲數大了喪失勞動能力,沒有接受父母一方撫養的孩子也必須盡到贍養老人照顧老人的義務。任何一個子女都無權以父母一方為撫養自己而拒絕履行贍養父母的責任。父母離婚造成了與子女的分離,一方撫育一個是最合理的處理方式,父母離婚不離婚法律都不允許改變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血肉親情,法律也不允許依據任何理由解除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所以,子女對沒有直接撫養自己的父母必須盡贍養義務,不盡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起訴該子女要求其承擔贍養義務,法院也會堅定不移地支持父母的主張,判決子女盡贍養義務,絕不會因為父母一方在離婚後未撫養其中一個子女而免除這個子女的贍養義務。
2. 新婚姻法夫妻扶養義務有哪些規定
我國《婚姻法》明確規定夫妻雙方有相互扶養的義務,扶養是指夫妻在生活上相互供養和扶助的法律責任,扶養義務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夫妻共同負擔日常生活費用,一方患有重病時,另一方需盡力照顧等。
3. 老年人離婚法律怎麼判扶助費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抄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4. 婚姻法中夫妻的權力和義務
婚姻法中夫妻家庭地位平等,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有生活學習工作的自由。有計劃生育的義務,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婚姻法》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4)婚姻法扶助擴展閱讀:
《婚姻法》中夫妻對家庭成員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5. 法律規定夫妻之間有互相扶助義務,婚後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嗎
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規定了夫妻共同財產,第二十條規定了夫妻間的扶養義務內。
《婚姻法》容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6. 在婚姻法中,贈予有什麼限制和規定
最主要的限制是夫妻一方的贈與行為不能損害另一方的合法權益。
婚姻法:第版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權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7. 婚姻法中,既支持財產獨立,又要求夫妻要互相扶持,矛盾百出啊!
1、對法律來條文的理解自,不能囿於法律的單獨規定,應當結合整部法律的基本原則、基本精神去理解。
2、按照總則的規定,家庭成員「互相幫助」是基本原則。同時,根據19條的規定,夫妻財產以共同共有為基礎,允許約定,但不能以有約定,而損害法律基本原則。
8. 法律規定夫妻之間有互相扶助義務,婚後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
一、法律規定夫妻之間有互相扶助義務 —— 正確。
二、婚後財產為夫回妻共同財產—— 錯誤答。
1、並不是所有的婚後財產,都是夫妻共同財產。
2、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取決於夫妻間的約定及法律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