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社會醫保法

社會醫保法

發布時間: 2020-12-27 17:05:14

① 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以下哪些醫療費用不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

醫療費用不納入來基本醫療源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有:1.應當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2.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的;3.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4.在境外就醫的。
醫療費用依法應當由第三人負擔,第三人不支付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② 醫療衛生支出有兩種分法:1. 政府、社會、個人支出。2. 醫保支出和非醫保支出。兩種分法是什麼關系

第一種是衛生籌資途徑,第二種是醫療支出來源,分類的角度不同,沒有直接聯專系。政府和社會投資有醫療屬機構建設、公共衛生體系建設、醫務人員培養等等諸多方面。醫保支出和非醫保支出只是針對醫療報銷,概念和層級不同

③ 1995年勞動法關於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1995年勞動法關於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的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已於一九九五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是就勞動法在貫徹執行中遇到的若干問題提出意見。由勞動部於1995年印發。

73.企業實施破產時,按照國家有關企業破產的規定,從其財產清產和土地轉讓所得中按實際需要劃撥出社會保險費用和職工再就業的安置費。

其劃撥的養老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由當地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勞動部門就業服務機構接收,並負責支付離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險費用和支付失業人員應享受的失業保險待遇。

74.企業富餘職工、請長假人員、請長病假人員、外借人員和帶薪上學人員,其社會保險費仍按規定由原單位和個人繼續繳納,繳納保險費期間計算為繳費年限。

75.用人單位全部職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後,職工在用人單位內由轉制前的原工人崗位轉為原幹部(技術)崗位或由原幹部(技術)崗位轉為原工人崗位,其退休年齡和條件,按現崗位國家規定執行。

76.依據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和勞動部《關於貫徹〈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5〕236號)。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的年限和本企業工作年限長短,享受3-24個月的醫療期。對於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癱瘓等)的職工,在24個月內尚不能痊癒的,經企業和當地勞動部門批准,可以適當延長醫療期。

(3)社會醫保法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根據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付的基本要求,參保人到醫療保險機構報銷自己看病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一般要符合以下條件:

(1)參保人員必須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或持定點醫院的大夫開具的醫葯處方到社會保險機構確定的定點零售葯店外購葯品。

(2)參保人員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范圍和給付標准,才能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

(3)參保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中,在社會醫療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上與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部分,由社會醫療統籌基金統一比例支付。

④ 個人繳社保和醫保是怎麼個繳法

社保卡辦理具體步驟如下:
(1)首次申請辦卡的員工到市公安機關認可的第二代身份證聯網照相館拍攝數碼照,並向照相館索取《XX市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同時在回執上工整填寫姓名和身份證號碼,以方便辦理。已辦理過社會保障卡,但是遺失需要重新辦理的員工不需要提交數碼照回執。
(2)已辦理網上申報的企業可以直接在網上申請制證。首先列印製證清單,將需制證員工數碼照回執(遺失補辦卡不需要此回執)按所列印的制證清單的人員順序進行排列並且附於清單後,並提供員工身份證復印件,提交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3)未辦理網上申報的,企業提交員工身份證復印件、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遺失補辦卡不需要此回執),社會保障卡數碼照回執需按參保報表的順序排列,附於參保報表後。遺失社會保障卡需要重新辦理的,可以直接填寫《x市社會保障卡補辦(掛失)申請表》。經繳費所屬徵收部門列印製證清單後,可以到社保指定的制卡窗口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4)在個人繳費窗口繳費的人員,應提交身份證原件、社會保障卡數碼照相回執(已辦理過社會保障卡的不需要此項)到所屬社保機構個人繳費窗口填表並交納工本費,領取制卡回執。
(5)參保單位或個人繳費參保個人憑制卡回執在指定時間內到原制卡受理窗口取卡

⑤ 請問社會保險尤其是醫療保險方面的立法有哪些除了社會保險法還有什麼法

相關的法律只有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方面只有一個大的原則,國發【1998】 44號
新農合方面是根據國辦發【2003】3號開始的
城鎮居民是根據國發【2007】20號開始的

⑥ 醫保有哪些類型

醫保包括的類型如下: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建立醫療保險基金,參保人員患病就診發生醫療費用後,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以避免或減輕勞動者因患病、治療等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待遇標准按照國家規定執行。除此之外,我國醫療保險的種類還包括商業醫療保險、津貼給付型醫療保險、費用型醫療保險以及公費醫療。

3、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簡稱居民醫保)是面向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等)。

(6)社會醫保法擴展閱讀: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范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

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由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構成。職工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劃入個人賬戶,一部分用於建立統籌基金。

社會統籌醫療保險組成:繳費基數為M:員工工資性收入+津貼。單位每年交納8%M;員工個人每年交納2%M。具體如下:

1、單位繳費8%M:6.6%M至7%M進入統籌賬戶(1%M至1.4%M進入個人賬戶)---住院費用。

2、個人繳費工資的2%M:2%M進入個人賬戶(加上單位繳費1%M至1.4%M)---門診費用。

註:住院費用從統籌賬戶中報銷,金額每人都一樣;門診費用從個人賬戶(即醫保卡)中扣除,每人不一樣。

2017年5月2日報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發布通知要求2017年居民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450元。2017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准在2016年基礎上提高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180元。

⑦ 國家規定社醫保的法律有哪些

一、免抄賠額條款
1、單一賠款免賠襲額,針對每次賠款的數額;
2、全年免賠額,按全年賠款總計,超過一定數額後才賠付;
3、集體免賠額,針對團體投保而言。
二、比例給付條款
1、在大多數健康保險合同中,對於保險人醫療保險金的支出均有比例給付的規定,即對超過免賠額以上的醫療費用部分採用保險人和被保險人共同分攤的比例給付辦法。
2、比例給付,既可以按某一固定比例給付,也可按累進比例給付。
三、給付限額條款
1、一般對保險人醫療保險金的最高給付均有限額規定,以控制總支出水平。

⑧ 社會保險法對騙取醫保一千四會被怎麼處理

行政責任:由社會保險機關責令退賠,並予以罰款。刑事責任:騙取數額較大的,可追究詐騙罪的刑事責任。

⑨ 勞動法關於醫保的條款

《勞動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和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醫療期間,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第七十一條規定:"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退休、患病、負傷、因公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失業、生育情況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第七十四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經辦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建立職能由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規定:"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第一百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交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第一百零四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參考自贛州律師http://www.lawtime.cn/ganzhou

熱點內容
2017交通法56條法規 發布:2025-05-21 00:53:07 瀏覽:86
德國民事訴訟法的歷史嬗變 發布:2025-05-21 00:52:18 瀏覽:114
最好的民法學教材 發布:2025-05-21 00:37:37 瀏覽:371
警街條例 發布:2025-05-21 00:37:36 瀏覽:660
國家經濟政策及法律法規對企業的影響 發布:2025-05-21 00:34:35 瀏覽:126
微信答應賠償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1 00:26:27 瀏覽:904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立法根據 發布:2025-05-21 00:15:19 瀏覽:963
民法典圖案 發布:2025-05-21 00:02:55 瀏覽:899
民事訴訟法1997年版本 發布:2025-05-20 23:30:51 瀏覽:603
晉城市十大律師推薦 發布:2025-05-20 23:17:49 瀏覽: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