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產品

經濟法產品

發布時間: 2020-12-28 09:41:24

經濟法中 產品責任的名詞解釋

產品責任是指與產抄品有關的製造商、批發商或零售商等各方對產品因存在缺陷而在被正常使用過程中發生意外並造成用戶或他人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依法應承擔的經濟賠償責任。在責任保險領域內,產品責任保險是發展較為迅速的險種。零售商、批發商和製造商對由離開銷售和生產場所的商品的使用或消費引起的傷害被認為是負有法律責任的。

❷ 經濟法 論述題生產者的產品質量責任

第二十六條 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
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第二十七條 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產品質量檢驗合格證明;
(二)有中文標明的產品名稱、生產廠廠名和廠址;
(三)根據產品的特點和使用要求,需要標明產品規格、等級、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稱和含量的,用中文相應予以標明;需要事先讓消費者知曉的,應當在外包裝上標明,或者預先向消費者提供有關資料;
(四)限期使用的產品,應當在顯著位置清晰地標明生產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五)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裸裝的食品和其他根據產品的特點難以附加標識的裸裝產品,可以不附加產品標識。

第二十八條 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以及儲運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產品,其包裝質量必須符合相應要求,依照國家有關規定作出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標明儲運注意事項。

第二十九條 生產者不得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

第三十條 生產者不得偽造產地,不得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

第三十一條 生產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

第三十二條 生產者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❸ 經濟法專利權

專利權復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制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❹ 經濟法的概念是什麼

經濟法是對來社會主義源商品經濟關系進行整體、系統、全面、綜合調整的一個法律部門。在現階段,它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以各類組織為基本主體所參加的經濟管理關系和一定范圍的經營協調關系。要從以下三點把握這個概念:
(一)經濟法是經濟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經濟法是調整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三)經濟法調整的是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

❺ 經濟法 產品質量法

中國產品質量協會
信用咨詢與調查、培訓、展覽等質量信用文化傳播工作取得回可喜成績。
評估中心致力於推進答企業質量信用體系建設,開展國際質量信用評價的同時,積極開展信用管理咨詢與培訓工作,舉辦培訓班50餘次,培訓六百多人,信用調查2700次,質量管理咨詢、企業資信及履約能力評估、信息咨詢3000餘家,組織質量信用論壇、展覽展示和出國考察等活動10餘次,撰寫編輯、發行質量信用理論刊物21期。

❻ 經濟法的產品質量監督制度有哪些

1.企業質量體系認證制度
2.產品質量認證制度
3.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制度
4.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5.產品質量標准化制度

❼ 經濟法,關於產品缺陷的含義

這里的意思是構成產品缺陷的另一種情形。

產品缺陷有兩種情形

1一種是產品本身沒有關於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行業標準的情況下,該產品危及人身或除產品外的財產安全,就構成產品缺陷
2另一種是產品本身有關於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行業標准,則只要不符合這個標准,就構成產品缺陷。而不需要以危及人身或除產品外的財產安全作為條件。

簡單點就是:產品缺陷是:沒有標準的,危及了人身或他人財產;有標準的,違反了這個標准或不符合標准。這兩種情況都構成產品缺陷

❽ 經濟法都包括什麼法

你好,之了很高抄興為襲你解答。
經濟法包括《物權法》、《合同法》、《證券法》、《企業破產法》、《反壟斷法》、《票據法》、《合夥企業法》、《房地產法》、《環境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價格法》、《會計法》等等等

❾ 經濟法中產品的定義是什麼

經濟法中的產品:
產品是市場上任何可以讓人注意、獲取、使用、或能夠滿足某種消費需求和版慾望權的東西。一般指物質生產領域的勞動者所創造的物質 資料。廣義指具有使用價值、能夠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或精神需要的勞動成果,包括物質資料、勞務和精神產品。產品總是在一定的 社會生產關系下生產出來的。

❿ 各位大神們好,請問:怎樣從經濟法角度分析產品改造帶來的經濟損失問題

合法,從法來律關系自來講,B就是應該向A要錢,因為是A向B借款20萬,A與B立有借據,AB之間的借貸關系是可以確認的。
A借款的用途是借給C做生意,並且要求B將款打給C,B也將款打到C銀行賬戶,借款已經發生轉移。A向B借款,借款的用途是給C用,但是從法律來講,A的借款用途跟B是沒有關系的,A向B進行了借款的行為是沒有改變的。B向A要錢是完全合理合法的。
A打了100萬給C,還讓B打了20萬給C,如果A有借條等借貸憑據能借款的話,則是C欠了A錢款120萬元。如果A把錢給C是作為合作人的投資行為,則C做生意賠錢,A也要共同承擔投資失敗的損失。

熱點內容
法學課推薦 發布:2025-09-15 09:27:42 瀏覽:630
鞏義公證處法律援助 發布:2025-09-15 09:25:56 瀏覽:533
玉米加工廠規章制度 發布:2025-09-15 09:20:44 瀏覽:415
電針刺激療法治療馬尾神經 發布:2025-09-15 09:20:13 瀏覽:483
微信群主要負啥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5 09:19:26 瀏覽:51
北京張剛律師 發布:2025-09-15 09:16:38 瀏覽:433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改判 發布:2025-09-15 09:14:54 瀏覽:742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郵編 發布:2025-09-15 09:14:15 瀏覽:228
違反勞動法44條怎麼辦 發布:2025-09-15 08:55:44 瀏覽:3
張家口法律援助熱線電話 發布:2025-09-15 08:54:55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