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婚姻法一夫多妻嗎
❶ 允許一夫多妻的國家
目前資料來看,明確實行「一夫多妻制」的國家仍然有:塞內加爾、烏干達、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喀麥隆等。
這些國家主要集中在西亞和非洲。這些國家主要信仰都是伊斯蘭教。
在伊斯蘭教國家,「一夫多妻制」一直被認為是「古老傳統」而得以保留。比如2000年塞內加爾總統瓦德在通過新憲法之前,雖然提出過許多有關婦女解放的條款,卻拒絕取消「一夫多妻制」。
在祖魯人為數眾多的南非德班,盡管大多數祖魯人已融入現代城市生活,但他們依然保持「一夫多妻制」。南非現任總統祖馬就是祖魯人,盡管外界對他頗多爭議,但他擁有多個老婆仍是事實,並還在繼續物色新妻子。
「一夫多妻」在非洲酋長國也是普遍現象。葉布阿酋長87歲時已有12個妻子,其中最大的70歲,最小的只有18歲,與他的孫女同歲。他共有65個兒女,死亡的孩子還未包括在內。
在一些法律明文規定「一夫一妻制」的國家,也同樣存在「一夫多妻」現象。比如印度、菲律賓、泰國、印度尼西亞乃至中國的香港、澳門,甚至是美國。
美國有個摩門教的教徒,不僅可以「一夫多妻」,甚至可以「一妻多夫」。現在該教分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雖然已於1890年正式宣布結束多妻制度,並從1904年開始,將實行多妻制度的會友開除教籍,或禁止他們加入教會,但教會的標准經文中,關於多妻制度的《教義和聖約》第132章仍然保留著。該教另一分支「基本教義派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則至今仍維持多妻制度,會員主要分布在美國的亞利桑那州的科羅拉多市和猶他州的希爾戴爾邊界地帶。
在中國,也還存在「一夫多妻」家庭。雖然1950年實行的《婚姻法》規定:一夫多妻不合法;1997年又修訂了《刑法》,規定了重婚罪;但由於法律的不可追溯性,在此《婚姻法》實行之前成立的舊式多妻家庭,一夫多妻仍可共同生活。
中國香港、澳門之前一直沿用《大清律例》訂立的妾侍規定,直到1971年頒布的《婚姻法》才杜絕香港男性納妾及休妻,但在1971年前,在《大清律例》允許下所納妾侍若仍然在世,她們與她們的子女以及後代,仍然享有承繼權(但承繼權分攤比例少於妻子)。最著名的例子,便是澳門賭王何鴻燊。他原有一妻一妾,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又公開了二位姨太太,按照當地規定,只要前兩位妻子不去起訴,法院就不會管他的「家務事」。
❷ 日本的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制嗎
日本的婚姻法是一夫一妻制的。
古代日本皇室及貴族亦奉行一夫多妻制,男子除正室外尚有多名側室。歐洲社會建立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規范。一夫一妻制是規范的,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法律的強制實行的。
法律禁止一夫多妻制於1880在日本通過,1953在中國,1955在印度和尼泊爾的1963。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對所有形式的消除對婦女歧視公約、國際人權法案的婦女,在180個國家同意實施。第16條公約要求各國給予婦女和男子在婚姻中享有平等的權利。
一夫多妻制被解釋為與16條不一致時,它延伸的多配偶權的男人而不是女人。聯合國建立了消除對婦女歧視委員會(CEDAW)監控進展的國家實施公約。聯合國正通過公約和條約的一夫一妻制合法婚姻的唯一形式促進全球婦女平等。
(2)泰國婚姻法一夫多妻嗎擴展閱讀
「一夫一妻制度」,最早出現在古代的埃及和古代的歐洲。嚴格意義上的一夫一妻制從對偶婚發展而來,產生於歐洲,它的確立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並適應於整個歐洲歷史。
確立這種婚姻形式,主要由於私有制的發展,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里,男子掌握經濟大權,女子處於從屬地位。父親的財產只能由出自父親的子女繼承,因此作為妻子必須嚴格保持貞操和對丈夫絕對服從。
生物的自然法則迫使人類需要實行一夫一妻制,那麼從社會性的角度來看,一夫一妻制就更是最合理的了,從社會可能性來談,人類社會自步入農耕時代以後,農業文明和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使得一夫一妻完全有能力獨立地在家庭里撫養下一代,進入文明社會以後,一夫一妻制的存在就有了成熟的條件。
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夫一妻制符合最高經濟效率原則,這個道理很簡單,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生活單位——家庭,都是一夫一妻制的同一結構,這樣將更有效地發揮了家庭各個成員的優勢,對整個人類的經濟活動也提供了更方便的條件。
從人類的文明必然要進步來看,一夫一妻制是最能提前順應文明發展步伐的制度,這個道理同樣不復雜,民主和自由是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目標,歷史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人人生而平等。
❸ 澳大利亞婚姻法承認一夫多妻嗎求解啊!
澳大利亞婚姻法不承認一夫多妻,一夫多妻在澳大利亞是違法的內。可以看一下這個信息:容前兩年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兩名老師法勒和克拉伊姆,在他們開設的「穆斯林少數族裔和教法」的課程中,鼓吹伊斯蘭教「一夫多妻制」應該被政府認可和接納,引來爭議一片。還有2017年《每日郵報》報道的,Islamic Friendship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的負責人Keysar Trad在一次活動中呼籲「要在澳洲推廣一夫多妻制」。當然這些鼓吹一夫多妻的多是穆斯林或研究伊斯蘭教法的人士。
❹ 泰國的婚姻法是怎麼說,可以一夫多妻嗎
很多人都說泰國一夫多妻,請你們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看一下泰國相關的法律。泰國婚姻法規嚴禁「一夫多妻」「納妾」「停妻再娶」,和中國一樣,是一夫一妻制度。
❺ 哪個國家的婚姻法規定可以一夫多妻啊
西亞、次撒哈拉非洲以及其它一些伊斯蘭國家,當然,多數都是小國。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印度教國家允許如此
如:土耳其,阿聯酋、烏干達、越南、馬爾地夫、沙特、卡達、塞內加爾、科威特、泰國等。
塞內加爾、烏干達、利比亞、史瓦濟蘭、埃及、蘇丹、衣索比亞、葉門、阿聯酋、卡達、巴林、約旦、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阿曼、摩洛哥、索馬里。
現今的非洲大陸,許多國家都實行一夫多妻制。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夫多妻制越來越成為有爭議的話題,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也有之。象突尼西亞這樣的非洲阿拉伯國家很早就從法律上取消了一夫多妻制,貝南這樣的黑非洲國家前不久也宣布取消了這一落後的制度。
塞內加爾是一個被西方看作民主實行較好的國家,但卻是個一夫多妻制比較頑固的國家。塞內加爾總統瓦德2000年在通過新憲法之前雖然提出了許多有關婦女解放的條款,但拒絕取消一夫多妻制,並認為它是「不能禁止」的「古老傳統」。更有甚之,在非洲,還有公開為一夫多妻制辯護的國家元首。比如,當聯合國2003年的一份報告指出史瓦濟蘭愛滋病毒攜帶者太多的原因之一是一夫多妻制時,該國的國王姆斯瓦蒂三世竟然公開在電視台出來唱反調。原來,一夫多妻制在這個國家是完全合法的,男人娶幾個老婆都可以。這位今年才37歲的姆斯瓦蒂三世國王從18歲第一次結婚至今,已經有了9個老婆和兩個「未婚妻」。而他的父親老國王索忽扎,根據他正式的自傳,在1921年至1982年統治期間,一共娶了120個妻子。由於史瓦濟蘭百姓中的愛滋病攜帶者接近人口的40%,是非洲最高的,因此該國國王的講話讓國內外一片震驚。據非洲網了解,在現在的非洲許多國家的政府中,實行一夫多妻制的部長不少,甚至個別國家的總統也是一夫多妻。
❻ 台灣的婚姻法可以一夫多妻嗎
法律上不可以
在傳統中國,「一夫一妻制」是一個基本制度,在實踐中常常是內「一夫一容妻多妾制,持續了數千年歷史。中華民國成立以後,規定了嚴格的一夫一妻制,對於納妾行為不再容忍,納妾者按法律將受到制裁。
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政府初1930年公布《民法》,規定一夫一妻制。但初期民間納妾仍然盛行,政府只能做到要求高級官員不要納妾。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50年《婚姻法》規定一夫多妻不合法。
在香港,由於採取習慣法,直到1971年大清律例被正式取消,「一夫多妻」才改為不合法。香港、澳門現今仍有家庭是一夫多妻的。著名例子有富商何鴻燊,有4個妻子,他的伯父有12個妻子。
在台灣,一夫多妻也是不合法的,會觸犯中華民國刑法第237條「有配偶而重為婚姻或同時與二人以上結婚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相婚者亦同。」。
但是,少數政商名流公開擁有超過一名配偶。大企業家如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大同集團林挺生等,政治人物如曾任行政院長之張俊雄、立法委員林進興等,均有檯面化一個以上的配偶。
❼ 關於婚姻法。一夫多妻
嘻嘻,,,在中國講究男女平等,所以一夫多妻永遠不會拿到檯面上,最多就是默許,潛規則
❽ 澳門婚姻法是否一夫多妻
澳門1999年12月20日零時來回歸中國源,在那之前,澳門由葡萄牙統治,當時適用的是大清律和澳門法律。大清律是允許一夫一妻多妾的。20世紀70年代後,澳門才廢除清朝的一夫多妻制。也就是說在沒有廢除一夫多妻制之前,男子娶多個妻子是合法的。澳門回歸以後,實行一夫一妻制,而不是一夫多妻。至於所謂王何鴻燊可以娶四個老婆,也無非是歷史的產物,現在是不可能再有了。
❾ 據說香港和澳門是允許一夫多妻制度的,對嗎
不對,中國的一夫多妻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就沒有了,就是香港和澳門也沒有。
中國一夫一妻多妾制始於黃帝堯舜,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中一夫多妻制主要在帝王、諸侯、 御大夫中實行,在有些民族中也成習俗,實行多妻制除為了滿足男子性慾、生育子女增加勞力以外,也為了提高社會地位。
中國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一 直存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體現為地主階級的妻、妾並存。一夫多妻制,始於母權制後期,為父權制婚姻形式的特點,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產物。最初擇妻范圍多限於姊妹,進入階級社會後,性質改變了,擇妻范圍更廣。
(9)泰國婚姻法一夫多妻嗎擴展閱讀
中國這些地方仍存在一夫多妻
1、雲南的瀘沽湖
雲南的瀘沽湖的走婚,眾所周知,無須贅述。距雲南瀘沽湖數百公里的四川鮮水河大峽谷,生活著幾千紮壩人(藏族的一個支系)。
他們分布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縣和雅江縣交界處的幾個山鄉里。一個村子的人不多,年輕人必須翻山越嶺去別的村寨走婚。那裡的年輕人,有的在15歲時就開始走婚了。小夥子把他的女朋友叫做「嘎依」。
在62歲的卓瑪拉姆家,她的4個孩子有兩個父親,其中大女兒一個父親,另一個父親屬於其餘3個。他們當然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因為他們不時來探望自己的孩子;沒有人對此感到不適;女孩們已經習慣「不斷選擇」,她們的情人在夜晚悄悄來了,黎明時悄悄離開,如果她不再喜歡這個男孩,可以隨時更換。
2、滇藏沿線一些藏族村寨
滇藏沿線一些藏族村寨的婚俗令人驚訝--幾個兄弟娶一個女人。
「我們家是祖傳幾個兄弟娶一個女人的。」當地村民格榮定珠說。家裡的分工非常明確:弟弟負責放牧,他負責農田,妻子負責管理家務和內政。一個穩定的大家庭才能富起來;他們有兩個孩子,兄弟倆從來沒有考慮過哪個孩子是誰的;離婚?他們從來沒有聽說過。
48歲的白瑪朗措是4個兄弟的妻子,她已經是8個孩子的母親。她被問了一個讓她有點難為情的問題:兄弟4個,你最愛誰?她說:4個兄弟我都愛,愛一個不愛另一個不可能。那麼,兄弟4個誰最出色?她的回答像外交官一樣老練:他們一個比一個出色。
❿ 印度實行一夫多妻制嗎
不是。
一般來說,其實除了婆羅門(最高種姓)不可離婚與寡婦不可再婚外,一般種姓的婦女也通融可再婚,但第一次婚姻最認真,之後也可再婚。
在1956年的《印度教婚姻法》規定,禁止一夫多妻,重婚者以犯罪論處且其婚姻無效;准許離婚;締結婚姻的行為由法律特別規定,但形式要件由風俗習慣和禮儀決定。在離婚方面,該法保留了最為保守的夫妻一方在犯罪情況下另一方才可以解除婚姻關系的理論。印度教實行一夫一妻制。
盡管自印度獨立以後廢除了種姓制度,印度憲法文明也規定不準階級歧視,但今天的印度社會仍然保留著種姓制度的殘跡。
(10)泰國婚姻法一夫多妻嗎擴展閱讀
印度人的婚禮是社會地位的代表,也是一生中重大的儀式。印度青年到了適婚年齡,都會由父母代替為尋找社會階級、語言相同,以及星相可以配合的對象。婚禮當天,新郎官騎著一匹白馬浩浩盪盪地來到新娘家。這時女方家裡已經架起火壇,雙方親友在祭司念誦的吉祥真言中,繞行火壇祝禱。之後,新娘在女伴的簇擁下走到火壇前面,由祭司將新娘的紗麗和新郎的圍巾系在一起,代表婚姻長長久久。印度婚禮的晚宴是在新娘家裡進行,一對新人坐在婚宴中接受親友的祝福。婚禮當天晚上新郎是在新娘家過夜,翌日才將新娘迎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