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結算

經濟法結算

發布時間: 2020-12-30 06:44:41

⑴ 財務管理是文科專業還是理科專業

財務管理專業培養具備財務管理及相關金融、會計、法律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備會計手工核算能力、會計信息系統軟體應用能力、資金籌集能力、財務可行性評價能力、財務報表分析能力、稅務籌劃能力,具備突出的財富管理的金融專業技能,能為公司和個人財務決策提供方向性指導及具體方法。

財務管理專業主要學習的內容

主幹學科:經濟學、工商管理

主要課程: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統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市場營銷、經濟法、中級財務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模擬、教學實習等,一般安排10--12周。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在工商、金融企業、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財務、金融管理以及教學、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財務、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財務、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財務、金融問題的基本能力。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⑵ 國際經濟法概論中,信用證.托收,是怎麼回事.

上面的老兄回答的不太正確~~~

簡單的說,信用證是根據買方的要求開立的一種有條件的銀行付款承諾書。賣方按合同和信用證規定的條款發貨,取得相關單據,然後將單據交銀行,只要所交單據與信用證規定的相符,並且單據之間也沒有矛盾,銀行就得付款。它是一種銀行信用。

信用證雖然是比較穩妥的結算方式,書本上都會說信用證是最常用的的方式。但在實際業務中並不是很常用,因為其費用很高。一般只是對信用不佳或者對還不熟悉的新客戶採用。通常業務中,買賣雙方在彼此了解的基礎上都會更傾向於用電匯的方式,甚至賒銷。

托收是出口人在貨物裝運後,開具以進口方為付款人的匯款人的匯票(隨附或不隨附 貨運單據),委託出口地銀行通過它在進口地的分行或代理行代進口人收取貨款一種結算方式。因此不是上面那位老兄那樣銀行先付款給出口商,而是出口商委託銀行代收貨款。出口商能否收到貨款,完全視進口人的信譽好壞,銀行不承擔責任。如果銀行先行付款給出口商,就屬於出口押匯或者銀行買斷了。

信用證其實風險也是非常大的,信用證雖然是根據買賣合同開立的,但開立之後就獨立於買賣合同了,因此銀行不會管你是不是按時按質按量履行了合同,銀行只認單據。這本也不難,但是有些不良的進口商會在信用證中規定一些進口商根本不可能提供的單據,或者規定一些難以完成的條款,讓進口商無法取得銀行的付款。

這里涉及到的東西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講清楚的,如果有興趣的話,建議去看看《國際貿易實務》以及《國際結算》。

⑶ 求: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章節的詳細目錄

2011年的:
會計基礎:第一章
資產
第一節
貨幣資金
第二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第三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第四節
存貨
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
第六節
固定資產及投資性房地產
第七節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第二章
負債
第一節
短期借款
第二節
應付及預收款項
第三節
應付職工薪酬
第四節
應交稅費
第五節
應付股利及其他應付款
第六節
長期借款
第七節
應付債券及其他應付款
第三章
所有者權益
第一節
實收資本
第二節
資本公積
第三節
留存收益
第四章
收入
第一節
銷售商品收入
第二節
提供勞務收入
第三節
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
第四節
政府補助收入
第五章
費用
第一節
營業成本
第二節
營業稅金及附加
第三節
期間費用
第六章
利潤
第一節
營業外收入
第二節
所得稅費用
第三節
本年利潤
第七章
財務報告
第一節
財務報告概述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第三節
利潤表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第五節
所有者權益變動表
第六節
附註
第七節
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第八節
綜合舉例
第八章
產品成本核算
第一節
成本核算概述
第二節
成本核算對象和成本項目
第三節
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第四節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
第九章
產品成本計算和分析
第一節
產品成本計算和分析概述
第二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品種法
第三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步法
第五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的綜合運用
第六節
產品成本分析
第十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第一節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概述
第二節
資產和負債
第三節
凈資產
第四節
收入和支出
第五節
會計報表
第十一章
財務管理基礎
第一節
財務管理概述
第二節
資金時間價值
第三節
風險與收益
經濟法基礎: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法律基礎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三節
法律責任
第二章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第一節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的概述
第二節
勞動合同的訂立
第三節
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第四節
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第五節
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第六節
勞動爭議的解決
第七節
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章
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營業稅概述
第二節
營業稅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
第三節
營業稅的征稅范圍
第四節
營業稅稅目和稅率
第五節
營業稅計稅依據
第六節
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
營業稅起征點和稅收減免
第八節
營業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納稅地點、納稅期限
第九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
第四章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個人所得稅概述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納稅義務人和扣繳義務人
第三節
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和稅目
第四節
個人所得稅稅率
第五節
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
第六節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第七節
個人所得稅稅收的減免
第八節
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納稅期限與納稅地點
第五章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
契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
車船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
第五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第六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第七節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六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第二節
稅務管理
第三節
稅款徵收
第四節
稅務檢查
第五節
稅務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
第六節
稅收法律責任
第七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第三節
銀行卡
第四節
結算方式
第五節
票據的一般規定
第六節
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第七節
結算紀律和法律責任

⑷ 誰有初級會計(經濟法基礎和初級會計實務)章節的詳細目錄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經濟法基礎》
第一章 經濟法概論 2
第一節 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3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15
第三節 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28
第二章 會計法律制度 33
第一節 會計法律制度概述 34
第二節 會計核算 39
第三節 會計監督 52
第四節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60
第五節 違反會計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73
第三章 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77
第一節 稅收與稅法概述 77
第二節 稅收制度 81
第四章 流轉稅法律制度 87
第一節 增值稅法律制度 88
第二節 消費稅法律制度 114
第三節 營業稅法律制度 126
第四節 關稅法律制度 137
第五章 所得稅法律制度 144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144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157
第六章 財產、行為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70
第一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171
第二節 車船稅法律制度 175
第三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177
第四節 契稅法律制度 182
第五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185
第六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律制度 188
第七節 車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189
第八節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192
第九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197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202
第一節 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03
第二節 稅務管理 206
第三節 稅款徵收 239
第四節 稅務檢查 250
第五節 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250
第八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257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257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 259
第三節 票據結算 271
第四節 銀行卡結算 297
第五節 結算方式 301
第六節 違反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11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初級會計實務》
第一章 總論 2
第一節 會計概述 3
第二節 會計要素 6
第三節 會計科目和會計賬戶 12
第四節 會計憑證 17
第五節 會計賬簿 29
第六節 賬務處理程序 48
第七節 會計電算化 52
第二章 資產 58
第一節 貨幣資金 60
第二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66
第三節 應收及預付款項 69
第四節 存貨 75
第五節 長期股權投資 95
第六節 固定資產 101
第七節 無形資產及其他資產 116
第三章 負債 124
第一節 流動負債 124
第二節 非流動負債 149
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 154
第一節 實收資本 154
第二節 資本公積 159
第三節 留存收益 162
第五章 收入、費用和利潤 165
第一節 收入 165
第二節 費用 186
第三節 政府補助 190
第四節 利潤 197
第六章 財務報表 204
第一節 財務報表概述 205
第二節 資產負債表 206
第三節 利潤表 214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217
第五節 綜合舉例 220
第七章 成本核算 250
第一節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251
第二節 生產成本的核算 254
第三節 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 265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 274
第五節 產品生產成本分析 285

⑸ 《經濟法基礎》必背法條有哪些

第一章抄總論
第一節法律基襲礎
第二節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第三節法律責任
第二章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一節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節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三章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支付結算概述
第二節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第三節銀行卡
第四節預付卡
第五節結算方式
第六節票據的一般規定
第七節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第八節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
第四章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消費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營業稅法律制度
第五章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六章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關稅法律制度
第二節房產稅法律制度
第三節契稅法律制度
第四節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第五節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第六節車船稅法律制度
第七節印花稅法律制度
第八節資源稅法律制度
第九節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法律制度
第十節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第七章稅收征管法律制度
第一節稅收徵收管理法概述
第二節稅務管理
第三節稅款徵收與稅務檢查
第四節稅務行政復議
第五節稅收法律責任

⑹ 初級會計基礎的依據是企業會計准則,那經濟法基礎的依據是什麼呢

經濟法基礎的依據是經濟法和稅法二者都有。

⑺ 初級經濟法中的結算方式有哪些

vpwhvncqcy2461723335 初級會計5職稱考試教材《經濟法基礎》第一h章 經濟法概論 6 第一c節 法和經濟法的概念 2 第二h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32 第三f節 違反3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35 第二b章 會計7法律制度 73 第一y節 會計0法律制度概述 64 第二z節 會計7核算 50 第三h節 會計0監督 08 第四節 會計0機構和會計1人f員 70 第五y節 違反0會計7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76 第三l章 稅收法律制度概述 57 第一k節 稅收與s稅法概述 15 第二f節 稅收制度 00 第四章 流轉稅法律制度 73 第一q節 增值稅法律制度 46 第二w節 消費稅法律制度 508 第三x節 營業稅法律制度 431 第四節 關稅法律制度 608 第五e章 所得稅法律制度 287 第一e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777 第二x節 個b人u所得稅法律制度 465 第六5章 財產、行為5和資源稅法律制度 120 第一n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125 第二a節 車d船稅法律制度 522 第三n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311 第四節 契稅法律制度 445 第五l節 城鎮土m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312 第六3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法律制度 777 第七d節 車m輛購置稅法律制度 782 第八s節 土j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833 第九l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325 第七h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704 第一f節 稅收徵收管理概述 203 第二o節 稅務管理 204 第三a節 稅款徵收 501 第四節 稅務檢查 130 第五e節 違反7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880 第八e章 支x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585 第一w節 支r付結算概述 213 第二s節 銀行結算賬戶4 848 第三r節 票據結算 384 第四節 銀行卡結算 216 第五n節 結算方3式 001 第六0節 違反3支f付結演算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387 初級會計2職稱考試教材《初級會計6實務》第一q章 總論 4 第一o節 會計8概述 4 第二d節 會計6要素 1 第三w節 會計1科目和會計2賬戶5 10 第四節 會計7憑證 08 第五t節 會計0賬簿 03 第六6節 賬務處理程序 42 第七z節 會計3電算化1 62 第二v章 資產 46 第一h節 貨幣6資金 30 第二n節 交易性金融資產 24 第三t節 應收及l預付款項 53 第四節 存貨 87 第五x節 長2期股權投資 13 第六4節 固定資產 700 第七h節 無e形資產及j其他資產 115 第三j章 負債 184 第一b節 流動負債 263 第二u節 非流動負債 567 第四章 所有者權益 565 第一t節 實收資本 282 第二k節 資本公7積 760 第三c節 留存收益 363 第五u章 收入t、費用和利潤 203 第一c節 收入c 843 第二w節 費用 516 第三s節 政府補助 840 第四節 利潤 402 第六2章 財務報表 608 第一c節 財務報表概述 200 第二c節 資產負債表 202 第三q節 利潤表 638 第四節 現金流量表 546 第五q節 綜合舉例 280 第七k章 成本核算 300 第一r節 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c般程序 204 第二g節 生產成本的核算 615 第三e節 生產成本在完工h產品和在產品之t間的分4配 406 第四節 產品成本計7算方7法 523 第五q節 產品生產成本分6析 474

⑻ 山東會計初級經濟法基礎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法律基礎
一、法和法律
二、法律關系
三、法律事實
四、法的形式與分類
五、法律部門與法律體系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一、經濟糾紛的概念與解決途徑
二、仲裁
三、民事訴訟
四、行政復議
五、行政訴訟
第三節 法律責任
一、法律責任的概念
二、法律責任的種類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第二章 勞動合同與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第一節 勞動合同法律制度
一、勞動關系與勞動合同
二、勞動合同的訂立
三、勞動合同的主要內容
四、勞動合同的履行和變更
五、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
六、集體合同與勞務派遣
七、勞動爭議的解決
八、違反《勞動合同法》的法律責任
第二節 社會保險法律制度
一、社會保險的概念、種類與基本原則
二、基本養老保險
三、基本醫療保險
四、工傷保險
五、失業保險
六、生育保險
七、社會保險費征繳
八、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運營
九、違反《社會保險法》的法律責任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第三章 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第一節 支付結算概述
一、支付結算的概念
二、辦理支付結算使用的主要支付工具
三、辦理支付結算的原則
四、辦理支付結算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銀行結算賬戶管理
一、銀行結算賬戶的概念和種類
二、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變更和撤銷
三、各類具體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和使用
四、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第三節 銀行卡
一、銀行卡的概念與分類
二、銀行卡賬戶和交易
三、銀行卡計息和收費
第四節 預付卡
一、預付卡的概念與分類
二、預付卡的相關規定
第五節 結算方式
一、匯兌
二、托收承付
三、委託收款
四、國內信用證
第六節 票據的一般規定
一、票據的概念
二、票據權利與責任
三、票據行為
四、票據追索
第七節 匯票、銀行本票和支票
一、銀行匯票
二、商業匯票
三、銀行本票
四、支票
五、票據的防偽
第八節 結算紀律與法律責任
一、結算紀律
二、法律責任
第九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第四章 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法律
制度
第一節 增值稅法律制度
一、增值稅納稅人
二、增值稅征稅范圍
三、增值稅稅率和徵收率
四、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五、增值稅稅收優惠
六、增值稅徵收管理
七、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
八、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主要規定
第二節 消費稅法律制度
一、消費稅納稅人
二、消費稅征稅范圍
三、消費稅稅目
四、消費稅稅率
五、消費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消費稅徵收管理
第三節 營業稅法律制度
一、營業稅納稅人
二、營業稅征稅范圍
三、營業稅稅目
四、營業稅稅率
五、營業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營業稅稅收優惠
七、營業稅徵收管理
第四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第五章 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人
二、企業所得稅征稅對象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五、企業所得稅資產的稅務處理
六、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
八、企業所得稅源泉扣繳
九、企業所得稅特別納稅調整
十、企業所得稅徵收管理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
一、個人所得稅納稅人
二、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三、個人所得稅稅目
四、個人所得稅稅率
五、個人所得稅計稅依據
六、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個人所得稅稅收優惠
八、個人所得稅徵收管理
第三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第六章 其他稅收法律制度
第一節 關稅法律制度
一、關稅納稅人
二、關稅課稅對象和稅目
三、關稅稅率
四、關稅計稅依據
五、關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關稅稅收優惠
七、關稅徵收管理
第二節 房產稅法律制度
一、房產稅納稅人
二、房產稅征稅范圍
三、房產稅稅率
四、房產稅計稅依據
五、房產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房產稅稅收優惠
七、房產稅徵收管理
第三節 契稅法律制度
一、契稅納稅人
二、契稅征稅范圍
三、契稅稅率
四、契稅計稅依據
五、契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契稅稅收優惠
七、契稅徵收管理
第四節 土地增值稅法律制度
一、土地增值稅納稅人
二、土地增值稅征稅范圍
三、土地增值稅稅率
四、土地增值稅計稅依據
五、土地增值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土地增值稅稅收優惠
七、土地增值稅徵收管理
第五節 城鎮土地使用稅法律制度
一、城鎮土地使用稅納稅人
二、城鎮土地使用稅征稅范圍
三、城鎮土地使用稅稅率
四、城鎮土地使用稅計稅依據
五、城鎮土地使用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城鎮土地使用稅稅收優惠
七、城鎮土地使用稅徵收管理
第六節 車船稅法律制度
一、車船稅納稅人
二、車船稅徵收范圍
三、車船稅稅目
四、車船稅稅率
五、車船稅計稅依據
六、車船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車船稅稅收優惠
八、車船稅徵收管理
第七節 印花稅法律制度
一、印花稅納稅人
二、印花稅征稅范圍
三、印花稅稅率
四、印花稅計稅依據
五、印花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六、印花稅稅收優惠
七、印花稅徵收管理
第八節 資源稅法律制度
一、資源稅納稅人
二、資源稅征稅范圍
三、資源稅稅目
四、資源稅稅率
五、資源稅計稅依據
六、資源稅應納稅額的計算
七、資源稅稅收優惠
八、資源稅徵收管理
第九節 城市維護建設稅與教育費附加法律制度
一、城市維護建設稅
二、教育費附加
第十節 其他相關稅收法律制度
一、船舶噸稅
二、車輛購置稅
三、耕地佔用稅
四、煙葉稅
第十一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第七章 稅收徵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稅收徵收管理法概述
一、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概念與適用范圍
二、稅收徵收管理法的法律關系
第二節 稅務管理
一、稅務管理的概念
二、稅務登記管理
三、賬簿和憑證管理
四、發票管理
五、納稅申報
第三節 稅款徵收與稅務檢查
一、稅款徵收
二、稅務檢查
第四節 稅務行政復議
一、稅務行政復議概述
二、稅務行政復議范圍
三、稅務行政復議管轄
四、稅務行政復議申請與受理
五、稅務行政復議審查和決定
第五節 稅收法律責任
一、稅收法律責任概述
二、征納雙方違反稅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責任
第六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
附錄一 同步強化自測練習參考答案
附錄二 全書參考法律依據匯總

熱點內容
司法島僵屍 發布:2025-05-29 06:40:39 瀏覽:61
國際經濟法的實務書籍 發布:2025-05-29 06:18:01 瀏覽:969
河源勞動法最低工資 發布:2025-05-29 05:55:42 瀏覽:196
道德健康認識 發布:2025-05-29 05:51:25 瀏覽:842
法律援助是以下哪一種主體的責任 發布:2025-05-29 05:41:20 瀏覽:943
黨建司法改革 發布:2025-05-29 05:41:19 瀏覽:531
司考刑事訴訟法左寧 發布:2025-05-29 05:36:53 瀏覽:64
專利申請技術實施許可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5-29 05:29:55 瀏覽:763
張榮芳國際經濟法指導老師 發布:2025-05-29 05:23:20 瀏覽:781
新蔡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5-29 05:22:49 瀏覽: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