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婚前父母出資買房
A. 新婚姻法如何來判定是父母出資買房屬一方個人財產
2011年8月12日剛剛公布抄的最高人民襲法院《婚姻法》解釋(三),其中第七條規定:「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在這種情況下,該房產屬於夫妻一方個人財產,而不是夫妻共同財產。證明一方個人財產應當出具其父母出資證明,包括:購房發票,交納稅、費等證明材料等。
B. 新婚姻法怎麼規定父母出資買房後/房產證子女名下!如果離婚怎麼分!
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內登記在出資人容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C. 新婚姻法 婚後父母出資買房給一方需要什麼憑證
保存有關
證據,如雙方的「婚後父母出資買房給一方」協議,打款的憑證,購房發票,購房合同等。
D. 新婚姻法下婚前由男方父母出資付首付買房,寫兩個人名字(沒結婚可以寫兩人名字嗎),請問該財產歸誰所
還沒結婚的話也可以寫兩個人的名字。如果寫了兩個人的名字並結婚回的話,房產歸兩個答人共同所有;如果寫了兩個人的名字而沒結成婚的話,則你們可以證明是父母出資購買,而他未出資付房貸,這樣房子還是歸你所有,只是要他同意去變更房權登記,他不同意的話只能通過訴訟解決。
滿意的話請採納,謝謝!
E. 各位專家,在新婚姻法下,男方父母出資婚前全款購房,男方婚後加女方的名字,無約定下房產一人一半
新婚姻法中取消了共同生活年以上,個人財產轉化為共有財產這一規定。所以婚前全款買房,離婚後房子是個人財產,不能一人一半。
其一、結婚後買房的情況:
不管房產證上是男方還是女方的名字,都理所當然是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離婚,雙方可以均分房屋。
其二、結婚前買房,結婚後一起還貸的情況:
房產證一般是一方的名字,那麼房產歸有名字的一方所有。另一方共同還貸的情況下可以獲得
1、共有財產還貸的一半
2、共有財產還貸一半的增值部分。 如果房產證是雙方的名字,共有比例按約定,如無約定則共同共有,無法舉出其他證據的情況一般是一人一半。
3、結婚前一次性購房的情況: 這種房產屬個人婚前財產。新婚姻法中確實取消了共同生活8年以上,個人財產轉化為共有財產這一規定。也就是說,如該房屋是你個人婚前購買,就屬你個人財產,不再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5)新婚姻法婚前父母出資買房擴展閱讀:
離婚財產分割協議
離婚財產分割協議的含義
協議離婚中的財產分割協議(以下簡稱財產分割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離婚協議中附加達成的關於財產分割的條款或者因協議離婚而就財產分割問題單獨達成的協議。
離婚財產分割協議的特徵
1、協議內容的復合性
2、生效條件的特別性
3、婚姻關系解除效力的前置性
離婚財產分割協議的效力
一是表明當事人的約定得到法律的肯定,當事人的合同權利會得到法律的保護;
二是合同約定的內容開始實際履行。財產分割協議的效力內容也相應體現在兩方面: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得到法律的肯定;雙方當事人均應全面履行協議約定的內容。履行的要求完全適用合同法有關履行的規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財產分割協議卻不具有強制執行力,這一點與訴訟離婚中形成的調解書不同,調解書中的財產處理的內容雖然也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結果,但這種協議是在法官的主持下進行的,其內容的合法性經過司法審查,所以,調解書中的財產處理部分具有強制執行力。
而財產分割協議則不同,法律並沒有賦予婚姻登記機關對財產分割協議內容的合法性的審查職權,婚姻登記機關只在形式上進行審查。
由於未經過司法審查,因財產分割協議的履行發生爭議時,與其他合同一樣,必須先經過合法性審查。如其合法性得到確認,待形成裁判文書後,可申請執行。
所以,財產分割協議後不得在離婚訴訟中作為財產分割的依據。財產分割協議是協議離婚的一部分,與離婚訴訟是兩種完全獨立的離婚制度,二者在具體程序操作上是不可互用或混同的。協議離婚中的自願原則貫穿了包括財產分割在內的每一個環節。
在財產分割協議中,一方可將自己的財產以財產分割的名義給予對方都可(與此對比,訴訟離婚中則只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處理一方個人財產只能出於其他理由。)。承接協議離婚中的自願原則的財產分割協議只能作為協議離婚的一個環節而不可獨立於協議離婚之外,不能用於訴訟離婚中。
F. 新婚姻法下,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時如何分割求答案
區分不同情況而論
一、婚後父母出資購房的,登記在子女個人名下屬於子女的個回人財產;
二、婚後父母出資購答房,登記在雙方名下的,可以認定為對雙方的贈與。屬於夫妻共同共有。
三、雙方父母都有出資的,登記在子女一個人名下的可以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
法律依據:《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七條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G. 新婚姻法解釋規定婚後父母出資購房屬個人財產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13日起正式實施。重點對結婚登記瑕疵的救濟手段,親子關系訴訟拒絕親子鑒定後果,父母為子女結婚購買不動產的認定、離婚案件中一方婚前貸款買房的處理等問題做出明確規定。解釋明確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解釋稱,作為出資人的男方父母或女方父母均表示,他們擔心因子女離婚而導致家庭財產流失。在實際生活中,父母出資為子女結婚購房往往傾注全部積蓄,一般也不會與子女簽署書面協議,如果離婚時一概將房屋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勢必違背了父母為子女購房的初衷和意願,實際上也侵害了出資購房父母的利益。所以,房屋產權登記在出資購房父母子女名下的,視為父母明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比較合情合理,多數人在反饋的意見中對此表示贊同,認為這樣處理兼顧了中國國情與社會常理,有助於糾紛的解決。
解釋指出,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按照雙方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更為符合實際情況。《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規定從我國的實際出發,將產權登記主體與明確表示贈與一方聯系起來,可以使父母出資購房真實意圖的判斷依據更為客觀,便於司法認定及統一裁量尺度,也有利於均衡保護婚姻雙方及其父母的權益。
H. 新婚姻法下父母出錢買房,房產證上寫我和老婆兩個人的名字,離婚了房子怎麼分配
如果是婚前買且出資付全款,房產屬於男方婚前個人財產,離婚時對方無權分割,如果是只支付首付,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如果是婚後買的,有證據表明那是父母買的,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算個人財產。離婚時不進行分割。無明確表示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算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平均分配。
《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8)新婚姻法婚前父母出資買房擴展閱讀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