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婚姻法關於事實婚姻的認定
㈠ 事實婚姻的法規完善
我國對待事實婚姻的態度
針對我國事實婚姻的狀況,一律承認事實婚姻法律效力會使男女兩性的結合脫離了國家的指導和監督,助長了包辦買賣婚姻、早婚、童婚及重婚的發生,影響了優生優育,降低了人口素質;影響了法律對婦女、兒童權益的有效保護,使我國《婚姻法》有關結婚登記制度的規定變成了一紙空文,會影響國家的法治進程。不承認其效力不但使事實婚姻的當事人及其子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而且還會不可避免地帶來家庭關系的不穩定,既不符合我國傳統習慣,也不符合法律的本意。但面對大量未經登記而公開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如何認定其法律地位,要不要給予保護,在多大的范圍內予以保護,我國司法實踐根據社會的發展對事實婚姻的法律效力大致經歷了從持肯定態度到否定態度,從承認到不承認,從注重婚姻的實質到注重婚姻的形式這樣一個發展過程。
承認事實婚時期
(1984年8月30日以前)
早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各革命根據地在實行婚姻登記制度的同時也承認事實婚姻法律效力。如:1934年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婚姻法》在規定結婚須到區蘇維埃進行登記,同時又規定:「凡男女實行同居者,不論登記與否,均以結婚論。」 1940年的《晉察冀邊區婚姻條例》解釋中指出:「只要事實上夫妻關系存在,並不因其未履行規定手續而無效。」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員會在《有關婚姻問題的解答》中指出:1953年3月貫徹婚姻法運動以前的事實婚姻,僅欠缺結婚登記手續的,仍承認其夫妻關系的效力。1979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的意見》中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事實婚姻案件時,要堅持結婚必須進行登記的規定,不登記是不合法的,要進行批評教育。處理具體案件要根據黨的政策和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解決。雙方或一方不滿婚姻法結婚年齡的婚姻糾紛,如未生育子女的,在做好工作的基礎上應解除其非法的婚姻關系;對雙方已滿婚姻法結婚年齡的事實婚姻糾紛,應按一般的婚姻案件處理。據此來看,在該時期對只缺欠結婚形式要件的事實婚姻是一律承認其效力的,實行與法律婚姻同等對待,對不符合法定婚齡則限制承認其效力。在西藏自治區甚至允許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還不禁止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之間結婚。
限制承認時期
(1984年8月30日至1994年2月1日)
1980年《婚姻法》施行後,最高院於1984年8月30日《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事實婚姻是違法的,應對當事人給予批評教育,並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標准作了限制性的解釋。要求起訴時雙方必須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和符合結婚的其他條件,而將那些雖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但起訴時雙方或一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的,排除在事實婚姻關系以外,作為非法同居關系處理,至此我國司法機關開始限制性的承認事實婚姻關系。
1989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明確了:「在一定時期內,有條件的承認事實婚姻關系,是符合實際的。」其規定有:
(1)從產生事實婚姻的時間上進行限制。根據該《意見》第1條、第2條規定,在1986年3月15日以前如果事實婚姻雙方在起訴時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則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在1986年3月15日以後事實婚姻雙方如同居時均符合法定條件,也可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否則都認為是非法同居。
(2)該《意見》第4條規定,離婚後的雙方未履行復婚手續又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認定為非法同居。結束了以前將事實上復婚認定為事實婚姻關系的歷史,進一步縮小了事實婚姻關系的范圍。
(3)規定承認事實婚姻關系的最後期限於1994年2月1日新的《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條例施行之起不再承認事實婚姻關系。

㈡ 請問事實婚姻和共同財產的認定
在這里是否存在夫妻共同財產依然要根據我國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承版認與否來定,所以根據婚權姻法的更改時間分為兩個時間點,1994年2月1日以前和1994年2月1日以後。
具體說來,1994年2月1日前我國法律上對事實婚姻還是承認的,既然承認,對於財產的性質就按照《婚姻法》相關規定來看,也就是說在這之前形成的事實婚姻關系存在夫妻共同財產。
但是在1994年2月1日以後我國相關婚姻法已經對事實婚姻不再承認,事實婚姻只能算同居關系,不存在夫妻共同財產。維持兩人基本生活的費用只能算各自所有,不能用處理婚姻財產關系的法律對其進行適用。
㈢ 新婚姻法是怎麼界定事實婚姻的
事實婚姻是指: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事實上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
我國法律只承認94年以前的事實婚姻為有效婚姻,但是要補辦結婚登記。凡94年以後的,不予承認,都是按同居關系處理。
㈣ 哪位女神看過我國的婚姻法的知道事實婚姻和登記婚姻的區別嗎
關於事實婚姻和登記的婚姻其區別是:
事實婚姻是未經國家婚姻登記機關登版記確認,核發婚姻權證書的,且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這種事實上的婚姻關系是法律對事實的一種推定認可。根據婚姻法解釋的規定目前法律上只承認在1994年以前形成的事實婚姻關系,而1994年之後的男女共同生活一律按同居關系認定。
登記的婚姻關系是經過國家民政部門的婚姻登記機關登記確認的婚姻,這一婚姻關系自登記之日起即受法律保護,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糾紛依據婚姻法及相關解釋處理。
㈤ 我國現行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規定有哪些
事實婚姻,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進行結婚登記,便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兩性結合。
事實婚姻是相對於合法登記的婚姻而言的,事實婚姻未經依法登記,本質上屬於違法婚姻,但考慮到我國的現實國情,為了維持一定范圍內的,特別是廣大農村人口婚姻關系的穩定,國家對未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的男女雙方之間的關系有條件地予以認可,這就產生了「事實婚姻」這一概念。
事實婚姻的效力,歷來是法學界爭論的重要問題。有的認為,承認事實婚,必然破壞婚姻登記制度,因此,凡不登記結婚的,應一律明確規定為無效婚姻。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1986年3月15日婚姻登記辦法施行前,未辦結婚手續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是夫妻關系的,如同居時或者起訴時雙方均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可認定為事實婚姻;如同居時或者起訴時一方或者雙方不符合結婚的法定條件,應認定為非法同居關系。」「新婚姻登記管理條例施行之日(1994年10月1日)起未辦結婚登記即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按非法同居關系對待。」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在審議修改婚姻法時認為,目前不登記「結婚」的人不少,未辦理登記的原因很復雜,有的是不符合結婚條件,更多的是符合結婚條件,因收費過高或登記不便利造成的。對沒有進行結婚登記的,應區別情況分別處理。對違反結婚實質條件的,婚姻法已規定為無效婚姻;對符合結婚實質要件,只是沒有辦理登記手續的,一律簡單宣布為無效婚姻,對保護婦女的權益不利,應當通過加強法制宣傳和完善登記制度等工作,採取補辦登記等辦法解決。因此,修改後的婚姻法第八條增加規定:符合本法規定的結婚條件,「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這一規定從積極角度重申了辦理結婚登記的必要性,那些符合婚姻法規定的結婚條件,舉行了結婚儀式或已經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但未辦理結婚登記的男女,應盡早補辦登記,以使自己的婚姻行為合法化。
㈥ 事實婚姻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對夫妻共同財產又是怎麼
94年2月1日以後,不存在事實婚姻的說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買房屬於婚前買房。內
1、婚前一方購買的房容屋,付清所有房款的,屬一方的婚前財產。
《婚姻法》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夫妻一方的財產。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司法解釋(一)同時規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然夫妻一方婚前付清了全部房款,並取得了房產證,那麼該房屋無疑是婚前財產。
2、如果夫妻雙方婚前的首付和還貸部分歸一個人所有,房子就屬於這個人的個人財產,婚後還貸部分可視做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兩人一人一半。
㈦ 事實婚姻關系的認定是怎樣的
答:事實婚姻是相對於法律婚姻而言的,在我國一9吧0年婚姻法對婚姻的無效或撤銷未做明文規定,二00一年婚姻法修訂以後,強化了程序上的實質審查 登記要件,即如果沒有辦理登記手續,即使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多年,法律也不承認雙方的夫妻關系。但同時新修訂的婚姻法又增加了補登記制度,為那些共同生活 但沒有結婚登記的男女雙方提供了一個補救的機會和措施,使雙方能夠更好的得到法律的保護。隨後為了解決現實中存在的那些訴訟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且又堅持不 辦理補登記手續的男女雙方的共同生活狀態應如何認定的問題,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作出了專門的規定:「未按婚姻法 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一)一99四年二月一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 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自理;(二)一99四年二月一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 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結合現行婚姻法和相關司法解釋,可以看出我國在一定的范圍內承認事實婚姻的合法性。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認定構成事實婚姻的截止時間是 一99四年二月一日,在此之前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法律給予應有的保護,而不問雙方共同生活的時間長短,也不論雙方共同生活初期 或者某個階段中可能還不完全符合婚姻關系的實質要求等情況的存在,只要在一99四年二月一日這一天之前具備了結婚實質要件的,都可以認定為事實婚姻。在 一99四年二月一日之後,如果沒有辦理婚姻登記,則不再是事實婚姻,除非是男女雙方補辦登記手續,否則當事人基於婚姻而產生的合法權益就得不到法律的保 障。 希望能幫到你
㈧ 新婚姻法對事實婚姻的認定是怎麼規定的
有關事實婚姻的認來定,請參閱自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的如下規定:
第五條、未按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訴到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的,應當區別對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㈨ 94年前的事實婚姻認定
我國《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由此可知,我國法律對婚姻關系效力的確認以登記為准,而非傳統觀念上的舉行結婚儀式,只舉行結婚儀式不辦理結婚登記不是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而是同居關系,不受我國法律對婚姻關系的保護。但是,我國法律同時也對事實婚姻做出了相關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五條,對未按 我國《婚姻法》第八條規定辦理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男女是否構成事實婚姻確定了如下認定標准: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在離婚案件受理前補辦結婚登記;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
由此可知,我國《婚姻法》以1994年2月1日為界線,區別了事實婚姻與同居關系。1994年2月1日前,未辦理結婚登記,但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而共同生活的男女雙方的關系被確定為事實婚姻,這是我國法律認可的合法有效的婚姻關系,受我國《婚姻法》保護,解除事實婚姻適用解除一般婚姻關系的法律規定。
可以獲得賠償的。
具體的找個律師問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