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對發票的約定
❶ 發票與合同主體不符怎麼辦
1、補救抄方案:
(1)、從發票襲來處理,開具對應發票的紅字發票
(2)、從合同來處理:調整合同主體與發票流一致
2、據理力爭方案: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12條(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代墊運費:1.承運部門的運費發票開具給購貨方的,2.納稅人將該項發票轉交給購貨方的。所以運輸發票可以由承運方開具給委託方。
(1)合同法對發票的約定擴展閱讀:
一、納稅人通過虛增增值稅進項稅額偷逃稅款,但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符合以下情形的,不屬於對外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
1、納稅人向受票方納稅人銷售了貨物,或者提供了增值稅應稅勞務、應稅服務;
2、納稅人向受票方納稅人收取了所銷售貨物、所提供應稅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的款項,或者取得了索取銷售款項的憑據;
3、納稅人按規定向受票方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相關內容,與所銷售貨物、所提供應稅勞務或者應稅服務相符,且該增值稅專用發票是納稅人合法取得、並以自己名義開具的。
4、受票方納稅人取得的符合上述情形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可以作為增值稅扣稅憑證抵扣進項稅額。
參考資料來源:
國稅總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國稅總局——關於納稅人對外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
❷ 乙方要求甲方開具的發票抬頭不是乙方單位名稱,符合合同法和稅法嗎
如果是甲、乙方簽訂的合同並進行交易,這種情況下應當以乙方開發票,否則違反稅法規定。
❸ 簽定合同標明不提供發票,合同是否有效,是否違反稅法
這個肯定是無效的。當然不是說合同是無效的,而是說「不提供發票」這一條是無效的,專也就是說這是個「部屬分無效」合同。
再說一般也沒有這么明睜大眼地說的,這不是跟人家稅務局叫板嗎?這跟直接跟人家說「我偷稅了」沒什麼兩樣。
因為只要是經營,都應該開具發票,沒有開發票,那就是偷稅。
還把不提供發票寫進合同條款里,夠外行了的。
所以,違反稅法是定局了。至於證據,不能用這個合同來證明,因為對方要是開了發票,那得有存根聯、記賬聯等證據,他要是提供不出來,那就是沒開。合同上的這一條,不能證明對方是否已經開了發票。
❹ 合同法規定貨到付款的合同,發票什麼時候開
根據合同約定開具和交付;沒有約定的,應與貨物一同裝箱或確認收款後開具並交付。
根據法律有關規定,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貨到付款經營業務,有發票開具、交付合同約定的,應按合同約定。沒有合同約定的,一般應與貨物一同裝箱。大宗業務也可以在收到貨款後,及時開具並交付付款人。發票開具、交付不及時,造成收貨人(付款人)損失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附錄1、《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節選)
第二十一條稅務機關是發票的主管機關,負責發票印製、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的管理和監督。
單位、個人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經營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應當按照規定開具、使用、取得發票。
發票的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附錄2、《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節選)
第二十六條 填開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在發生經營業務確認營業收入時開具發票。未發生經營業務一律不準開具發票。
附錄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節選)
第六十條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第六十一條合同生效後,當事人就質量、價款或者報酬、履行地點等內容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可以協議補充;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確定。
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就有關合同內容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適用下列規定:
(一)質量要求不明確的,按照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履行;沒有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按照通常標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標准履行。
(二)價款或者報酬不明確的,按照訂立合同時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履行;依法應當執行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按照規定履行。
(三)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動產的,在不動產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履行,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履行,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准備時間。
(五)履行方式不明確的,按照有利於實現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費用的負擔不明確的,由履行義務一方負擔。
附錄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解釋》(節選)
第一條 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同,一方以送貨單、收貨單、結算單、發票等主張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當結合當事人之間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以及其他相關證據,對買賣合同是否成立作出認定。
對賬確認函、債權確認書等函件、憑證沒有記載債權人名稱,買賣合同當事人一方以此證明存在買賣合同關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第七條 合同法第一百三十六條規定的「提取標的物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主要應當包括保險單、保修單、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產品合格證、質量保證書、質量鑒定書、品質檢驗證書、產品進出口檢疫書、原產地證明書、使用說明書、裝箱單等。
第八條 出賣人僅以增值稅專用發票及稅款抵扣資料證明其已履行交付標的物義務,買受人不認可的,出賣人應當提供其他證據證明交付標的物的事實。
合同約定或者當事人之間習慣以普通發票作為付款憑證,買受人以普通發票證明已經履行付款義務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❺ 未約定明確開具發票,可否以未開具發票為由拒絕支付貨款
出賣人應當按照約定或者交易習慣交付提取標的物的單證以外的有關單證和資料。該單證和資料一般包括商業發票、運輸單證、保險憑證及約定的技術資料等,此為出賣人的附隨義務。
如果合同沒有明確約定交付發票和貨款的先後順序,買賣雙方應當同時履行,但買受人的主要義務是支付貨款,出賣人的主要義務是交付貨物,開具發票僅為出賣人的附隨義務。如果出賣人已經履行完畢合同的主要義務交付了貨物,買受人不再享有同時履行抗辯權,不得以出賣人未開具發票為由拒絕支付貨款。除非合同明確約定出賣人應當先支付發票,否則買受人不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辯權,要求出賣人先支付發票後再支付貨款。
對於一方未支付發票,另一方能否以此為由拒絕支付貨款?
第一種意見認為,原告作為收款方,具有開發票的義務,而原告沒有交付發票,被告有權拒絕給付貨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發票管理辦法》)規定,發生經營業務收款方應當向付款方開具發票。因此,原告至今未向被告交付相應發票,已違反了應及時開具發票的法定義務。此外,被告以此為由提出抗辯,也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66條有關「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的規定,並不構成違約。
第二種意見認為,原告未開具發票不能成為被告拒絕支付貨款的抗辯理由,筆者亦贊同這種觀點。首先,應當釐清合同關系中的主義務與附隨義務的關系。主義務是指構成某種合同關系所固有、必備,並能決定合同關系類型的基本義務;附隨義務是指基於誠實信用原則,為保障債權人給付利益實現的義務,是合同的標的、價款等主條款之外約定的或法定的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具有平衡個人權利與社會權益,追求實質正義的功能,具有從屬性。兩者之間的關系為當一方不履行主給付義務的情況下,另一方有權拒絕履行自己的義務,而如果一方雖違反附隨義務,但已經履行了主給付義務,另一方不得援引同時履行抗辯權。對此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合同法》第66條規定:「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此處約定的債務應指約定的主給付義務,而非基於《合同法》第60條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產生的附隨義務。另外,同時履行抗辯權以合同雙方的牽連關系為前提,即以雙務合同的對價給付為前提,一方未為對價給付前另一方可拒絕給付,而附隨義務並不屬於對價給付義務,其從屬性決定了其是促進給付義務實現的功能。本案中,雙方未在合同中約定要開具發票,因此根據《合同法》第60條和《發票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開具發票是一項附隨義務。由於該義務並不是與被告給付貨款相對價的合同主義務,被告不得以原告未履行該義務為抗辯,拒絕履行自己的合同主義務。被告未能按約支付貨款,應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當付款方在付款後,可要求收款方開具發票。如收款方拒絕開具發票,付款方可以向稅務部門舉報或者起訴等途徑向收款方主張未開發票而造成的損失。
❻ 合同約定開具發票,但對方不開具發票,可以拒絕付款嗎
我個人認為:
第一,此種情況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15號,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第七章 違約責任」(即第107條至第122條)的規定。
第二、根據《合同法》第107條、第112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後,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也就是說,合同約定開具發票,但對方不開具發票,屬於對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對方應當依法繼續履行合同義務,開具發票。如果因對方沒有及時開具發票給您帶來經濟損失的,對方還應當賠償相應損失。
第三、前述第二點是法律上的規定,目的只是想告知您這件事的道理在哪一方、各方當事人應當怎麼辦才符合法律規定。您可以根據以上情形對對方提出警告,讓對方清楚繼續違約的法律後果。
如果對方仍然不開具發票,您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問題,即到合同履行地所在的區縣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盡管訴訟持續的時間可能會很長(兩審完成需要約一年左右的時間),但是您會勝訴的,法院會判決對方開具發票、或者賠償因沒開發票給您帶來的經濟損失。
第四、根據《合同法》第120條的規定,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也就是說,根據法律規定,雙方都應該履行,如果對方不開具發票,您可以通過訴訟途徑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同時,您還是應該繼續履行合同,向其付款;人民法院會依法判決您的每項付款都會得到對方開具的發票。但是如果您拒絕付款,就同樣也構成了違約,那麼也需要承擔違約責任和賠償責任,假設真的因為拒絕付款而引起對方經濟損失而向對方賠償的話,那這筆賠償款項確實太得不償失了。所以,就這個合同來說,建議您還是繼續履行,通過訴訟要回發票;等合同全部履行完成之後,別再和這個企業合作。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❼ 合同法規定開發票給客戶以後,供貨方就等於就等於收到款了嗎
合同法里沒有這樣的規定,實際上,很多交易中是先開發票後付款。
❽ 交付發票是稅法上的義務還是合同法上的義務
交付發票既是當事人公法(稅法)上的義務,也是當事人私法上的法定義務,二者並不相互矛盾。因此,關於是否交付發票,即使合同沒有明確約定,一方當事人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當事人交付發票。關於發票問題,首先合同有約定從約定,沒有
❾ 交付發票是稅法上的義務還是合同法上的義務
交付發票既是當事人公法(稅法)上的義務,也是當事人私法上的法定義務,二者回並不相互矛盾。因答此,關於是否交付發票,即使合同沒有明確約定,一方當事人也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對方當事人交付發票。
關於發票問題,首先合同有約定從約定,沒有約定的話,許多問題也早已有定論,如:
(1)不開發票不能作為拒絕付款的抗辯理由;
(2)拒不開具發票導致對方當事人經濟損失的,可以起訴要求賠償損失。
當然,也有部分問題至今爭議頗大,如在合同中未約定交付發票事宜,在收款方拒絕交付發票的情況下,那麼付款方能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收款方交付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