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17條怎麼執行

婚姻法17條怎麼執行

發布時間: 2021-01-05 17:02:12

A. 關於婚姻法

你們已經不算近親了,可以結婚。如果是你奶奶的子女的孩子就不行。
(1)直系血親。包括父母子女間,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孫子女、外孫子女間。即父親不能娶女兒為妻,母親不能嫁兒子為夫。爺爺(姥爺)不能與孫女(外孫女)婚配,奶奶(姥姥)不能與孫子(外孫子)結合。

(2)三代以內旁系血親。包括:(1)同源於父母的兄弟姊妹(含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姊妹)。即同一父母的子女之間不能結婚。(2)不同輩的叔、伯、姑、舅、姨與侄(女)、甥(女)。即叔叔(伯伯)不能和兄(弟)的女兒結婚;姑姑不能和兄弟的兒子結婚;舅舅不能和姊妹的女兒結婚;姨媽不能和姊妹的兒子結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七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直系血親是指有真接血緣關系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已身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包括已身從出的的直系長輩血親和從已身所出的直系晚輩血親。如父母與子女、祖父母與孫子女、外祖父母與外孫子女等,你們顯然不是這種情況。旁系血親是指具有間接血緣知道關系的親屬,即非直系血親而在血緣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親屬。包括在輩分上相當於或高於父母的旁系長輩血親,在輩分上相當於或低於子女的旁系晚輩血親以及在輩分上同自己相當的同輩旁系血親。

我國現行婚姻法是以血親之間的世代來計算親屬關系遠近的。世代計演算法一輩為一代,在計算直系血親時,以已身為一代,然後由乙身向上或向下數,向上數至父母為二代,數至祖父母為三代;向下數至子女為二代,數至孫子女為三代,依此類推。在計算旁系血親時須根據旁系血親之間的同源關系確定世代,同源於父母的為兩代以內旁系血親,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為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依此類推。所謂三代以內旁系血親是指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與已身相對而言)的旁系血親。無論輩分是否相同,只要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旁系血親,都是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輩分相同的有兄第姐妹、堂兄第姐妹、表兄第姐妹;輩分不同的有伯、叔、姑與侄子,舅、姨與外甥子女。超出這個范圍,就不屬於三代以內旁系血親了。計算旁系血親代數的具體方法是:從兩個旁系親屬分別往上數至雙方同源血親,其本身為一代,如果兩邊數目相等,則任何一邊的數目即為他們的代數;如果兩邊數目不相等,則以大的數目為其代數。

B. 婚姻法解釋一弟十七條

《婚姻法來解釋一》的第十七自條是: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C. 夫妻婚姻存續期間的債務離婚後如何償還

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債務應當共同償還,但是如果能夠證明是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第三人知道夫妻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歸各自所有的,則以個人財產清償。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

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七條規定,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二十四條規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於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情形的除外。

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3)婚姻法17條怎麼執行擴展閱讀:

舉證責任: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舉證責任分配原則,債權人主張借款應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本應就其主張承擔舉證責任,即除證明借貸關系真實存在外,還應證明夫妻二人對借款具有借款合意或借款已被用於家庭共同生活。

而單純地適用《婚姻法解釋(二)》第二十四條即單純採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標准,實際上是免除了債權人的這一舉證責任。

這在對未超出夫妻日常事務代理權的小額借款進行認定時並無不當,但對明顯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大額借款而言,如此單純地採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標准加以認定顯然有失偏頗,而應以"共同生活、利益共享"標准對這一規定的應用加以限制。

其次,根據《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七條的規定,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的決定,夫妻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在非舉債方完成前述的其舉證責任後,債權人對自己的"有理由"和"善意"應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在與舉債方發生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借貸關系時已經盡到了注意義務。

比如說債權人應了解借貸的目的、征詢非舉債方意見或得到對方的確認。因借貸一般發生在熟人之間,所以這種注意義務的履行是必要的,一般也是不存在客觀障礙的。

除非舉債方明知對該債務其配偶根本不同意或根本不知情,而這種情況下非舉債方既不具有舉債合意,也沒有舉債行為,所涉借款更不會用於家庭共同生活,非舉債方不應承擔還款責任。

對因高利貸形成的借貸關系,更應強調出借人的注意義務,因高利貸存在本金高、利息高、風險高等特點,在舉債方無力償還基至下落不明的情況下,要求毫不知情的配偶即非舉債方償還巨額債務,不僅侵害其合法權益,不利於家庭穩定,更是有損於司法公正的彰顯。

因此,在涉及超出日常生活需要的大額借貸時,仍應由債權人舉證證明為夫妻共同債務,否則涉訴債務應當視為舉債個人債務而非夫妻共同債務。

D. 如何理解《婚姻法》第17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

夫妻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經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認為債務人對債權人負有債務,法律文書執行時,債務人婚姻關系已經解除,而債務人不能履行或不能全部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認的債務時,債權人要求離異夫妻未訴一方(以下簡稱『未訴一方』)清償債務,法院應當如何處理? 現實中,造成生效法律文書存在未訴一方情形的原因,通常有三種: 1、債權人在訴訟中明確提出夫妻另一方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法院認為不屬於共同債務而未予支持; 2、債權人在訴訟中明確提出夫妻另一方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但法院由於工作疏忽等原因漏判; 3、債權人在訴訟中沒起訴夫妻另一方,只向被告一方追索的。 上述1、2種情形,由於原審法院存在實體或程序上的錯誤,應當啟動再審程序。關於第3種情形在司法實踐中大量存在,處理中頗有爭議。本文僅針對涉及第3種情形的債務清償問題進行討論。 在執行程序中遇到涉及該類問題的裁判文書執行時,法院通常採取的處理方法有兩種: 一、由執行庭將裁判文書確認的債務視為夫妻共同債務,直接執行未訴一方的財產。 《婚姻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裁判文書確認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債務,應視為被告夫妻共同債務,由執行庭推定被告夫妻對該債務負連帶責任,可以直接執行未訴一方的財產。執行完畢後,若未訴一方對於執行其財產有異議可向法院提起確權之訴,要求法院確認原生效法律文書確認的債務為被告的個人債務與其無關。 (一)利:保護債權人利益,防止逃債為目的的離婚情形。 (二)弊: 1、執行庭未經審判直接處理、確定案外當事人的實體權利,剝奪了未訴一方在執行中的抗辯權。 2、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債務未區別等待,無限擴大認定夫妻共同債務的規定,忽視了法律關於夫妻共同債務例外情形的明確規定的存在。例如:《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第十八條:「 婚姻法第十九條所稱「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夫妻一方對此負有舉證責任。」第十九條:「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及其它有效司法解釋等明確規定的情形,均屬於夫妻關系的例外情形 (關於這些規定的情形,以下簡稱『例外情形』)。

E. 婚姻法解釋(二) 第十七條規定應該怎麼解讀

1、婚姻法司法解釋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中以一方名義在合夥企業中的出資,另一方不是該企業合夥人的,當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其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對方時,按以下情形分別處理:
(一)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的,該配偶依法取得合夥人地位;
(二)其他合夥人不同意轉讓,在同等條件下行使優先受讓權的,可以對轉讓所得的財產進行分割;
(三)其他合夥人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但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可以對退還的財產進行分割;
(四)其他合夥人既不同意轉讓,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又不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的,視為全體合夥人同意轉讓,該配偶依法取得合夥人地位。
2、前三款規定的前提是根據合夥企業法的第四十三條規定,新合夥人入伙,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應當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並依法訂立書面入伙協議。
3、第四款目的在於保護合夥人配偶在離婚時入伙的權利,舉例說明,如甲乙離婚,甲在合夥企業的分割轉讓給乙,但是需要全體合夥人同意,如不同意,需行使優先購買權或同意退夥分割分割財產,如不同意也不行使優先受讓權,又不同意該合夥人退夥或者退還部分財產份額,則乙直接以合夥人身份加入該合夥企業。

F. 下列財產中哪些屬於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夫妻共有財產。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內1)工資、獎金;容
(2)生產、經營的收益;
(3)知識產權的收益;
(4)因繼承或贈予所得的財產,但遺囑或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除外;
(5)其他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共同財產包括夫妻雙方或者一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勞動收入和其他合法收入、受贈的財產、繼承的財產等。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二部分的規定,夫妻共同財產還包括:
(1)婚前財產與婚後財產無法查清的,或者屬婚前個人財產,但已結婚多年,由雙方長期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均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
(2)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復員、轉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離婚時,如夫妻共同生活的時間較長,可按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3)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從事多種經營和承包責任田的當年收益以及當年無收益的養殖、種殖專業投入的資金;
(4)結婚登記後,一方或雙方父母贈給的金銀、珠寶以及其他財產。

G. 關於婚姻法(財產分割法)

你的問題比較模糊,不好給你准確的答復,就你涉及的問題回答如下:
1、男女在結婚前一方的財產屬於個人所有,除了有約定以外,不因婚姻關系存在就轉化為共同財產,不論結婚時間多少年。舊的婚姻法及相關解釋曾規定結婚8年以上可以認定為共同財產,新婚姻法已經廢除這規定。
2、寫遺囑完全根據遺囑人的自願,可以在遺囑中寫名自己的財產給任何一個有繼承權的人繼承,那麼其他繼承人就無權再分配該遺產,也可以把屬於自己的財產在遺囑中約定其他處分方式。這是一個公民的自由。但是在立遺囑時要保留缺乏勞動能力由沒有其他生活來源的家庭成員必要的份額。

3、相關法規
婚姻法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繼承法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第十九條 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祝願你好運!

H. 婚姻法中對夫妻共同財產如何認定

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版,歸夫妻共同所有權:(一)工資、獎金;(二)生產、經營的收益;(三)知識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