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婚姻法夫妻平等

婚姻法夫妻平等

發布時間: 2021-01-06 16:36:11

A. 婚姻法中夫妻的權力和義務

婚姻法中夫妻家庭地位平等,有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有生活學習工作的自由。有計劃生育的義務,有互相扶養的義務。有互相繼承遺產的權利。

《婚姻法》第十三條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二十條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三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1)婚姻法夫妻平等擴展閱讀

《婚姻法》中夫妻對家庭成員的權利和義務

第二十五條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B. 怎樣理解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婚姻法》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這也是《憲法》及有關法律所規定的男女平等原則的具體體現。

根據《婚姻法》的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基本含義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1.屬於權利義務平等所謂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一個含義是指夫妻在家庭中的權利義務是相等的。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義務。在家庭關系中,不能存在一方只享受家庭上的權利而不承擔家庭上的義務;也不能只履行家庭上的義務,而不享有家庭上的權利。夫妻應當互相尊重,做到互相幫助、互敬互愛,不能互相虐待,也不能互相遺棄,更不能互相歧視。應共同促進家庭幸福與和睦,維護作為社會細胞而存在的家庭的健康。

2.屬於人格平等所謂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二個含義是相對夫妻雙方而言的,每個人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各自都有自己的人格尊嚴。根據《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憲法》這一規定也要求,在家庭關系中,不能存在一方有人格尊嚴。而另一方沒有人格尊嚴,比如不能一方享有姓名權,而另一方沒有姓名權。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並不是說夫妻在家庭事務上必須平均承擔,家庭事務是不是平均承擔,怎樣承擔,則由具有平等人格的夫妻之間相互協商,自願商定。

3.屬於處理夫妻關系的基本規范所謂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三個含義就是,其是處理夫妻關系的基本靈魂、基本准則、基本原則,在夫妻關系中具有統帥地位。在家庭中涉及夫妻關系的問題較多、較為復雜,一旦出現《婚姻法》中沒有規定的問題而又需要解決時,則必須以此為依據,在綜合考慮《婚姻法》所確定的有關基本原則(比如保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原則)的基礎上來處理問題。

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的具體體現為:

1.人身權方面主要為:一是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二是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另一方加以限制或干涉;三是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2.財產方面主要為:一是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婚姻法》所規定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二是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三是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或部分所有、部分各自所有,也可以約定婚前財產歸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適用《婚姻法》關於共同財產、個人財產的規定:四是夫妻對婚前財產以及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五是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附錄一

C.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處理權嗎,處理權的內容是什麼

1、夫妻雙方對共有來財產源,有平等的處置權。處置權包括轉讓、出租、贈與、使用等財產權利。
2、《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十七條規定: 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
(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4、《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第十一條規定: 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並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D. 現代婚姻法中夫妻雙方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婚姻法》
第二十條夫妻內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容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四條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E. 婚姻法規定,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是什麼意思

《最來高人民法院關於源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七條:「婚姻法第十七條關於『夫或妻對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的規定,應當理解為:(一)夫或妻在處理夫妻共同財產上的權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處理夫妻共同財產的,任何一方均有權決定。(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F. 婚姻法規定夫妻之間有哪些權利義務

人身權方面:各自使用自己姓名的權利;有參加生產、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有計劃生育的義務;財產權方面:婚前財產歸個人,婚後財產有約定的按約定辦,沒有約定的視為夫妻共同共有。

G. 夫妻對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什麼權利

1、婚後買的房產,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需要看購買該房產所使用的資金是否依法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如果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夫妻雙方對於共同財產享有平等的處置權利。自雙方當事人登記結婚,依法確立夫妻之間權利與義務關系之後,只要雙方並未依據婚姻法19條的規定,約定婚前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財產各自歸各自所有,但凡屬於婚姻法17條、婚姻法司法解釋2第11條、第12條、第14條、第15條、第16條、第17條、第18條、第19條、第20條、第21條等規定的依法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轉化的資金,所購買的房產,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是有一種相對比較特殊的情形,就是如果夫妻雙方在婚內使用夫妻共同財產出資購買以一方父母名義參與的房改房屋,該房改房屋登記於一方父母名下,離婚時,另一方主張將該房改房屋按照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的,人民法院不會予以支持。對於購買該房改房屋的出資,可以按照債權作出處理。而雖然在婚後,但是購買房產所使用的資金是婚姻法18條、婚姻法司法解釋2第13條以及其他依法應認定為婚後個人財產轉化而來,且該個人財產的所有權人,在登記不動產所有權時,主張將該不動產登記為個人所有,另一方是無權反對的。2、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取得的下列財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A、工資獎金。B、生產經營收益。C、知識產權收益。D、因遺產或贈與所獲得的財產,但有婚姻法18條第三款規定的情形除外。E、其他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的情形。3、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一方的個人財產:A、一方的婚前財產。B、一方因人身傷害所獲得的醫療費、生活補助費等費用。C、遺囑、贈與合同之中確定可以屬於一方財產的情形。D、一方個人專用的生活物品。E、其他應認定為個人財產的情形。4、軍人一方的傷亡保險金、傷殘補助金、醫療生活補助費等費用,屬於軍人一方的個人財產。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17條、18條、19條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2》11條、12條、13條、14條、15條、16條、17條、18條、19條、20條、21條司法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1》17條

熱點內容
文件電子簽名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9-19 09:35:01 瀏覽:622
上海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 發布:2025-09-19 09:08:26 瀏覽:659
社會與法記者站 發布:2025-09-19 09:08:25 瀏覽:822
資本主義法治精神 發布:2025-09-19 09:06:16 瀏覽:895
法院告知書 發布:2025-09-19 08:57:17 瀏覽:735
司法問卷選 發布:2025-09-19 08:44:16 瀏覽:243
浙江物業管理條例停車位 發布:2025-09-19 08:40:35 瀏覽:740
勞動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發布:2025-09-19 08:39:56 瀏覽:777
陳娜律師 發布:2025-09-19 08:35:36 瀏覽:115
違反城鄉規劃法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9-19 08:29:15 瀏覽: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