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二妻老人婚姻法分財產
『壹』 婚姻法是如何規定一夫一妻制
法律對一夫一妻制的規定是:
《婚姻法》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一夫一妻制是一男一女結為夫妻,任何人不得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的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原則對全社會的婚姻家庭行為和婚姻家庭關系具有普遍的強制性約束力。
一夫一妻制的原則有哪些?
一夫一妻制的含義:是指一男一女結為夫妻,任何人不得同時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的婚姻制度。又稱個體婚制。它是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制度的重要內容,也是我國《婚姻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包括如下含義:
1、任何人,不論其地位高低,財產多少,都不得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
2、已婚者在配偶死亡或雙方離婚之前不得再行結婚;
3、一切公開的或隱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兩性關系都是違法的,應予以處理和制裁。這就是說,無論公開的或隱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兩性關系都是非法的。
當人們的個別行為在法律條文中無對應依據時,可以直接釋放基本原則所負載的法律漏洞補充的功能,通過一夫一妻原則進行處理。「一夫一妻」在具體內涵和操作要求上包括四點:
1.任何人在同一時間不得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配偶;
2.已婚者即有夫之婦、有婦之夫,在離婚或配偶死亡之前不得再行結婚;
3.法律和道德所容許的兩性關系只存在於夫妻之間,一夫一妻制排斥和否定婚外性關系;
4.違反一夫一妻制,根據情形或者承擔民法私法上的責任,或者追究其公法上的責任。
最新資訊(《民法典》於2021年1月1日生效)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一條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貳』 一夫二妻是犯法的吧
一,是犯法的,我國目前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
二,我國《婚姻法》的相關規定專:
第二條實行婚姻屬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上世紀八十年代,婚姻法規定夫妻雙方應遵守國家相關政策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叄』 請教《婚姻法》中婚姻財產糾紛的幾個問題
1、哪些財產屬於吳某與李某的共同財產?
婚前兩人有2萬元積蓄,還共同購置了結婚用品。回
2、對吳某的答遺產誰有繼承權?
配偶和男方的父母有繼承權。
3、財產應如何處理?
婚前兩人有2萬元積蓄,還共同購置了結婚用品,一半屬於遺產,按法定繼承辦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十三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十四條 對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扶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扶養較多的人,可以分給他們適當的遺產。
第十五條 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肆』 一夫兩妻,每妻各有兩各兒子的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前妻是早離婚的吧,她的兒子是繼承你老公個人財產的一半,還有另一半是內你兒子的,前提是那是你容和你老公平分後的夫妻財產,
明白嗎?
她兒子只能分得你老公的個人財產的一半,而不是你們夫妻財產的一半,你老公的財產另一半是你兒子的
不過,你老公也可不分給他,反正他個人的財產,也可全給你或你兒子
『伍』 現在可以一夫二妻好嗎
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我國婚姻法既調整婚姻關系,又調整家庭關系,實際上是婚姻家庭法,是廣義上的婚姻法。狹義的婚姻法,只是調整婚姻關系。含義:1.婚姻法是一種法律規范2.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3.婚姻法是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特點:1.普通性。2.倫理性。3.強制性。
血緣群婚:就是按照輩份劃分婚姻集團,同一輩份的男女之間互為夫妻,他們的子女也互為夫妻。
婚姻法:婚姻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它有獨立的調整對象和自身的特點。
對偶婚制:是指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主妻;而一個女子在許多丈夫中有一個主夫。
亞血緣群婚制:是指若干數目的姊妹與若干數目的兄弟共同結婚。
諸法合體:即把調整各種不同社會關系的法律統一於一個法律之中。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個人只能有一個配偶,即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
群婚制: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為夫妻的婚姻形式。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決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強制或干涉。
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的行為。
買賣婚姻:是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行為。
親屬:是因婚姻、血緣或收養而產生的社會關系。
旁系血親:指具有間接血緣關系的親屬。
直系血親:指具有直接血緣聯系的親屬,即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親屬。
非婚生子女:是指沒有婚姻關系的父母所生的子女。
直系姻親:指直系晚輩親屬的配偶和配偶的直系長輩親屬。
親系:是指親屬間的血緣聯系。
擬制血親:指本來沒有自然的血緣關系,或無直接血緣關系,但法律上確定其地位與血親相等。
繼子女:就是妻子與前夫的孩子或丈夫與前妻的孩子對後夫或後妻而言。
掠奪婚:是指男子以暴力劫奪女子為妻的婚姻。
共諾婚:是指男女雙方之合意為成婚的必要條件的婚姻。
有償婚:是指以男子支付女子或其父母某種代價為成婚條件的婚姻。
婚約:是雙方男女以將來結婚為目的而作的事先約定。
收養:是公民領養他人子女為自己的子女的法律行為。
涉外婚姻:是指發生在我國境內的中國公民和外國人的婚姻。
人類的婚姻家庭制度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即:群婚制,對偶婚制、一夫一妻制。①群婚,就是團體婚,是指一群男子和一群女子互為夫妻的婚姻形式。又分為血緣群婚制和亞血緣群婚制兩種。亞血緣群婚制,是指若干數目的姊妹(同胞的或血緣較遠的)與若干數目的兄弟共同結婚。這些姊妹和這些兄弟這間,沒有血緣關系,不是同胞的兄弟姊妹。②對偶婚制是指一個男子在許多妻子中有一個主妻;而一個女子在許多丈夫中有一個主夫。③一夫一妻制,也叫個體婚制。指一個人只能有一具配偶,即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經濟原因是唯一動力。
群婚制和對偶婚制的特點和規律:第一,它們都是建立在當時原始社會公有制基礎上的。第二,它們的發展、變化,依次更替,反映了原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不同階段。第三,它們本身的變化還受自然選擇規律的影響,表現為越來越多的婚姻禁例。
婚姻法的發生發展過程大致分三個發展階段:1、諸法合體時期的古代婚姻法;2、附屬於民法的近代婚姻法;3、形成獨立法律部門的社會主義婚姻法。
家庭:是由一定范圍的親屬所構成的生活單位。可作兩點分析:(1)家庭首先是一個生活單位。(2)家庭是由一定的親屬構成的生活單位。
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會的上層建築,它是由有關婚姻家庭的各種行為規范所構成的制度。在我國,婚姻家庭制度是社會主義性質的。
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和特點:1、姻家庭關系的社會性。首先,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是由當時的社會生產關系所決定的。總之,婚姻家庭關系的性質、內容和形式,無不打上社會的烙印。其次,婚姻家庭關系的社會性,還表現在它與上層建築的關繫上,第一,婚姻家庭與政治。第二,婚姻家庭與法律。第三,婚姻家庭與道德。第四,婚姻家庭與宗教。第五,婚姻家庭與風俗習慣。第六,婚姻家庭與文藝。總之,婚姻家庭是一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它由生產關系所決定,又受政治、法律等上層建築各個因素的影響。2、婚姻家庭關系的自然性。具體表現為:(1)關於法定婚齡的規定,這反映了生理學的要求。(2)關於禁止結婚條件的規定,這反映了生物學的要求。
封建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特徵:1.包辦強迫,毫無婚姻自由。2.男尊女卑,野蠻的一夫多妻制。3.家長專制,漠視子女利益。
1950年的婚姻法:1950年5月1日,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共分八章二十七條,這是建國以後我國頒布的第一部重要法律。廢舊立新是1950年婚姻法的基本精神。其貫徹的的基本要求一是劃清兩種制度、兩種思想的界限,有利於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進行反封建斗爭。二是檢查婚姻法的執行情況,提高幹部的政策,法律水平,改進工作作風,有力地支持人民反封建斗爭,保護人民合法權益,打擊違法犯罪分子。貫徹婚姻法運動取得了顯著成績。其一,進一步摧毀了封建主義婚姻家庭制度,批判婚姻家庭問題上的舊思想、舊風俗和舊習慣。其二,通過宣傳,婚姻法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幹部和群眾的法制觀念大大提高;其三,社會主義的新思想、新風尚得到發揚,自由婚姻顯著增加,和睦家庭大量涌現。
1980年婚姻法。國家於1978年成立了修改婚姻法小組,對1950年婚姻法進行修訂,並於1980年9月公布,1981年1月1日實施。1980年婚姻法共五章三十七條,1980年婚姻法的頒布和實施是我國人民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任務和作用有以下幾方面:(1)健全法制,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婚姻家庭制度。(2)調整婚姻家庭關系,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3)提高道德水平,建設社會主義兩個文明。1980年婚姻法是1950年婚姻法的繼續和發展,表現為(1)完善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2)修改了結婚條件。(3)擴大了家庭關系的調整。(4)規定了離婚的法定條件。
我國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和婚姻立法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民主革命時期的婚姻法。第二階段:1950年婚姻法。第三階段:1980年婚姻法。
我國婚姻法的五項基本原則:實行婚姻自由,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索取財物;實行一夫一妻制,反對一切歧視婦女的舊傳統;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禁止家庭成員間的遺棄和虐待;實行計劃生育,反對封建主義生育觀。這五條基本原則是我國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核心,是貫穿在婚姻法各章中的基本指導思想。
婚姻自由:是指婚姻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決定自己婚姻大事的自由,任何人不得強制干涉。特徵:(1)婚姻自由是法律賦予人們的一種權利,任何人不能強制或干涉。(2)婚姻自由的行使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
我國婚姻自由和資產階級婚姻自由的區別:(1)社會主義婚姻自由是建立在公有制的經濟基礎之上的,而資本主義婚姻自由則是以資本主義私有制為經濟基礎的。(2)社會主義婚姻自由是真正的,可以實現的自由,而資本主義的婚姻自由不過是形式上的虛偽的自由。(3)資本主義的婚姻自由,反映了個人和社會的沖突;社會主義婚姻自由,反映了個人和社會的一致。
婚姻自由的內容:結婚自由是指建立婚姻關系的自由。也就是說結不結婚,和誰結婚,完全由當事人自己作主,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強制或干涉。離婚自由是指解除婚姻關系的自由。
什麼是包辦買賣婚姻?包辦婚姻是第三者(包括父母)違背婚姻自由原則,包辦他人婚姻的行為。買賣婚姻是第三者(包括父母),以索取大量財物為目的,包辦強迫他人婚姻的行為。包辦婚姻和買賣婚姻,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買賣婚姻肯定是包辦婚姻,但是包辦婚姻不一定都是買賣婚姻。索取大量財物而又包辦的,是買賣婚姻的主要特徵。所以,強迫包辦是這兩種婚姻的相同點;而一個索取大量財物,另一個不索取大量財物,這是兩種婚姻的不同點。什麼是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指包辦、買賣婚姻以外的違反婚姻的行為。
劃清幾個界限:(1)包辦婚姻同父母主持、經人介紹、本人同意結婚的界限。(2)買賣婚姻同一般借婚姻索取財物的界限。(3)借婚姻索取財物同男女自願饋贈的界限。(4)說媒騙財同正當介紹的界限。
一夫一妻制:是指一男一女結為夫妻的婚姻制度。有以下含義:(1)任何人,不論其地位高低,財產多少,都不能同時有兩個以上的配偶。(2)已婚的在配偶死亡或離婚之前,不得再行結婚。(3)其他一切公開的、隱蔽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的兩性關系都是非法的,應予處理或制裁。
與私有制一夫一妻的區別:(1)私有制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是虛假的,名不符實的,實際上是一夫多妻制。(2)私有制社會的一夫一妻制,是片面的、專門要求婦女遵守的。(3)私有制社會的一夫一妻制,從來都是以通姦、賣淫為補充的。總之,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一夫一妻制才能真正實現。
一夫一妻制的貫徹:1、禁止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再行結婚的行為。有兩種情況:一是前婚約未解除,又與他人辦理了結婚登記。二是前婚未解除,又與他人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但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2、重婚與通姦、姘居的區別。通姦是男女一方或雙方有配偶,而又與他人發生兩性關系的行為,一般說它是一種秘密的、臨時的兩性關系。姘居是指男女一方或雙方有配偶,而又與他人共同生活,但不以夫妻名義同居的兩性關系,與事實上的重婚相同,但是否以夫妻名義同居,卻是區別姘居和重婚的關鍵。3、對待重婚的法律和政策。處理中應注意:其一,對基於喜新厭舊、好逸惡勞或傳宗接代等剝削階級思想而重婚姻的,應宣布其非法的婚姻關系無效,並根據情節輕重,依法給予應得的懲罰。其二,對於因反抗包辦婚姻,或者一貫受虐待,夫妻關系破裂,要求離婚得不到解決,不得已外出與人重婚的,可不按重婚對待。其三,對於因嚴重的自然災害等原因,已婚婦女為生活所迫外出與人重婚的,應嚴肅指出這是違法行為,但一般也可不按重婚論處。
婚姻法規定的男女平等:是指以經濟、政治上平等為基礎的婚姻家庭生活方面的平等。男女平等的內容為以下三方面:1、在婚姻問題上的平等。2、在家庭地位上的平等。3、不同性別家庭成員間的平等。其貫徹具體表現在:1、有的人有能平等地對待妻子,限制妻子參加社會活動,以至把妻子當成私有財產,任意打罵或虐待。2、有的人重男輕女,對待兒女不一樣。
為什麼要保護婦女?一是婦女在歷史是受的迫害最深,地位最低。二是婦女在生理上有其特殊性,應該受到特殊的保護。如何保護?一是在離婚問題上,對懷孕和分娩後一年內的婦女給予特殊保護。二是在離婚後對財產分割上,規定了「照顧女方」的原則。
為什麼要保護兒童?兒童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四化建設的後備軍,是共產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如何保護?一是明確規定了父母對子女的撫養、教育的義務。二是規定了不同情況的子女的平等地位。
如何保護老人:一是規定了子女對父母的贍養責任.二是明文規定禁止虐待老人
計劃生育:是指有計劃地調節人口的發展速度。它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節制生育,降低人口的發展速度;二是鼓勵生育,提高人口的發展速度。實行計劃生育的意義:1.實行計劃生育是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2.實行計劃生育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四化建設的需要。3.實行計劃生育,有利於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提高人口素質,保護母親的健康。總的方針是:少生、晚生、優生、優育。
國家的法律、政策對計劃生育的具體要求,可以歸納為三點:1、推行、獎勵一胎。2、嚴格控制二胎。3、杜絕、懲罰多胎。
親屬:指因婚姻、血緣或收養而產生的社會關系。其含義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分析:1、親屬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它有固定的身份和稱謂。2、親屬產生的三種情況。一是由婚姻而產生。二是由血緣關系而產生。三是由收養而產生。以上三種情況是產生親屬的根據。3、親屬與家屬、家庭成員的區別:親屬和家屬的區別,在舊中國,家屬是封建制家中和一個組成部分。家是指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的而同居的親屬團體。親屬和家庭成員的區別,家庭成員是指相互負有扶養義務的一定范圍內的親屬。家庭成員主要指夫妻、父母子女,有時也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子女、外孫子女及兄弟姊妹等。但不是家庭成員,因為和這些親屬之間沒有法定的權利義務,而且也不可能在一起同共生活。
舊中國親屬的分類:(1)宗親。(2)外親(3)妻親。
新中國親屬的分類:(1)配偶。(2)血親。分兩種:一是自然血親。二是擬制血親。(3)姻親。分三種:一是血親的配偶。二是配偶的血親。三是配偶的血親的配偶。三、親屬的法律效力。
在婚姻法方面的效力:1、一定范圍內的親屬有相互扶養的義務。2、一定范圍內的親屬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3、夫妻間對共同財產所有權。4、一定范圍內的親屬禁止結婚。這些親屬是指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在刑法方面的效力:1、某些犯罪,以是否是親屬為前提。2、某些犯罪,必須親屬告訴了才處理。
在民法方面的效力:1、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代理人,民法中有代理一章,在代理中,明確規定父母是子女的當然法定代理人,因為他們是親屬關系,而且是直系血親。2、不同的親屬有不同的財產繼承順序。
在訴訟法方面的效力:1、近親屬可以依法作國被告的辯護人。2、近親屬的迴避制度。
在勞動法方面的效力:1、一定范圍內提親屬可以頂替工作。2、一定范圍內的親屬有探親權。
在國籍法方面的效力:1、父母雙方為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的,具有中國的國籍。2、父母雙方或一方是中國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國的,具有中國國籍。3、外國人或無國籍人如是中國人的近親屬,可以申請批准加入中國國籍;中國公民是外國人的近親屬,可以申請批准退出中國國籍。
親系是指親屬間的血緣關系。四種劃分:1、男系親和女系親。2.父系親和母系親。3.直系親和旁系親。直系親又分為直系血親和直系血親。旁系親也分為旁系血親和旁系姻親。4.尊親屬(長輩親屬)與卑親屬(晚輩親屬)
親等:是計算親屬親、疏、遠近的單位。我國古代喪服親等計演算法:(1)一等喪服叫斬衰。(2)二等喪服叫齊衰。(3)三等喪服叫大功。(4)四等喪服叫小功。(5)五等喪服叫緦麻。
結婚:又稱婚姻的成立,或婚姻的締結,是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法律行為。具有以下特徵:1、結婚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異性男女。2、結婚行為的目的是建立婚姻關系,亦稱締結婚姻關系。3、結婚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具有社會意義。4、結婚行為是一種法律行為,具有一定的法律後果。第一,婚姻關系的成立必須符合一定社會條件下的法定程序;第二,婚姻關系一經成立,婚姻雙方便具有法律所規定的權利義務關系;第三,經過法定程序建立的婚姻關系,不經一定的法律手續不得任意解除。
從求妻的方法年結婚制度:1、掠奪婚。2、有償婚。其一,買賣婚。其二,交換婚。其三,勞役婚。3、聘娶婚。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4、共諾婚。
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婚姻觀:1.擺正愛情的位置,反對愛情至上。2.正確掌握擇偶標准,反對物質第一。3.堅持嚴肅慎重的態度,反對杯水主義。
結婚的必備條件:1、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1)是男女雙方自願,而不是一廂情願。(2)是男女本人自願,而不是父母或其他第三人的同意。(3)是男女本人完全自願,而不是勉強同意。2、必須達到法定年齡。(1)法定婚齡。(2)確定法定婚齡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即從男女生理發育的規律出發來確定法定婚齡。二是社會因素。即在確定法定婚齡時,考慮一定的生產方式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條件。(3)婚姻法對婚齡的規定:第一,我國現行法定婚齡,規定是男22周歲,女20周歲。第二,規定晚婚、晚育給予鼓勵的精神。男25歲,女23歲結婚視為晚婚。(4)對婚齡年特殊規定。(5)當前執行婚齡的情況。一是早婚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在農村,未達法定婚齡而結婚的現象更為嚴重。二是用晚婚年齡代替法定婚齡,強制執行男25歲,女23歲的晚婚年齡。3、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結婚的禁止條件:1、有一定血緣關系的,禁止結婚。(1)不能結婚的血親范圍:一同源於父母的兩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二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三代旁系血親。三同源於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其他的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2)禁止一定范圍內血親結婚的根據。(3)中表婚問題。2、患有一定疾病的,禁止結婚。(1)關於禁止結婚的疾病。(2)由於我國婚姻法對禁止結婚的疾病,除麻風病外,只有概括的規定,因此在執行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科學性,既要防止患有不應結婚的疾病的人結婚。(3)現行婚姻法取消了1950年婚姻法中禁止有生理缺陷不能發生性行為者結婚的規定。(4)當事人患有禁止結婚的疾病是婚姻無效的原因之一。3、舊中國禁止結婚的情況:(1)具有特別身份的人不結婚。(2)處於某種特殊情況下,不能結婚。(3)其他情況,如同姓不婚,良賤不婚,官民不婚,相奸者婚等等。
結婚程序。歷史沿革:1、儀式制2、登記制3、登記與儀式結合制。
我國結婚登記的意義和目的:1、保障社會主義婚姻制度的實行.2、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3、及時防止和懲治違反婚姻法的行為。
登記的程序:1、申請.2、審查.3、登記
結婚登記的效力:1、結婚登記是婚姻合法有效的程序2、登記機關要嚴格把關3、結婚當事人必須持慎重態度4、進行登記是結婚唯一的法定程序。
與結婚有關的幾個問題:一、婚約問題。我國的態度:(1)訂婚不是婚姻成立的必要手續和條件。(2)婚約沒有法律約束力。(3)處理因解除婚約而引起的財物糾紛,應當正確認定財物物性質,分別情況,加以區別對待。
事實婚姻問題:特徵:(1)從主體看,當事人是沒有配偶的男女。(2)從內容看,當事人以夫妻關系同居。(3)從程序看,當事人未進行結婚登記。危害:(1)削弱人們的法制觀念,影響婚姻登記制度的貫徹執行。(2)事實婚姻在締結時離開了國家的指導和監督,不利於社會主義婚姻家庭制度的鞏固,有害於當事人的身心健康,影響了優生優育和我國人口素質的提高。(3)事實婚姻因未經法律上的程序,往往會產生離婚等一系列糾紛,當事人及其子女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家庭關系極不穩定,在處理上和適用法律上會有許多困難。形成原因:(1)舊的婚姻習俗的影響是形成事實婚姻的重要思想根源。(2)法制宣傳不廣泛,人們的法制觀念淡薄是產生事實婚姻的又一重要原因。(3)執行法律上的某些不當是造成事實婚姻不可忽視的原因。(4)對事實婚姻的出現,無人過問,任其生存,是助長事料婚姻發展蔓延的一個客觀因素。
男方成為女方家庭成員的意義:1.有利於破除以男性為中心的宗法觀念,在結婚問題上貫徹男女平等原則。2.有利於解決有女無兒戶的思想顧慮和實際困難。3.有利於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
個人本位主義:家庭的存在有三大弊病:(1)經濟上的弊病。(2)政治上的弊病。(3)社會上的弊病。
家庭的職能:三大類:1、自然職能。2、基本職能。3、派生職能。
我國家庭職能:1、經濟職能。2、計劃生育職能。3、教育職能。教育單位的主要形式有三類:(1)社會教育單位;(2)學校教育單位;(3)家庭教育單位。
我國家庭關系的范圍:1.夫妻關系2.父母子女關系3.其他家庭成員關系.
關於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從立法的理論上講,可分為兩個主義,三個時期。1、夫妻一體主義。是指夫結婚後,即合為一體,不承認雙方各有獨立的人格。2、夫妻別體主義。指夫妻之間是一種獨立的對等關系,各有獨立的人格。這種主張比一體主義進步。三個時期:1.夫權統治時期,這是指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而言2.形式上即法律平等時期,這是指資本主義社會而言3.從法律上的平等向實際上平等的過渡時期,這是指社會主義社會而言。
夫妻的人身關系:1、夫妻各有獨立的姓名權。2、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3、夫妻雙方都有撫養和教育自己子女的權利和義務。4、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夫妻的財產關系:1、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所有權。2、夫妻雙方有互相撫養的義務。3、夫妻雙方有相互繼承繼產的權利。
《婚姻法》第13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處理權。這一規定有三層意思:第一,說明了共同財產的概念和范圍。第二,規定了夫妻對共同財產的權利。第三,法律允許雙方另有約定。
什麼是所得的財產:它包括三個部分:1、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在此期間的勞動收入和其他的合法收入;2、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在此期間繼承的遺產。3、是夫妻一方或雙方在此期間受贈的財產。
劃分夫妻共同財產與婚前個人財產的幾種情況:①雙方因財產的歸屬問題而發生爭執時,怎麼辦?②因財產的性質不同而發生爭執,怎麼辦?③因為一方對他方的婚前的財產投資而發生的糾紛,怎麼辦?④對共同財產的概念發生爭執,應如何處理?⑤已經辦理結婚登記,但未共同生活,一方死亡或雙方離婚,財產如何認定和分割,可分別不同情況處理:A、男女共同籌集的財產,按共同分割;B、確定為一方籌集的財產,即作為一方的婚前個人財產;C、分不清哪一方的財產,視為共同財產;D、結婚時收的禮品或財物為共同財產。
外國法中的夫妻財產制:1、統一財產制2、聯合財產制3、分別財產制4、共同財產制。
父母子女關系:又叫親子關系,親指的是父母,子指的是子女.兩大類:(1)自然血親的父母子女關系。分兩種①婚生的父母子女關系②非婚生的父母子女關系(2)法律擬制的血緣。關系分兩種①養父母和養子女的關系;②繼父母和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的關系(3)舊中國關於父母子女關系的種類。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1)撫養、教育的內容是什麼?撫養是指父母從物質上對子女的養育和照顧。教育是指父母是思想上、品德上對子女的關懷和幫助。(2)撫養的期限。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是無條件的。對成年子女的撫養是有條件的。(3)父母不履行義務怎麼辦?《婚姻法》第15條第2款規定:「父母不履行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義務:1.贍養是指子女在物質上為父母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撫養的意義是相同的。不同點在於,撫養是指長輩對晚輩,而贍養是指晚輩對長輩。扶助是指子女在思想上、感情上對父母的尊敬關心和照顧。2.贍養扶助的期限。子女對父母的贍養和扶助是無期限的,無條件的。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怎麼辦?《婚姻法》第15條第3款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父母子女之間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非婚生子女:是指沒有婚姻關系的父母所生的子女。
國家對非婚生子女的法律保護包括以下幾點:(1)對非婚生子女,任何人不得歧視和危害。(2)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對非婚生子女應該負撫養和教育的義務。(3)非婚生子女對父母的遺產有繼承權。(4)非婚生子女獨立生活後,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陸』 新婚姻法有關離婚及財產分割的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年月10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1年4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修正)
目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結 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四章 離 婚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本法是婚姻家庭關系的基本准則。
第二條 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
實行計劃生育。
第三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四條 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家庭成員間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
第二章 結 婚
第五條 結婚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願,不許任何一方對他方加以強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第六條 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晚婚晚育應予鼓勵。
第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
(一)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
(二)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第八條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第十一條 因脅迫結婚的,受脅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或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婚姻。受脅迫的一方撤銷婚姻的請求,應當自結婚登記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當事人請求撤銷婚姻的,應當自恢復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第十二條 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對重婚導致的婚姻無效的財產處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當事人的財產權益。當事人所生的子女,適用本法有關父母子女的規定。
第三章 家庭關系
第十三條 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第十四條 夫妻雙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權利。
第十五條 夫妻雙方都有參加生產、工作、學習和社會活動的自由,一方不得對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第十六條 夫妻雙方都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第十七條 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 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二十條 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
一方不履行扶養義務時,需要扶養的一方,有要求對方付給扶養費的權利。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禁止溺嬰、棄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
第二十二條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
第二十三條 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
第二十四條 夫妻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繼承遺產的權利。
第二十五條 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不直接撫養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應當負擔子女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直至子女能獨立生活為止。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合法的收養關系。養父母和養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養子女和生父母間的權利和義務,因收養關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二十七條 繼父母與繼子女間,不得虐待或歧視。
繼父或繼母和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適用本法對父母子女關系的有關規定。
第二十八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二十九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的弟、妹,有扶養的義務。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三十條 子女應當尊重父母的婚姻權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後的生活。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因父母的婚姻關系變化而終止。
第四章 離 婚
第三十一條 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發給離婚證。
第三十二條 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
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三十三條 現役軍人的配偶要求離婚,須得軍人同意,但軍人一方有重大過錯的除外。
第三十四條 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後一年內或中止妊娠後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女方提出離婚的,或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受理男方離婚請求的,不在此限。
第三十五條 離婚後,男女雙方自願恢復夫妻關系的,必須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復婚登記。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後,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第三十七條 離婚後,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
第三十八條 離婚後,不直接撫養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權利,另一方有協助的義務。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後,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五章 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
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四條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
對遺棄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作出支付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的判決。
第四十五條 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第四十八條 對拒不執行有關扶養費、撫養費、贍養費、財產分割、遺產繼承、探望子女等判決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強制執行。有關個人和單位應負協助執行的責任。
第四十九條 其他法律對有關婚姻家庭的違法行為和法律責任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結合當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體情況,制定變通規定。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變通規定,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區制定的變通規定,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第五十一條 本法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
1950年5月1日頒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自本法施行之日起廢止。
『柒』 新婚姻法關於房產是怎麼分配的婚前買的房子婚後加上對方名字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嗎
婚後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且產權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的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婚前的個人所有房產加上妻子的名字,視為贈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根據新婚姻法
第七條 婚後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十條 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並在銀行貸款,婚後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於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
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後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7)一夫二妻老人婚姻法分財產擴展閱讀:
共同財產一般如何分割
1、依《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的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商處理」,也就是說,離婚時夫妻對財產的分割,雙方應在協商一致的原則下進行,不能由一方決定。
2、依《婚姻法》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男女平等」的原則,不能歧視婦女,認為婦女掙的少,應少分,在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尊重婦女的權利,保護婦女權利。
3、依《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協商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以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4、給予補償的原則。依《婚姻法》第四十條的規定「……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的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是指依法分割夫妻財產時,付出較多義務的一方,可向另一方要求補償,補償是從分割後的財產中支付,分割的財產不足支付的,從其個人財產中補足。
『捌』 藏族一妻多夫離婚的話怎麼分財產
中國是沒有一夫多妻制的,這違背了《婚姻法》的基本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離婚時財產分割的基本的原則是夫妻關系存續期間的收入,有平等的處理權;一方婚前財產不予分割。
《婚姻法》規定,
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獎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第三十九條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第四十條 夫妻書面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較多義務的,離婚時有權向另一方請求補償,另一方應當予以補償。
第四十一條 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應當共同償還。共同財產不足清償的,或財產歸各自所有的,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二條 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第四十七條 離婚時,一方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企圖侵佔另一方財產的,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對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離婚後,另一方發現有上述行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人民法院對前款規定的妨害民事訴訟的行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制裁。
『玖』 一夫二妻的遺產繼承問題
四個孩來子全部作為第一順源序繼承人(如果都不放棄繼承)共同參與遺產的繼承和分配。兩個妻子作為舊社會的婚姻,應當予以承認,都按照配偶對待。因為被繼承人的小妻於83年死亡,她與被繼承人共同居住的房子93年拆遷,盡管拆遷房的房產證2002年辦下來,但是拆遷房應當作為二人的共同財產,一半為小妻遺產,由被繼承人和兩個女兒三人共同繼承,即女兒各得六分之一,被繼承人擁有整個房產的六分之四。被繼承人於95年4月死亡,這時房產的六分之二是他的遺產,由大妻子和四個孩子五人繼承,每人可以得到十五分之一。另外的六分之二加上十五分之一做為大妻子的遺產只能由兩個兒子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