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婚姻法咨詢
❶ 常州孩子撫養費標準是什麼
一、常州孩子 撫養費標准 是什麼 常州孩子 撫養 費標准為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數目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20%-30%。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收入的50%。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目可依當年的收入或同行業的年平均收入。 子女撫養費 是指所有子女都有權向其父母領取合理必要的生活資助,直至其達到法定年齡或 結婚 、服兵役、或生活可以自立,許多州在子女仍是全日制學生的情況下,會將該時間界限上再延續一年或兩年。在父母 分居 或 離婚 的情況下,父母雙方仍然必須撫養其子女。 子女 扶養 費給付數額: 不直接撫養一方的給付標准,有固定收入的應為月總收入的20%--30%;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一般不超過月總收入的50%。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數額可按照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當然,如果有特殊情況,給付的比例可以適當調整。如果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則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 子女撫養 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規定:子女撫育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育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育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育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二、兒童 撫養費 的給付問題 我國《 婚姻法 》第30條規定:「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雙方達不成協議或協議無效需由人民法院判決時,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 財產分割 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應注意以下幾點: (1)撫育費給付期限 撫育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但有兩種情況例外。 第一,16周年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並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育費。 第二,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育費: ① 喪失勞動能力 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②尚在校就讀的。 ③確無獨立生活能力條件的。 撫養費不單指生活費,《婚姻法》解釋(一)第21條明確規定:「撫養費」包括三項,即生活費、教育費和 醫療費 。所以,在離婚時,除生活費外,要充分考慮教育費和醫療費,在撫養費的標准(20~30%比例)范圍內爭取較高的比例。 (2)撫育費給付方法 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8條規定:撫育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第9條規定: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育費。 綜上所述,子女的撫養費可以由離婚夫妻雙方進行協商,一般都是根據雙方的經濟能力,還有當地經濟水平,根據子女日常所需來決定的,所以撫養費的制定標准由以上因素來影響,如果實在不能支付撫養費的,會酌情考慮少給撫養費。
❷ 同居三年以上按婚姻法算不算合法夫妻嗎
同居三年以上按婚姻法不算合法夫妻。
自1993年《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實施後,沒有事實婚姻一說了。同居三年。即使同居30年,按現行的法規規定都不是合法婚姻。但你要是在同居中期間及時進行了法定登記就是合法夫妻了。
關於婚姻登記機關,在城市市區人民政府民政部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在農村是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或者鄉(鎮)人民政府。
登記機關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認真審查後,對符合法定結婚條件的,即准予登記,發給結婚證;否則不予登記。當事人如不同意登記機關的決定,有權提請上一級主管機關解決。
(2)常州婚姻法咨詢擴展閱讀:
近日,永紅街道司法所成功調解了一起因未婚同居引發的糾紛,雙方當事人在司法所工作人員的調解下,最終「和平分手」。
家住清潭一小區的居民徐某和蘭某都喪偶了,於多年前就開始同居,互相照顧,但一直未領結婚證。同居期間,徐某一直承擔家裡的日常開銷,將多年的積蓄交給蘭某保管,雙方感情十分融洽。可一年多前,徐某的好友介紹徐某跳舞,徐某樂在其中,每天都跳得很晚才回家,且滿身酒味。
蘭某多次和徐某溝通,要求其收斂一點,但徐某一意孤行。每天在家胡思亂想的蘭某則導致了精神憂郁。
幾天前,蘭某來到永紅街道司法所,要求和徐某和平分手。司法所調解人員細心聽了蘭某的訴說後,當即電話通知徐某來司法所調解。
最終,徐某同意分手,但雙方對財產分割產生了分歧。司法所人員解釋說,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記管理條例》公布實施以前,男女雙方已經符合結婚實質要件的,按事實婚姻處理。
實施以後,男女雙方符合結婚實質要件,未補辦結婚登記的,按解除同居關系處理,並詳細講解了《婚姻法》中關於「無效或被撤銷的婚姻,自始無效。
當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權利和義務。同居期間所得的財產,由當事人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判決」等法律條文。
❸ 常州市鍾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
常州市鍾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是負責該區婚姻登記工作的官方機構,其主要職責包括辦理結婚、離婚登記手續,提供婚姻登記相關的咨詢與服務等。
一、婚姻登記處的基本職責
常州市鍾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負責受理本區范圍內的結婚、離婚登記申請,並依法審核申請材料,辦理登記手續。同時,該機構還為市民提供婚姻登記相關的咨詢、指導服務,解答市民在婚姻登記過程中的疑問和困惑。
二、辦理結婚登記的流程
1.准備材料:雙方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近期免冠彩色合影照片等。
2.預約登記:提前在常州市鍾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官網或現場進行預約,選擇辦理日期和時間。
3.提交申請:按照預約時間,攜帶相關材料到婚姻登記處提交申請。
4.審核材料:工作人員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保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5.辦理登記:審核通過後,雙方簽訂結婚聲明書,並領取結婚證。
三、辦理離婚登記的流程
1.准備材料:雙方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及復印件,結婚證,離婚協議書或法院判決書等。
2.提交申請:攜帶相關材料到婚姻登記處提交離婚登記申請。
3.審核材料:工作人員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認雙方對離婚事宜達成一致。
4.辦理登記:審核通過後,雙方簽訂離婚登記聲明書,並領取離婚證。
四、婚姻登記處的服務特色
常州市鍾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注重提升服務質量,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例如,該機構不斷優化辦理流程,減少市民等待時間;加強工作人員培訓,提高業務水平和服務態度;同時,還積極開展婚姻登記宣傳活動,提高市民對婚姻登記工作的認識和理解。
綜上所述:
常州市鍾樓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作為該區婚姻登記工作的官方機構,承擔著辦理結婚、離婚登記手續的重要職責。市民在辦理婚姻登記時,需按照相關流程准備材料並提交申請,婚姻登記處將依法審核並辦理登記手續。同時,該機構還注重提升服務質量,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八條規定:
要求結婚的男女雙方必須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進行結婚登記。符合本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結婚證。取得結婚證,即確立夫妻關系。未辦理結婚登記的,應當補辦登記。
第九條規定:
登記結婚後,根據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第十條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❹ 我的家鄉在常州,請問那兒有什麼傳說,歌謠,特產,或風俗
歷史文化
常州是一座具有兩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底蘊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時期,建邑立邦,始稱延陵。別名龍城,系春秋時期吳王壽夢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縣。 西晉以後,向為郡、州、路、府治,素有「三吳重鎮、八邑名都」之稱。城名多次更迭為毗陵、毗壇、晉陵、蘭陵、常州、南蘭陵、嘗州、武進等。「常州」之名始於隋,此前稱「郡」,此後至宋稱「州」,元稱「路」,明、清稱「府」,均有轄縣。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轄武進、陽湖、無錫、金匱、宜興、荊溪、江陰、靖江等8縣。清末,城內尚有一府(常州府)兩縣(武進、陽湖)治所。 1912年廢常州府,陽湖縣並入武進縣。解放初,常州專署轄常州市和無錫、江陰、武進、宜興、溧陽、金壇6縣;1953年1月常州市定為省轄市,當年3月共轄6區;1958年7月,鎮江專區遷往常州,改稱常州專區,常州屬之。編輯本段文化
常州人傑地靈,人文薈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之譽。「常州今文經學派」、「陽湖文派」、「常州詞派」、「常州畫派」和「孟河醫派」飲譽全國。
民間工藝
根雕、金壇刻紙、梳篦、亂針綉、漢畫磚刻屏、留青竹刻。
風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時節「嘗三鮮」 二月十二「花朝節」 二月初二「龍抬頭」
冬至大如年 「歲朝春」與「踏雙忙」 「送灶」與「接灶」 「三屍神」與「撣檐塵」 「馬和尚過江」與「驚蟄聞雷米似泥」
著名人物
自古以來,常州人傑地靈,名家輩出。有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昭明文選》的編纂者蕭統,主持編纂《永樂大典》的陳濟,清代語言學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龔自珍。從隋唐開科取士到清末,共出過9名狀元,1546名進士。 近現代直到當代,《官場現形記》作者李寶嘉(李伯元),「常州三傑」 瞿秋白、張太雷、惲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領袖和革命家輝映史冊;實業家盛宣懷、劉國鈞,語言學家趙元任,數學家華羅庚,史學家呂思勉,醫學家吳階平、李宗恩、李宗明,國民黨元老吳稚暉,歌後周璇,油畫家及美術教育家李宗津,西畫家李毅士(李祖鴻),書畫大師劉海粟等名貫中外。目前,在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國位列第4。 有蘇軾,蘇東坡與常州宜興的緣分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仁宗嘉佑二年。 那年蘇東坡進京趕考,進士及第。在一次同年們聚會上,與他同桌的是常州府宜興縣的蔣潁叔(之奇)、單錫以及武進縣的胡宗夫等。蘇東坡從蔣之奇、單錫、胡宗夫的介紹中,了解到了江南的秀麗風光。他被江南的秀情風景迷住了。在酣酒中定下了卜居常州宜興的「雞黍之約」。然而,由於年少氣盛,蘇東坡自認為自己還沒有施展抱負,故當時只是一時的興致所至,並沒有非常認真,這可以從蘇東坡與蔣之奇的唱和之詩中看出: 月明驚鵲未安枝,一棹飄然影自隨。 江上秋風無限好,枕中春夢不多時。 瓊林花草聞前語,罨畫溪山指後期。 豈敢便為雞黍約,玉堂金殿要論思。 後來,蘇東坡又先後結識了常州的錢公輔、錢濟明(世雄)父子、胡仁修、報恩寺長老和宜興的滕元發(達道)、邵民瞻、蔣公裕等老友。 蘇東坡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五年。直到元豐七年才得到赦免。政治上的坎坷沉淪使他退隱田園、躬耕自給的願望更加強烈。常州美麗富饒的土地、溫和濕潤的氣候和莫逆之交的朋友讓他留戀不已,他決定請求朝廷讓他留在常州居住。 他兩次乞求朝廷准予他在常州居住。他在《乞常州居住表》中寫道:「……而貲用罄竭,無以出陸,又汝州別無田業可以為生。犬馬之憂,飢寒為急。……臣有薄田在常州宜興縣,粗給饘粥,慾望聖慈,特許於常州居住。」 當他得知朝廷准予他常州居住時,他喜極而泣,為如願以償而歌:「歸去來兮,清溪無底,上有千仞嵯峨;畫樓東畔,天遠夕陽多。」 元豐八年五月二十二日蘇東坡率全家抵達常州貶所。幾經周折,蘇東坡終於回到了這片朝思暮想的土地。他游遍了常州城景。在太平寺和報恩寺等都留下了他的詩:「六花?葡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何似東坡鐵拄杖,一時驚散野狐禪。」「碧玉碗盛紅瑪瑙,井華水養石菖蒲。也知法供無窮盡,試問禪師得飽無。」 縱顧蘇東坡的一生,與常州結下了不解之緣。當年蘇東坡初出茅廬,中舉及第,便與多位常州籍同考舉子結成好友,他們在蘇東坡眼前展示了一幅絢爛的江南風光,使他與好友們訂下了「雞黍之約」。然雖有定居誓言,但畢竟未經深思熟慮,是信口所至。真正到了常州地區,蘇東坡領略到了那水鄉山野的神韻,便深深地吸引住了。中年離開黃州時,蘇東坡兩次上表乞求居住常州,終於如願以償,從此和常州結下了不解之緣。即使在元佑時期,他政治上紅極一時時,他還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講定:「某已卜居毗陵,與完夫有廬里之約。」他在北歸途中,一路均有人熱情挽留,有的甚至無償提供居舍,但他總是堅定地說:「然某緣在東南!」他終於返回了魂牽夢縈的常州。最後遂了他在熙寧七年在常州悼念錢公輔的《哀詞》中的夙願:「大江之南兮,震澤之北。吾行四方而無歸兮,逝將此焉止息。」至今常州仍有蘇東坡終老地騰花舊館。 近代人物中,尤以常州三傑最為有名:
瞿秋白
(1899.1-1935),原名瞿雙,後改名瞿霜、瞿爽。江蘇常州人。早年曾到武昌外國語學校學英文,後到北京謀生。1917年考入北洋政府外交部辦的俄文專修館讀書。1919年參加五四愛國運動,同年11月參與創辦《新社會》旬刊。1920年初,參加李大釗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同年10月以北京《晨報》和上海《時事新報》特派記者的身分,去莫斯科采訪。1921年兼任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中國班的教員。1922年2月在莫斯科加入中國共產黨(介紹人張太雷)。曾先後出席遠東民族代表大會和共產國際第三、四次代表大會。1923年春回到北京,主持起草了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綱領草案,參與制定國共合作的戰略決策。同年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並當選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還擔任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新青年》、《前鋒》主編和《向導》編輯,7月去上海創辦上海大學,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1924年1月參加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後又擔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委員。1925年1月當選為中共四大中央執行委員、中央局成員。後又參加領導五卅運動。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同年7月接替陳獨秀負責中央工作。主編過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張日報《熱血日報》,曾將為陳獨秀等人壓制和拒絕發表的毛澤東寫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發表,並為之寫了序言。大革命失敗後,在漢口主持召開臨時中央緊急會議,後任中央臨時中央政治局常委,主持中央工作,成為黨的主要領導人之一。1928年4月去蘇聯,6月主持召開中共六大,並當選為中央委員,在中共六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會後,作為中共代表,參加了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當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和主席團委員及政治書記處成員。後留在莫斯科,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團團長。在蘇聯期間開始研究中國共產黨黨綱、中國蘇維埃憲法、土地法、勞動法、婚姻法等問題,寫了大量論著,翻譯了共產國際綱領以及斯大林論列寧主義的著作。1930年8月回到上海,9月和周恩來一起主持中共六屆三中全會。1931年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被解除中央領導職務,開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參加了「左聯」的領導工作,反擊國民黨文化的「圍剿」,系統向中國讀者介紹了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及普列漢諾人關於文學藝術的理論,翻譯了蘇聯的許多著名文學作品。1934年2月到瑞金,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員。還兼任蘇維埃大學校長。同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南方,任中央分局宣傳部長。 1935年2月23日在福建省長汀縣被捕,6月18日英勇就義,年僅36歲。 瞿秋白紀念館坐落於江蘇省常州市延陵西路188號,於1982年3月25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經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於1985年6月18日瞿秋百同志英勇就義50周年紀念日正式對外開放。
惲代英
字子毅,1895年出生於湖北武昌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是未能補實缺的清朝八品官,出身士宦之家並頗有舊學根底的母親一起,從小便督促他學習古文和詩詞。後來他上了新式小學堂,因文才出眾被老師譽為「奇男兒」,並接觸到西洋新學和民主思想,崇拜維新思想家梁啟超、譚嗣同,以「我自橫刀向天笑」自勉,決心沖破封建思想樊籠。 1913年,惲代英入武昌中華大學預科,1915年進入文科中國哲學系學習。這一年,陳獨秀主辦的《新青年》問世,惲代英讀後歡呼這是「傳播自由、平等、博愛、互助、勞動的福音」,並向其踴躍投稿。1917年,他在武漢發起組織進步團體互助社,1920年,又創辦了利群書社,成為在長江流域宣傳新思潮的重要陣地。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惲代英便申請加入。同年秋,他入蜀擔任川南師范學校校長,引導大批青年出川參加革命。1923年,他赴滬執教於黨創辦的上海大學,並於10月間同鄧中夏一起創辦了共青團機關刊物??《中國青年》,其發行量迅速增至3萬份,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青年雜志。惲代英在該刊發表過一百多篇文章和幾十封通訊,成千上萬的青年正是手捧這份雜志並呼喚著「代英」的名字,奔赴黃埔軍校、去尋找黨團組織。 1926年初,惲代英到廣州擔任黃埔軍校政治總教官並兼中共黨團書記,在校內與周恩來並列為最受歡迎的演講人。1927年初,他赴武漢主持中央軍校工作,並成為精神上維系全體進步師生的核心。同年5月,在黨的五大上他當選中央委員,7月間赴南昌參加組織起義。當張國燾趕來阻撓行動時,平時待人一向和善的惲代英拍案而起喝道:「如果你再動搖人心,就要打倒你!」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受挫後,惲代英乘小舟飄到香港。12月中旬廣州起義爆發時,他擔任蘇維埃政府秘書長,其間發布的政綱、宣言、告示等多是經這位大手筆揮就。失敗時,他在指揮部大樓中堅守到最後,因同志們都勸他潛伏下來寫暴動史才被迫離開,潛往香港。 1928年秋,惲代英被調到上海,主編中共中央機關刊物《紅旗》,後調任中央組織部秘書長,協助部長周恩來工作。1930年初,他曾前往閩西蘇區視察,高度評價了朱毛紅軍長期游擊戰爭的經驗。同年5月,他在上海的工廠前偶然被捕,押轉南京途中有些黃埔畢業的國民黨軍官認出了他,出於欽佩之情卻相約不指認。在獄中,惲代英看到囚糧夾著砂粒和臟物,便不顧暴露的危險出面領導難友斗爭改善了待遇,同時還編寫了一本解釋中國共產黨十大綱領的工人讀本。1931年4月,他被叛徒出賣而暴露身份,第二天便英勇就義。 惲代英紀念廣場位於江蘇省常州市小河鎮。2005年11月20日被中共中央宣傳部公布為第三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張太雷
1898年6月生,江蘇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1920年10月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積極開展工人運動,與鄧中夏到長辛店組建勞動補習學校,培養了北方鐵路工人運動的第一批骨幹。後到天津組織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產國際遠東書記處中國科書記。多次陪同共產國際派到中國的代表會見李大釗、陳獨秀等,參與創建中國共產黨的活動。張太雷還是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團中央總書記。 在復雜的斗爭中,張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頭腦。1926年3月蔣介石製造「中山艦事件」,他主張武裝工農予以反擊。1927年參加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的「八七」會議,堅決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錯誤,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後任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中共中央南方局書記。9月到潮(安)汕(頭)組織群眾接應南昌起義軍。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訂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廣州主持武裝起義准備工作,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12日,遭敵襲擊時犧牲,時年29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托:要和敵人戰斗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張太雷故居位於清涼路子和里3號,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