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雙倍補償金
⑴ 如何理解《勞動合同法》第87條的雙倍賠償金條款
在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情形下,應當支付賠償金:二倍經專濟補屬償金。
經濟補償金: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
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八十七條【違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⑵ 勞動法八十七條規定的雙倍賠償金的時間是怎麼算的如果沒簽合同,這筆賠償金又是怎麼演算法
一、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應支付勞動者雙倍賠償金。計算雙倍賠償金的標準是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不足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如果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則支付的經濟補償按三倍工資計算,且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二、如果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應向勞動者每月支付雙倍工資。如果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不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簽訂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雙倍工資。
三、雙倍工資的計算是勞動者月工資乘以2。
四、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規定,如果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可以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查詢用人單位存款賬戶、申請劃撥社會保險費、要求提供擔保、扣押查封財產等,以確保社會保險費的繳納。
五、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二條規定,任何組織或個人都有權對違反社會保險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舉報、投訴。相關部門對屬於本部門、本機構職責范圍的舉報、投訴應依法處理,不屬於本部門、本機構職責范圍的應移交有權處理的部門、機構處理。
六、根據《社會保險法》第八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或個人認為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的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個人與用人單位發生社會保險爭議的,可以申請調解、仲裁或提起訴訟。用人單位侵害個人社會保險權益的,個人也可以要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或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依法處理。
⑶ 員工被辭退如何得到雙倍補償金,可以得到嗎
當員工遭遇違法辭退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用人單位需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的兩倍支付經濟補償金。工作每滿一年,給予一個月工資的補償,不滿六個月則支付半個月工資補償。若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當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經濟補償將以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標准進行,並且補償年限最高不得超過十二年。
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范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則需依照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支付賠償金。這意味著,對於違法辭退的員工,除了獲得按照工作年限計算的經濟補償外,還可以額外獲得雙倍的賠償金,以保障其權益。
綜上所述,員工在遇到違法辭退情況時,確實有可能獲得雙倍補償金。重要的是,員工應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法律的保護,並在必要時採取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