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合同法同工同酬
❶ 新的勞動合同法出台後對於工作十年的勞動者同工不同酬是否可以
新的勞動合同法出台後,對於工作十年的勞動者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不可以出現。
詳細解釋如下:
一、新的勞動合同法在保障勞動者權益方面進行了更為明確和嚴格的規定。其中,對於同工不同酬的問題,新法強調了勞動者應當享有平等的薪酬待遇。這意味著,無論勞動者的工齡、崗位、職責有何差異,只要從事相同的工作,其薪酬標准應當一致。
二、工作十年的勞動者在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和技能,理應得到相應的回報。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導致其薪酬低於其他同事,這不僅是對其個人權益的侵害,也會打擊其工作積極性。新法正是為了杜絕這種現象,強調企業應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制定薪酬體系。
三、同工不同酬的現象違背了市場經濟的公平競爭原則。如果企業內存在這種現象,可能導致員工之間的不公平感增強,影響團隊穩定性和企業長遠發展。新的勞動合同法旨在消除這種不公平現象,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四、勞動者在遇到同工不同酬的問題時,可以依據新勞動合同法維護自身權益。勞動者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要求企業調整薪酬結構,實現同工同酬,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總之,新的勞動合同法明確禁止同工不同酬的現象,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像工作十年的勞動者這樣的經驗豐富員工,應當享有平等的薪酬待遇。
❷ 請教《新勞動合同法》第六十三條【被派遣勞動者同工同酬】問題
1、《勞動合同法》第63條所謂的 「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從事相同工作,付出等量版勞動且取得相同勞權動業績的勞動者,應支付相同的勞動報酬。同工同酬應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勞動者的工作崗位、工作內容相同;二是在相同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與別人同樣的工作量;三是同樣的工作量取得了相同的工作業績。「同工同酬」包括基本工資、績效獎金。勞動合同法第62條對此有明確規定。鑒於與派遣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是派遣單位。而不是用工單位,故派遣勞動者的社會保險、公積金應由派遣單位繳納。繳費基數為派遣勞動者的實際工資,繳納比例由國家規定,應與用工單位繳納比例一致。
2、因用工單位未「同工同酬」,派遣勞動者可提起勞動仲裁。按《勞動爭議仲裁法》,應列用工單位和派遣單位為共同當事人(被申請人),能否勝訴主要看你提供的證據,包括用工單位正式工工資收入等方面的證據。雖然按法律規定,上述證據的舉證責任在於用工單位,但司法實踐中,很多單位為了勝訴,往往會提交虛假的證據,如你沒有其他證據與其質證,勝訴的可能性很小。
❸ 新勞動合同法臨時工有什麼規定
享有與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臨時工參加工作,他的勞動合同通常不是和用人單位進行簽訂的,因為和用人單位進行簽訂,那表明是和用人單位之間存在著正式的勞動關系,工廠臨時工的合同是與派遣單位簽訂的,臨時工現在也必須要同工同酬。一、新勞動合同法臨時工有什麼規定?
被派遣勞動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並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所謂臨時工應該說指的是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合同工或者以完成某項任務為期限的合同工。
《勞動合同法》的修訂案針對的是勞務派遣工,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單位是指的這樣一種。勞務派遣工跟所謂的習慣稱的臨時工還不完全一樣,因為他跟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系,他的在勞務派遣公司。而所謂的臨時工的勞動關系在他自己所在的單位,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臨時招聘的工人,與正式工相對。臨時工就是暫時在單位工作的人員,臨時工指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也有至期延續可能,但要有雙方達成共識的前提。
《勞動法》第二條中勞動者其范圍是很廣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職工,也包括了臨時工。因此,正式工也好,臨時工也罷,只要一旦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時間,凡正式工享有的權益,臨時工也均應享有。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不要認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別,而在享受《勞動法》所賦予的權益上不能依法去爭取。
二、臨時工的工資怎麼規定的?
根據《勞動法》規定:臨時工的工資分配也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同工同酬是指用人單位對於技術和勞動熟練程度相同的勞動者在從事同種工作時,不分性別、年齡,臨時工正式工、民族、區域等差別,只要提供相同的勞動量,就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同工同酬體現著兩個價值取向:確保貫徹按勞分配這個大原則,即付出了同等的勞動應得到同等的勞動報酬。
同工同酬體現著兩個價值取向:確保貫徹按勞分配這個大原則,即付出了同等的勞動應得到同等的勞動報酬;防止工資分配中的歧視行為,即要求在同一單位,對同樣勞動崗位,在同樣勞動條件下,不同性別、不同身份、不同戶籍或不同用工形式的勞動者之間,只要提供的勞動數量和勞動質量相同,就應給予同等的勞動報酬。
之所以對臨時工也賦予同工同酬的權利,是因為我國要切實保障各位勞動者的利益。按照多勞多得,按勞分配的原則來進行工資的分配。不管是臨時工還是正式工,只要是簽訂了勞動合同,不管是與用人單位簽訂還是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的合同,都必須要遵循著上下一致,同工同酬的約定。
❹ 2013年7月1日起,新的《勞動合同法》正式實施,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
是的,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被派遣勞動者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
新的《勞動合同法》的這一規定是為了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權益,確保他們在工作中得到公平的對待。在過去,一些用人單位會利用勞務派遣的形式來規避勞動法規定的責任,使得被派遣勞動者在工資、福利等方面得不到公平的待遇。這一規定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同工同酬”意味著在同一用人單位內,從事相同工作的勞動者應該獲得相同的勞動報酬,無論他們是正式職工還是被派遣勞動者。這一規定的實施可以促進企業內部的公平和和諧,同時也可以提高被派遣勞動者的工作積極性和滿意度。
舉個例子,假設在一個製造企業中,有一名正式員工和一名被派遣勞動者都從事生產線上的相同工作,那麼根據“同工同酬”的原則,他們應該獲得相同的工資和福利。如果用人單位沒有遵守這一規定,被派遣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總之,新的《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同工同酬”原則是為了保障被派遣勞動者的權益,促進企業內部的公平和和諧。用人單位應該遵守這一規定,確保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