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土地轉租合同法

土地轉租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1-01-11 14:28:37

Ⅰ 土地租賃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體現

農村土地租賃合同的效力問題在《土地管理法》及《農村土地承包法》中有相關要求。

《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發包方和承包方應當訂立承包合同,約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土地承包經營的期限由承包合同約定。承包經營土地的單位和個人,有保護和按照承包合同約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經營的,必須經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八條發包方將農村土地發包給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承包,應當事先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三分之二以上成員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並報鄉(鎮)人民政府批准。

(1)土地轉租合同法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租賃期內乙方如需建設的,必須徵得甲方及有關部門的同意並辦理一切審批手續,建設相關費用全部由乙方承擔。如乙方符合法律及政策的有關要求及條件的,甲方有義務協助乙方辦理有關該地塊的相關手續(包括報建、水電、消防、開戶、營業執照等),但所需的一切費用由乙方承擔。

2、乙方必須依法經營,租賃期內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法律法規。在該土地內所產生的任何稅費(包括國家或地方政府徵收的土地使用稅及房產稅等)由乙方負責支付。

3、租賃期內如政府規劃需要徵用該土地的,不屬甲方違約,甲方需提前3個月書面通知乙方做好搬遷工作,同時甲方無息退還保證金給乙方。乙方應積極配合,並無條件做好清拆、搬遷工作。合同終止時間為乙方配合政府徵收(徵用)之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土地租賃合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效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Ⅱ 農村租地合同法

土地租賃是某一土地的所有者與土地使用者在一定時期內相分離,土地使用者在使用土地期間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租金,期滿後,土地使用者歸還土地的一種經濟活動。
合同
出租方:甲方
承租方: 乙方
一:土地租用范圍及坐落: 總面積 平方米,不包括道路等公用面積,位置與四至范圍附圖:
二:土地租用期限:自 至 ,共五十年,按公歷計算.
三:租用土地價格為每畝 元人民幣,總計 元人民幣,此為五十年全部租金,一次交清,租賃期間不再產生其他費用.
四:其他條款:
(一)甲方責任和權利:
1:租賃期內甲方必須協助乙方處理好周邊關系,做好各項服務,協助乙方在企業登記注冊和建設施工過程中相關手續的辦理,確保企業穩定生產.
2:甲方確保出租地塊工業用電及道路設施於前建設完整,其中水泥路通至廠大門口,高壓線拉至廠區范圍米之內.逾期乙方有權決定退租,有權要求返還除本金外並計銀行利息.
3:合同期內,所租用土地不得擅自收回.因社會公共建設需要所租賃土地由政府收回的,甲方應在收回土地前個月,將收回土地的坐落,四至范圍,收回理由,收回日期書面通知乙方並予以公告.提前收回土地,甲方應給乙方經濟賠償,賠償標准按土地的建築物,構築物和附著物的市值及租賃期限的余期等實際因素協商確定.
4:甲方中途無故終止合同,除合同中規定的賠償外,還應向乙方支付違約金,為總租金的 %.
5:租賃期內,甲方的人事等相關變動不得影響此協議的執行.
6:按企業投產後經濟效益大小需要,甲方應積極配合乙方向上爭取工業用地指標,土地證辦理費用由乙方自理.
(二)乙方責任和權利
1:乙方創辦企業應符合國家產為政策,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條例.
2:乙方創辦企業工商注冊於甲方所在地行政機構,並享有政府規定外商投資的相關優惠政策.
3:甲方配合乙方用水設施的建設,費用由乙方處理.
4:乙方在土地測量後,進場施工前全額付清土地租用款.
5:乙方在交付租用日起, 個月內建成投產.因甲方工業用電設施不到位而造成乙方不能正常投產所產生的責任由甲方負責,乙方由此產生的經濟損失由甲方賠償.
6:在租賃期內,乙方有權對所租賃土地進行聯營,轉租,抵押等行為,甲方不得干預。
7:租賃期滿,甲方將土地繼續向外出租,同等條件下,乙方享有優先租賃權.乙方要求結束合同,應當在結束前 個月向甲方提出.
8:乙方中途無故終止合同,不得要求返還已付清租金,並喪失租賃權力.
五:本合同蓋章簽字後即生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改變或解除合同.
六:合同未盡事宜,由甲乙雙方協商解決,補充說明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七: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

Ⅲ 在農村租賃土地,如何判斷應當適用土地承包法還是合同法兩者的區別是什麼 請高手指點。

在農村租賃土地,應同時適用土地承包法和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雙方當事人的姓名、住所;

(二)流轉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三)流轉的期限和起止日期;

(四)流轉土地的用途;

(五)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

(六)流轉價款及支付方式;

(七)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十二條規定,合同的內容由當事人約定,一般包括以下條款:

(一)當事人的名稱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標的;

(三)數量;

(四)質量;

(五)價款或者報酬;

(六)履行期限、地點和方式;

(七)違約責任;

(八)解決爭議的方法。

根據上述條款可知,二者並不沖突,可以同時適用。

土地承包法與合同法的區別如下:

一、制定主體不同。

土地承包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於2002年8月29日通過。

合同法與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頒布。

二、調整范圍不同。

合同法調整的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

土地承包法調整的是發包人、承包人、承租人等土地使用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三、法律性質不同。

土地承包法具有行政法性質。

合同法是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Ⅳ 土地租用合同法

土地租賃合同立合同雙方:出租方:(簡稱甲方)承租方:(簡稱乙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規定,甲乙雙方本著平等、自願、有償的原則,訂立本合同。一、甲方將位於,租賃給乙方使用,四至范圍以測繪詳圖為准。二、乙方租賃使用甲方該宗土地進行廠建設,租金形式按年度定時支付。三、租賃期年,即: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至。四、租金及兌付方法:本合同項下的土地租金為每畝元,計人民幣元。本合同簽字後,乙方一次性交清一年租金元,以後乙方應於每年月日按時繳納租金,逾期不交的,每日加收‰的滯納金。五、甲方土地上的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由乙方按有關規定給予一次性折價補償。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本合同項下的土地使用權,未經甲方同意,不得擅自轉讓和出租。如確需轉讓和出租,須經甲方批准。、甲乙雙方不得擅自提前終止合同,如乙方放棄承租權,其使用權為乙方所有。、本合同下的土地使用權如因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甲乙雙方均應服從國家需要。、本合同期內如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雙方互不承擔責任。七、土地租賃期限屆滿,乙方需要急需使用土地的,須再重新有關手續。如到期不再繼續使用的,乙方應到期將土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甲方。八、本合同履行期間,如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九、本合同未盡事宜,由雙方約定後作為合同附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十、本合同經甲乙雙方簽字蓋章後生效。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一份。甲方:(蓋章)乙方:(蓋章)年月日

Ⅳ 土地租賃合同有法律作用嗎

如果合同內容是依法訂立,沒有違法的條款和內容,那麼,合同即為有效合同,是受法律保護的。
請採納。謝謝!

Ⅵ 承包人轉租土地承包合同能否解除

我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46條規定,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通過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可見,荒山承包合同為土地承包合同的一種特殊類型,是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就荒山承包問題,意思表示一致所達成的協議,屬債權性質的合同。其作用有三: 一是明確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便於當事人依照合同約定行使權利,履行義務; 二是承包方通過簽訂合同,取得承包地的承包經營權; 三是作為解決承包合同糾紛的重要依據。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22條規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目前,關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主要有債權說與物權說兩種對立的觀點。我們認為, 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所確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是對所承包的土地直接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因而是物權性質的權利;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作用主要是保障承包人對發包人的土地進行使用和收益,因而應屬於他物權中的用益物權。主要表現在: 第一,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權利,其內容不能由當事人通過承包合同任意創設 。《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6條規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 (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權利,有權自主組織生產經營和處置產品; (2)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上述權利完全是物權性質的權利。 第二,土地承包經營權具有排他的支配性,其保護帶有明顯的物權特徵 。《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在承包期內,發包方不得擅自收回承包地、不得調整承包地,其保護帶有物權的性質,任何組織和個人侵害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都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該法第54條規定:「發包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返還原物、恢復原狀、排除妨害、消除危險、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1)干涉承包方依法享有的生產經營自主權; (2)違反本法規定收回、調整承包地; (3)強迫或者阻礙承包方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4)假借少數服從多數,強迫承包方放棄或者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而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5)以劃分『口糧田』和『責任田』等為由收回承包地搞招標承包; (6)將承包地收回折頂欠款; (7)剝奪、侵害婦女依法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8)其他侵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行為。」從以上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方式來看,我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經完全具備了物權保護的特徵,具有明顯的物權屬性。

Ⅶ 農村租賃土地簽40年合同但國家合同法上規定不得超過20年,現在已經過了14年,所以在這6年內合同有效嗎

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租賃合同最多可簽訂20年,超過部分無效,因此這版個合同的後權30年租期是無效的。如果你想無效變有效可以等到20年的合同到期,可以再續約。《合同法》第214條規定租賃的期限不能超過20年,如果超過,超過部分是無效的。但是期滿可續訂,續訂後的合同期限最長是20年。《合同法》是1999年10月1日開始施行的,2000年的合同當然要適用合同法。另外,國有土地的租賃有特別規定的,適用其規定,因為相對於作為普通法合同法,特別法優先適用。農村集體土地的租賃的法律風險很大,往往是無效合同。

Ⅷ 土地租賃合同不是本人親自簽字合同有效嗎想反悔可以嗎有沒有相關的法律依據呢

視情況而定。來
1、合同不是本人簽自字,但已經蓋了自己章,如合同約定蓋章既有效,則合同有效,不可反悔;如需合同本人簽字蓋章有效,則合同無效,可反悔。
2、合同不是本人簽字,但已授權人已經簽字,且授權人簽字的行為在授權的范圍之內,則合同有效不可反悔。
3、土地租賃合同登記生效,未經登記不產生效力。
《土地登記規則》第二十八條 依法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承租國有土地的,承租人應當在簽訂租賃合同之日起三十日內,持土地租賃合同和其他有關證明文件申請承租國有土地使用權登記。

Ⅸ 土地租賃合同公證的法律效力有多大

您好,公證並不能使不合法的合同變為合法,不公證也不會導致合專法的合同不合法。屬

關於土地租賃合同:
1、沒有強制公證的要求。

2、是否公證由雙方決定。
3、合法有效的合同,雙方簽署後,不論是否公證,都有法律效力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Ⅹ 2012年村集體土地轉租的法律法規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出租相關問題的法律分析

近年來,
我國存在著大量擅自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出租用於
非農業建設的現象,
很多村組以村民委員會或村民小組的名義擅自將
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出租給第三方,
用於建設廠房或門面房等非農業
建設。
隨著城市建設規模的擴展,
當政府對這些農村集體土地依法進
行徵收時,
往往面臨著解除土地租賃合同所引發的高額賠償問題,

僅給征地拆遷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也直接影響了城市的建設與發
展。針對此問題,
我們就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租賃合同的效力、合同
的解除、
合同主體資格的認定以及此類事件的處置、
預防等進行了相
關的法律分析,
以求對妥善解決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出租問題有所幫
助。



、關於合同效力的法律分析

(一)合同法有關合同效力的規定

《合同法》第七條規定,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
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
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
益」


《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
律、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


《合同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
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
然有效」


(二)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的效力

1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

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鎮企
業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准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的
土體的,或者鄉
(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經依法批准使用農
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條規定,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權不
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於非農業建設;但是,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
劃並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
因破產、
兼並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權
發生轉移的除外」


則以及《合同法》
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當事人可以通過和解或者
調解解決合同爭議,當事人和解、調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主張合同無效,
原則上只能由合同當
事人來向法院主張合同無效。
即使由於利益關系的驅動,
很多出租集
體土地的村民組織不願意去法院訴訟確認合同無效,
政府相關部門及
其他組織亦不能越俎代庖,
來確定合同無效或代為向法院訴訟,
這在
我國法律上是沒有依據的。

其次,關於合同解除的法律後果問題。

合同無效的情況下:
《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定,
「合同無效或者被撤
銷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
返還的,
應當折價補償。
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
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五十九條規定,
「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
財產收歸國家所有或者返還集體、第三人」

《民法通則》第六十一條
規定,
「民事行為被確認為無效或被撤銷後,當事人因該行為取得的
財產,
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

熱點內容
司法證c證好考嗎 發布:2025-10-20 08:48:42 瀏覽:91
2019考研法律碩士試卷 發布:2025-10-20 08:43:00 瀏覽:545
射洪縣律師 發布:2025-10-20 08:42:07 瀏覽:245
違章停車條例 發布:2025-10-20 08:36:30 瀏覽:254
路政拍照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10-20 08:28:22 瀏覽:118
新經濟法基礎大綱試題 發布:2025-10-20 08:28:13 瀏覽:258
福建省節能條例 發布:2025-10-20 08:26:12 瀏覽:361
不服從工作安排勞動法 發布:2025-10-20 08:25:42 瀏覽:712
法院會錄 發布:2025-10-20 08:16:54 瀏覽:243
我國核電站對建設質量保證依據法規 發布:2025-10-20 08:12:4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