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轉租司法解釋

合同法轉租司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1-01-11 16:39:07

Ⅰ 非法轉租合同如何認定有沒有法律效力

在未徵得原房屋所有權人同意的前提下的,承租人擅自轉租所訂立的轉租合同的效力主要有三種觀點:
一、無效。我國《合同法》第224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我國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32條規定,未徵得出租人同意和辦理登記備案,擅自轉租房屋的,其租賃行為無效,沒收非法所得,並處以罰款。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轉租須經出租人同意,既然承租人進行轉租的行為未經出租人同意其性質顯然屬非法轉租,則轉租合同當然無效。
二、效力待定。合同法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後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無權處分行為屬效力待定行為。承租人擅自將佔有、使用權轉讓他人,實際是非法處分他人財產所有權權能的行為亦屬無權處分,是效力待定行為。關於無權處分的處理,如果出租人事後追認,則轉租合同有效,如果出租人不追認,則轉租合同應當解除。
三、有效。租賃合同為諾成性合同,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即有效成立。出租人無權要求解除轉租合同。因為租賃合同和轉租合同是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基於合同相對性原理,出租人無權直接要求解除承租人和次承租人之間的轉租合同。我國《合同法》第224條的規定,並未規定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無效,該條款僅賦予了出租人在未經其同意下的對原合同的解除權。

Ⅱ 合同法關於出租,轉租多年,

房屋轉租是指房屋出租後,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將其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再出租的行為。包括以聯營、承包經營和合作經營等名義,將承租的房屋再給他人使用,不參與經營而獲得租金性收益的行為。
房屋轉租包括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涉及到三個主體,即出租人、承租人(俗稱二房東)和次承租人(俗稱租戶)。現行法律法規允許房地產轉租。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房屋轉租可分為合法轉租和非法轉租。合法轉租,是指承租人徵得出租人的同意,將房屋轉租給第三人。非法轉租,是指承租人未徵得出租人的同意,擅自將房屋轉租給第三人。在非法轉租中,承租人的轉租行為是違約或違法行為,出租人有權終止合同。
對於承租人擅自轉租的法律後果,《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承租人擅自將承租的房屋轉租的,出租人有權解除租賃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約定可以轉租的,承租人可以按照約定轉租房屋。房屋租賃合同未約定可以轉租的,承租人只有在徵得出租人同意後才可以轉租房屋;未徵得出租人同意轉租房屋的,出租人有權解除租賃合同。但是,現實中對承租人的轉租行為的認定往往產生不同的認識,從而產生對承租人交給他人使用是否屬於非法轉租而難以認定。
一、轉租行為由誰舉證
根據證據規則,誰主張誰舉證,按理應當由出租人來證明對方的非法轉租行為。但是,《合同法》頒布後,承租人將租賃房屋轉租後,往往不簽轉租合同,或者簽了轉租合同,但轉租人與第三人害怕出租人收回房屋而否認是轉租,根本就不出示他們之間的轉租合同。如果一定要出租人拿到承租人與次承租人之間的轉租合同才能認定其非法轉租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們認為出租人只要證明房屋不是由承租人在使用就完成了舉證任務,然後,再由承租人來證明第三人使用不是非法轉租而有合法使用的理由。如果承租人不能證明第三人可以合法使用,便推定承租人將房屋非法轉租給第三人使用了。這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七十五條關於「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於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定也不相悖。
租賃合同中未約定可以轉租,且出租人不同意轉租的,承租人也不得擅自轉租。承租人擅自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與承租人的租賃合同。這一點,《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條例》第二十一條規定的比較清楚。但是,不動產租賃合同具有繼續性的特徵,應當盡量維護租賃權所產生的經濟關系的安定性,發揮促進交易的功能。一般來講,同意轉租,應當由出租人作出明示表示。默示能否成為同意轉租的形式,實踐中頗有爭議。而根據《民法通則》第56條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採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採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據此規定,我們認為,口頭形式、書面形式、默示形式是民事法律行為的主要形式,在是否同意轉租的問題上,法律沒有規定必須採取特定形式。從默示之中同樣可以推定出當事人真實的意思表示。因此,如果出租人以收取租金為目的,面對顯而易見的轉租事實,歷經多年而不提異議,還按月收取租金,可以從雙方的相互默契中推知出租人已同意轉租。既然雙方沒有約定允許轉租而出租人已經默示同意轉租,以後再以沒有經過自己同意而提出收回房屋就不妥當。
三、合夥經營者是否可以使用承租房屋
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案例顯示,承租人將承租的房屋用來與別人合夥經營,這種情況能否認定為非法轉租行為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認為,如果承租人親自參與經營,那就不能確認承租人有非法轉租行為。如果承租人並不參與經營,而是由他人經營,承租人只是參與分紅,可以認為承租人是一種變相的轉租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出租人可以解除租賃合同。如果承租人將合夥情況告知了出租人並徵求出租人的意見,出租人同意其行為,當然可以合法使用,而出租人如果不同意承租人與他人合夥使用該房屋,其他合夥人也是不能使用該房屋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案例顯示,承租人將房屋交給第三人使用,第三人以自己的名字在工商所登記為個體經營,當出租人懷疑對方有非法轉租行為時,承租人與第三人又到工商所悄悄地將個體經營登記變更為原承租人。對此,出租人可到工商部門調取承租人曾經交給他人使用的證據,以此來確認承租人有轉租行為。在實務中,有人認為對方已經改正了就不應當追究了。《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承租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出租人有權終止合同,收回房屋,因此而造成損失的,由承租人賠償:(一)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租的;(二)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讓、轉借他人或擅自調換使用的……(八)法律、法規規定其他可以收回的。」根據這一規定,我們認為,只要承租人有將房屋交給他人使用而又沒有合法理由,出租人就有權收回房屋。否則,就違背了合同意思自治原則,必然會侵害出租人自主選擇合同相對人的權利。再者,法律規定「承租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出租人有權終止合同,收回房屋」,也就是說認定的標準是有沒有法律規定的幾種行為,並沒有規定要看現在這幾種行為是否在繼續,也就是說,只看有沒有法律規定的幾種行為而不看行為是否正在進行,哪怕行為已經停止,但在承租期內只要有過法律規定的幾種行為,出租人就有權終止合同,收回房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還經常碰到這樣一種情況:有人租下一處房屋,未經出租人同意,經營一段時間後又委託他人經營,或者簽訂房屋租賃合同後,直接委託他人經營。這種情況能否認定其為非法轉租?這要看承租人的主體地位如何。如果承租人是法人,其承租後再委託他人經營是可以的,受委託人只是該法人在此處的一個負責人,代表法人在此經營,不應當認定該行為是非法轉租。但是,如果承租人是個體戶,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城鄉個體工商戶管理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個體工商戶,可以個人經營,也可以家庭經營。個人經營的,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家庭經營的,以家庭全部財產承擔民事責任。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經營情況請一、二個幫手;有技術的個體工商戶可以帶三、五個學徒。」根據這一規定,個體工商戶只能以個人經營或家庭經營,可以請幫手或帶學徒,而不可以委託他人經營或給他人承包經營。如果個體工商戶以委託他人經營或承包給他人經營為借口而否認其非法轉租行為,法律則不能支持。
總之,房屋非法轉租行為的確認在現實生活中是個復雜的問題,法律對此並沒有作出具體規定,這就需要我們法律工作者運用法理和生活常識進行推定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http://china.findlaw.cn/

Ⅲ 關於合同法中的轉租問題....

1、不來錯,這是一條強制性條自款,承租人轉租的,都需要經過房東的同意;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如果承租人書面通知房東,房東必須用明顯的方式作出,沉默和不作為都不視為同意;
3、如果合同對此有約定的,那麼是合法的;因為合同中的約定,是房東同意承租人轉租的意思表示,這也符合本條規定的「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這樣的合同約定條款理應得到法院的支持;

Ⅳ 《合同法》對承租人的轉租權是如何規定的

《合同法》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專轉租的,屬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Ⅳ 轉租合同效力怎樣認定

1、符合合同性質。
根據《合同法》規定,租賃合同為諾成性合同。張某與王某之間的租賃合同雖未經出租人同意但這並不發生改變轉租合同性質的後果,亦屬諾成合同,該轉租合同從雙方意思表示一致時即生效,因此,該轉租合同為有效合同。只不過該生效的轉租合同的效力隨著出租人對原租賃合同是否行使解除權而發生變化。根據《合同法》中的的規定,發生非法轉租時,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也可以不解除合同。筆者認為出租人不解除合同時,轉租關系依然存在,轉租合同當然有效。出租人解除合同時,原生效的轉租合同只不過隨著出租人解除合同行為的行使而發生終止的法律後果而非轉租合同自始無效。
2、符合合同自由原則。
合同自由是合同法的一個重要原則,其目的是鼓勵交易,維護穩定的市場秩序。筆者認為非法轉租合同本質上屬債權合同,債權合同成立的效力不應當受第三人約束,因此轉租合同雖未經出租人同意,亦應為有效合同。
3、符合合同功能。
法律規定轉租需經出租人同意是出於保護出租人的利益,但往往未經過出租人同意的轉租並不損害出租人的利益,出租人與承租人簽訂租賃合同的目的無非就是獲取出租房屋帶來的租金收益,轉租行為的發生並不影響出租人實現收益,在某種情況下,還可以確保其收益。如承租人因種種原因無法對租賃物進行事實上的佔有、使用,若閑置不用,必然會浪費資源,對轉租人也會造成損失,這樣反而使出租人的預期收益處於不確定狀態。若非法轉租合同有效,可以均衡各方當事人的利益。
4、與合同法第51條關於無權處分的規定並不沖突。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未經出租人同意的轉租行為是非法行為,但承租人與次承租人所簽訂的轉租合同卻是有效合同,這樣的結論看似與合同法第51條存在矛盾,其實不然。按照「特別規定優於普通規定」的原則,應優先適用合同法分則的規定。當然並非所有非法轉租合同都有效,這里講的有效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次承租人善意無過失即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承租人是無權處分行為。在無權處分條件下,對善意相對人給予特別保護,這一點也是現代市場經濟對合同法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Ⅵ 承租人擅自轉租是否導致轉租合同必然無效

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對合同無效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
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該條是否說明承租人就無權轉租呢?法律如此規定其本意是為了保護出租人的利益的情況下,賦予出租人享有解除合同選擇權。為了防止承租人在未經出租人同意的情況下,利用租賃物轉租漁利,攪亂市場價格;也為了防止承租人利用租賃物進行非法活動,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訂立租賃合同轉移的是租賃物的佔有、使用和收益權,承租人取得租賃物的目的也是為了使用、收益,所以在當事人沒有特別約定的情況下,承租人依租賃合同取得租賃物後,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出租人不得進行不當干涉。所以承租人進行轉租,是取得收益的一種方法,也是在租賃合同目的范圍內應有的權利,不應該加以否定。所以應當認為出租人與承租人在未對租賃物是否可以轉租時,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轉租,並不屬於無權處分,而是正當行使收益權,轉租合同應為有效合同,僅出租人才享有解除其與承租人租賃合同權利。只有出租人與承租人已經明確約定承租期內承租人不能轉租時,承租人對租賃物進行轉租,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本質上為惡意,屬違約行為,才屬於無權處分行為,出租人不予追認,轉租合同才為無效合同。
對於我國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規定未徵得出租人同意和辦理登記備案,擅自轉租房屋的,其租賃行為無效。我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准、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同時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對《合同法》的解釋(二)對合同效力的認定上規定為以法律和行政法規為依據。因建設部《城市房屋租賃管理辦法》屬國務院部門規章,其性質是行政管理行為,而不是司法行為。所以未徵得出租人同意和辦理登記備案,擅自轉租房屋的,其租賃行為並不必然無效。

Ⅶ 房屋轉租合同的法律效力如何認定

在當今的市場經濟環境下,房屋轉租已經成為很普遍的現象。房屋轉租是承租人不退出租賃關系而將房屋出租給他人使用並獲得收益的行為。房屋轉租應該事前徵得出租人的同意。但是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承租人與次承租人簽訂的房屋合同的效力如何呢?
《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對轉租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在現實情況往往比較復雜,而房屋出租人往往不知道房屋被轉租,這時轉租合同的效力則由出租人的態度決定。如果出租人同意轉租,則視為出租人對轉租合同的追認,那麼轉租合同自始有效;如果出租人明確表示不同意轉租,則出租人有權解除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的房屋租賃合同,出租人解除該合同的,轉租合同被撤銷,自始無效。
《最高院關於處理房屋轉讓合同糾紛案件的具體處理意見》第十六條規定:「出租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承租人轉租,但在六個月內未提出異議,其以承租人未經同意為由請求解除合同或者認定轉租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根據該條規定,出租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房屋存在轉租的情況下,六個月內不提出解除合同或認定該合同無效,也視為其對轉租合同的效力進行追認,之後再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解除合同或認定合同無效將得不到法院支持,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承租人和次承租人的權利。
另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城鎮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房屋轉租給第三人時,轉租期限超過承租人剩餘租賃期限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超過部分的約定無效。出租人和承租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鑒於房屋轉租的特殊性,梁法官建議廣大市民在簽訂租賃合同時注意:第一,事前了解房屋的相關的權屬歸屬情況,以避免不必要的糾紛。第二,房屋屬於轉租情形的,應事前徵得房屋產權人的同意。第三,轉租合同約定的房屋租賃期限,應該在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房屋租賃合同約定的期限內。

Ⅷ 合同法第224條第二款規定"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這里的合同指的是哪個合同

指房屋租賃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百二十四條版承租權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將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轉租的,承租人與出租人之間的租賃合同繼續有效,第三人對租賃物造成損失的,承租人應當賠償損失。
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Ⅸ 最高院關於租賃合同糾紛的司法解釋規定了什麼

你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是全國各級法院裁判的重要依據,它是在總結司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歸納全國各級法院對某一類糾紛的共通問題的認識並加以提煉而來,因此,司法解釋忠於法律而又比法律更具體,是法院判決的依據。
一、以違章建築為租賃對象的租賃合同無效
違章建築本身就不合法,所以租賃違章建築的合同也就不合法。這個規定可以提醒那些私自搭建了房屋租給別人的房東了,你們自以為穩妥的生意在法律上是不受保護的。但也許有的房東會想不通:我辛辛苦苦建起來的房子,就算是違章建築,也至少能遮個風、擋個雨,憑什麼讓你白得了便宜?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為了公平起見,司法解釋還規定了,就算是違章建築,給別人用了也可以要求支付使用費,而且使用費一般可以按照雙方約定的租金標准來計算。這不就相當於違法建築合法租賃嗎?如果單從收益上看,是差不多,但是例如合同中的租賃期限、違約金等約定,在租賃物是違章建設時就無效了。
二、 一房多租的先後順序
如果一位無良房東為了騙租金,就一間房屋與多個承租人簽訂了多份租賃合同,而實際能夠租進去的又只有一個人時,誰先誰後?司法解釋出台前,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一致的操作規則。司法解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確立了三項優先。首先考慮先佔者優先;沒有先佔者時,考慮登記優先;合同都登記了或者都沒有登記時,最後考慮合同成立優先,也就是誰先簽合同。所以,如果您是承租人,不如考慮在簽訂合同時就把鑰匙取來並把門鎖芯換了吧。
三、 固定裝修的處理
房屋固定裝修價值的處理是租賃合同糾紛中很常見的爭議問題。所以司法解釋用了很多條款來處理這個問題。歸納一下,大概有這么幾條原則:第一,合同有效的情況下,看裝修時是否獲得房東的同意,沒有獲得同意的,承租人自行承擔,取得房東同意的,看合同是否正常履行直到期限屆滿,期限屆滿的,承租人自行承擔,違約導致合同提前終止的,違約一方合理補償。第二,合同無效的情況下,看雙方對合同無效的過錯,按照過錯承擔。例如,一個違章建築的出租,如果出租人沒有告訴承租人這是違章建築,承租人不知道情況,入住後花了費用進行裝修,最終又因為違章建築被拆除而無法繼續使用的,裝修費用就應該由出租人來承擔。
四、 轉租合同的處理
《合同法》規定的是,承租人經出租人同意,可以租賃物轉租給第三人,承租人擅自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司法解釋針對這一條款的絕對性進行了修正,規定出租人明知轉租而不反對即視為認可:出租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承租人轉租,但在六個月內未提出異議,其以承租人未經同意為由請求解除合同或者認定轉租合同無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現實中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轉租關系中的的出租人(俗稱「二房東」)沒有支付租金導致原出租人解除合同時,承租人就成為悲慘的受害者人了。因為承租人一直在向二房東老老實實地付著租金,最終卻要落得被大房東驅逐的下場。司法解釋為了維護這些承租人的權益,特別規定如果承租人願意為二房東向大房東墊付租金,大房東就應該繼續履行合同,承租人墊付的租金,可以折抵自己應該向二房東支付的租金。

熱點內容
東莞公司法務法律咨詢 發布:2025-08-14 22:35:35 瀏覽:34
財務為啥要學經濟法 發布:2025-08-14 22:35:32 瀏覽:257
民法典堅持法治原則 發布:2025-08-14 22:19:05 瀏覽:588
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後感 發布:2025-08-14 22:18:05 瀏覽:308
法律知識50問調查 發布:2025-08-14 22:15:39 瀏覽:380
天津老年人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4 22:15:38 瀏覽:681
杭州市司法局法律服務調研 發布:2025-08-14 22:04:01 瀏覽:425
高校職業道德試題 發布:2025-08-14 22:03:50 瀏覽:305
法官在線網 發布:2025-08-14 22:03:07 瀏覽:285
新鄉市道德模範2016 發布:2025-08-14 22:03:07 瀏覽: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