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代他人付款合同法

代他人付款合同法

發布時間: 2025-06-16 07:03:45

A. 合同法 第三方代為付款

安在接受胡某抄委託代襲付汽油費時,雙方就應當就安代理胡付費行為是有償還是無償的代理,如果明確了為有償代理,就應當雙方商定代理費數額。如果沒有說有償代理,雙方沒有確定代理費,安在未明確代理費的情況下,實施了代理行為,應當視其為無償代理。安在沒有講定需要代理費的情況下,在實施代理行為後向胡索要代理費有矢常理。如果以沒有支付代理費扣押胡的手錶,更是一種侵權行為,當然,如果安為胡墊付的汽油費胡某都不想兌付,安某當然有權扣押其手錶,直至胡給付汽油費時返還。

B. 我幫人代辦的分期付款手機,結果現在那個人不還錢 我該怎麼辦

我幫人代辦的分期付款手機,結果現在那個人不還錢 我該怎麼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67條、分期付款的買受人 不支付到期價款,達到全部價款5分之一的,出賣人可以要求其支付全部價款 或者解除合同收回標的物。
出賣人解除合同的 有權要求買受人支付標的物的使用費。
綜上,如果買受人已經未支付到期價款達到全部價款5分之一的,出賣人可以要求其支付全部價款或者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的情形下 出賣人有權要求買受人支付標的物的使用費用。這是正常的分期付款的買受人不支付到期價款的處置原則

我幫人貸款了,那個人又跑了我該怎麼辦

只要是以你的名義貸款的,跟他跑不跑就沒關系了。你必須的還。如果你是擔保人的話,他如果不還,那麼你以後得徵信上面會有顯示,以後與信貸基本無緣了

朋友用我身份證辦了手機分期付款 現在他不還 我該怎麼辦

身份證你的,那卡又是誰的呢?如還是你的,那就麻煩大了,你找本人給個說法。

幫人擔保貸款,貸款人不還錢我該怎麼辦?

擔保責任有兩種:
一是一般擔保,就是先有貸款人償付,貸款人不償付或償付的不夠,由擔保人替其償付;
二是連帶擔保,債權人可以選擇向債務人或擔保人的一人或兩人,要求償付;不管是那種擔保,只要的擔保人替貸款人償付了貸款,都可以向貸款人追償的

我幫人代購了一輛車他不還款我該怎麼辦

只能你還了,不然你會有不良記錄。 找被代人還了。 其實從法律上講,你是先借銀行的錢,你再借錢給別人買車,兩個不同的法律關系。

在游戲里被人騙了。幫人代買了裝備和錢。現在那個人不玩了。問他不給錢了。手機關機。我該怎麼辦。

能怎麼辦 任何網游都不支持私下交易
哥們 你就當踩狗屎了吧

我幫別人代了20W 那個人跑了 我該怎麼辦

如是你的名義貸的款,你可能要承擔還款責任。如果銀行知道你們的代理關系,你可以據此主張由被代理人,也就是實際貸款人償還。

我在網上幫別人貸款,那個人不還我,我該怎麼辦

有寫借條字據什麼的嗎?
如果不還你,你就要還款的。
以後貸款這種事情最好別去幫別人,很麻煩的。

別人借我的錢,現在那個人坐監獄了,我該怎麼辦?

只有等那個人出來再要了,如果手裡有借條,可讓他家裡人還你,家裡人不還那就只好等了。

我辦了一個手機分期付款,被騙了,我該怎麼辦

如果想找非銀行機構貸款的話,是辦正經事缺錢,就去找親朋好友借一下,想要提前消費就忍一忍。私人公司的貸款,要麼是騙子,要麼比銀行的利息高很多,都是記復利,即每月結息,每月的利息下月就成了新增的本金,這就叫利滾利,高利貸。
網上貸款風險提示:那些叫你先付前期,或者先付第一個月的利息的貸款,都是騙子,小心你付了錢,他不給你錢哦。只要錢沒打到你卡上,就借 *** 前期做包裝、支付第一個月利息、交驗證資金、激活資金、遠程操作押金來收你錢的都是騙子!凡是叫你先交錢的,100%以上都是來騙你的錢的,你將錢給了他以後,他的電話啊、QQ啊、微信啊,就再也聯系不上了。所以,錢還沒到賬就讓你轉錢匯款的都是騙子!

C. 合同簽訂中約定向第三方付款,合法嗎

合同約定向第三方付款屬於合法行為。

《合同法》第六十五條當事人約定由第三人向債權人履行債務的,第三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債務人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約定由債務人向第三人履行債務的,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因此,該公司的做法是可以的,只要雙方同意,並在合同上寫明權利義務就行。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把錢打給第三方這種情況就需要引起警惕了,這個時候應當審查一些安全因素,如果說對於第三方自己都信得過的話,那麼還是屬於合法的行為,如果第三方自己根本不認識的話,就要注意是不是詐騙。

(3)代他人付款合同法擴展閱讀:

合同是當事人或當事雙方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廣義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門中確定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狹義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還有最狹義合同僅指民事合同中的債權合同。

合同,又稱為契約、協議,是平等的當事人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合同作為一種民事法律行為,是當事人協商一致的產物,是兩個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協議。只有當事人所作出的意思表示合法,合同才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從成立之日起生效,具有國家法律約束力。

根據我國民法中意思自治原則,合同約定的內容完全取決於雙方的協商與意思表示,所以說,只要合同不違反合同法規定的六項原則,即為合法的合同,至於能不能生效,則還得取決於是否符合生效的條件。

因此,合同約定付款給第三方是合法的,但應該注意如果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違反法律,如偷稅等,則不應該認定為有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條為了保護合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制定本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同法

熱點內容
治安條立法 發布:2025-08-15 11:58:06 瀏覽:601
西安法律咨詢網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580
刑法教授羅 發布:2025-08-15 11:57:19 瀏覽:801
行測行政法題 發布:2025-08-15 11:48:39 瀏覽:914
勞動法不按時間發工資 發布:2025-08-15 11:47:17 瀏覽:689
新城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5 11:46:33 瀏覽:307
公司駐外地辦事處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11:44:26 瀏覽:705
盤錦興隆台法院 發布:2025-08-15 11:34:34 瀏覽:132
環保法刑法 發布:2025-08-15 11:33:43 瀏覽:604
電大刑法學解釋犯罪 發布:2025-08-15 11:33:34 瀏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