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任務檢測三
1. 經濟法的特徵
(一)綜合性
經濟法的綜合性表明其不限於單一的范圍,主要表現在:
1.在調整手段上,經濟法將各種法律調整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對經濟關系進行綜合調整,這主要表現在經濟法往往運用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程序的、專業及技術的等手段作用於某一經濟領域,以達到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目的。
2.在規范構成上,經濟法既包括若幹部門經濟法,又包括有法律、法令、條例、細則和辦法等許多規范形式的經濟法律規范;既包括實體法規范,又包括程序法規范;既包括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又包括指導性規范和誘導性規范等。
3.在調整范圍上,經濟法調整的內容既包括宏觀經濟領域的管理和調控關系,也包括微觀經濟領域的管理和協作關系,具體包括工業、農業、商貿、財政、稅收、金融、統計、審計、會計、海關、物價、環保、土地等范疇。
(二)經濟性
經濟法直接作用經濟領域,並具有經濟目的性,故經濟法的經濟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行政主導性
經濟法是國家管理、干預、從事經濟活動,參與經濟關系的產物,因此,經濟法在調整經濟關系的過程中直接體現了國家的特殊意志。
(四)政策性
經濟法是國家自覺參與和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因此,其重要任務是實現一定經濟體制和經濟政策的要求,這就使得經濟法具有顯著的政策性特徵。
這主要表現在經濟法隨時根據國家意志的需要賦予政策以法的效力,並根據政策的變化而變化,在經濟法的執法和司法力度方面,也無不受政策的影響。
(1)經濟法任務檢測三擴展閱讀:
其主要特點有:
一、經濟法是國家干預經濟的法
經濟法的產生是國家干預經濟的必然結果,它把調整的重點始終放在引導各類經濟主體依法進行經濟活動,保證經濟關系的正確確立和有序的進行上,以形成本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
二、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
經濟法與民法、行政法相比較,在調整社會整體與社會個體的關繫上,各有自己的主導思想。經濟法是「社會責任本位法」,它以社會利益為基點,無論是國家機關,還是社會組織或個人,都必須對社會負責,在此基礎上處理和協調相互之間的關系。
三、經濟法是商品經濟發達的法
只有當商品經濟成為社會的主導,經濟法才會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因而經濟法是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產物。
四、經濟法是以經濟為目的的法
經濟法始終調整經濟關系,調整的目的就是使社會的整體經濟能持續、穩定的發展,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而且在這個調整過程中甚至會有意使局部利益或個體利益有所損失。
五、經濟法是綜合調整的法
經濟法所調整的經濟關系是縱向經濟關系,但對橫向經濟關系會產生明顯的影響;採取的手段既有懲罰性的,也有補償性的,既有鼓勵類的,也有禁止、限制類的,體現了明顯的綜合調整的特徵。
2. 電大經濟法律基礎試題
經濟法律基礎 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
1.規定國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的法律是( )。
A.民法 B.經濟法
C.憲法 D.行政法規
2.構建經濟法律關系的首要要素是( )。
A.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B.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C.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 D.經濟法律關系的體系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調整( )。
A.所有的財產關系
B.縱向的財產關系
C.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D.經濟管理關系
4.債務人明確表示履行拖欠的債務,這在法律上將引起( )。
A.訴訟時效的中止 B.訴訟時效的中斷
C.訴訟時效的延長 D.法定訴訟時效期間的改變
5.職工代表大會是國有企業的( )。
A.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機構
B.企業的生產指揮機構
C.企業廠長的咨詢參謀機構
D.企業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的機構
6.破產財產優先撥付破產費用後的第一清償順序是( )。
A.破產企業所欠稅款
B.破產企業所欠銀行貸款
C.破產企業所欠職工工資和勞動保險費用D.破產債權
7.公司法的調整對象是( )。
A.公司內部的組織管理關系和財產經營關系B.公司外部的財產經營關系和生產協作關系C.公司內、外部的財產經營關系和生產協作關系D.公司內、外部的組織管理關系和財產經營關系8.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最高人數是( )。
A. 20人 B.30人C.40人 D.50人
9.溢價發行是指發行人( )。
A.按高出面額價格發行股票B.按低於面額價格發行股票
C.按等於面額價格發行股票D.按小於面額價格發行股票
10.證券的代銷、包銷期最長不得超過( )。
A.100天 B.60天C.90天 D.30天
11.我國商標法規定,自核准之日起計算,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 )。
A.20年 B.15年C.10年 D.8年
12.我國專利法規定,專利權期限的計算日起算日是( )。
A.批准日 B.申請日
C.公告日 D.開始使用日
13.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意義上的消費者是指( )。
A.自然人 B.事業單位
C.團體 D.機關
14.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的費用的( )。
A.一倍 B.二倍C.三倍 D.四倍
15.我國目前的財政監督機關是( )。
A.權力機關 B.政府財政機關C.審計機關 D.司法機關
16.政府采購應採取的主要方式是( )。
A.公開招標方式 B.邀請招標方式C.競爭性談判方式 D.詢價方式
17.審計機關實行的領導體制是( )。
A.雙重領導 B.審計署垂直領導C.同級政府領導 D.審計委員會領導
18.會計法調整的對象是( )。
A.會計制度 B.會計關系C.財務管理 D.資金流向
19.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數意見時,其做出裁決意見時按照( )。
A.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 B.首席仲裁員的意見
C.檢察院的意見 D.法院的意見
20.仲裁一般採取的方式是( )。
A.調節 B.判決
C.公開 D.不公開
二、多項選擇題
21.經濟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 )。
A.經濟管理關系 B.經營協調關系
C.組織內部經濟關系 D.經濟協作關系E.經濟競爭關系
22.個人獨資企業具有下列特徵( )
A.投資者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和投資權利的自然人
B.投資者對企業的債務承擔有限連帶責任
C.投資者對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D.個人獨資企業是非法人企業
E.個人獨資企業的組織機構簡單,經營管理方式靈活
23.專利權的主體包括( )。
A.發明人、設計人 B.共同發明人、設計人
C.發明人、設計人所在單位 D.專利產品的生產者E.專利產品的使用者
24.政府及其所屬部門,不得濫用行政權力( )。
A.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經營者的商品 B.限制其他經營者正當的經營活動
C.限制外地商品進入本地市場 D.禁止經營者進行任何有獎銷售活動E.禁止本地商品流向外地市場
25.根據監督主體不同,會計監督可以分為( )
A.內部監督 B.外部監督C.部門監督 D.行業監督E.個人監督
三、判斷分析題(每題3分,判斷正誤1分,分析2分,計15分)
26.法是統治階級全部意志的體現。
27.國有企業就是國家和政府管理的企業。
28.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
29.國家統計數據以國務院公布的數據為准。
30.行政訴訟中貫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即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負舉證責任。在民事訴訟中,被告應對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
四、筒答題(計20分)
31.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
答:民事法律行為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成立,已經成立的民事行為,只有具備法定的條件才能生效,並受法律的保護。(2分)
(1)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
(3)不違背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32.證券發行的審核制度。(6分)
答:證券發行審核,是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依法對除豁免證券之外的證券發行作出是否准予發行的制度。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注冊制;另一種是核准制。(3分)
注冊制與核准制這兩種證券發行審核體制各具優點,又各有不足。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則可有效地彌補它們的不足,達到相得益彰的結果。(3分)
33.政府采購的方式。(8分)
答:公開招標采購,這是主要的采購方式;(1分)邀請招標方式;(1分)
競爭性談判方式;(1分)單一來源采購方式;(1分)詢價采購方式;(1分)
國務院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方式,如批量采購、小額采購和定點采購等。
(1分)
五、案例分析題(每題10分,計30分)
34. 2001年3月初甲公司與乙糧油公司簽定了購銷100噸大豆的合同,單價每噸2400元,總價款24萬元,交貨款為當年11月30日,交貨地點為天津港碼頭。合同簽定後,甲公司於2001年4月預付貨款24萬元。乙糧油公司為了向甲公司供貨於3月底與某糧庫簽定大豆購銷合同,約定由該糧庫提供乙糧油公司100噸大豆,單價每噸2000元,總價款20萬元。11月28日在天津港交貨,並於4月底預付了部分貨款,某糧庫必須依質按期交貨。
2001年10月,某糧庫向乙糧油公司提出,由於國家調整農產品價格,每噸須漲價200元方能供貨,乙糧油公司立即通知甲公司是否同意漲價,甲公司不同意。乙糧油公司即電復某糧庫不同意漲價,並於10月15日派人赴某糧庫商談。乙糧油公司考慮其與該糧庫的業務關系,同意漲價100元,但糧庫堅持200元。甲公司在交貨無望的情況下,訴諸法院,要求乙糧油公司、某糧庫履約,否則賠償一切經濟損失。
請問:(1)甲公司、乙糧油公司、糧庫之間簽定的合同是什麼合同?是否有效?(2)甲公司要求糧庫作為第三人履約有法律根據嗎?
(3)如逾期不履約,違約金由誰支付?如何支付?(4)本案訴訟費由誰支付?
答:(1)三方簽定的是購銷合同,意思真實,內容合法,為有效合同;
(2)盡管甲公司與糧庫無直接經濟往來,但兩次法律訴及的標的物是同一的,而該標的物的交付直接引起三方法律關系之變更,而甲公司、乙糧油公司之間案件的結果與第三人有利害關系,故應為本案第三人。
(3)如不履約,三方合同終止。.乙糧油公司退甲公司貨款24萬元,並支付違約金與賠償金;糧庫退還乙糧油公司的預付貨款並支付違約金與賠償金。
(4)案件訴訟費由糧庫支付。
35.某市一家生產保溫瓶的工廠,研製出一種新型保溫瓶膽並為此召開新聞發布會。該廠在會上稱:「現在市場上銷售的保溫瓶膽內均含有『有毒砷化物』,只有該廠研製的這種新型瓶,具有無毒、保健的特點。」同時,還允諾消費者可用普通保溫瓶膽換取該廠產品。此消息通過新聞媒體廣為傳播,在同行業中引起極大震動,許多銷售單位紛紛與原來的供貨者終止合同,致使許多普通保溫瓶生產廠家損失極其慘重。為此,保溫行業許多廠家聯系要求有關部門處理此事。
請問:該保溫瓶廠的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嗎?為什麼?
答:該保溫瓶廠的行為是屬於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因為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本案中,保溫瓶廠利用新聞媒體對其所謂新型保溫瓶的性能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違反了公平競爭的原則,損害了保溫行業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所以,是屬於虛假宣傳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36. 2002年3月,王晶與太平洋電腦設計公司簽訂為期5年的勞動合同,被聘為該公司高級工程師,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國外考察培訓,培訓費用約53000元。2003年9月回國後讓王晶主要負責某重點項目的開發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遞交了辭職書,第二天離開公司,因此耽誤了該重點項目的開發進程,公司為另聘用技術開發人員多支出費用32000元。辭職之後,王晶於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於某計算機開發中心擔任高級工程師,領取了工資並享受了福利待遇。
問題:(1)王晶的做法是否合法?
(2)應該由誰來承擔太平洋電腦設計公司的經濟損失?
試卷代號:2605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開放專科」期末考試
經濟法律基礎 試題答案及評分標准
答:(1)王晶的做法違反了《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根據《勞動法》的規定,勞動合同的解除必須依法進行,即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本案中,王晶提出辭職後第二日就離開了公司,其行為違反了《勞動法》的規定,並給公司造成了兩大損失:一是培訓所支付的培訓費;二是因王晶突然辭職延誤了工作進程造成的經濟損失。
(2)王晶應當對這兩部分的經濟損失承擔賠償責任。
(供參考)
2011年1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計20分)
1.C 2.A 3.C 4.B 5.D6.C 7.D 8.D 9.A 10.C11.C 12.B 13.A 14.A 15.C16.A 17.A 18.B 19.B 20.D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3分,計15分,多選少選均不得分)
21. ABC 22. ACDE 23. ABC 24. ABCE 25. AB
三、判斷分析題(每題3分,判斷正誤1分,分析2分,計15分)
26.錯誤。法是統治階級基本意志的體現,而不是統治階級全部意志的體現。27.錯誤。國有企業是政府投資或者參股設立的企業。
28.正確。消法規定,對國家規定或者經營者與消費者約定包修、包換、包退的商品,在保修期內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經營者應當負責更換或者退貨,如果是大件商品經營者還要承擔運輸費用,這是侵犯財產權的民事責任。
29.錯誤。國家統計數據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為准。
30.錯誤。民事訴訟中貫徹「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即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負舉證責任。在行政訴訟中,被告應對其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承擔舉證責任。
3. 經濟法基本原則建立的依據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經濟法律應有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是對經濟立法、經濟司法以及經濟法學研究具有指導作用和適用價值的根本思想。
經濟法的基本原則是經濟法規所體現的具有普遍意義的指導原理,是經濟規律與法律科學結合的具體體現.在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過程中,確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對健全經濟法律體系具有重要的基礎作用.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也必將融入世界經濟體系.我國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不僅要反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的本質特徵,還要體現我國信守對世貿組織的承諾,經濟法的基本原則也應隨之注入新的內容.
法作為一個新興的法的部門,也應該有其基本原則和核心基本法。
權、利相結合和國家、集體、個人利益相統一的原則;兼顧公平和效率的原則;經濟民主和經濟法制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和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原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等等。
一。,經濟法基本原則的確立,主要是以下四方面的內容。
第一、協調經濟原則。市場管理法,如反壟斷法律制度、反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票據法律制度、證券法律制度等等都是國家對經濟的調整管理,「國家之手」在經濟關系中的作用是協調本國經濟,完善產業結構。在調整過程中應該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注意客觀經濟條件和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主動靈活地發揮經濟法的調節作用。
第二、效率公平原則。「效率是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最多東西的特性;公平是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公平分配的特性。」⑦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效率和公平往往是不能兼顧的,一項政策的出台和實施要麼重效率輕公平,要麼重公平輕效率。經濟法的作用就在於用法律的形式保護整個國民經濟的效率和公平。在某一個階段可以促進其中的一面,但就整體而言必須兼顧二者。
第三、利益兼顧原則。要貫徹利益兼顧原則必須正確處理以下四個關系:正確處理國家與企業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國家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企業與勞動者個人之間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中央與地方之間的利益關系。⑧經濟法的任務就在於堅持國家整體經濟利益,兼顧地方、企業、個人等各種利益,實現社會整體利益最大化。
第四、可持續發展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需要考慮的重大課題。經濟的發展涉及到資源的開發利用,廢棄物的排放,環境保護和治理等一系列社會性問題。因此,經濟法必須強調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不能為眼前的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
二、經濟法基本原則確立的意義
上述四個原則是相輔相成的統一整體,聯系著各個經濟主體的利益分配,貫穿了國家調控經濟的全部過程,使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得到結合,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基本原則的確立,鞏固了經濟法作為一個獨立法的部門的地位,完善了經濟法學理論體系,有利於抵制「大民法觀念」和「經濟法學說」,有力駁斥「經濟法沒有理論」的觀點。
其次,在實務上,原則的確立為經濟法規則提供了基礎和出發點,對新法律法規的制定具有指導意義,對理解經濟法律具體條文亦有指導意義。經濟法原則可以作為未被法條規定的疑難經濟案件的斷案依據和審判依據,並且為制定《經濟法綱要》指出立法方向。
經濟法學界、整個法學界,乃至國民經濟發展都會因基本原則的確立而受益
4. 緇忔祹娉曠殑鐗規ф湁鍝浜
娉曞緥灞炴э細緇忔祹娉曟嫢鏈夋櫘閫氭硶寰嬬殑鍩烘湰灞炴э紝鍖呮嫭鍥藉舵剰蹇楁с佽勮寖鎬у拰寮哄埗鎬с備笌鍏朵粬娉曞緥閮ㄩ棬鐩告瘮錛岀粡嫻庢硶鍏鋒湁鍏剁嫭鐗逛箣澶勩傚叿浣撲綋鐜板湪浠ヤ笅鍑犱釜鏂歸潰錛
1. 緇煎悎鎬э細緇忔祹娉曠殑緇煎悎鎬т綋鐜板湪鍏惰皟鏁磋寖鍥寸殑騫挎硾鎬э紝鍖呮嫭錛
- 璋冩暣鎵嬫碉細緇忔祹娉曠患鍚堣繍鐢ㄦ皯浜嬨佽屾斂銆佸垜浜嬨佺▼搴忋佷笓涓氬拰鎶鏈絳夊氱嶆硶寰嬫墜孌靛圭粡嫻庡叧緋昏繘琛岃皟鏁淬
- 瑙勮寖鏋勬垚錛氱粡嫻庢硶鍖呭惈澶氫釜閮ㄩ棬緇忔祹娉曚互鍙婂氱嶈勮寖褰㈠紡錛屽傛硶寰嬨佹硶浠ゃ佹潯渚嬨佺粏鍒欏拰鍔炴硶絳夈
- 璋冩暣鑼冨洿錛氭兜鐩栧畯瑙傜粡嫻庣$悊鍜岃皟鎺у叧緋伙紝浠ュ強寰瑙傜粡嫻庣$悊鍜屽崗浣滃叧緋伙紝娑夊強宸ヤ笟銆佸啘涓氥佸晢璐搞佽儲鏀褲佺◣鏀躲侀噾鋙嶃佺粺璁°佸¤°佷細璁°佹搗鍏熾佺墿浠楓佺幆淇濄佸湡鍦扮瓑澶氫釜棰嗗煙銆
2. 緇忔祹鎬э細緇忔祹娉曠洿鎺ヤ綔鐢ㄤ簬緇忔祹棰嗗煙錛屽叿鏈夋槑紜鐨勭粡嫻庣洰鐨勩傚畠閫氬父灝嗙粡嫻庡埗搴︺佺粡嫻庢椿鍔ㄧ殑鍐呭瑰拰瑕佹眰鐩存帴瑙勫畾涓烘硶寰嬨傜粡嫻庢硶鍙嶆槧浜嗙粡嫻庣敓媧葷殑鍩烘湰瑙勫緥錛屾湇鍔′簬緇忔祹鍩虹錛屽苟鍙楃粡嫻庡熀紜鐨勫喅瀹氬拰鍒剁害銆傜粡嫻庢硶寰嬭勮寖鐨勫埗瀹氬熀浜庡㈣傜粡嫻庢潯浠剁殑鎴愮啛鍜岀粡嫻庡艦鍔跨殑闇瑕侊紝鑰岄潪絝嬫硶鑰呬富瑙傛剰蹇楃殑闅忔剰鍒涢犮傛ゅ栵紝緇忔祹娉曡皟鏁翠富瑕佷緷闈犵粡嫻庢墜孌碉紝涓庤屾斂銆佸垜浜嬫墜孌典笉鍚屻
3. 琛屾斂涓誨兼э細緇忔祹娉曟槸 鍥藉剁$悊銆佸共棰勩佷粠浜嬬粡嫻庢椿鍔錛屽弬涓庣粡嫻庡叧緋葷殑浜х墿銆傚湪璋冩暣緇忔祹鍏崇郴榪囩▼涓錛岀粡嫻庢硶鐩存帴浣撶幇浜嗗浗瀹剁殑鐗規畩鎰忓織銆備綔涓哄浗瀹舵剰蹇楃殑浣撶幇錛岀粡嫻庢硶鍏鋒湁杈冨己鐨勫己鍒舵с佹巿鏉冩у拰鎸囧兼с傚畠閫氳繃闄愬埗鎴栫佹㈡ц勫畾鏉ヨ勮寖涓諱綋鐨勮屼負錛屼績榪涗富浣撹屼負絎﹀悎紺句細緇忔祹鏁翠綋鍒╃泭錛屼負澶勭悊緇忔祹綰犵悍鎻愪緵渚濇嵁銆
4. 鏀跨瓥鎬э細緇忔祹娉曟槸鍥藉跺弬涓庡拰璋冩帶緇忔祹鐨勯噸瑕佸伐鍏楓傚叾鏍稿績浠誨姟鏄瀹炵幇鐗瑰畾鐨勭粡嫻庝綋鍒跺拰緇忔祹鏀跨瓥瑕佹眰錛屽洜姝ゅ叿鏈夋樉钁楃殑鏀跨瓥鎬х壒寰併傜粡嫻庢硶鏍規嵁鍥藉舵剰蹇楃殑闇瑕佸皢鏀跨瓥璧嬩簣娉曞緥鏁堝姏錛屽苟闅忔斂絳栧彉鍖栬岃皟鏁淬傛墽娉曞拰鍙告硶鍔涘害涔熷彈鍒版斂絳栫殑褰卞搷銆
浠ヤ笂鍐呭逛緷鎹銆婂叕鍙告硶銆嬭繘琛屾硶寰嬪垎鏋愬拰闃愯堪銆
5. 經濟法如何在實際生活中有效運用
經濟法主要調節經來濟主體與政自府之間的法律關系,其主要特徵為在兩個平等主體之間介入了政府「第三隻手」,主要內容包括市場規製法與宏觀調控法,涉及法律有財稅法、競爭法、房地產法、勞動法等。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自主選擇權競價權等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小企業不可以私自壟斷過低壓價打壓其他同行業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