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計時工資

勞動合同法計時工資

發布時間: 2025-07-04 00:50:12

㈠ 勞動合同計件工資怎麼寫

法律主觀:

你問的勞動合同中的工資怎麼寫,其實就是關於勞動報酬的規定。答案如下(一)乙方正常工作時間的工資按下列第1種形式執行,並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1.計時工資:(1)乙方正常工作時間工資按執行,初始工資額為/元/月或/元/時;(2)乙方試用期工資為/元/月(試用期工資不得低於甲方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本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甲方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2.計件工資:(1)計件單價/;(2)勞動定額/(確定的勞動定額原則上應當使本單位同崗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勞動者在法定勞動時間內能夠完成);3.其他形式(如實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資):/。4.甲方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物價水平和政府頒布的工資增長指導線等情況,依法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製度。經甲乙雙方協商或者以集體協商的形式,依法確定工資正常增長的具體辦法和幅度。(二)乙方的績效薪酬或獎金的計發辦法為:按公司績效,考核制度執行。(三)乙方的津貼、補貼的發放標准和辦法為:。(四)工資必須以貨幣形式支付,不得以實物及有價證券替代貨幣支付。(五)甲方每月25日發放上月工資。如遇法定休假日或休息日,則提前到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六)甲方依法安排乙方延長工作時間或者在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加班的,應按《勞動法》的規定支付加班工資,但乙方休息日加班被安排補休的除外。

法律客觀:

《勞動法》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㈡ 勞動合同法計時工資的內容是什麼

一、 計時工資由以下三個要素構成 1、計量勞動與支付報酬的時間單位。 2、計量勞動量與相應報酬的技術標准。 3、勞動者所付出的實際有效勞動時間。 二、 計時工資的具體形式 1、小時工資制。 2、日工資制。 3、月工資制。 4、年薪制。指的是對企業中受聘任擔任廠長、經理的企業經營者實行的一種特定形式的計時工資制。 三、 勞動合同法計時工資 1、根據勞動部頒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 勞動法 》若干問題的意見(屬政府 法規 ),選擇工時制度,具體規定如下: 2、六十五條,經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作時間的用人單位,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周期綜合計算工作時間,但其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應與法定標准工作時間基本相同。(實行綜合計算工作時間須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 3、六十六條,對於那些在市場竟爭中,由於外界因素的影響,生產任務不均衡的企業的部分職工,經勞動行政部門嚴格審批後,可以參照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辦法實施,但用人單位應採取適當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4、六十七條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不受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的日延長工作時間標准和月延長工作時間標準的限制,但用人單位應採用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的工作和休息方式,確保職工的休息休假權利和生產、工作任務的完成。 5、勞動法第四十一條還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6、按勞動法和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的規定,法定的公休日為104天/年, 法定節假日 為11天。 勞動合同法計時工資的主要規定了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以及 加班 時間,主要是為了維護勞動者的基本權利,計時工資在現在很多企業中比較常見,計時工資穩定性比較好,對員工來說非常安心,但是計時工資也有很多缺點,很多企業都制定了相應的獎勵制度,彌補計時工資的不足,企業在實行計時工資制度應該遵守國家相應的法律法規。

㈢ 勞動合同上計時工資怎麼填

計時工資根據職工的工作時間,按照工資標准、等級計算填寫。所謂工資標準是指每個職工在單位時間內所得的工資額。計時工資既不是基本工資,又不是工資總額。計時工資是指按照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工資的一種方式,按照勞動者本人的技術、業務等級水平,或者是勞動者所在工作崗位。
法律分析
計時工資是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計算的,職工的等級不同、工種不同、職務不同,其工資標准也是不同的,而對於同工種、同級別的職工來說,計時工資反映的是他們在一定時間內付出的勞動量平均數,而不能完全反映 他們實際付出的勞動量,所以,還需要其他的報酬形式來補充。是指按照勞動者的工作時間來計算工資的一種方式。計時工資可分為:周工資制、日工資制和小時工資制。計時工資制是按照職工的技術熟練程度、勞動繁重程度和工作時間的長短來計算和支付工資的一種分配形式。它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工資標准;二是實際工作時間。由於計算時採用的時間單位不同,計時工資可分為以下形式:(一)小時工資制。小時工資制就是按照小時工資標准和實際工作的小時數來計算工資。小時工資標准按日工資標准除以日法定工作時數求得。(二)日工資制。日工資制就是根據勞動者的日工資標准和實際工作日數來計算工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第七十二條 非全日制用工小時計酬標准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規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准。非全日制用工勞動報酬結算支付周期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熱點內容
立法權下放 發布:2025-07-04 05:59:21 瀏覽:509
公司繳納社會保險的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04 05:48:14 瀏覽:898
民事訴訟法2014全文 發布:2025-07-04 05:47:17 瀏覽:518
馬化騰法官 發布:2025-07-04 05:36:12 瀏覽:501
珠寶行業員工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04 05:33:58 瀏覽:70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網路侵權 發布:2025-07-04 05:16:10 瀏覽:75
民事訴訟法71條75條 發布:2025-07-04 05:13:58 瀏覽:581
內蒙王勇律師 發布:2025-07-04 05:13:18 瀏覽:739
法治素養思修 發布:2025-07-04 05:13:18 瀏覽:865
勞動法勞務派遣人員的五險一金 發布:2025-07-04 05:02:44 瀏覽: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