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承攬合同案例

合同法承攬合同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1-12 01:06:38

Ⅰ 加工承攬合同是屬於合同法上的關系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專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屬,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所以說加工承攬合同是屬於《合同法》上所規定的合同之一。
如果還想了解有關加工承攬合同的其他問題,建議可以參考《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至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下面是鏈接,可直接點擊閱讀《合同法》法條。
http://law..com/pages/chinalawinfo/2/16/_0.html

Ⅱ 承攬合同糾紛能適用建設工程合同的有關法律規定嗎

這里的建設工程合同中的工程質量問題的責任分擔,應該是針對發包方對第三人責任的承擔問題。
而不是說承包方與發包方之間的問題,也就是說,發包方對外就工程質量問題承擔責任。

但是,在發包方和承包方這兩者之間,不管是建設工程合同還是承攬合同,都是需要承包方或承攬人按合同約定
做出質量合格的工程,這一點是這兩種合同應該都共同約束的。所以這里承包商的主張應得不到支持。

Ⅲ 承攬合同

承攬合同是日常生活中除買賣合同外常見和普遍的合同。
在承攬合同中,完成工內作並交付工作成果的一方容為承攬人,接受工作成果並支付報酬的一方稱為定作人。
承攬合同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類型。
《合同法》第251條第1款規定: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

Ⅳ 關於合同法268條

定作人對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
合同一經訂立,就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內不能擅自變更解除,這是合容同法確定的一項重要原則。但是,由於承攬合同是一種與人身有密切關聯的特殊合同,合同法第268條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造成承攬人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這體現了承攬合同與一般合同的區別,是合同法確立的一項新制度,符合了現代民法立法潮流。各國民法典基本上均規定,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定作人行使對承攬合同的隨時解除權,應否受到限制?對此,合同法沒有任何具體規定。實踐中存在兩種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不應予以限制;另一種觀點認為,應當予以限制。從國外立法看,許多國家或地區的民法典雖在賦予定作人的法定解除權的同時,對這種解除權的行使作了必要的限制。如德國民法典第649條規定:「承攬人未完成工作前,定作人得隨時解除契約。」日本民法典第641條規定:「在承攬人未完成工作時期,定作人,無論何時,都得賠償損害而解除契約。」我國台灣地區民法典第511條也規定:「工作未完成前,定作人得隨時終止契約,但應賠償承攬人因契約終止而生之損害。」

Ⅳ 合同法的案例

轉買賣合同與加工承攬合同的區別

在法律實務中買賣合同與承攬合同有著明顯的區別,同時兩者也有著極大的相似性,其中買賣合同與承攬合同中承攬人提供原材料的定作合同最為相象,比如中央空調定作合同、印刷合同等等。由於二者的相似性,給合同的定性和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處理具體案件時,首先應當對一份具體合同的性質做出准確判斷,然後才能選擇適用具體案件的法律依據,基於此掌握兩類合同的區分標准就成為一種必須。
一、買賣合同與承攬合同的區分標准。
法律之所以區分各種有名合同,並在實體法和訴訟法中針對各類合同作出不同的法律規定,原因在於立法者對各種契約關系中的利益關注程度不同。換句話說,在紛繁復雜的契約法律關系中,由於立法者更側重於對某一秩序的干預和調整,或對某一利益的保護,因此通過成文法賦予了相關一方當事人某種不同與其他人的權利和義務,正是由於這些權利義務的不同,才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有名合同。
首先,從實體法即《合同法》的規定來看,雖然加工承攬合同與買賣合同有著相似性,但是定作合同還是有著與買賣合同的顯著區別:比如合同法規定定作人對承攬人的工作有監督、檢查權,定作人有單方改變定作方案的權利,有單方要求承攬人停止加工行為的權利,承攬方未經許可不得留存技術資料和復製品等。法律賦予定作人如此諸多的權利,其結果幾乎使定作人達到了控制整個加工過程的程度。其實也就是讓定作人控制整個加工過程,反過來也就是說,只有定作人控制整個加工過程的合同,法律才確認其為承攬合同。從合同當事人的角度來解釋也就是說,只有在定作人有控制生產人生產過程、而相關商品生產人也同意定作人對自己的生產過程進行必要控制時,雙方才稱得上達成了「加工承攬」的合意;如果雙方雖然達成了某種合同合意,但該合意中不包含定作人對生產過程進行必要控制的內容,則雙方達成的就不是「承攬」合意而是別的合同合意,雙方簽定的合同也就不是承攬合同而是別的合同。因此,在現實中,即便有的合同作了諸如「留置權」的約定,但如果該合同中沒有定作方控制生產過程的意思表示,或者該合同明確排斥定作方對生產方的必要控制,則不論雙方在合同中如何約定留置權,都不能認定雙方簽定的合同是承攬合同。
其次,從訴訟程序法來看。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民事訴訟法的適用解釋中,明確將承攬合同的加工地作為承攬合同的履行地以及訴訟管轄地,這與買賣合同一般以標的物交付地為合同履行地是有明顯不同。最高人民法院做如此規定,一般來說,,為了達到最大限度的查明案件真相的目的,即通過訴訟管轄權的制度構建,使法院最大可能的接近案件主要事實的發生地,以方便辦案。而最高法院將承攬合同的「加工地」作為承攬合同的履行地,並進而將加工地作為訴訟管轄地,這說明司法機關關注的也是承攬合同的加工過程,審查的重點也是加工過程中雙方當事人權利義務的行使和履行。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也說明法院系統亦認為注重加工過程約定的合同才是承攬合同,反過來解釋就是,不注重加工過程而只注重標的物交付和轉讓的合同的應當是買賣合同。
由此可以得出明確的結論:在承攬合同中,定作人注重的是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監督;如果一個合同規定了定作人對生產過程的必要的控制權,而且這些控制權顯然屬於該合同的重要部分,則該合同應屬於承攬合同,反之則屬於買賣合同。
二、區分買賣合同和承攬合同的具體方式方法。
現實中的案件事實是多種多樣的,如何適用這一標准處理具體案件仍須進一步探討,否則即便掌握了區分標准也無任何益處。,在實務中應針對不同情況做如下處理:
第一,在審查一份合同時,應首先審查該合同有無意在強調標的物的接受人(具體合同中可能寫作購買人或承攬人)對生產進行控制的內容。比如審查合同有沒有約定標的物接受人享有材料選材或者生產過程的監督檢查權、是不是享有單方設計變更權或終止定作權。這些約定不一定全部具備,但是必須能顯示出定作人對生產過程的必要控制,如果沒有體現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應認定為買賣合同。反之則認定為承攬合同。
第二,標的物的特定性一般不應作為兩類合同的區分標准,只能作為最後的輔助參考標准。但不是實質區分標准。但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標的物是特定的,但如果合同沒有體現定作方的任何生產控制權(比如合同雖然約定由定作人提供圖紙,但合同沒有約定或明確排斥了定作人的監督權和隨意解除權,則可以視為雙方只有買賣特定物的合意,並無承攬的合意),也不能認定是承攬合同。
第三、在前述兩種情況仍不能確定合同性質時,如何處理?,那要看合同的性質和內容,並加以區別對待:因為買賣合同更具有一般性,而承攬合同相對來說屬於一種「特殊」合同,因為買賣合同的規定基本上都適用承攬合同,而承攬合同的不一定是用於買賣合同,既然該合同不具備承攬合同的特殊要件,應當按照買賣合同來來處理,這樣更為簡便易行。

因此我認為該合同應為買賣合同。

Ⅵ 1)該案例中的合同是買賣合同還是承攬合同合同性質的不同對案件的結果是否有影響

我認為該案例中的合同是買賣合同。對設備的改造的條款可以比照適用內《合同法》關於承攬合同容的規定。因為合同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表現,只要不違法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想怎麼約定就怎麼約定。所以對合同性質的定性不會影響案件結果。

《合同法》157條:買受人收到標的物時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間內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應當及時檢驗。
《合同法》158條2款,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發現或者應但發現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

根據案情,印刷廠已經按照法律要求通知了科技開發公司,沒有違反約定的地方。是科技開發公司違約,印刷廠完全可以向其主張違約責任,要求科技開發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履行義務

Ⅶ 合同案例

這個屬於加工承攬合同糾紛。《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承攬合同是承攬人回按照定作人的要答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本案中屬於加工。
《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三條承攬人應當以自己的設備、技術和勞力,完成主要工作,但當事
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承攬人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的,應當就該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
向定作人負責;未經定作人同意的,定作人也可以解除合同。所以,本案加工人乙公司未經定作人同意,將其承攬的主要工作交由第三人完成,定做人便享有了合同的法定解除權。
傢具廠的做法構成違約,甲公司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院應該判決甲公司與乙傢具廠的合同關系解除,並判處乙傢具廠賠償甲公司的損失。

Ⅷ 承攬合同法定作人定作有錯造成承攬人傷殘的該怎樣承擔責任

定作人有過錯需要根據過錯程度承擔責任。
如果承攬人致人損害或自己受版害,完全是由於定權作人的指示過錯造成的,承攬人沒有任何過錯,在此情況下,定作人承擔全部賠償責任,承攬人不承擔責任。
在承攬人執行承攬事項不法侵害他人權益造成他人損害時或者自己損害,雖然有定作人的指示過錯,但承攬人也有過錯的,由定作人和承攬人按照過錯程度承擔。

Ⅸ 二、合同法案例題:

回答如下:1、乙公司有權拒絕先行供貨,因為合同約定的是同時履行。
2、乙公司有專權留置貨物,屬這是乙公司的法定留置權。
3、服裝過季造成的損失應由甲公司承擔,因為這是由於甲公司違約造成的。
4、A公司可以主張贈與行為無效,因為甲公司的行為屬於惡意逃避債務的行為。
5、A公司和乙公司可以對甲方的到期債權行使代位權。

Ⅹ 急!求助!合同法案例分析,拜託知道的人幫忙解答!

1、H公司與D公司簽訂的是承攬合同。
承攬合同的特徵:
(l)承攬合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為目的版,在承攬合同中,權定作人的目的就是取得承規人完成的一定的工作成果.
(2)工作成果要有一定的物質形態表示。如修繕、修理要體現在修復物的完好,加工、定作要形成符合對方要求的物品.
(3)承攬合同的標的具有特定性。承攬合同的標的是以能滿足定作人特殊需要的勞動成果.
(4)承攬合同的承攬人應以自己的風險獨立完成工作.
(5)定作人可以隨時解除承攬合同.
(6)承攬合同是雙務,有償合同.
2、H公司與D公司之間是委託加工關系,D公司與L公司之間是委託加工關系。H公司與L公司之間沒有法律關系。
3、D公司將7000件雨衣加工進行了轉委託,應當對委託加工的產品質量等承擔責任。
4、不用。雙方簽訂的合同是有效合同,H公司按照合同履行,沒有過錯。
5、駁回D公司起訴。

熱點內容
拘留條例實施辦法 發布:2025-08-15 02:09:54 瀏覽:852
勞動法發布是哪年 發布:2025-08-15 01:49:46 瀏覽:247
往來郵件公證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01:48:31 瀏覽:671
司法公務員待遇 發布:2025-08-15 01:40:51 瀏覽:258
嫁律師 發布:2025-08-15 01:35:54 瀏覽:818
勞動法如果公司搬遷賠錢嗎 發布:2025-08-15 01:30:11 瀏覽:155
江寧司法 發布:2025-08-15 01:28:02 瀏覽:910
關於道德的英語小故事 發布:2025-08-15 01:21:56 瀏覽:556
公司代發工資法律風險 發布:2025-08-15 01:06:44 瀏覽:524
互聯網買賣方面法規 發布:2025-08-15 01:03:42 瀏覽: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