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法學派法與道德的看法
① 實證主義法學派過於注重法律的什麼
實證主義法學派過於注重法律的秩序價值。
法律實證主義認為,法律的有效性和道內德、公正無關。對於實容證主義來說,「法是什麼」僅僅依賴於「什麼已經被制定」和「什麼具有社會實效」。
實證主義法學派的基本觀點是:法學的研究范圍僅限於實然法,至於應然法和道德則是倫理學應該研究的;法是國家主權者的命令,是一個「封閉的邏輯體系」。在法和道德本質聯系的問題上主張不符合道德的法不影響法的實在性的觀點。由此可以自然推定出惡法亦法的觀點,這也是其與自然法學派主要的分歧之一,自然法學派主張惡法非法,從自然法和道德的合理性基礎上探討法的合理性問題。
② 美國憲法對宗教的規定
在宗教問題上美國的憲政安排有以下特點:
1. 宗教的法律定義涉及兩個層次:憲法第一修政案的規定和聯邦最高法院對其之解釋。但是,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劃界是最根本的。它的核心思想是政教分離和公權力不能歧視任何宗教並應當為其提供法律保護。盡管聯邦最高法院的解釋可以拓寬或者收窄第一修正案劃下的界限,但是存在著這樣一個界限。而且一經司法解釋的確立,它是不能逾越的。
2. 在大部分情況下,聯邦最高法院都避免給「宗教」一詞下定義。這點表明美國的司法制度的一個原則,即任何關於公民權利的定義性規定都可能是限定。法院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其法律解釋違反第一修正案的精神。
3. 聯邦最高法院對宗教的解釋越來越多地採用多元的包容主義方法,以回應社會中存在著為數眾多的異質宗教的現實要求。這一要求強化了聯邦最高法院避免給「宗教」下定義的傾向。即使法院需要給出一個定義,但是面對不同宗教的不同教義,為了盡可能提供第一修正案保護,定義也很自然落到人的內心性―所有宗教都共同擁有的一個面向。
4. 在美國,信念的權利是絕對的,宗教行為才是法院關注的對象。後者必須符合社會利益。然而,涉及刑事問題的宗教行為由刑法規范,因此一經定罪就不存在是否受到第一修正案保護的問題,所以在美國邪教往往不會引起宗教定義的爭議。邪教之所以是邪只是就其刑事行為而言,即使它被承認為宗教,但是其刑事行為不受第一修正案保護。相反,邪教的信念本身無論多邪,只要它的實踐形式不違法,它依然受到憲法第一修正案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