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合同法全文
① 經濟合同法第182條
第一百八十二條
用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當事人的約定及時交付電費。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中止供電。
【釋義】本條是對用電人交付電費的義務和逾期交付電費的違約責任的規定。
供用電合同是供電人向用電人供給電力,用電人支付電費的合同。供用電合同實際上是一種特殊買賣合同,即用電人向供電人購買電力以供使用,同時向供電人支付該電力的價款,雙方買賣的標的物是電力。在供用電合同中,支付價款是用電人的主要義務。電力的價款即電費,是電力資源實現其商品價值的貨幣形式,是供電人出賣電力的對價,用電人只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履行交付電費的義務,才能實現電力的商品價值,完成一次電力資源的買賣過程。
用電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付電費,主要是按照有關電力供應與使用的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交費的義務。電力法第三十三條第三款規定,用戶應當按照國家核準的電價和用電計量裝置的記錄,按時交納電費;對供電企業查電人員和抄表收費人員依法履行職責,應當提供方便。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用戶應當按照國家批準的電價,並按照規定的期限、方式或者合同約定的辦法,交付電費。用電人按照約定交付電費,主要是按照約定的電費結算方式、交付期限等履行交費的義務。
用電人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未交付電費,應當承擔遲延支付的違約責任。如果供用電雙方就遲延交付電費約定了違約金,則用電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違約金。違約金作為一種違約責任形式,是指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一方違約時生效的獨立於履行行為之外的金錢給付,約定違約金主要在於補償一方當事人因對方違約所造成的損失。有關電力供應與使用的行政法規和規章對遲延支付的違約金作出了規定。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用戶逾期未交付電費的,供電企業可以從逾期之日起,每日按照電費總額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加收違約金,具體比例由供用電雙方在供用電合同中約定。供電營業規則第九十八條規定,用戶在供電企業規定的期限內未交清電費時,應承擔電費滯納的違約責任。電費違約金從逾期之日起計算至交納日止。每日電費違約金按下列規定計算:
1.居民用戶每日按欠費總額的千分之一計算;
2.其他用戶:
(l)當年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干分之二計算;
(2)跨年度欠費部分,每日按欠費總額的干分之三計算。
目前,供用電合同多採用格式條款訂立,供用電雙方一般按照上述規定約定遲延支付的違約金。
隨著電力供應的逐步市場化和利用非格式條款訂立供用電合同的現象的大量增加,雙方當事人可能沒有預先約定違約金,在這種情況下,用電人逾期不交付電費的,應當支付電費的逾期利息,以補償供電人因不能按期收回電費所受的損失。逾期利息從逾期之日起計算至交納日止。此逾期利息應只具有補償性。
經催告,用電人在合理期限內仍不交付電費和違約金的,供電人可以中止供電。供用電合同是一種持續供給合同,供電人按照約定向用電人持續供應電力,用電人按期支付電費,因而屬於雙務合同。如果供電人供應了電力,用電人不交付電費,供電人為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就可以拒絕繼續供電。但中止供電前,供電人負有催告義務,並應給用電人一個合理期限以作準備,這是合同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該期限的具體時間,視具體情形而定。此外,供電人中止供電,應當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程序辦理。用電人交付電費和違約金後,供電人應當及時恢復供電。
② 供電局有權要求與企業簽訂供用電合同嗎,不簽會怎麼樣
這個不全是說的那麼不好,雖說有些條款有待商議,但簽供電合同時為了雙方把損失降到最低。簽訂合同供電局也要更好的確保供電質量。當供電局需要停電時可以及時通知客戶做好准備,避免客戶損失,或者因不可避免災害停電供電局就不需要承擔責任了。這是雙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