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可以夜間扣押嗎
⑴ 行政強制執行的方式有哪些
1、代履行
代履行,又叫代執行,是指義務人不履行法律、法規等規定的或者行政行為所確定的可代替作為義務,由行政強制執行機關或第三人代為履行,並向義務人徵收必要費用的行政強制執行方法。代履行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件:
(1)存在相對人逾期不履行行政法上義務的事實,且此種不履行因故意或過失引起。
(2)該行政法上的義務是他人可以代為履行的作為義務。
(3)代履行的義務必須是代履行後能達到與相對人親自履行義務同一目的的義務。
(4)由義務人承擔必要的費用。
2、執行罰
執行罰是一種間接強制執行的手段。它是指有關國家機關對拒不履行已經生效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當事人進行制裁,以迫使當事人自覺履行該具體行政行為所確定的義務的法律制度。執行罰可分兩類:一是執行行政罰;二是執行罰。
3、直接強制
直接強制,是指在採用代執行、執行罰等間接手段不能達到執行目的,或無法採用間接手段時,執行主體可依法對義務人的人身或財產直接實施強制,迫使其履行義務或實現與履行義務相同狀態的強制執行方法。
(1)行政法可以夜間扣押嗎擴展閱讀:
性質
1、行政性。行政強制執行是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權力而依法定職權實施的單方的具體行政行為,具有明顯的行政性。
2、強制性。這是行政強制執行的根本特徵。正是這種措施所具有的強制性使其區別於行政機關實施的不需要藉助於強制即能實現的其他行政措施。
3、執行性。行政強制執行的目的在於促使行政相對方履行義務,保障行政處理決定的實際、有效執行。
行政強制執行的行政性、強制性、執行性是相互聯系的,缺一不可。
⑵ 2020法考備考考點【行政法】特別程序
一、特別程序(★)
除一般程序要求外,行政機關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還須遵循特別程序要求。
(一)實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
當場告知或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後立即通知當事人家屬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行政機關、地點和期限。在緊急情況下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機關後,立即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並補辦批准手續。如法律規定對此類措施的其他程序作出規定,應從其規定。行政機關實施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得超過法定期限(治安管理詢問不超過8小時,可能行政拘留的不能超過24小時)。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目的已經達到或者條件已經消失,應當立即解除。
(二)查封、扣押
1.實施主體和對象
(1)主體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排除其他任何主體。
(2)對象
限於涉案場所、設施或者財物,不得查封扣押公民個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不得重復查封。
2.形式要求
行政機關決定實施查封、扣押的,應當製作並當場交付查封、扣押決定書和清單。查封、扣押清單一式二份,由當事人和行政機關分別保存。
3.期限
(1)一般期限:不得超過30日。
(2)情況復雜:經機關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延長不得超過30日。
(3)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除外。
4.保管及處置
(1)保管
行政機關保管或委託第三人保管,保管、檢測費用由行政機關承擔。
(2)處置
處置包括:①沒收。②銷毀。③解除:沒有違法行為;查封、扣押內容與違法無關;處理決定已經作出;期限屆滿。
(三)凍結
1.實施主體和對象
【關聯法條】《行政強製法》第29條 凍結存款、匯款應當由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實施,不得委託給其他行政機關或者組織;其他任何行政機關或者組織不得凍結存款、匯款。
凍結存款、匯款的數額應當與違法行為涉及的金額相當;已被其他國家機關依法凍結的,不得重復凍結。
(1)主體
法律規定的行政機關,排除其他任何主體。
(2)對象
凍結數額應當與違法行為涉及的金額相當,不得重復凍結。
2.通知書與決定書
【關聯法條】《行政強製法》第30條 行政機關依照法律規定決定實施凍結存款、匯款的,應當履行本法第十八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三項、第七項規定的程序,並向金融機構交付凍結通知書。
金融機構接到行政機關依法作出的凍結通知書後,應當立即予以凍結,不得拖延,不得在凍結前向當事人泄露信息。
法律規定以外的行政機關或者組織要求凍結當事人存款、匯款的,金融機構應當拒絕。
第31條 依照法律規定凍結存款、匯款的,作出決定的行政機關應當在三日內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凍結決定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地址;
(二)凍結的理由、依據和期限;
(三)凍結的賬號和數額;
(四)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和期限;
(五)行政機關的名稱、印章和日期。
決定後向金融機構交付凍結通知書,3日內向當事人交付凍結決定書。
3.期限
凍結後30日內作出處理決定,經負責人批准可延長,延長不得超過30日,法律另有規定除外。
4.解除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機關應當及時作出解除凍結決定:
(1)當事人沒有違法行為。
(2)凍結的存款、匯款與違法行為無關。
(3)行政機關對違法行為已經作出處理決定,不再需要凍結。
(4)凍結期限已經屆滿。
(5)其他不再需要採取凍結措施的情形。
行政機關作出解除凍結決定的,應當及時通知金融機構和當事人。金融機構接到通知後,應當立即解除凍結。行政機關逾期未作出處理決定或者解除凍結決定的,金融機構應當自凍結期滿之日起解除凍結。
⑶ 2012司考行政法:治安管理處罰的一般程序
行政處罰的程序、特別是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包括決定程序和執行程序)是每年司法考試的必考點,必須熟練掌握。需要說明的是,這里的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都是針對決定程序而言的。
作為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管理處罰的決定程序也包括簡易程序和一般程序(包含聽證程序)。《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治安管理處罰的簡易程序以及一般程序中的聽證程序的規定,僅僅較《行政處罰法》有個別調整,對此已經在《行政處罰法》中結合相應法條一並進行了講解。而對於治安管理處罰的一般程序,《治安管理處罰法》作了更加詳細的規定,需要重點掌握其以下特殊規定:
1. 受理。對治安管理案件,在受理後應當進行登記。(第77條)
2. 傳喚。掌握以下三點:(1)傳喚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准。 (2)傳喚方式:原則上使用傳喚證傳喚;現場辦案可以口頭傳喚,但必須出示工作證件,且在詢問筆錄中註明。(3)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第82條)
注意:傳喚只適用於違法人員,對於受害人、證人不適用;對於口頭傳喚須出示工作證件可以推而廣之,即只要在公安機關以外辦案,均須出示證件。
3. 詢問查證。掌握以下五點:(1)詢問查證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8小時;可能適用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得超過24小時。(2)通知義務:及時將傳喚的原因和處所通知被傳喚人家屬。(3)詢問不滿16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應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到場。(4)被詢問人可以就被詢問事項自行提供書面材料。(5)詢問筆錄:由被詢問人簽名或蓋章,詢問人(警察)簽名。
注意,以上規定是針對違法人員的詢問查證,對於被害人和證人的詢問只適用上述第(4)(5)項規定。此外還要注意詢問的地點:對違法人員經傳喚後在公安機關詢問;對被害人和證人可以在單位、住所或公安機關詢問。(第83~85條)
4. 檢查。從以下三個方面把握:(1)人數要求:檢察人員不得少於2人。(2)證件要求:原則上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對確有必要立即進行檢查的,只出示工作證件就可以當場檢查,但檢查公民住所都應當出示縣級以上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3)檢查筆錄:由檢查人、被檢查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應當在筆錄上註明。
注意檢查筆錄與詢問筆錄的區別:如果被檢查人拒絕簽名的,在筆錄上註明即可,檢查筆錄仍有效;詢問筆錄必須由被詢問人簽名,否則無效。
5. 扣押登記。(1)扣押的對象:只能對需要作為證據的物品予以扣押;對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佔有的財產不得扣押,但應當予以登記。(2)對扣押物品的處置:與案件無關的退還;屬於他人合法財產的,登記後立即退還;滿6個月無人主張權利或者權利人不明的,收歸國有。(第89條)
6. 處罰決定書的送達。處罰決定書宣告後當場交付;無法當場宣告的,2日內送達;有被侵害人的,將決定書副本抄送被侵害人。決定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還應當及時通知被處罰人家屬(注意與一般行政處罰決定書送達期限的區別)。(第97條) 法律||教育網
7. 辦案期限。一般自受理之日起30日內結案;特殊情況可以延長30日,須經上一級公安機關批准。注意鑒定所用時間不計入辦案期限。(第99條)
8. 其他規則(第79、81、93條)
(1)非法證據排除規則: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證據不得作為處罰依據。
(2)迴避規則:警察的迴避由所屬公安機關決定;公安機關負責人的迴避由上一級公安機關決定(注意:對公安機關的正職領導的處分決定由本級人民政府做出)。
(3)重證據輕陳述規則:只有本人陳述而無其他證據的,不能作出處罰決定。
【例題】
1.某縣公安局接到有人在薛某住所嫖娼的電話舉報,遂派員前往檢查。警察到達舉報現場,敲門未開破門入室,只見薛某一人。薛某拒絕在檢查筆錄上簽字,警察在筆錄上註明這一情況。薛某認為檢查行為違法,提起行政訴訟。下列哪些選項是正確的?(2009年卷二多選第88題)
A某縣公安局應當對電話舉報進行登記
B警察對薛某住所進行檢查時不得少於二人
C警察對薛某住所進行檢查時應當出示工作證件和縣級以上政府公安機關開具的檢查證明文件
D因薛某未在警察製作的檢查筆錄上簽字,該筆錄在行政訴訟中不具有證據效力
答案:ABC
2.2006年5月2日,吳某到某縣郊區旅社住宿,拒不出示身份證件,與旅社工作人員爭吵並強行住入該旅社。該郊區派出所以擾亂公共秩序為由,決定對吳某處以300元罰款。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2006年卷二多選第82題)
A派出所可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該處罰決定
B派出所可以當場作出該處罰決定
C公安機關應當將此決定書副本抄送郊區旅社
D吳某對該罰款決定不服,應當先申請復議才能提起行政訴訟
答案:AC
⑷ 如何理解和適用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詳細
"沒收、扣押、收繳"等執法手段的相關規定 "沒收、扣押"等措施,是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經常用到的執法手段。
2004 年1 月1 日施行的(公安機關辦理行政案件程序規定》(以下簡稱《程序規定))中,新增加了一種"收繳"措施。在具體辦案過程中,如何合法地使用這些手段,對公安民警依法辦案和依法行政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
1、沒收的概念:沒收是國家機關對違法行為人的財物強制無償收繳的一種處罰。 沒收有行政法和刑法上的區別:刑法上的沒收是由司法機關依照刑法規定,對觸犯刑律的犯罪分子所給予的一種刑罰處罰;
而行政法上的沒收,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依據行政管理法律和法規將違法行為人的非法所得、實施違法行為的工具和設施、違禁物品等強制無償收歸國有或封存、銷毀的一種行政處罰措施。
1996 年10 月1 日施行的《行政處罰法》第八條明確規定:"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屬於行政處罰的種類之一。
2、對《程序規定》中"沒收"概念的理解和適用。 2004 年1 月1 日起施行的(程序規定》,
通篇十五章205 條,卻沒有用單獨的章節和條文對公安機關常用的行政處罰措施和行政強制措施進一步予以明確,這給民警在理解和適用"沒收、收繳、扣押"等措施時帶來一定的難度。
《程序規定》第一條就開宗明義地指出該規定的制定依據就是《行政處罰法》及其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
《程序規定》第177 條的規定與《行政處罰法》第53 條的規定相一致,在此就不再贅述。對於沒收措施的性質和對象,(行政處罰法》第8 條已經做出明確規定。
即"沒收"的性質是一種行政處罰措施,它與《刑法》中的"沒收財產"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也有別於其他的行政強制措施。
《行政處罰法》規定,沒收的對象只能是"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
因此,我們在運用《程序規定》中的沒收措施時,
就應該嚴格遵守《行政處罰法》對沒收對象的規定,只能對違反公安行政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人的"違法所得和非法財物"進行沒收。
這里的違法所得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法所獲得的收人和利益;
(4)行政法可以夜間扣押嗎擴展閱讀:
第四十八條 在邊遠、水上、交通不便地區,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條、第三十八條的規定作出罰款決定後,當事人向指定的銀行繳納罰款確有困難,經當事人提出,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可以當場收繳罰款。
第四十九條 行政機關及其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罰款的,必須向當事人出具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不出具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罰款收據的,當事人有權拒絕繳納罰款。
第五十條 執法人員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收繳罰款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在水上當場收繳的罰款,應當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內交至行政機關;行政機關應當在二日內將罰款繳付指定的銀行。
第五十一條 當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
(一)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二)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
(三)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第五十二條 當事人確有經濟困難,需要延期或者分期繳納罰款的,經當事人申請和行政機關批准,可以暫緩或者分期繳納。
第五十三條 除依法應當予以銷毀的物品外,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或者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罰款、沒收的違法所得或者返還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
第五十四條 行政機關應當建立健全對行政處罰的監督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行政處罰的監督檢查。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處罰,有權申訴或者檢舉;行政機關應當認真審查,發現行政處罰有錯誤的,應當主動改正。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