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選擇題及解析
㈠ 誰能解答一道司法考試題,困擾我很久了。
【答案】A
【逐項解析】《合同法》第 15 條 規 定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寄送的價 目表、拍賣公告、招標公告、招股說明書、商業廣告等為要約邀請。商業廣告的內容符合要約規定的,視為 要 約 。」可見商業廣告在特定情況下也可構成要約。
正確答案是: A.甲構成違約
《合同法》第 14 條 規 定 :「要約是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該意思表示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內容具體確定;(二)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要約人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本題中,甲在廣告中說 明了汽車的型號、數量、價格,內容可謂具體確定;甲還聲稱廣告的有效期為 10 天,其實是表明經受要約人承諾,甲即受該意思表示約束。因此,甲發布的該廣告可以認定為要約。乙公司於該則廣告發布後第5 天自帶匯票去甲公司買車構成承諾,買賣合同成立。如今車全部售完,無貨可供,甲應承擔違約責任, 因此 A 項正確,BCD 錯誤。
㈡ ACCA(LW)科目合同法經典例題練習,附考點解析
在ACCA考試中,LW科目中的合同法一直都是讓考生難以掌握的重難點,為了幫助大家理解這個重難點知識,下面深空網列出了幾道經典例題讓各位進行練習,並進行相碼睜應的詳細解析。
1. Abe issued an invitation to tender for a contract and Bea submitted her terms.
A. Abe made an offer and Bea made a counter-offer.
B. Abe made an invitation to treat and Bea made an offer
C. Abe made an offer which Bea accepted
D. Both Abe and Bea made invitations to treat
答案:B
本題考查的是offer要約和invitation to treat要約邀請的區別,是offer的一大考點。
解析:招投標這個過程往往是同學不理解的,所以在做題之前需要搞清楚招投標的過程。
下面給同學舉個例子:比方說現在學校需要建譽殲造一棟教學樓,但是學校自己沒有建造教學樓的能力和資質,學校就會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出一個招標邀請,也就是invitation to treat,說明一下學校目前需要建造一棟教學樓,大概幾層樓,金額大概是多少,還有一些具體的建造細節。那麼過一段時間,有一些建造商看到學校發出的招標邀請後,就會仔細地設計出一個建造方案,給到學校一個確定的報價,這個過程就叫tender投標,向學校發出了一個offer。學校這時會根據收到的offer,請專家來評估,選擇一個最合適的offer來接受,accept。以上就是招投標的簡要步驟。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題目。題目中說Abe給Bea發出了invitation to tender,它的意思是招標邀請,招標邀請是ITT,而tender的意思是才是投標,向對方發出了offer。所以Abe向Bea發出的是ITT,可以馬上排除AC兩個選項。Bea在收到了招標邀請後,給了Abe一個具體的方案,所以向Abe發出了offer,所以就可以選出B為正確答案遲虛歲。
點評:此題理解招投標的過程是關鍵,難度適中。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n relation to effective consideration is correct?
A. It must be both sufficient and adequate
B. It must be adequate but need not be sufficient
C. It must be sufficient but need not be adequate.
答案:C
本題考察consideration的規則之一:Consideration must be sufficient but need not be adequate.
它指的是對價必須是有價值的,identifiable in value,不強調等價也就是adequate / equal in value.也就是說如果A願意1塊錢把房屋賣給他的女朋友,那麼法院也是支持的。1塊錢就是sufficient consideration。所以此題馬上即可選出答案為C。
3. In the context of the law of contract, which Two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n relation to a letter of comfort are correct?
A. It is a binding promise to pay a subsidiary company』s future debts
B. It is issued by a parent company』s bank
C. It is a not binding statement of present intention to pay a subsidiary company』s future debts
D. It is issued by a parent company
答案:C and D
本題考察的是合同五大要素之一intention,締約意圖。締約意圖我們首先有兩大假設,家庭朋友之間達成的協議一般沒有法律意圖,商業協議一般有法律意圖。注意這里是一般,而不是一定,所以這兩條假設是可以被推翻的(rebuttable)
A letter of comfort安慰信,雖然是在商業背景下,指的是母公司寫一封信給到子公司的債權人,申明子公司是有能力償還這筆債務的。但是這封信對母公司和債權人都沒有約束力,也就是說如果日後子公司真的沒有錢去償還債權人的債務,母公司也不需要用自己的錢去償還,因為這封信沒有締約意圖,所以也不是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的合同。所以馬上就可以選出CD兩個答案。
還需要指出的是本題是多選題,同學們只有全部選對才可以得分。多選題之前的選框是小方塊而不是小圓圈,在做題時,也要加以注意。
4. Contracts are legally enforceable agreement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regarding contractual agreements is true?
A. They need not be in writing
B. They must be in writing
C. They must be evidenced in writing
答案:A
本題考察的是合同的形式,一般規則是合同可以用任何形式來展現,可以是oral口頭的,書面的in writing,也可以是action某種行為。但是也存在特例的情況,這個也是常考考點之一。同學要記住特例的情況以及對應規定的合同形式。
常考的特例有
1)contract by deed
2)contract must be in writing
3)contract must be evidenced in writing
本題問的是一般規則,所以可以是任何形式in any form,不一定需要用writing,書面的形式,即可選出A。
㈢ 2021法考試題解析匯編|【民法】贈與合同
一、多項選擇題
1.張某年齡七十歲與王某(女)25歲,約定結婚後將其名下一棟江景別墅贈與該女並約定將房屋贈與該女後不得對其變心,結婚後張某按約定將房屋贈與並辦理過戶登記,豈料該女受贈後性情大變對張某愈發冷淡。請問以下正確的是:
A.該贈與合同無效
B.該贈與合同可撤銷
C.該贈與合同違反善良風俗
D.王某取得該房屋所有權
參考答案
1、【考點】贈與合同;公序良俗
【難度】★★
【答案】BD
解析:本題中,贈與合同不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條規定的無效事由,因此,該贈與合同並非無效。A項錯誤,不當選。
房屋已辦理過戶登記,不存在任意撤銷權的適用。《合同法》一百九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受贈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一)嚴重侵害贈與人或者贈與人的近親屬;(二)對贈與人有扶養義務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贈與合同約定的義務”。題干中亦沒有符合前述三種條件的情形,故張某無法定撤銷權。但是,根據“豈料該女受贈後性情大變對張某愈發冷淡”可知,該女似為騙取房產之目的而與張某登記結婚,且張某已有七十歲,難謂有真情。題干中既已言明該女受贈後不得對張某變心,可以視為附義務的贈與,而該女受贈後愈發冷淡,可視為未履行約定義務,張某可基於義務未履行而撤銷贈與合同。B、D兩項正確,當選。
《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違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本題中,張某雖年事已高,為與王某結婚,約定將別墅贈與該女的行為並未違反公序良俗。若題干提到張某為達到與王某結婚的目的,以贈與別墅為條件,迫使王某與其結婚,則屬於違反公序良俗的情形。C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BD。
㈣ 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下列不屬於勞務合同的必備條款的是()。
【答案】:A
解析:正確答案是A
本題考查的是法律常識。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三)勞動合同期限;(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六)勞動報酬;(七)社會保險;(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故本題選擇A選項。
㈤ 2020法考客觀模擬題《合同法》-單項選擇題【12.6】
一、單項選擇題
1.甲急需償還“套路貸”,如若不還性命難保。甲於是向乙借款100萬元,乙要求甲提供擔保。甲找到朋友丙,要丙為自己的借款提供擔保,被丙拒絕。甲威脅丙,若丙拒絕提供擔保,就殺了丙的妻子。丙連忙為甲的借款提供了擔保。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因脅迫而訂立的合同都屬可撤銷合同
B.乙、丙之間的保證合同為可撤銷合同
C.基於合同的相對性,保證合同當事人乙、丙之間不存在脅迫,故乙、丙之間的保證合同有效
D.如果乙、丙訂立保證合同時,乙知道甲的脅迫行為,那麼受害人丙享有撤銷權,否則,由於乙是善意的,丙不享有撤銷權
參考答案
1.【考點】可撤銷民事法律行為的類型(脅迫)
【答案】B。解析:脅迫的構成要件有四:(1)故意預告實施危害;(2)對方因此陷入恐懼(脅迫與恐懼具有因果關系);(3)對方因恐懼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恐懼與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具有因果關系);(4)脅迫具有不正當性(目的不正當、手段不正當、目的與手段結合的不正當)。因脅迫所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1)因脅迫訂立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合同法》第五十二條);(2)因脅迫訂立但未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為可撤銷的合同(《合同法》第五十四條);(3)因脅迫訂立的遺囑無效(《繼承法》第二十二條)。因脅迫訂立且損害國家利益的合同無效,非可撤銷。A項錯誤,不當選。
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脅迫,無論相對人於訂立合同時是否知悉第三人的脅迫行為,受害人均享有撤銷權。此點與第三人欺詐不同,原因是,脅迫的危害性較重。須注意:這里的第三人采狹義的理解,不包括當事人的代理人、傳達人。保證合同的當事人是丙和乙。當事人均未實施脅迫,但保證合同以外的甲對丙實施了脅迫。由於脅迫的危害性巨大,故無論乙訂立合同時是否知悉第三人甲的脅迫行為,受害人丙均享有撤銷權。B項正確,當選。C、D兩項錯誤,不當選。
故本題選B。
【思路點撥】注意因脅迫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區分為不同的情形。
㈥ 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下列合同中,屬於無效合同的是( )。
【答案】C
【答案解析】無效合同、效力待定合同與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三者的區別是歷年常考內容,如果合同的訂立會對國家、社會或他人的利益形成不利影響,則可判定為無效合同,本題選項A、B、D都屬可變更或可撤銷合同,因為,一般而言此三項只直接涉及雙方當事人的利益。而C項中「非法目的」會對他人或社會的利益形成不利影響,因此應屬無效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