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專業研究生推薦閱讀書目
❶ 求西北政法大學研究生初試參考書目
704法理、憲法、中法史 1.嚴存生《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楊宗科《法學導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董和平《憲法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侯西勛《憲法學概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張晉藩《中國法制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陳濤《中國法制史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804刑法、民法、經濟法 1.賈宇《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賈宇《刑法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 3.韓松《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韓松《民法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李少偉《民法學教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李昌麒《經濟法學》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黃河王興運《經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以上六門是初試科目 2011年不知道會不會變 要到今年9 月才知道 詳見 http://kaoyan.zfyuan.com/zhaosheng/
記得採納啊
❷ 關於涉及民法,刑法,婚姻法的800字論文
摘要:我國民法體系中存在三大責任,第一是侵權責任,第二是違約責任,第三就是本文所討論的締約過失責任了。所謂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所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這三大責任的承擔方式各不相同,如,侵權責任可以通過賠償損失、返還財產、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等方式來進行救濟。特別是人身侵權方面的,有賠禮道歉、恢復名譽等方式是其它兩個責任所不具有的特殊方式。對於違約責任來說,可以通過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來彌補。那麼與其相適應的,三者所應當承擔的責任范圍大小又有著明顯的不同。簡單地說,侵權責任在於賠償受害人實際受到的損失,有時可以擴大到可以預期的損失,精神方面也有相應的規定支持一定的賠償。違約責任在於使守約方利益達到合同得到適當履行的狀態。而締約過失責任僅僅只是是損失恢復到未訂立合同之前的狀態。我覺得這樣的規定並不能完全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擴大締約過失責任賠償的范圍。
關鍵詞:締約過失 責任承擔 賠償范圍
一、締約過失責任的內容以及法律規定
締約過失責任是由德國著名的法學家耶林在1861年提出的理論,主要思想中心在於保護合同簽訂人的信賴利益。用耶林的原話說,就是指:「從事契約締結的人,是從契約外的消極義務范疇,進入到契約上的積極義務范疇,其因此要承擔的首要義務,系於締約時善盡必要之注意。法律保護的並非僅僅是一個業已存在之契約關系,正在發展中的契約關系也應該包含在內,否則契約交易將暴露在外,不受到保護,締約一方當事人不免成為他方疏忽或者不注意的犧牲品。契約之締結產生一種履行義務,如果這種效力因為法律上的障礙被排除,就會產生一種損害賠償義務。因此所謂契約無效者,僅僅指的是不發生法律效力,不是說不發生任何法律效力。簡單地說,當事人因為自己的過失致使契約不成立或者無效者,對信其契約為有效的相對人,應賠償因此項信賴利益所生之損害。」
也就是說,在合同訂立過程中,一方因違背其依據的誠實信用原則所產生的義務,而致另一方的信賴利益的損失,並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由此,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到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又根據第五十八條的相關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後,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該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按照自己的責任大小承擔相應的責任。
以上兩個法條雖然沒有直接對締約過失這個概念進行明確的定義與解釋,但是由此可見,我國民法是對因為一方違背誠實信用原則造成合同不能成立或者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了,但是因為各種原因,例如欺詐脅迫、違背社會公益、國家利益等不能生效所造成的一系列損失的責任承擔作出了規定的。即由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人承擔,如果雙方都有過錯,則在各自的責任范圍內承擔。但是這個范圍到底是多大,涉及哪些損失,這方面的規定就存在缺陷了。
正如摘要中提到的,締約過失責任損失賠償的目的旨在使得受害人的利益恢復到締約之前的狀態。例如某甲與某乙締結合同,後來因為某乙的過失導致合同不能成立,那麼根據我國目前的相關法律規定,某甲所能主張的損失只在於為了訂立合同所支出的交通費、誤工費等損失。倘若某甲因為此合同的不能訂立蒙受了重大的經濟利益損失,那他僅僅只能受到交通費、誤工費等賠償,那其餘的損失將要由他自己來負擔,因為別人的過錯,責任要自己來承擔,我覺得這是不盡合理的。
二、應當承擔締約過失責任的情形
1、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2、假借訂立合同,進行惡意磋商
我覺得這一種情形與第一種情形具有很類似的地方,想像一下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一方究竟是出於什麼樣的心態來做出這樣的行為,是純粹出自好玩?我想不會的,大多數還是為了謀取利益,就像某些皮包公司,或者是來套取流動資金以供公司周轉,從而拆東牆,補西牆的。
3、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
這一點是需要展開說明的,此種情況下存在締約過失責任與侵犯商業秘密競合,根據《合同法》、《反不當競爭法》、《專利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損害賠償額參照侵犯專利權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確定,權利人收益的減少、調查和制止侵權的合理費用包括律師費均構成泄露或者不正當地使用商業秘密損失的組成部分。
4、有其他違反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三、締約過失責任的立法基點
我國對於締約過失責任的立法原意在於保護合同相對人的信賴利益,我覺得之所以會產生以上的問題,原因就在於這個所謂的「信賴利益」到底指的是什麼。從表面來看,此處的「信賴利益」僅僅只是一方當事人相信合同能夠訂立,能夠生效。所以當這個合同不能成立,不能生效時,我們的法律僅僅保護了為了訂立合同的支出,把這部分損失作為了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范圍。但是立法者忽略的還有訂立合同背後的利益,那就是合同的期待利益。每一個合同訂立都有著自身的目的,換句話說,絕大多數合同的目的都在與盈利,沒有利益可圖,合同訂立就失去了意義,哪怕是贈與合同,也有著其特殊的利益。在此不詳細討論。那麼這個合同的目的實現,就是期待利益。人們是為了期待利益才簽訂合同的,合同不能訂立,不能生效,真正的損失就在於期待利益的損失了。法律所要正真保護的,其實是期待利益。只是有些當事人並不會因為合同的不能訂立,不能生效而蒙受除了交通費、運輸費、誤工費等之外的損失,他可以通過轉換合同締約人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我們所要保護的也就限於信賴利益即可。只是某些合同對於時間、機會有著重大的要求,錯過了一定的時間,一定的機會,會造成重大損失,例如,房價即將上漲,甲某明明知道自己的房屋已經出賣給了第三人,卻主動要求和想要買房的某乙就同一套房子進行的磋商,並且表示有意願與某乙訂立合同。乙相信他的話而沒有及時購房,最後又沒能和甲達成協議。不得不以高價與他人訂立房屋買賣合同,從而遭受損害。這個案例就是屬於締約過失責任的范疇,要是法院認定某甲只是損害了某乙的信賴利益,只支持某乙對於為了訂立合同支出費用的賠償請求,而不支持其它請求。由某乙獨自承擔高價購房的額外支出。對某乙是不是不公平。不管甲某是出於什麼心態,做出這個惡俗的玩笑,只承擔一些無關痛癢的費用根本不能起到對甲的懲戒作用,也許他並不會因此吸取教訓,在今後的日子裡,繼續對他人實施類似的行為。這樣下去,勢必不利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使得合同訂立人缺乏信任感、安全感。這是要不得的。另外再舉一個例子,甲公司和乙公司訂立一個買賣合同,約定由甲公司在三天後交付100件精密零件給乙公司,甲公司向社會發出要約邀請,尋找公司訂立承攬合同,丙公司聲稱自己願意做這個工作,甲公司就放棄了與其它公司訂立合同,轉而與丙公司協商,丙公司因為某些原因沒能和甲公司就合同達成一致,卻因此延誤了期限,致使甲公司沒能在約定的時間內交付100件精密零件,致使乙公司蒙受重大損失,乙公司就以違約為由將甲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賠償因此受到的損失,如果說此時由甲公司獨自承擔這個責任,丙公司只承擔對甲公司的締約過失責任,這也是很不公平的。同樣會導致公司在今後訂立合同時候畏首畏尾,錯失良機,要知道在商品經濟發達的當今社會,時間就是金錢,資本流通速度就是效益,我可以想像這樣的結果是多麼糟糕。舉著兩個例子不是說我國法律沒有對訂立合同進行保護,只是保護力度不夠。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在立法上做文章。
四、對締約過失責任承擔范圍擴大的相關建議
法律是對於現實生活的反映,解決的是特定的社會問題,就好比是醫生給人看病,講究一個對症下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特殊情況特殊對待,我覺得現在立法的最大缺陷在於,法條的規定有點一概而論,也就是不管你這個締約過失責任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責任人主觀心態是什麼,其過錯程度有多大,到底是過失,還是故意,因為合同不成立或者不生效,造成了多大的損失,這個損失與合同不能訂立或者生效又有多大關系。排斥了這些考量,一味的說,要恢復到合同訂立前的狀態,以為這樣就可以保護合同相對人的利益了,我們可以通過本文所舉出來的一些例子看出,如果只是這樣的話極大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不公正問題。話說回來,我們的立法者也並不是不懂這個道理,只是局限於當前的國情,而且國外也有大量的立法是與此相一致的,比如德國就對締約過失責任的賠償作出了明確的限制。就我的看法,我們可以從合同的性質著手,結合以上幾大因素進行分析。如果無過錯的一方並沒有因為合同的未成立或者未生效蒙受除了信賴利益之外的損失,那麼就按照當前的立法,相關責任人只被要求賠償訂立合同支出的費用。倘若相對人遭受的其它損失很大,恰恰是因為責任人的行為無法使訂立合同的預期利益等到實現造成的,那麼責任人也應該承擔與他過錯相適應的責任。換句話說,類似於侵權責任、違約責任的規定,相對人有過失的可以適當減輕責任人的責任。責任人基於過失造成的損失也應該較主觀惡意造成的損失來得輕些。
參考書目:《民法原論》、《合同法研究》
❸ 法律碩士聯考指導委員會指定書目
法律碩士聯考指導委員會指定書目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刑法》、《民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婚姻法》、《經濟法》、《海商法》、《國際私法》、《知識產權法》、《憲法》。法律碩士聯考指導委員會是指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是為加強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工作,促進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健康發展,適應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成立的全國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
❹ 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指定書目有哪些
030105民商法學
_ 01私法文化研究
_ 02物權制度研究
_ 03債與合同制度研究
_ 04商事制度與實務研究
_ 05知識產權制度研究 (1-5)48人
_ 06婚姻家庭制度研究 2 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
③704法理、憲法、中法史
④804刑法、民法、經濟法
復試科目:
01-05方向:商法學 06方向: 1、婚姻法 2、繼承法
參考書目:
704法理、憲法、中法史
1.嚴存生《法理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楊宗科《法學導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董和平《憲法學》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侯西勛《憲法學概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5.張晉藩《中國法制史》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6.陳濤《中國法制史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804刑法、民法、經濟法
1.賈宇《刑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2.賈宇《刑法學》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訂版
3.韓松《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韓松《民法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5.李少偉《民法學教程》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6.李昌麒《經濟法學》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黃河王興運《經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01、02、03、04、06方向:商法學
05方向:1、婚姻法2、繼承法
高在敏《商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巫昌禎 夏吟蘭《婚姻家庭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張偉 趙江紅《親屬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委託幫友情提供
❺ 學法律讀什麼書
可以推薦你看看法學經典。
這是我本科學習法學的順序(學校安排的課程;法科生系回統學習)。
法學導答論(法學入門類書籍,一本就夠了 大概看一下)
憲法(又叫做「閑法」法律事務基本用不上,但是還是要一本憲法沒事翻一番了解我國的法律 精神,原則)
民法總論,民法分論,然後看民事訴訟法;
商法;
三國(國際公法,國際經濟法,國際私法)
刑法和刑事訴訟;
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
經濟法
最後看法理學(比較抽象)
ps:學習方法:1.按照上面的順序學習
2.實體法結合程序法
3.認識優秀的法學教授或者法科生,不懂就去問,這樣才是節約時間
4.學習法學教材請不要吝嗇,一定要准備相應的法條參考(結合國家經濟 社會 形勢政策 反思法律為什麼這么規定)
5.每一個本科生都知道 啥專業都是要踏實的自學。要主動去安排自己的學習規劃
初學法學者 ,法學進階 和 對 法學感興趣的夥伴
可以參考最上面的圖片,那是最全面的法學經典(非教材)幾乎老師推薦的經典都有, 具體請自己看圖片。大家可以參考書目自己去購買紙質書
❻ 我想寫一遍中國家庭婚姻法的演變歷史的論文。應該分幾個部分寫3000-5000字。基本框架式什麼求指導。
論文框架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介紹
簡要地總結論文主題,說明為什麼這個主題有價值,也許還可以概述一下你的主要結果。
2、背景信息(可選)
簡短地介紹背景信息是必要的,特別是當你的論文涉及兩個或多個傳統領域時。
3、新技術回顧
這部分回顧了與論文相關的研究現狀。
4、研究問題或問題陳述
工程論文傾向於提到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其他學科則是用一個需要回答的「問題」來表述。在這兩種情況下,有三個主要部分:
對你的論文所要解決的問題的簡明陳述;
研究這個問題的原因;
闡述為什麼值得研究這個問題。
5、描述你如何解決問題或回答問題
論文的這一部分形式更加自由,可以有一個或幾個部分和子部分。
6、結論
結論部分通常涵蓋三件事,並且每一件事都應該有一個單獨的小節:
結論;
對成果的總結;
未來的研究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的列表與第3部分中給出的技術現狀綜述緊密相關。所有的參考文獻都必須在論文正文中提及。參考書目可能包括論文中沒有直接引用的作品。
8、附錄
一般來說,太過具體的材料不適合在論文主體中出現,但可供考官仔細閱讀,以充分說服他們。
❼ 關於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考研專業選擇的問題
這些方向只是供你選擇,你在考上以後的3年中要從事研究的,跟初試考試的科內目沒容太大關系,你要做的只是問清楚自己這幾個方向你是否感興趣。報名是要按照方向報名,但初試的科目是一樣的。
初試就是考英語、政治、法理、專業基礎(民法總論50分、經濟法學50分、民訴總則50分)。在考研初試之前,你只要做好這些准備即可。
等你的初試過了分數線,接到復試通知,再去准備復試科目。這時候就要復習你專業方向指定的考試科目了。
考研的事情不用急,跟著同學們一起,按部就班的一步一步來就行,很多人在剛開始都搞不清楚是怎麼個流程,一步一步走就慢慢明白了。關鍵在於堅持~
祝你好運~
❽ 司法考試考不考物權法啊婚姻法呢如果考的話佔得比重多大啊高人指點
物權法、婚姻法應該都會考到。說起考試比重,歷來都是民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專刑事訴屬訟法等幾個基本法的比重最大。這幾個基本法佔據了全部考試的一半。物權法、婚姻法作為民法的一部分,在民法中的份量也算比較重。
您還是買幾本好一點的復習資料研究吧!有的復習資料對各個部門法在考試中的比重都有統計分析。
我覺得北京萬國學校編著的《國家司法考試歷屆真題精編900題》值得一讀。雖然這套資料的知識不是全面覆蓋大綱內容,但是它可以讓我們熟悉題型,掌握重點。書的背後有該校編著「司法考試培訓教材」書目。該書可以到當當網選購,書價也有一定的優惠。
在專門研究一套輔導教材資料的基礎上,可以適當補充一點別的資料,使知識點、考點接近考試大綱對學習量的要求。
❾ 法學專業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論
2、201英語一
3、612專業綜合一(含民法、刑法)
4、847專業綜合二(含法理學、憲法學)
復習資料
法條
以下法條是必備的:《刑法》及其立法解釋、重要的司法解釋;《民法通則》及其《適用意見》、《婚姻法》、《繼承法》、《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及其解釋等以及重要的司法解釋;
《憲法典》、《立法法》、《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人大、政府組織法》、《代表法》、《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憲法性法律。
基本的法條是必備的,特別是刑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憲法典等,往往原題就出現在法條之中。但是我們不要求大家去通讀枯燥的法條,大家只要能把重點的法條理解記憶了就可以。
法學碩士(Master of Laws),是法學學科門類 學位教育中位於法學學士和法學博士之間的一個層次,供擁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的考生報考,學習側重堅實的理論研究,旨在為國家培養全方位的學術、實務型人才。
法學碩士的招生主要由招生院校自主命題招生或者聯考招生,被錄取後,獲得碩士研究生學籍。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區別於法律碩士專業學位。
(9)婚姻法專業研究生推薦閱讀書目擴展閱讀:
區別:
1、報考要求不同。
報考法學碩士的考生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不限本科專業(但實際考生多為法學本科),但不招收同等學歷的非本科生。
報考法律碩士的必須具有國民教育序列大學本科學歷(或具有本科同等學歷)的非法律專業的畢業生,且同等學歷的本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二年以上;同等學歷的專科畢業生必須工作三年以上。(從2009年起,允許法學本科畢業生報考法律碩士。)
2、招生方式、考試試題不同。
法學碩士是全國有資格招收法學碩士研究生的高校各自單獨命題(除公共課外),全國重點大學和一部分一般本科院校一般都有招收法學碩士的資格;法學碩士專業課試題為院校自主命題,但正因為如此,法學碩士考試的公正性與客觀性方面有很大缺陷,相較法律碩士而言對外校考生較不公平。
法律碩士是通過全國法律碩士專業試點單位聯合考試來招收的,全國有權招收法律碩士的院校只有少數重點院校;法律碩士試題由國家統一命題,公正性較高.因此,基於公開平等的考慮,報考法律碩士的考生較多,也較熱門。
3、 教育方式、培養目標不同。
每個法學碩士有一個導師,在讀期間能得到導師的全面輔導,深入學習法律理論知識。因此,法學碩士專業劃分較細,研究領域一般只有一個方向.對其他方向基本不涉及.培養方向主要是學術研究、科研教學,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養高級理論型學術法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