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中不可貼現的是

經濟法中不可貼現的是

發布時間: 2025-08-03 09:45:14

❶ 2020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教材變化分析

【導讀】目前,已經進入了2020年注冊會計師備考沖刺階段,這也意味著考試戰役即將打響,《會計》作為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一大科目,2020年注冊會計師會計教材發生的變化其實並不大,共12章,各位考生需注意後六章的內容發生了重大調整,尤其是第七章證券法和第十一章反壟斷法幾乎進行了重新編寫,有的刪除了部分內容,有的修改了一些內容,有的進行了重新調整,今天在這就給大傢具體分析一下2020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教材變化,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具體內容。

(一)教材變化

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

無變化

第二章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對國家賠償訴訟時效進行了調整

第三章物權法律制度

對建設用地使用權的內容進行了調整

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

對建設工程合同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進行了調整

第五章合夥企業法律制度

1.將合夥企業的概念和分類改為合夥企業及其類型

2.合夥企業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改為合夥企業法及其適用范圍

3.增加普通合夥企業的特徵

4.將合夥企業財產修改為合夥企業財產與合夥人份額

5.將合夥事務執行改為合夥事務執行與損益分配

6.增加有限合夥企業的特徵

第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六章的修訂主要有如下調整:

新增司法解釋 (五)的內容

1.將股東資格與股東權利和義務 拆成兩個單獨的知識點

2.將利潤分配表述為利潤分配製度

第七章證券法律制度

第七章幾乎進行了重新編寫

1.擴大了證券的范圍,包括存托憑證等准證券

2.股票公開發行全面推行注冊制度

3.優先股的發行和交易試點結束,完成法律制度化

4.重大事件內幕信息都發生了變化

5.對信息披露進行了調整

6.對重大資產重組內容發生了重大調整

7.對非上市公眾公司部分作出了重大調整

8.對上市公司上市和退市進行了調整

9.對證券欺詐部分責任人的懲罰力度,擔責方式和擔責類型發生變化

10.對操縱市場部分進行調整

第八章破產法律制度

1.新增了《企業破產法司法解釋(三)》的內容

2.新增了《全國法院民上市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部分內容

第九章票據與支付結演算法律制度

1.對票據貼現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

2.對公示催告內容進行了調整

3.對銀行結算賬戶核准備案進行了調整

第十章企業國有資產法律制度

第十章修訂主要有如下調整:

1.2020年企業國有資產的概念和監督管理體制進行拆分

2.將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的選擇和考核、關系企業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企業國有資產損失責任三個知識點調整為企業改制

3.2020年多了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程序

4.刪除金融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

第十一章反壟斷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主要有以下修改:

1.對反壟斷執法機構的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

2.對反壟斷調查的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

3.根據《禁止壟斷協議暫行規定》對「壟斷協議的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

4.根據《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暫行規定》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

5.對行政壟斷的內容進行了重大調整

6.對公平競爭審查進行了調整

第十二章涉外經濟法律制度

1.根據《外商投資法》和《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對「涉外投資法律制度」的內容進行了調整

2.對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進行了重大調整

3.對外保內貸進行了重大調整

(二)重要變化詳解

總體來講,教材章節變化最大且應引起廣大考生重視的當屬第七章和第十一章,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壞事情,因為新修的第一年往往考試中規中矩不會為難同學們,而且對於第一次學習經濟法的同學更是好事,不會加大同學們的記憶負擔量。同學們,2020注會考試加油哦!

以上就是2020注冊會計師《經濟法》教材變化分析,希望2020年注冊會計師備考的考生能重點關注一下,相比以往,今年的教材變化很大。廣大考生若要順利通關CPA考試,必須准確把握教材變化點,掌握考試重點、難點知識,科學制定復習策略,做好通關攻略。在最後的沖刺階段能充分利用起來,尤其是發生修改變化的部分,一定要重點關注,這往往就是考試的考點,所以現在就趕緊學起來吧。

❷ 國際經濟法中信用證的主要內容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L/C) ,是一種由銀行依照客戶的要求和指示開立的有條件的承諾付款的書面文件。
信用證是目前國際貿易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支付方式。
信用證的主要當事人及其權利與義務
(1)開證申請人(applicant)。向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的人,在信用證中又稱開證人(opener)。
義務:根據合同開證;向銀行交付比例押金;及時付款贖單
權利:驗、退贖單;驗、退貨(均以信用證為依據)
說明:開證申請書有兩部分即對開證行的開證申請和對開證行的聲明和保證(申明贖單付款前貨物所有權歸銀行;開證行及其代理行只付單據表面是否合格之責;開證行對單據傳遞中的差錯不負責;對「不可抗力」不負責;保證到期付款贖單;保證支付各項費用;開證行有權隨時追加押金;有權決定貨物代辦保險和增加保險級別而費用由開證申請人負擔。
(2)開證行(opening/issuing bank)。接受開證申請人的委託開立信用證的銀行,它承擔保證付款的責任。
義務:正確、及時開證;承擔第一性付款責任
權利:收取手續費和押金;拒絕受益人或議付行的不符單據;付款後如開證申請人無力付款贖單時可處理單、貨;貨不足款可向開證申請人追索余額。
(3)通知行(advising/notifying bank)。指受開證行的委託,將信用證轉交出口人的銀行,它只證明信用證的真實性,不承擔其他義務。
還要證明信用證的真實性;
轉遞行只負責照轉。
(4)受益人(beneficiary)。指信用證上所指定的有權使用該證的人,即出口人或實際供貨人。
義務:收到信用證後應及時與合同核對,不符者盡早要求開證行修改或拒絕接受或要求開證申請人指示開證行修改信用證;如接受則發貨並通知收貨人,備齊單據在規定時間向議付行交單議付;對單據的正確性負責,不符時應執行開證行改單指示並仍在信用證規定期限交單。權利:被拒絕修改或修改後仍不符有權在通知對方後單方面撤消合同並拒絕信用證;交單後若開證行倒閉或無理拒付可直接要求開證申請人付款;收款前若開證申請人破產可停止貨物裝運並自行處理;若開證行倒閉時信用證還未使用可要求開證申請人另開。
(5)議付銀行(negotiating bank)。指願意買入受益人交來跟單匯票的銀行。
根據信用證開證行的付款保證和受益人的請求,按信用證規定對受益人交付的跟單匯票墊款或貼現,並向信用證規定的付款行索償的銀行(又稱購票行、押匯行和貼現行;一般就是通知行;有限定議付和自由議付)。
義務:嚴格審單;墊付或貼現跟單匯票;背批信用證;
權利:可議付也可不議付;議付後可處理(貨運)單據;議付後開證行倒閉或借口拒付可向受益人追回墊款
(6)付款銀行(paying/drawee bank)。信用證上指定付款的銀行,在多數情況下,付款行就是開證行。
對符合信用證的單據向受益人付款的銀行(可以是開證行也可受其委託的另家銀行)。
有權付款或不付款;一經付款無權向受益人或匯票善意持有人追索
(7) 保兌行(Confirming Bank)受開證行委託對信用證以自己名義保證的銀行
加批「保證兌付」;不可撤消的確定承諾;獨立對信用證負責,憑單付款;付款後只能向開證行索償;若開證行拒付或倒閉,則無權向受益人和議付行追索。
(8) 承兌行(Accepting Bank) 對受益人提交的匯票進行承兌的銀行,亦是付款行。
(9) 償付行(Reimbursement Bank)受開證行在信用證上的委託,代開證行向議付行或付款行清償墊款的銀行(又稱清算行)。
只付款不審單;只管償付不管退款;不償付時開證行償付。

❸ 商業匯票承兌期限

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根據中國當前經濟法展程度、法律覆蓋面以及票據業務普及程度,對票據期限做了進一步限制,規定銀行承兌匯票最長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目的是為了避免長期匯票帶來的較大的支付結算風險。
一、商業承兌匯票期限:
商業匯票的付款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商業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商業承兌匯票是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商業承兌匯票按交易雙方約定,由銷貨企業或購貨企業簽發,但由購貨企業承兌。
二、商業承兌匯票的重要屬性:
1、貼現金額
實付貼現金額按票面金額扣除貼現日至匯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計算。
2、期限
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期限自貼現之日起至匯票到期日止,最長期限不超過6個月。
3、利率
貼現利率採取在再貼現利率基礎上加百分點的方式生成,加點幅度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商業承兌匯票的貼現率一般要高於銀行承兌匯票,但不超過同期限的貸款利率。
三、商業承兌匯票的申請條件:
1、商業承兌匯票貼現申請人須是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或主管部門核准登記的企事業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
2、貼現申請人與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間有真實、合法的商品、勞務交易關系,能夠提供相應的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稅發票。
3、要求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的交易合同必須是合法且要素齊全,即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必須符合《票據法》 ,符合制度規定的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背書、承兌的條款要求,匯票上沒有「不得轉讓」和「質押」等字樣。
4、在貼現行開立存款帳戶。
5、貼現申請人經濟效益及資信情況良好。
6、銀行要求滿足的其他條件。
四、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的主要區別:
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的承兌人不同,決定了商業承兌匯票是商業信用,銀行承兌匯票是銀行信用。目前銀行承兌匯票一般由銀行簽發並承兌,而商業承兌匯票可以不通過銀行簽發並背書轉讓,但在信用等級和流通性上低於銀行承兌匯票,在銀行辦理貼現的難度較銀行承兌匯票高。
五、電子商業承兌匯票的風險:
1、法律地位缺失
目前,電子票據在《票據法》中尚未確立合法的地位。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電子票據的簽發和流動、資金劃撥、結算,均是網上虛擬實現,電子交易的簽章只通過電子簽名的形式來實現,但是電子商業承兌匯票期限是多久 我國的《票據法》尚未承認經過數字簽章認證的非紙質的電子票據的支付和結算方式。
2、電子票據的接受度不是特別高
另外,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對於電子票據的認可度還是比較有限,適用的范圍也不是很廣,因此電子票據的流動性會受到一定影響。
3、出現糾紛取證難
由於電子票據的的格式、核押方式均由商業各銀行自行確定的,而作為交易活動的客戶方,無法掌握電子票據的真實性,一旦客戶和銀行之間發生因泄密、被盜、篡改等業務糾紛。對於使用電子票據的企業或個人來說,當與商業銀行發生糾紛時,客戶無法取證、取證難,這也加大了客戶的風險。
4、財務上的風險
電子票據在財務上,可能需要轉開成紙質票據,而其與直接背書的的紙質票據的轉讓相比,電子票據的質押轉開會同步增加客戶應收和應付票據,增加客戶的負債率,不利於財務表表的優化。
5、IT風險
對於電子票據,其還面臨電子載體的各種系統性風險。包括數據文件丟失、系統癱瘓、網路攻擊風險等等,這也是電子載體安全問題的共性。
綜上所述,商業承兌匯票簽發後,上面都有標明金額、到期日等重要信息,一般來說,商業承兌匯票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收票方可以持有匯票直到到期,如果資金周轉比較緊張,也可以提前承兌或者將其轉讓。其中貼現率是在基礎利率的前提下加一定的百分點。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第十九條【匯票的定義和種類】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見票時或者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匯票分為銀行匯票和商業匯票。
第二十二條【匯票的絕對應記載事項及其效力】匯票必須記載下列事項:
(一)表明「匯票」的字樣;
(二)無條件支付的委託;
(三)確定的金額;
(四)付款人名稱;
(五)收款人名稱;
(六)出票日期;
(七)出票人簽章。
匯票上未記載前款規定事項之一的,匯票無效。
第二十三條【匯票的相對應記載事項及其效力】匯票上記載付款日期、付款地、出票地等事項的,應當清楚、明確。
匯票上未記載付款日期的,為見票即付。
匯票上未記載付款地的,付款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付款地。
匯票上未記載出票地的,出票人的營業場所、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為出票地。

❹ 經濟法中的「再貼現」是怎麼回事呀

再貼現是商業銀行為了融通調劑資金以未到期的合格票據再向中央銀行貼現。對中央銀行而言,再貼現是買進票據,讓渡資金;對商業銀行而言,再貼現是賣出票據,獲得資金。再貼現是中央銀行的一項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可以通過提高或降低再貼現率來影響金融機構向中央銀行借款的成本,從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其它經濟變數。

1、服務對象

在轄區內中國人民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及其具有貸款許可權的分支機構和農村合作銀行、城市信用社、農村信用聯社以及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資銀行。對非銀行金融機構再貼現,須報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後辦理。

2、辦事依據

⑴《商業匯票承兌、貼現與再貼現管理暫行辦法》〔銀發(1997)216號〕

⑵《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再貼現管理實施細則》(上海銀發〔1999〕79號)

⑶《關於進一步規范發展再貸款、再貼現業務的意見》(上海銀發〔1999〕435號)

⑷轉發中國人民銀行《關於改進和完善再貼現業務管理的通知》(上海銀發〔1999〕715號)

3、辦事條件

⑴金融機構持有未到期已貼現的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或商業承兌匯票;

⑵申請商業承兌匯票再貼現業務的金融機構,須具有經營商業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的資格。

4、提交材料

⑴再貼現申請一覽表或大額再貼現申請書;

⑵再貼現憑證;

⑶申請再貼現銀行已貼現、背書的商業匯票;

⑷銀行或商業承兌匯票查詢書(異地商業匯票查詢書按統一格式);

⑸蓋有轉訖章的貼現憑證復印件;

⑹貼現申請人與出票人或其前手之間的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稅發票和提貨單或其他證明材料復印件;

⑺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資料。

5、辦事程序

⑴再貼現申請。申請人向當地人民銀行貨幣信貸部門提出再貼現申請並提交相關資料。

⑵再貼現審查。由貨幣信貸部門按總、分行規定對金融機構的再貼現申請資料進行審查,並提出初審意見。

⑶再貼現審批。對經審查符合再貼現條件的商業匯票的再貼現申請,報經上級行審批後,按下達的再貼現額度發放。

⑷再貼現發放。對經審批、簽章的再貼現憑證及所附匯票交會計(營業)部門,由會計(營業)部門對票據要素和真實性審查後,辦理發放再貼現會計帳務手續。

6、辦事時限

金融機構申請辦理再貼現,受理的人民銀行應在2個工作日內作出審核意見,並按下列情形辦理:

⑴經審核認為不符合再貼現條件的,在申請書上簽署意見後,連同有關材料退回申請人;

⑵經審核認為符合再貼現條件的,按上級人民銀行規定的時日集中電傳上報審批,經上級人民銀行審查同意辦理的,應在接到批復件後60分鍾內辦妥再貼現手續,被上級人民銀行否決的應在接到批復意見後,即時在申請書上簽署意見,並連同有關材料退回申請人。

熱點內容
法院府院聯動機制 發布:2025-08-11 22:25:41 瀏覽:492
司法整風 發布:2025-08-11 22:24:07 瀏覽:337
簽字經辦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1 22:22:59 瀏覽:183
不參加公司體檢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11 22:18:08 瀏覽:576
澳門關於葯品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1 22:09:22 瀏覽:654
海珠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1 22:06:43 瀏覽:211
北京田法官 發布:2025-08-11 22:01:18 瀏覽:194
承兌匯票變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53:14 瀏覽:698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