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經濟法教材第三版答案

經濟法教材第三版答案

發布時間: 2025-08-04 17:58:04

經濟法第四章合同法案例分析答案

1.為不定期租賃。租賃期限六個月以上,當事人未採取書面形式的,視為不定期租賃。乙可以隨時解除合同,但應當在合理期限前通知承租人。
2.(1)甲有權要求乙在合理期限內維修。乙未履行維修義務,甲可以自行維修,維修費用由乙負擔。
(2)甲的維修屬於無因管理人的行為,由乙承擔其支出的必要費用。瓦片質量問題不影響乙對該項義務的承擔。
(3)因維修影響了甲的使用,應當相應減少租金或延長租期。但裝修期間不在延長租期的范圍。
3.(1)甲丁之間屬於無名合同,應適用《合同法》總則的相關規定,並可參照《合同法》分則或其他法律最相類似的規定,例如,費用承擔問題適用贈與合同的規則,完成工作問題適用承攬合同規則。
(2)應由丁承擔。因為丁為僱主,應對雇員在從事僱用活動中遭受的人身損害承擔賠償責任。
4.乙可以要求甲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理由是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裝或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賠償損失。
5.無權。造成第二次漏水是甲自身的原因,乙無過錯,因此損失應由甲自行承擔。
6.丙有權對乙主張自己基於原租賃合同對該別墅的承租使用權。因為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
7.丙有權請求戊返還原物。因為丙根據《合同法》的規定是合法佔有人,有權請求侵佔人返還原物。
【主要參考法律規定】《民法通則》第九十三條、第一百三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五條,《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二百一十五條、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三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物權法》第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四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

㈡ 求經濟法概論(財)第一章企業法課後的案例分析參考答案。

解析:
(1)甲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退夥人對其退夥前已發生的債務與其他合夥人承擔連帶責任,故甲對其退夥前發生的銀行貸款應付連帶清償責任。 乙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合夥人之間對債務承擔分額的約定對債權人沒有約束力,故乙提出應按約定比例清償債務的主張不能成立,其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丙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以勞務出資成為合夥人,也應承擔合夥人的法律責任,故丙也應對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丁的主張不能成立。根據《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入伙的新合夥人對入伙前的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故丁對其入伙前發生的銀行貸款承擔連帶清償責任。
(2)根據《合夥企業法的》的規定,合夥企業所欠銀行貸款首先應用合夥企業的財產清償,在合夥企業財產不足清償時,由各合夥人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乙、丙、丁在合夥企業解散時,未清償債務便分配財產,是違法無效的,應全部退還以分得的財產;退還的財產應首先用於清償銀行貸款,不足清償的部分,由甲、乙、丙、丁承擔無限連帶清償責任。
(3)在銀行貸款清償後,甲乙丙丁之間按內部約定承擔責任。

㈢ 求經濟法案例分析答案

1、房屋滅失的風險以交付為界線。《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而本案中,王某在買賣合同生效之前,因租賃已經佔有房屋,所以「趙表示同意」時,就是交付的時間。《合同法》第一百四十條標的物在訂立合同之前已為買受人佔有的,合同生效的時間為交付時間。所以,本案中,房屋滅失的損失由王某承擔。
2、王某應該支付所欠的1萬元房款。
3、本案中所述的傢具滅失的損失也應該由王某承擔。原因還是《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後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因李某已經將其製作的傢具交付給王某。

㈣ 經濟法概論第三版課後答案(張秋華,王曉紅)第二章41頁5案例分析(2)的答案

5.劉某是某高校的在職研究生,經濟上獨立於其家庭。2002年8月在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注冊成立了一家主營信息咨詢的個人獨資企業,取名為「遠大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萬元....試分析:(1)該企業的設立有無不合法之處?(2)劉某接受黃某參加該企業的投資與經營是否合法?(3)該企業在用人方面有無不合法之處?(4)法院判令黃某對該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是否合法?

(1)該企業設立時使用「遠大信息咨詢有限公司」不合法。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應當與其責任形式及從事的營業相符合」,而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責任」或者「公司」字樣。(2)不合法。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為一個自然人」,「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因此,劉某允許黃某參加企業投資經營,致使該企業不再符合個人獨資企業的條件而必須依法力理變更企業登記,改變企業為其他性質。

(3)該企業在用人方面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不為職互辦理社會保險的做法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法》明確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招用職王的,應當依法與職王簽訂勞動合同」,並「按照國家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4)不合法。劉某與黃某雖已形成客觀事實上的合夥關系,但因未履行企業變更登記手續而未形成法律事實上的合夥企業,故法院不應按《合夥企業法》的規定判令黃某位企業債務擔責。

㈤ 經濟法案例分析求答案

區分原則,張三與李四買賣合同成立;特殊動產的物權變動以交付為生效要件內,李四取得容所有權;銀行與張三的抵押合同生效時,是否適用善意取得而取得汽車的抵押權尚有爭議;李四已取得汽車所有權,有權要求張三協助變更登記,亦有理由拒絕銀行實現轎車的抵押權。

㈥ 請問 您可以找到經濟法教程 第三版 劉天善 張力 主編的課後練習答案嗎 幫幫忙謝謝

首先在患處,也就是被咬過的皮膚腫起的紅色疙瘩,用棉簽浸些碘酊回塗抹,然後再用酒精答塗抹消碘(PS:碘酊對皮膚有刺激作用,過敏皮膚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在然後均勻的向患處塗抹綠葯膏,這時已經感覺患處不是很癢了,現在再用棉簽浸些風油精繼續塗抹患處,就更提高了止癢效果,然後每天早起晚睡時按上述方法操作,三天後紅腫的患處即可癤巴,一周後基本痊癒。 我的使用心得:用殺菌效果比酒精好,如果包沒有流膿個人覺得碘酊是可以省去的,而用了碘酊,則必須酒精脫碘(由於碘對皮膚粘膜等組織有強烈刺激性,若使用濃度過高時可引起皮膚起泡、脫皮及皮炎,故用碘酒皮膚做消毒時,待稍干後再用70%酒精進行脫碘。正因為刺激性大,若傷口塗上可產生強烈的燒灼疼痛,所以碘酒不能用於皮膚已破損處及眼、口腔、會陰和其他粘膜等處的消毒。)但我自己用的時候,那些被我搞到流膿的我一定會用碘酊的,這樣才安心細菌已經沒了.第三步綠葯膏在我嘗試以後覺得改成無極膏更好,一方面前者是抗生素,另一方面後者的清涼止癢效果更好.等那些包不太明顯的時候,就只要塗一下無極膏就可以了.

㈦ 經濟法概論(第3版)第三章合同法課後案例分析的答案

第三章案例參考答案
1.答:在本案中,新華書店與華聯公司所簽訂的購銷合同,合同主體合格,內容合法,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確、具體,應視為有效經濟合同。既為有效經濟合同,在新的協議沒有達成之前,合同雙方必須按照合同的有關條款履行合同,任何一方違約,都必須承擔法律責任與合同規定的有關違約責任。
新華書店的上級主管部門市文化局對於新華書店未報請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擅自購置電腦,是屬於違反財經紀律,新華書店與華聯公司的合同無效的認識與行為,是缺乏法律意識,侵犯企業經營勸,是完全錯誤的。
我國有關法律規定:企業經營權是指企業對國家授予其經營管理的財產即企業財產所享有的佔有、使用和依法處分的權利。新華書店作為獨立法人的企業,由於經營管理上的需要,與華聯貿易公司簽訂電腦購銷合同,是屬於正常行使自己的權利,物質采購權是企業經營權的一部分,而其上級主管部門市文化局的干預行為無疑是侵犯企業經營權,是完全錯誤的。
在本案中,新華書店僅在提貨時付款5萬元,餘款遲遲未付,屬於違約,必須承擔法律責任與合同規定的有關違約責任。法院應支持市華聯貿易公司有關要求市新華書店履行合同,並承擔違約責任的請求,判決市新華書店履行合同,清償所欠餘款並按照合同規定,按合同違約部分標的總價款額的15%承擔違約金。
2.答:法院不應該受理此案。
《破產法》第三條規定:「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依照本法規定宣告破產」。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債務人均可以申請宣告債務人破產。但是,如果是債務人申請宣告破產的應當經其上級主管部門同意。法院在受理此類案件時,如果是債務人申請宣告破產的,應當檢查「破產企業上級主管部門或者政府授權部門同意其申請破產的意見」及有關資料才能受理。在本案中,第四棉紡廠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已資不抵債。直接向所在地C區人民法院申請破產。不符合我國有關法律規定,C區人民法院受理此案是不對的。

㈧ 經濟法考試求答案-.-

答:
1) 違反了《刑法》第140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食品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 承擔主體應為銷售者以及生產者。因為在此情況下生產者和銷售者所負的責任是一種產品責任,而產品責任屬於侵權責任的范疇,故產品責任的承擔者與受害者之間不一定要有合同關系。所以,與消費者有合同關系的銷售者和與消費者沒有合同關系的生產者都對受害的消費者負有賠償責任。
3) 按照合同法的基本原理,買賣合同的權利、義務以及責任僅限於合同大詩人,即買方或者賣方,古國賣方售出的產品有質量問題,應當承擔相應的合同責任。為此,《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均明確規定,售出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三包責任。

熱點內容
法院府院聯動機制 發布:2025-08-11 22:25:41 瀏覽:492
司法整風 發布:2025-08-11 22:24:07 瀏覽:337
簽字經辦人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8-11 22:22:59 瀏覽:183
不參加公司體檢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8-11 22:18:08 瀏覽:576
澳門關於葯品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1 22:09:22 瀏覽:654
海珠區法院地址 發布:2025-08-11 22:06:43 瀏覽:211
北京田法官 發布:2025-08-11 22:01:18 瀏覽:194
承兌匯票變造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1 21:53:14 瀏覽:698
勞動法關於企業員工加班的規定的 發布:2025-08-11 21:47:15 瀏覽:993
刑法司法考試試題 發布:2025-08-11 21:38:04 瀏覽: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