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中關於預付款
A. 合同法有無關於預付款的規定
預付款(定金)法律最高支持你合同價款的20%(超過20%的,如果產生合同糾紛,按照20%執行),當你既有預付款,又約定了違約金的話,你可以要求按照其中的一個執行,要求支付違約金或者雙倍返還定金。
B. 合同法預付款規定多少
法律分析:在合同擬定時,預付款條款一般要注意三個問題∶1、預付款的額度,比如按合同價的10%左右計;2、預付款的支付時間與方式,比如在合同簽訂後30日內支付預付款的50%,在承包人主要人員及主要機械到位後30日內再支付50%,支付預付款時承包人需提供預付款保函。3、扣回工程預付款的時間和比例,比如在工程進度款支付至25%到75%之間按工程進度款比例扣回。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條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於或者少於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C. 定金和預付款的區別是什麼,定金能退嗎
定金和預付款的區別以及定金是否能退的問題,答案如下:
定金和預付款的區別:1. 性質不同:定金是一種擔保方式,用於確保合同的履行;而預付款則是合同一方提前支付給另一方的部分款項,作為未來交付貨物或服務的部分費用。2. 作用不同:定金的主要作用是擔保合同的履行,如果一方違約,定金可以作為賠償;預付款則主要是為了緩解收款方的資金壓力,提前獲得部分款項。3. 效力不同:定金具有雙重擔保性,即同時擔保合同雙方當事人的債權,如果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則喪失定金;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則應雙倍返還定金。而預付款則沒有這樣的擔保效力。4. 支付方式不同:定金通常是在合同成立後、履行前交付的,具有預先支付性;預付款則可以在合同成立前、成立後或履行過程中支付。
定金是否能退: 定金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退的。如果符合以下情形之一,定金可以退還: 1. 因不可歸責於當事人雙方的事由,導致合同未能訂立的,定金應當返還。 2. 買賣雙方對合同內容難以達成一致,而未能簽約的,不能歸責於任何一方,定金也應返還。 3. 如果收受定金的一方違約,不履行約定的債務,應當雙倍返還定金。但如果是給付定金的一方違約,則無權要求返還定金。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的相關規定,定金具有擔保性質,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無權要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約定的債務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