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對非正常使用造成損壞
『壹』 三包服務是哪三包規定
【法律分析】:三包范圍:
1、用戶按產品使用說明書正確操作使用,在產品售出1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和因製造質量產生零部件損壞,提供無償維修。
2.屬於製造質量的自行車件
(1)車架,前叉二年內出現開焊,斷裂,予以更換,(非正常使用損壞,不予更換,免費維修,收取材料費)
(2)前軸,中軸,飛輪。六個月內如發現破碎,斷裂時,予以更換。
(3)內胎在購車半個月內如發現砂眼,漏氣,可以更換。
(4)電鍍大件(鍍鉻)六個月內發現鍍層自行起片,脫落。予以調換(車把,車圈,鏈輪,曲柄)
(5)烤漆件六個月內發現大片脫落者,予以更換(非正常使用,磕碰,破損不屬於三包范圍)
3.電器件部分
(1)蓄電池:在正常使用時,一年內出現漏滲,起鼓,將電池輸出經儀器檢測電池容量小於60%予以更換。
(2)電機:在正常使用二年內,出現軸承,齒輪,碳刷,換向器,造成的電機不轉進行修理,修理一個月內又發生故障。更換新電機,殼體開裂,予以更換新電機。
(3)控制器:一年內出現不能調速,進行修理。修理後一個月內,又發生故障,更換新控制器。
(4)充電器:一年內不能充電,進行修理,修理後一個月內又發生故障,更換新充電器。
三包期內,因以下情形造成損壞的不屬保修范圍,公司樂於提供 收取工本費 的維修服務。
(1)未按使用說明書,使用、保養;
(2)將電動車用於其它用途或做危險動作;
(3)私自拆裝零部件,或使用原廠以外的零部件;
(4)交通事故意外碰撞,化學腐蝕或營業出租使用造成的損壞;
(5)在非正常道路上行駛;
(6)經非公司指定維修場所維修;
(7)無發票,保修卡。
在「三包」期內,更換或退貨,該方法詳細規定的維修:
出售內發生性能故障不能正常工作七天日期電動自行車,消費者可以選擇修理,更換或者退貨,銷售者應當返回時錢發票價格返還;出售中的性能問題發生後15天的日期電動自行車不能正常使用,消費者可以選擇修理或更換,賣家,消費者應修理或免費更換為與產品的規格型號相同。
電動自行車在「三包」期內,電機,控制器,傳動系統,制動系統的主要部件,故障的發生影響同樣重復了兩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特別修理者的修理記錄和證明所提供的性能由銷售者負責為消費者更換電動自行車,同型號同規格同型號同規格的,因為沒有產品,消費者不願調換其他型號規格及要求退貨,賣方應退還。
辦法還規定負責提供信息給賣家,特別造車,合格的修理配件,負責培訓自行車修理技術的生產商。確保產品符合技術要求停止繼續提供零配件五年。
【法律依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 第一條 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明確銷售者、修理者、生產者承擔的部分商品的修理、更換、退貨(以下稱為三包)的責任和義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有關規定製定本規定
【溫馨提示】
以上回答,僅為當前信息結合本人對法律的理解做出,請您謹慎進行參考!
如果您對該問題仍有疑問,建議您整理相關信息,同專業人士進行詳細溝通。
『貳』 人為損壞的標準是什麼
法律分析:
人為損壞是相對於因正常使用損壞而言,由於人使用而被破壞的情況。人為損壞可以分為故意損壞和無意損壞,與物品的易損程度、設計缺陷、產品質量、使用環境等有一定關系,還與使用者的使用方法、性格特徵、心理素質、知識水平等有關系。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斗毆的;;(二)追逐、攔截他人的;;(三)強拿硬要或者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的;;(四)其他尋釁滋事行為。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衍生問題:
人為損壞是什麼意思?
人為損壞是指,是由於人的原因,非正常使用造成物品或其他的損壞。舉例說明:手機,筆記本電腦在沒有明顯受到外力的狀況下硬體設備出現損壞,一般認定是屬於非人為原因損壞。而諸如進水,重壓,摔落,自行拆卸等狀況一般均屬於人為損壞。2、非人為損壞就是手機自己的故障,不是用戶自己自己造成的,而是產品的品質問題。
『叄』 租房期間非人為的損壞應該由哪一方承擔
租房期間非人為的損壞由哪一方承擔要看合同中是否有約定,一般租賃物品的自然損害由出租人承擔。
《合同法》規定:
第七百一十條 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耗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百一十一條 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未根據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並請求賠償損失。
《合同法》第七百一十條解釋
承租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這就要求當事人在訂立租賃合同時或者在合同成立後盡量將租賃物的使用方法明確下來,以規范承租人對租賃物的使用。
如果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正常使用租賃物,租賃物因使用受到的損耗是一種合理的情況,因為任何物品隨著它的使用,其價值都會逐漸變小,只要使用就會有一定的磨損和損耗。
例如,一台彩電的顯像管的壽命是1萬小時,就意味著只要一開電視,隨著時間的運行,彩電的顯像管的壽命就會逐漸縮短,直到全部喪失。出租人在出租他的物品時,應當知道其正常損耗的情況,在合同中訂立了使用方法,就意味著出租人認可了這種正常的損耗。
並且實際上出租人已把這種折舊的價值打入了租金中,因此,只要承租人按照約定的方法使用租賃物,對租賃物的正常損耗、價值的減少是不承擔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