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有關補充協議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5-08-09 10:39:23
① 合同補充協議有沒有法律上的效力
合同補充協議只要符合合同生效的必備要件,即具有法律效力。
合同生效的要件包括:
1. 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即具有訂立合同的能力。
2. 合同的意思表示必須真實,即表意人的表示行為應真實反映其內心的效果意思。
3. 合同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根據《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按約定履行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
此外,第九條明確規定了當事人訂立合同時應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並可依法委託代理人訂立合同。而第六十一條則指出,合同生效後,如就質量、價款、履行地點等內容未明確約定或約定不明,可協議補充;無法達成補充協議的,依據合同相關條款或交易習慣確定。
這些規定確保了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為雙方當事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② 合同法補充協議是哪條規定
法律分析:嚴格而言,合同補充協議是對原合同未盡事宜,或者合同履行過程新發生的情況而另外進行的約定。
效力方面:
1、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補充合同和正式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補充合同中與原合同相沖突的條款,補充的條款優先。
2、合同本身就是公民、法人自由意思的表示,只要不違反禁止性或者限制性規定,都可以協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三條 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合同。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