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關於違約金如何認定
發布時間: 2025-08-13 08:08:24
Ⅰ 合同法關於延遲交貨的規定
合同法對違約金有原則性規定,並規定了違約金的比例,適用法定違約金。根據合同內容、違約性質和程度的不同,確定違約金的方法和數額也有所不同。若合同中明確規定了違約金比例,則可以直接按照該比例計算違約金數額。例如,《工礦產品購銷合同條例》第35條第5項規定,若逾期交貨,應按照中國人民銀行有關延期付款的規定,按逾期交貨總值計算違約金,比例為每日萬分之三。《如工承攬合同條例》第21條第4項也明確規定,逾期交付定作物,應按照合同規定向定作方償付違約金,若以酬金計算,每逾期一天,按逾期交付部分的酬金總額的千分之一償付違約金。可見,延期履行合同的法定違約金計算標準是固定的。滯期費、滯納金等也適用此規定。
出賣人的基本義務是交付標的物,並需在約定的時間內完成交付。逾期交貨,即遲延交付,是指在合同約定的交付期限屆滿後,出賣人仍未交付標的物。逾期交付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已超過交付期限但未交付標的物;另一種是雖然逾期但已實際交付標的物。出賣人逾期交付標的物構成違約,應承擔遲延履行責任。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疑問,請咨詢專業律師。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五百七十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前請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