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法2020最新第37條
1. 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是什麼
《勞動合同法》第37條的主要內容是明確了勞動者擁有單方面解除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權利,與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相對應的是履行通知用人單位的義務,即勞動者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告知用人單位或是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告知用人單位,便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合同法第37條規定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第37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二、勞動者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章第38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或者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勞動者可以立即解除勞動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單位。
三、勞動爭議的解決
勞動爭議包括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一方當事人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處理:
(一)通過協商解決爭議。發生勞動爭議後,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進行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二)通過調解解決爭議。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調解組織包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經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製作調解協議書。調解協議書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經調解員簽名並加蓋調解組織印章後生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約束力,當事人應當履行。
(三)通過仲裁解決爭議。當事人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四)通過訴訟解決爭議。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依法對勞動爭議進行審理,幫助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消除勞動爭議。
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合同法》第37條賦予了勞動者擁有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同時也規定了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需遵守法定程序的義務,除了《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外,勞動者還應當注意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以便更好的維護自身權益。
2. 違反勞動合同法37條會是什麼後果
法律分析:勞動者自動離職的後果,如果企業與員工簽訂了服務期協議,或者禁業限制協議,並且勞動者有違約行為的,企業可以根據相關協議追求勞動者的違約責任。其次,如果員工自動離職確實給企業造成了損失,企業可以收集相關證據,向勞動者主張賠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3. 被勞動法37條開除了能申請失業保險嗎
一、《勞動法》第37條規定了關於計件工作者的勞動定額和報酬標准,要求用人單位根據法定的工時制度合理設定。
二、《勞動合同法》第37條明確了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非試用期內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
三、失業人員要領取失業保險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 已經參加失業保險,並且單位和本人均履行了繳費義務滿一年。
2. 失業不是出於個人意願。
3. 已經依法進行了失業登記。
4. 有求職意願,並願意接受職業培訓和介紹。
四、根據以上規定,如果你被解除勞動合同並非出於個人意願,那麼你有資格申請失業保險。
4. 勞動合同法第37條內容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這意味著勞動者對勞動合同擁有單方解除權,屬於一種形成權,勞動者只要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作出通知,並將書面通知送達給用人單位,無論用人單位是否同意,該通知均能發生法律效力。如果用人單位沒有書面簽收勞動者的辭職申請,或者沒有針對勞動者的辭職信發出書面的解除合同通知書,就意味著在30日的預告期內,雙方的勞動關系仍然合法有效。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2、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3、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4、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5、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綜上所述,當事人在離職的時候需要提前30天向單位提交離職申請,並且完成工作的交接之後到人事部辦理離職手續,領取工資等費用。如果沒有提前30天辦理離職手續的,單位可以向勞動者索賠,因為勞動者沒有向公司提出申請並且沒有完成公司的交接工作。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5. 勞動法第37條是什麼內容
勞動合同37條的內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二)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三)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四)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 第一款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第三十七條 【勞動者提前通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