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如何理解經濟法調整所

如何理解經濟法調整所

發布時間: 2025-08-14 07:52:23

❶ 對經濟法調整對象的認識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由經濟法律規范確認和保護的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經濟關系。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必須同時具備三個要素,即普遍性、法律性和經濟法特性;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具備的兩大基本原則是適當敢於原則和合理競爭原則。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縱橫統一論」學者主張經濟法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領域中以各種組織為基本參加者而發生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

「經濟行政法論」學者主張凡具有經濟性的管理關系即經濟管理關系,屬於經濟法(經濟行政法)的調整對象。

「企業中心論」學者主張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企業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

❷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由經濟法律規范確認和保護的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經濟關系。在中國,關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問題,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一、「縱橫統一論」觀點

該觀點認為,經濟法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領域中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這些關系以各種組織(如企業、政府經濟管理部門等)為基本參加者。經濟管理關系主要體現為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宏觀調控和管理,而經營協調關系則涉及到不同經濟組織之間的經濟合作與協調。這一觀點強調了經濟法在調整經濟活動中橫向和縱向關系的統一性。

二、「經濟行政法論」觀點

該觀點認為,經濟法(或稱為經濟行政法)的調整對象是凡具有經濟性的管理關系,即經濟管理關系。這一觀點側重於經濟法在規范政府經濟管理行為方面的作用,認為經濟法主要調整政府與經濟主體之間的管理關系,確保經濟活動的有序進行。

三、「企業中心論」觀點

該觀點認為,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企業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這一觀點強調了經濟法在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促進企業發展方面的作用。它認為經濟法主要調整企業與其他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以及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規范和權利義務關系。

綜上所述,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一個復雜而廣泛的概念,涉及到社會經濟活動的多個方面。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對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些觀點各有側重,但都旨在揭示經濟法在規范經濟活動、保護經濟主體權益方面的重要作用。

❸ 如何理解經濟法調整所要解決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

1、基本矛盾

私人慾望與私人物品是相對應的,從對私人物品的私人慾望來看,人們總是希望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或效用的最大化,因而必然要強調私人個體的營利性,必然要追求私人物品領域的效率;

人們還存在著對公共物品的公共慾望,還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價值追求,而在這種群體性的或整體性的慾望中,由於涉及橫向的關系,相關主體有共同利益,因而必須追求公平,並要求確保社會公共利益。

2、基本問題

從個體的角度看,要追求個體的營利性,力爭效率;從整體的角度看,又要追求社會的公益性,強調公平。從而形成了主體的不同要求,也有由此形成了經濟法上的基本矛盾,即個體營利性與社會公益性之間的矛盾,以及作為其延伸的效率與公平之間的矛盾。

(3)如何理解經濟法調整所擴展閱讀:

經濟法產生的基本原因

基本問題:市場經濟發展到現代是市場經濟階段,即進入壟斷階段以後,隨之出現的市場缺陷與市場障礙問題日益突出,成為經濟法的基本問題。

市場缺陷產業失衡:由於市場主體具有逐利性經濟結構失衡

總量失衡:經濟運行失衡,欲求宏觀調控,國家授權政府依法進行宏觀調控。

市場障礙:市場主體的趨利性決定了首先進入市場的主體不希望同類主體再進入;競爭沒有效率經濟秩序混亂,社會分配不公,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欲求市場規制,包括行為規制、結構規制、綜合規制,政府依法進行市場規制。

❹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什麼

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指由經濟法律規范確認和保護的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經濟關系。關於其具體內涵,主要有以下三種主流觀點:

  1. 「縱橫統一論」

    • 主張:經濟法主要調整社會生產和再生產領域中,以各種組織為基本參加者而發生的經濟管理關系和經營協調關系。
    • 解釋:這種觀點強調經濟法既調整縱向的經濟管理關系,也調整橫向的經營協調關系。
  2. 「經濟行政法論」

    • 主張:凡具有經濟性的管理關系,即經濟管理關系,屬於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 解釋:這種觀點側重於經濟法對經濟管理關系的調整,特別是政府在經濟活動中扮演的管理角色,以及由此產生的法律關系。
  3. 「企業中心論」

    • 主張: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企業經濟關系和經濟活動。
    • 解釋:這種觀點將經濟法的主要關注點放在企業上,認為經濟法應主要調整企業之間的經濟關系以及企業的經濟活動,以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是一個復雜而多元的概念,不同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但無論如何,經濟法都致力於通過法律規范來確認和保護一定范圍內的社會經濟關系,以促進經濟的穩定和發展。

❺ 如何理解經濟法調整對象的重要性

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促進社會公正與效率。
1、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經濟法的調整對象主要包括國家在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和微觀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經濟關系。通過明確這些調整對象,經濟法能夠為市場經濟的運行設定規則和邊界,防止市場失靈,維護公平競爭,保障經濟穩定和健康發展。
2、促進社會公正與效率:確定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有助於實現社會公正和經濟效率的平衡。通過合理分配資源、規范市場行為和促進公平競爭,經濟法可以減少社會不公和經濟浪費,提高整體的社會福利水平。

❻ 如何理解經濟法調整所要解決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

從個體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經濟發展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矛盾等來解決。1、個體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矛盾:在市場經濟中,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但這種追求會導致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環境污染、消費者權益受損等。經濟法的調整就是要平衡個體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的關系,通過規范市場主體的行為,保護社會公共利益。
2、經濟發展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經濟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單純追求經濟增長會忽視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有資源浪費、環境破壞等。經濟法的調整就是要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注重社會可持續發展,通過規范經濟活動,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3、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矛盾: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經濟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經濟法的調整就是要在維護國內經濟秩序的同時,適應國際經濟規則,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

熱點內容
區級法院性質 發布:2025-10-13 19:21:10 瀏覽:477
池子中信銀行法院 發布:2025-10-13 19:12:53 瀏覽:321
法律援助業務系統 發布:2025-10-13 19:12:02 瀏覽:161
簽法院文書 發布:2025-10-13 19:06:27 瀏覽:107
南京法律援助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13 19:06:17 瀏覽:515
刑律師 發布:2025-10-13 18:56:30 瀏覽:72
法規的約束力的例子 發布:2025-10-13 18:45:46 瀏覽:125
稅法行政法不協調 發布:2025-10-13 18:44:48 瀏覽:282
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者責任法律 發布:2025-10-13 18:22:07 瀏覽:588
生命醫學立法 發布:2025-10-13 18:18:57 瀏覽: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