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特點

合同法特點

發布時間: 2025-08-14 08:37:39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合同法三者的區別與聯系

勞動法、勞動合同法與合同法三者的區別與聯系如下

區別

  1. 規范范圍

    • 勞動法:是一個廣泛的法律領域,主要涵蓋僱傭關系、員工福利、工資和工時等方面的規定,旨在保護勞動者的權益和利益。
    • 勞動合同法:是勞動法的一個子集,專門規范勞動合同的簽訂、履行、變更和終止等方面的問題。
    • 合同法:規范各種合同關系的法律,包括但不限於買賣合同、租賃合同、服務合同等,注重合同雙方的平等和自願原則。
  2. 立法目的

    •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更多地強調對勞動者的保護和權益,如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程序等,旨在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 合同法:更注重合同的履行和雙方的權益保護,強調合同雙方的平等地位和自願原則。

聯系

  1. 基礎關系

    • 勞動合同是一種特殊的合同,既要遵守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也要符合合同法的一般原則。
    • 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也是建立在合同法的基礎之上的,需要遵循合同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
  2. 綜合運用

    • 在實踐中,這三部法律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綜合運用,以更好地保護各方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綜上所述,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合同法各有其獨特的規范對象和特點,但也有一些聯系和交叉點。

⑵ 合同法特點

合同的特徵如下:
1、合同是兩個以上法律地位平等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版的協議。
2、合同以產權生、變更或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為目的。
3、合同是一種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
《合同法》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⑶ 經濟合同法的合法性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經濟合同法的合法性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特徵:經濟合同不僅是經濟文書,又是法律文書,體現商品交換關系,簽訂合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從另一側面也說明它的特徵。
平等性、合法性、互利性、制約性、格式的固定性
完整的經濟合同包括:首部,主部,尾部
首部包括:(1)標題:明確合同性質
(2)當事人的名稱或姓名
(3)引言:簽訂合同的目的或依據。
主部包括:(1)標的:指合同當事人權利和義務所共同指向的物件
(2)數量,質量
(3)價款或酬金
(4)履行期限、地點、方式
(5)違約責任
主部還包括其他條款,這是經雙方當事人協商確定的其他條款,
包括:(1)不可抗力條款 (2)解決爭議的方法 (3)附則性內容
尾部:主要寫明合同的生效標識,如當事人的名稱及印章、單位地址、電子郵箱、法人代表或委託代理人簽章、開戶行及賬號、聯絡電話、郵政編碼、簽訂日期等。有擔保、簽證或公證的合同,應註明相應的意見和日期,並簽字蓋章。

合同的合法性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另一方。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願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當事人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 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書法的美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表現在「實」與「虛」兩個方面,即「形質」與「性情」兩大方面。

2、「實」(形質)方面

「實」(形質)方面是有形、可見的。就是外在形態;主要從線條與間架結構上去鑒賞;它包括用筆、結構、章法等內容:

  • 用筆有遲急、起伏、曲折之分,筆鋒有正側、藏露之別,筆畫形態有方有圓,還要講求筆力與筆勢;

  • 結構有奇正、疏密、違和等法理;

  • 章法有賓主、虛實、避就、氣脈連貫和拆宴行列形式等表現方法。

  • 三者之間既區別又相輔相成。

3、「虛」(性情)方面

「虛」(性情)方面是無形的,就是內在精神,則須從作者對線條與結構章法的處理上顯現出的個性特徵與藝術風格上去體認。包括神采、氣韻、意境等內容。兩方面互相依存,相互為用,共同表現出書法作品的審美價值。

神采、氣韻、意境,都是無形之物,他須要通過有形的用筆,結構與章法加以表現:

  • 神采是書法藝術的靈魂,古人評論書法,早有「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的說法,但同時又指出「規矩既失,神則無存」。神采美只有通過形質美才能表現出來。

  • 氣韻是書法藝術的生命,是形與神之間的橋梁,是表達情性的介質。書法家掌握了熟練技巧,運氣達於毫端,以氣行筆,點畫之間氣脈相通,氣韻和神采才表現出來。

  • 意境也是書法藝術的內在美,包含意境、情調、風度、品格等內涵。他與神采、氣韻相比,更偏重於作者主觀精神的表現,是更高層次的書法審美內容。書法的意境美是可以通過作品的字里行間確確實實的感觸到的。

憲法的特徵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法,憲法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障國家權力有序執行,規范和制約國家權力。憲法通過賦予立法、行政、司法等國家機關公旁禪共權力,使國家權力在憲法設定的軌道上有序執行,避免國家權力缺位、越位和錯位。二是確認...

合同法和經濟合同法的區別

經濟合同是計劃經濟時代的概念
外延較小
顧企業稱合同管理辦法為宜

合同法和經濟合同法有什麼區別?經濟合同法現在還有效嗎???

目前已經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這個概念,此法律已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所代替。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1999年3月15日中華人民共運御塵和國主席令第十五號公布 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附 則
第四百二十八條 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經濟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合同法》同時廢止。

2008中國經濟執行的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世界經濟增長引擎熄火。作為世界經濟火車頭的美國已經陷入深度衰退,金融危機和房地產市場泡沫的破滅嚴重打擊了美國實體經濟,從美國公布的第三季度GDP增速為-0.3%;失業率更為嚴重,8至10月份非農就業人數下跌超過60萬人,其中,10月份失業率為6.5%,失業率較6個月前急劇上升1.5個百分點。失業率的上升,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的低迷使得美國私人消費大大下降,這無疑大大打擊中國對美出口。另外,歐盟經濟和日本經濟陷入衰退。 2、經濟由過熱向過冷轉變。一是投資增幅下降,但仍是經濟增長主要動力。1-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27614億元,同比增長26.8%。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完成投資53365億元,增長21.6%;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6546億元,增長22.7%。二是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度下降。2005年和2006年出口貢獻率分別達24.1%和19.5%,拉動GDP增長2.5和2.2個百分點。2007年,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1.5%,拉動經濟增長2.5個百分點。2008年,受世界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前三季度凈出口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三是居民消費增幅較快,但下半年消費信心下降。今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90.8億元,同比增長20.8%。而1-11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59.2億元,同比增長21.9%。 3、資產價格持續下跌,價格泡沫破裂。這主要體現在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兩個資產市場。其中,A股市場保持了08年初以來的下跌行情,上證A股指數由2007年最高的6124點跌到幾年最低的1664點,跌幅達到73%。中國股市市值極度縮水,由2007年末的32.7萬億到今年10月底的11.4萬億,縮水了65%。 4、通脹壓力下降,通縮風險增加。上半年CPI和PPI指數均雙雙上升,其中,CPI在2月份達到8.7%的歷史性高度,而PPI也在8月份達到歷史新高的10.1%。但隨著國家巨集觀調控效果的顯現以及對農業投入的增加,CPI開始出現回落;另外,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撥,國內企業對原材料需求出現下降,綜合起來使得原材料價格出現下降,進而PPI開始大幅回落。 5、工業增加值大幅回落。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以上的企業)增加值同比只增長5.4%,比上年同期回落11.9個百分點,增速創下1994年以來的最低同比增幅。工業增加值的大幅回落表明企業盈利出現危機,企業大面積虧損難以避免。工業增加值的大幅回落也預示著第四季度的GDP增速也會隨著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

經濟合同法實施時簽的合同,現在發生糾紛,請問適用《經濟合同法》呢或適用《合同法》?

經濟合同法已失效,應適用合同法。
一般情況下,已過訴訟時效了。

關於經濟合同法的咨詢

你們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
——————————————————
參考《民法通則》
第六十六條 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後的行為,只有經過被代理人的追認,被代理人才承擔民事責任。未經追認的行為,由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義實施民事行為而不作否認表示的,視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職責而給被代理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負連帶責任。
第三人知道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已終止還與行為人實施民事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由第三人和行為人負連帶責任。
第六十七條 【違法代理的責任】代理人知道被委託代理的事項違法仍然進行代理活動的,或者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為違法不表示反對的,由被代理人和代理人負連帶責任。

教師勞動的特點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1)勞動任務的綜合性。首先教師需要同時完成培養學生多方面發展的任務上。其次在每一學科的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關注和指導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第三,教師要善於協調來自家庭、社會等方面的教育影響,以指導學生良好發展。
(2)勞動物件的復雜性。首先表現在其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其次在教育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參與客觀上影響並改變著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3)勞動手段的主體性。首先教師的勞動手段一方面是由人類智慧結晶的教材來充任,另一方面是由教師自身的學識、能力、人格來施行。其次教師必須理解消化教材才能有效的傳遞人類文化的精華。再則其示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教師勞動的主體性。
(4)勞動過程的創造性。教師要有極強的創造意識和創造能力才能有效的完成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任務完善學生個體,幫助學生實現內化,形成新的認知結構都需要教師靈活的運用其智力水平。
(5)教師勞動的長效性。首先從人的整體發展來看,人才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其次就學生某一具體、區域性的發展來看,也往往要經過一個長期的過程。

熱點內容
快遞法律法規時間 發布:2025-10-13 19:31:36 瀏覽:348
區級法院性質 發布:2025-10-13 19:21:10 瀏覽:477
池子中信銀行法院 發布:2025-10-13 19:12:53 瀏覽:321
法律援助業務系統 發布:2025-10-13 19:12:02 瀏覽:161
簽法院文書 發布:2025-10-13 19:06:27 瀏覽:107
南京法律援助電話多少 發布:2025-10-13 19:06:17 瀏覽:515
刑律師 發布:2025-10-13 18:56:30 瀏覽:72
法規的約束力的例子 發布:2025-10-13 18:45:46 瀏覽:125
稅法行政法不協調 發布:2025-10-13 18:44:48 瀏覽:282
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者責任法律 發布:2025-10-13 18:22:07 瀏覽: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