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貨合同法和內部制度沖突
1. 關於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的沖突問題
您問的問題屬於法律原則的解釋效力。《立法法》的兩條內容規定並不是補充關系的回,而是相互獨立答的。
第一句說的是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簡單來說就是法律條文中對於具體內容的特殊規定即為特別法,而對一般事物的籠統規定則為一般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合同法》中總則部分為一般規定,分則部分為特殊規定,一旦因解釋合同時發生矛盾的,若分則中有明確規定的,那麼就適用分則,分則中沒有規定的那麼就適用總則。
第二句說的是新法優於舊法,簡單來說就是最新頒布並生效的法律效力優於之前頒布的法律。我國的新法具有更替性,一旦新法頒布舊法就自然失效,但也可能是部分失效。像《物權法》的頒布便導致了《擔保法》的部分失效,但《擔保法》仍舊有效(部分有效)。法律的適用,最終由制定機關作出解釋。
另外,對於法律適用問題,還需要注意時效問題,即當時所發生的事件適用當時所生效的法律,若事件一直持續到新法生效,那麼適用新法。
可能我說的比較模糊,您可以翻閱有關於講述法律原則的教材。
2. 法律規范之間沖突怎麼處理
法律規范之間沖突的處理辦法:
1.不同效力等級的法律規范之間發生沖突時,下一等級的法律規范自然無效,而無須有權機關作出明確宣布,即「上位法優於下位法」。
2.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屬於特別法與一般法、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特別條款與一般條款關系,而兩者之間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法、特別規定、特別條款的規定,即「特別法優於一般法」;
如果同屬於特別法、特別規定、特別條款或者一般法、一般規定,一般條款,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即「新法優於舊法」或者「後法優於前法」。
3.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4.不同機關制定的效力相同的法律規范之間的規定不一致的解決機制。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
而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同時,根據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過程中遇到這一情況時,由最高人民法院報請國務院裁決或者解釋。
5.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大常委會裁決。
(2)供貨合同法和內部制度沖突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十二條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的規定。
第九十四條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第九十五條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許可權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法律規范沖突通常存在以下四種情況:
一是新法與舊法之間的沖突;
二是特別法與普通法之間的沖突;
三是同一位階法律規范之間的沖突,即處於同一效力層級的法律之間、行政法規之間、地方性法規之間、部門規章之間的規范沖突;
四是下位法與上位法之間的沖突。
3. 簽訂的勞動合同與公司後來制定的規章制度沖突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也就是說,當勞動合同與規章制度發生沖突時,法律賦予了勞動者優先選擇的權利。如果勞動者選擇適用對其更為有利的勞動合同,則按照《司法解釋二》的規定應優先適用勞動合同,反之亦然。
這主要是用人單位內部規章制度是用人單位利用其用工管理權所制定的單方規定,而集體合同、勞動合同則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共同達成的合意,為了防止用人單位借其強勢地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尊重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真實意思,應當優先適用雙方之間的合同約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 簽訂的勞動合同與公司後來制定的規章制度沖突怎麼辦
法律分析:簽訂的勞動合同與公司後來制定的規章制度沖突按勞動合同執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著干問題的解釋(二)》 第十六條 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內容不一致,勞動者請求優先適用合同約定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