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期違約合同法解釋
發布時間: 2025-08-17 08:22:09
㈠ 預期違約什麼意思
預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一方當事人無正當理由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以下是關於預期違約的詳細解釋:
- 定義:預期違約,又稱先期違約,是違約行為的一種特殊形態,發生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
- 類型:
- 明示毀約:當事人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無正當理由明確表示將不履行合同。
- 默示毀約:當事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如准備違約的行為或表示不履行合同的意願,暗示將不履行合同。
- 法律後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的規定,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這意味著,即使合同履行期限尚未到來,如果一方已經明確表示或以自己的行為表明將不履行合同,另一方有權立即要求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
- 應對措施:面對預期違約的情況,守約方應積極採取行動,如立即告知違約方其即將承擔的違約責任,並尋求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減少在履行合同過程中可能遭受的損失。
㈡ 合同法108條預期違約的解釋
合同法108條預期違約的解釋:預期違約又稱先期違約,是指在合同履行期限到來之前,一方雖無正當理由但明確表示其在履行期到來後將不履行合同,或者其行為表明在履行期到來後將不可能履行合同。
【法律依據】《合同法》第一百零八條,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義務的,對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