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合同法和審計法的關系

合同法和審計法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5-08-17 16:26:59

A. 在工程結算中對審計結果不服如何處理

建築市場中政府投資工程仍佔有市場較大的份額。施工企業也非常重視政府工程的經營。但是在政府投資工程的經營中,施工單位的被動接受狀況更加嚴重,無論在招標、合同履行以及結算中均無話語權,沒有談判的機會。現在政府投資工程合同中對結算的約定,幾乎100%寫有最終結算價款以審計部門審計為準的表述。而該約定往往成為施工企業心中的痛。在對結算結果有異議時,建設單位也往往以合同約定審計為准,現在審計結果既是如此,不能改變。同時在目前的行政管理中建設單位在有審計的情況下也不能擅自進行改變結算結果。如果審計結果確實不正確少計了工程價款,施工單位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如何解決似乎陷入了死胡同。那麼是否真的在審計結果出來後就無法挽回了呢,或者能否尋找一定救濟途徑呢。我們認為應當給予施工單位救濟的渠道,在法律上也應可行的。 首先來看審計的性質 根據《審計法》和《審計法實施條例》中的規定,,是指審計機關依法獨立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與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有關的資料和資產,監督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合法和效益的行為。被審計單位指的是本級各部門(含直屬單位)、下級政府、國家的事業組織或者使用國家資金的事業組織、國有企業、金融機構。因此,直觀的理解審計應是政府內部的監督關系,並不是普通的民事行為。 《審計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審計機關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的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進行審計監督。從文字表述來看,「預算執行情況和決算」顯然是建設單位的內部行為,並不牽涉到施工單位。但是《審計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條規定, 審計法第二十二條所稱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建設項目,包括: (一)全部使用預算內投資資金、專項建設基金、政府舉借債務籌措的資金等財政資金的; (二)未全部使用財政資金,財政資金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超過50% ,或者占項目總投資的比例在50%以下,但政府擁有項目建設、運營實際控制權的。 審計機關對前款規定的建設項目的總預算或者概算的執行情況、年度預算的執行情況和年度決算、單項工程結算、項目竣工決算,依法進行審計監督;對前款規定的建設項目進行審計時,可以對直接有關的設計、施工、供貨等單位取得建設項目資金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調查。從此處可以看出,實施條例對審計法的規定進一步進行了細化,即將單項工程的結算明確表述為審計監督的范圍。其實對決算進行審計,本身自然包含對其組成部分的結算審計的內容。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審計單位也只是對設計、施工、供貨單位等進行調查。本條以及條例中並沒有直接表述審計對設計、施工、供貨單位具有直接的約束力。本條規定應理解為,如果發現存在不真實或者違法行為的,應屬損害國家利益或者不當得利等法律性質。建設單位應依法予以追回多付的款項或者財物。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審計機關屬於政府部門,不是一般的民事主體。我們理解施工合同雙方將結算的內容交由審計機關,實際上是將對被審計單位的監督與被審計單位(建設單位)應該直接完成的結算合並到一起,是一種推脫責任的行為。作為審計單位來講其行為並不是直接針對施工單位。施工單位的困境節點就在於此。施工單位對審計結果有異議,也只能通過建設單位來完成。根據審計法實施條例被審計單位對審計不服的可以提請本級政府裁決或者提請行政復議或者行政訴訟。因此,建設單位還是有救濟渠道的,但也應看到審計單位和被審計單位的關系,使得被審計單位不會提起上述程序。如果施工單位想主動尋求救濟,也只能通過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方式尋求與建設單位之間解決對結算結果的爭議。提起的角度應為雖然合同約定以審計為准,但有證據證明審計結果與事實不符,從合同法的公平原則角度要求法院或者仲裁對審計結果進行調整。施工單位在綜合考慮與建設單位之間的各種因素後,可以考慮通過訴訟或者仲裁來爭取自己應得利益。

B. 司法考試商經包括哪些

司法考試中的商經部分主要包括經濟法商法兩大塊



經濟法部分
- 反壟斷法:旨在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 反不正當競爭法:禁止不正當競爭行為,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 產品質量法:加強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明確產品質量責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 食品安全法: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商業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規范商業銀行的行為,加強銀行業監督管理,促進銀行業的健康發展。
- 稅法審計法:規范稅收徵收管理和審計行為,維護國家稅收利益和財政秩序。
- 勞動合同法:明確勞動合同雙方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 土地法房地產法:規范土地和房地產的管理和使用,保護土地和房地產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 環境保護法: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商法部分
- 公司法: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
- 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規范合夥企業和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運營和解散等行為。
- 外商投資企業法:規范外商投資企業的設立、運營和管理等行為,保護外商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 企業破產法:規范企業破產程序,公平清理債權債務,保護債權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
- 票據法:規范票據的出票、背書、承兌、保證、付款和追索等行為。
- 證券法:規范證券的發行、交易和管理等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保險法:規范保險合同的訂立和履行等行為,保護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合法權益。
- 海商法:調整海上運輸關系、船舶關系、海上事故救助關系等海上商事關系。



司法考試中的商經部分涵蓋了經濟法和商法的多個重要法律領域,要求考生對這些法律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C. 中國都有哪些法律

中國的法律體系龐大而復雜,涵蓋多個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幾類基本法律:

1. 憲法類 憲法:作為國家的根本大法,規定了國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2. 民法 物權法合同法婚姻法繼承法擔保法等,涉及財產關系、合同關系、家庭關系及繼承權等內容。

3. 刑法 刑法及與知識產權保護相關的法律,如商標法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用於懲罰犯罪、保護社會安全。

4. 商法與經濟法類 公司法:規定公司設立、運營、解散的法律程序與規則。 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如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工會法個人所得稅法社會保險法等,保障勞工權益與社會福利。 企業破產法:與企業破產程序相關。 預演算法政府采購法審計法等:涉及國家財政與公共采購管理。

5. 行政法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規范行政行為及行政爭議解決,包括行政復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等。

6. 訴訟法類 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分別規定民事訴訟與刑事訴訟的程序。

7. 專業法律類 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針對醫療、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等領域。 環境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森林法水法草原法土地管理法等:涉及環境保護與自然資源保護。

8. 其他領域法律 涵蓋知識產權保護、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法律職業、職業衛生、職業健康、人口與計劃生育、社會福利、司法、公安、消防、律師、教育、科學技術普及、文物保護、環境影響評價、拍賣、審計、統計等多方面。

這些法律共同構成了中國法律體系的基石,旨在通過法律規定與規范引導社會行為、保護公民權利、維護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

熱點內容
營口市老邊區法院 發布:2025-08-17 18:34:54 瀏覽:988
後沙峪律師事務所 發布:2025-08-17 18:33:55 瀏覽:224
法院未執行 發布:2025-08-17 18:28:49 瀏覽:922
重慶郵電大學法學院 發布:2025-08-17 18:08:57 瀏覽:546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釋義66 發布:2025-08-17 17:54:47 瀏覽:219
合同法第二百五十一條 發布:2025-08-17 17:41:49 瀏覽:272
上海張勇律師 發布:2025-08-17 17:41:46 瀏覽:760
新婚姻法房產證名字是誰就歸誰嗎 發布:2025-08-17 17:41:43 瀏覽:950
廣西法治日報電子 發布:2025-08-17 17:39:31 瀏覽:949
法院軟體系統 發布:2025-08-17 17:27:47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