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概論提綱
1. 行測常識誰講
1.公務員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是什麼
公務員考試一般不考公共基礎知識,只有事業單位考試才考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部分,但難度明顯降低了。 從考試范圍上來講,一般涉及政治、經濟、管理、公文、事業單位概況、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識。
從考查方式上來看,絕大多數題目為識記性考題,考試題型上以客觀題居多。 公共基礎知識在不同的地方所叫的名稱有所不同,有的地方叫做綜合知識、有的地方叫做綜合基礎知識還有的地方叫做公共知識等。
需要根據公告中所描述的內容或歷年真題來判斷是否是我們常說的公共基礎知識。 拓展資料:公共基礎知識題型及內容 在考試題型方面為判斷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糾錯題、簡答題、公文實務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閱讀理解題和材料概括題等形式。
在上述形式中選擇4-6種,既有客觀性試題,又有主觀性試題。部分地區公共基礎知識考察的時候,一般都伴隨有寫作題。
關於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考察要求:主要測試應試人員對公共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履行公務員義務的必備能力和素質。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辯證唯物論、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歷史唯物主義。
2、 *** 思想概論: *** 思想形成與發展、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理論、「 *** 」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
4、當代中國的 *** 與政治:中國的國體與政體、中央 *** 與地方 *** 、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服務。 5、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的基本內容、價值取向、道德修養、行為規范。
6、法律知識:法學基礎理論、憲法、刑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及行政訴訟法等(報考全省法院、檢察院系統法律專業職位的加試內容,包括上述范圍及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知識)。 7、語文基礎知識和公文寫作:漢字、詞彙、語法、修辭、文學常識,黨政機關公文基本知識、常用公文寫作、常用事務文書寫作、公文處理。
8、經濟知識和科技知識: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金融經濟、產業經濟,科技創新、科學前沿、科技常識。 9、歷史知識: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現代史。
10、其他知識:最新的時政知識。 參考資料:人民網:專家談公共基礎知識的復習。
2.行測常識和數學到底有沒有必要備考
當然有必要,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從大綱的要求,常識判斷側重知識的廣度,因此選擇復習范圍就變的非常重要。
一是走出備考的認識誤區,進行科學系統的備考。很多考生認堅持常識復習無用論,其實質往往是復習方向和復習心態的偏差。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公考一樣,招考的難度越來越大,面對側重知識廣度的常識如果視之位「雞肋」,效果會更加不理想,導致一分之差,差之前人。
二是注重學習方法,把握復習重點科學系統的針對性拓寬知識面,把握應試規律。很多同學認為常識出題似乎毫無章法,往往的做法是四處出擊到處收集各類資料,但真正掌握的效果以及應試效果並不明顯。其實,考生在備考中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真題,從真題中體會考試重點、學習解題技巧,然後制定有重點有針對性的復習計劃,提高自身在備考中的效能。考試的傑出一定屬於用心而努力的人,對於這段時間如何復習常識。
四、復習計劃
對於復習的我們給大家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備考方案,法無定法,以供參考。
第一步:選擇好的教材。教材強調質量,數量上一本為宜,另外可選擇一本其他教材作為補充工具書。一方面要足夠詳細,足夠前沿,另一方面使用時候中公教育專家建議更多的是選擇針對性的學習方式—當成答疑解惑的工具書、字典使用。
第二步:全面復習,通讀教材,按照教材後面的習題進行提綱挈領的宏觀知識體系梳理。對於常識判斷,有的同學如果連最基本法學、經濟、科技、人文等基礎都欠缺,還是很有必要進行全面復習。這段時間如果報輔導班幫助梳理知識體系,時間宜早不宜晚。
第三步:做題。通過做題進行檢驗復習效果,進而查漏補缺,增加復習的針對性。做什麼題呢,我們推薦做真題,另外不僅要做國考常識判斷的歷年真題,還要做各省聯考的歷年真題,上述范圍內數量上根據個人時間愈多愈好。千萬「不能有考過了就不考了」的心理,而是以舉一反三的預測心態看待這些題目。上述列舉的真題范圍為科學的數量范圍,還需要大家思考總結的做題科學質量。
第四步:做常識判斷筆記梳理強化鞏固之前的復習。這段時間我們推薦大家做筆記梳理,例如錯題、難點、重點的梳理。可以以一本教材為筆記藍本,進行「頭腦風暴」勢力的筆記梳理。
第五步:考前半個月,要進行整套的行測全真模擬,堅持每兩天一套題,嚴格按照考試時間進行。做完題目自己核對答案,並分析每道題,做對的是怎麼對的,為什麼不選其他選項,做錯的為什麼錯,還有哪些知識沒掌握。並記錄下來。根據課堂上強調的預測重點,縮小范圍,深入挖掘,會更有效的把握命題人的出題思路。
3.行測的常識就是共基嗎
1、公共基礎知識可以作為單獨的一門考試科目,單獨考一套卷子。詳情,你得咨詢招考主管部門或查看簡章。行測和公共基礎知識的內涵和外延不同,兩個概念,雖然有交集,但是兩門科目。行測也有些相關公共基礎知識的題,但那是作為行測的幾大題型(言語,數量,邏輯,資料,常識)的常識題出題,也就一兩道題,甚至沒有。還有就是有些省份甚至同一個省,同一個地區不同的縣都不統一。事業單位考試只考公基,有的只考行測,但現在的趨勢是考行測,逐漸和公務員考試接軌。
2、既然說筆試考公共基礎知識,那估計就是單獨考公共基礎知識,書店都有賣的,還有配套的真題和教材,不過你要看清,不是買行測。
3、知道到底是單獨考公共基礎知識還是行測後,買書時具體咨詢書店即可,書店老闆都很清楚的,一般都解釋得很清楚。
4關於到底什麼是公基,什麼是行測,以及考試適用范圍,你可以在公務員考試輔導的相關網站看看啊,比如中公,華圖,聯創,等等
4.考公務員行測背常識900題怎樣
常識的內容很多,可以在網上找一些,也可以買點常識的題和資料參加公考4年,總共參加各種考試13次,現在機關工作。
行測的常識只能是日常積累,多看半月談,既可以了解常識又能鍛煉申論。這塊其實分值一般,你要做好復習,把數學和材料分析拿下,這兩塊扣分控制在4分以下你的行測基本沒問題了。
多做是硬道理,有沒有黑幕這個自己去想,如果你連筆試都進不了,你連體驗黑幕的機會都沒有,根據具體問題類型,進行步驟拆解/原因原理分析/內容拓展等。具體步驟如下:/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
5.公務員考試講申論的老師和講常識的老師推薦一下
申論考試不建議長期聽講 我的心得是必須自己加強手寫練習,在你初期大概知道申論的要求和自己能模模糊糊寫下來的時候,開始把真題都列印出來每周一篇最好,自己卡表按照規定時間寫在格子本上模擬真實考試,然後寫完寫不完都要按照時間做一次,然後再不計算時間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寫一遍,這是兩遍,然後再對照參考的的解題思路清理下自己的思路讓自己的想法往參考答案上靠,答案沒有絕對的標准但是又個解題的正確思路,思路正確後最好能早網上找到一起的比自己強的申論前輩給指點下,沒有的話自己對著認為比較好的範文對照自己寫的那兩遍找找差距,卡時間做的那一次是讓自己知道該怎麼樣合理規劃時間(一般最差也要留下四十分鍾來寫大作文。
自己寫的慢的話更留更長,可想閱讀材料時間要多緊,思路一定要提前有個預想這個自己把握。網上關於備考申論的帖子很多可以參考下),自己寫的第二遍是要查漏補缺,看看自己的思路和正確的思路有什麼區別然後改正,最後自己在成熟的思路下子寫一遍。
有時間就吧最後寫的一遍在發到相關論壇上讓大家拍磚,這樣成長更快。 關於申論學習我的心得是1要堅持寫,模擬實戰,列印格子紙和真題,2要多仿寫找感覺,3要積累多看半月談(人民日報等其他 *** 喉舌也要看 能鍛煉自己下解題思路進步更快),上邊的策論文非常適合申論考試,有機會就看幾遍自己仿寫一下,自己在積累一些治國改革等政治名言警句能提升自己的文章層次。
還有領導人的講話在申論中可以直接拿來用的。 關於常識我覺得一方面惡補效果不太好。
一方面看視頻效果不大,這個要求平時就培養關心時事政治民生社會的愛好。這樣平時就可以一直不斷的積累到時候自然有用。
你強制性的強記非常容易忘,常識我剛開始的時候是直接放棄了,後來慢慢積累的也有感覺了,公考是一條比較幽遠的路,自己一個人寫申論很容易放棄,最好在網上看看別人的百日築基和每周一篇申論最好。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拙見,希望能幫到你。
完全手打,紅旗給我!!!!~~。
2. 想學法律,不知道怎麼來入門。
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不知道你在文科方面功夫如何,但不管怎樣,要想盡量多的通過考試,就必須注意學習的方法,要有一個明確的思路,復習每一科都要有一個整體的復習 提綱,把重點和非重點分清,在重點的章節多下功夫.我認為重要的還是 把全書要梳理清楚,要上下貫通的學,把每一章都有機的結合起來,這樣答起題來才不會亂抓.但要想通過考試最主要的還是要把業余的時間好好利用,盡可能多的予以全面的復習.
要看你想達到什麼程度,處於什麼目的。
比如是經濟金融等相關行業或是政府機構的工作者,那麼就是掌握一些相關的法律知識,最好的途徑就是有針對性地學習一些相關的法律實務類的內容。比如你是證券公司的,那就學下證券法、經濟法、公司法等。
如果你是對法律整個學科感興趣,那就要從基礎做起,先學法理、憲法這樣的法律基礎學科,對法律專業的相關名詞有一定掌握的情況下再按自己的興趣發展/
如果你是為了自考得到法律相關文憑或者是要參加國家司法考試,那麼你的學習已開始就可以放在上述考試的指定教材上,以應試為目的。
要更具體的回答您要先說清楚:)
大學法律本科的課程:1民法 2民事訴訟法 3刑法 4刑事訴訟法 5行政法及訴訟法 6憲法 7法理 8國際法 9國際經濟法 10國際貿易法 11國際私法 12中國法制史 13外國法制史 14婚姻家庭法 15經濟法 16法律語言學 17知識產權法 18勞動法 19公司法 20公正與律師制度 21保險法 22房地產法 23犯罪心理學 24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25合同法 26法律文書寫作 還有幾科公共課 如果是業余愛好,建議學民法 、民事訴訟法 、刑法 、刑事訴訟法 、行政法及訴訟法 、憲法 、法理 、國際法
先買本舊書看看吧,自學法律科目有14門之多呢。
你隨便買本自考教材的法律看看先,看後還有興趣就買一本看一本好了。我推薦是先買法理或者是民法或者是刑法。看得進去,確實有興趣的,再接著買來看。
絕對不推薦你先買國際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
另外,司法考試教材也不推薦,那個等你自學有一定基礎後再看。附上國家自學考試課目你看看吧
我的建議是先看法理學或者有的學校叫法學導論的書,然後看實體法,比如民法和刑法,然後看程序法,就是三大訴訟法,最後看國際法們。
根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法律專業考試計劃》,法律專業本科自學考試要求在總體上與全日制普通高校法律專業的水平相一致。課程共設15門(不考外語者須在選考課中選擇四門課程加考),由全國考委統一命題,一年開考兩次(4 月底和10月底)。每學期的課程安排詳見當期的《考試報名通知》。課程設置如下:
序號 課 程
必考課
1 毛澤東思想概論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3 外語
4 法律文書寫作
5 國際私法
6 國際經濟法概論
7 合同法
8 公司法
9 勞動法
10 環境法與資源保護法
11 知識產權法
12 婚姻家庭法
選修課(任選三科)
1 外國法制史
2 中國法律思想史
3 西方法律思想史
4 金融法
5 稅法
6 票據法
7 保險法
8 公證與律師制度
9 房地產法
加考課(非法學類大專以上考生加考課程)
1、法理學
2、憲法學
3、民法
4、民事訴訟法
5、刑法
想學法律?不管學什麼都要從基礎做起嘛!所以,去看法理學,法理一定要學好,沒有基礎上層不會建好的。一些法律術語要知道怎麼樣去理解,怎麼去解釋,要讓別人能聽懂你所說的。法學有很多門呢,自己要學的話要能夠堅持
3. 怎樣調整應付工作的心態
自考大專會計專業需要考哪幾科?
會計大專的科目如下:
一、考試課程及學分
序號 課程名稱 學分
1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3
2 鄧小平理論概論 3
3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2
4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6
5 高等數學(一) 6
6 大學語文(專) 4
7 計算機應用基礎 4
8 基礎會計學 5
9 國民經濟統計概論 6
10 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4
11 中級財務會計 8
12 成本會計 5
13 財務管理學 6
14 管理會計(一) 6
15 中國稅制 4
16 企業管理概論 5
17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4
共計 81學分
二、學習書目
1.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趙家祥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
2.鄧小平理論概論
《鄧小平理論概論》,錢淦榮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
《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鞏獻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政治經濟學原理》(修訂本),衛興華、顧學榮主編,經濟科學出版社。
5.高等數學(一)
《高等數學(一)微積分》,高汝熹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
6.基礎會計學
《基礎會計學》,王俊生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7.國民經濟統計概論
《國民經濟統計概論》,陳允明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經濟法概論》,潘靜成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9.中級財務會計
《中級財務會計》,楊金硯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0.成本會計
《成本會計學》,賀南軒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1.財務管理學
《財務管理學》,王慶成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2.管理會計(一)
《管理會計》,余緒纓、蔡淑娥編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3.中國稅制
《中國稅制》,郝如玉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
14.企業管理概論
《企業管理概論》,譚道明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
15.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
《政府與事業單位會計》,林萬祥、曹鍾候主編,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6.大學語文(專)
《大學語文(專科)》,徐中玉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7.計算機應用基礎
《計算機應用基礎(2001年版)》,楊明福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在不少會計學員看來,會計課程的學習比較單調,整天都在和會計分錄以及公式計算打交道,知識點非常瑣碎,一般中有特殊,特殊中還有特殊,苦於沒有好的方法去記憶和理解會計核算的規律。應該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會計學習必須依勤學苦練,沒有什麼「終南捷徑」,但是會計學習自有其內在的規律,我們需要在學習中藉助一些竅門,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介紹的「口訣法」(你還可以稱其為「打油詩」。)應該就屬於這種竅門。
一、最基本的口訣??讀書口訣
所
有學科的考試學習,包括會計學習,都必須仔細閱讀考試指定教材和考試大綱。如果你是參加社會助學的會計應考者,那麼從你聽輔導教師授課到最後准備考試,應該至少讀五遍指定教材。我將其總結為「自考五讀口訣」,具體內容如下:
一讀課前預習先,從師二讀課堂間。
溫故知新讀三遍,四讀再把習題練。
五讀復習迎考試,勝利通過笑開顏。
這主要強調課前預習、課堂聽講、課後復習、做題鞏固以及總復習迎考都要把讀書放在基礎性地位。我每門課開課第一次,我都將這個口訣寫在黑板上,要求同學作為參加會計考試的座右銘,這其實對所有科目的考試中都是有用的。如果你是純粹的自學,那麼讀書的意義就更是不言自明了。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或者「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都是這個道理。
二、利用口訣理解記憶賬戶記賬規則
借貸記賬法下的記賬規則是基礎會計學習的入門規律,是需要同學們深刻記憶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識點之一。我們一般把賬戶區分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成本、損益五大類。資產、成本類賬戶一般都是借方登記增加,貸方登記減少;負債、所有者權益賬戶(二者合並稱為權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記減少,貸方登記增加;損益類賬戶則需要區分是費用類還是收入類去分別登記,收入與費用之間的登記也是相反的。為便於初學者理解,提高其學習興趣,我編寫了以下口訣,並命名其為「記賬規則之歌」。
記賬規則之歌
借增貸減是資產,權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資產總相同,細細記牢莫弄亂。
損益賬戶要分辨,費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貸方看,減少借方來結轉。
曾經有一個女學員用「四季歌」的曲調在課堂上演唱,大大加深了初學者的記憶痕跡。我們在基礎會計考試中記賬規則直接考查一般都採取簡答題的形式,如果你能記住這首「打油詩」當有好處。
大家也許還記得,會計核算有七種基本核算方法,即:設置會計科目(設置賬戶)、復式記賬、填制和審核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財產清查、編制會計報表。我們也可以把七種方法總結成為以下的口訣:
會計核算方法七, 設置科目屬第一。
復式記賬最神秘, 填審憑證不容易。
登記賬簿要仔細, 成本核算講效益。
財產清查對賬實, 編制報表工作齊。
如果問你某項內容是否屬於會計核算方法,只要對照上面的口訣便一目瞭然。
三、利用口訣理解記憶跨期攤提賬戶的賬務處理
跨期攤提賬戶主要包括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賬戶。待攤費用實際是先付費後分攤的費用,主要屬於資產性質。預提費用實際是先預計後付費的費用,主要屬於負債性質。他們的共同點是收益期是若干個會計期間(月)。他們的核算規律可以結合以下的口訣進行理解記憶。
待攤預提之歌
待攤預提都跨期,權責發生來攤提。
先花貨幣是待攤,後掏腰包走預提。
支付待攤借方記,貸方資金來放棄。
攤銷需從貸方轉,借走費用進損益。
預提費用貸方提,
四費借方來對應。
付費借方減預提,現金存款別忘記。
這個口訣可以這樣解釋:
第一句指出按照賬戶的用途和結構進行分類,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都屬於跨期攤提費用,二者核算的基礎都是「權責發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資金耗費時間先後的區別。第三句對應的待攤費用在付費時候的會計分錄,即「借:待攤費用 貸:銀行存款」。第四句對應的待攤費用在分攤時候的會計分錄,即「借:管理費用 貸:待攤費用」。其實這個分錄的借方可能是製造費用,也可能是管理費用等,主要是期間費用,所以言其「進損益」。第五句對應的預提費用在提取時候的會計分錄,即「借:管理費用 貸:預提費用」。其借方主要是製造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所以是「四費」。第六句對應的預提費用在付費時候的會計分錄,即「借:預提費用 貸:銀行存款」。當然,以上會計分錄中的銀行存款也可以是現金,二者都屬於貨幣資金。
四、利用口訣理解記憶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的成本法
股利核算口訣
當年分以前,成本來沖減。
當年分當年,利益算一算。
以後年度分,兩者比較看。
股利減凈利,差額細判斷。
「當年分以前,直接沖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進行長期股權投資,採用成本法進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資企業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於是投資企業就要全部沖減投資成本。
「當年分當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設例題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還包括本年度的,那麼就計算一下屬於投資前的部分和屬於投資後的部分,前者沖
減投資成本,後者計入投資收益。當然了,這種情況下,出題者一般都會假定各月的利潤平均分配。
「以後年度分,兩者比較看」:97年以後不是還要宣告分派股利嗎,這時我們就可以比較兩個值:其一,就是投資企業按比例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的累積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資企業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資企業的累積凈利。然後判斷:
1、前者累積股利=後者累積凈利,將以前已沖減的投資成本轉回。
2、前者>後者,將(前者累積股利-後者累積凈利-以前已沖減投資成本)的差額沖減投資成本。將投資企業當年應收取股利計入應收股利,將應收股利和沖減成本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
3、前者<後者,則不用沖減成本,若以前已沖減成本,就將其全部轉回,注意並不是將(前者累積股利-後者累積凈利-以前已沖減投資成本)的差額恢復,不管這個差額是否大於、小於以前已沖減成本數額。
整個過程都是藉助於在累積股利和累積凈利之間求差,以判斷是否存在「過頭分配」,從而確定是需要沖減投資成本,還是恢復投資成本。如果不能確定投資成本的變化,也就無法確定投資收益的大小。
舉例如下:假設以前已經沖減的投資成本是10,000,以前已經收取的累積股利是10,000。
①分派值30,000 累積股利10,000+30,000=40,000累積凈利潤數40,000
借:應收股利 30,000
長期股權投資 10,000
貸:投資收益 40,000
②分派值50,000 累積股利 10,000 +50,000 =60,000 累積凈利潤數40,000差額20,000
借:應收股利 50,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10,000(20,000-10,000)
投資收益 40,000
③分派值250,000, 已分累積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積凈利潤數40,000 差額-5,000 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額恢復成本,還是恢復原來已經沖減成本的全部數額(不超過這個數額)
借:應收股利 25,000
長期股權投資 10,000
貸:投資收益 35,000
如果分派值150,000, 已分累積股利10,000+15,000,累積凈利潤數40,000 差額-15,000,同樣即使-15000-10000=-25000也不是按照差額恢復成本,還是恢復原來已經沖減成本的全部數額10000(不超過這個數額)。若被投資單位當期未分派股利,即使「應沖減初始投資成本」為負數,也不確認當期投資權益和恢復初始投資成本。
五、利用口訣理解記憶現金流量表的編制方法
現金流量表是會計考試中十分令人頭疼的內容,丟三落四是現金流量表編制中最容易出現的錯誤。下面的口訣基本上概括了現金流量表的全部編制過程。口訣的具體內容如何理解,我們在口訣後邊詳細闡述。
看到收入找應收,未收稅金分開走。
看到成本找應付,存貨變動莫疏忽。
有關費用先全調,差異留在後面找。
財務費用有例外,注意分出類別來。
所得稅你直接轉,營業外找固資產。
壞賬工資折舊攤銷,哪來哪去反向抵銷。
為職工支付有多少,
單獨處理分類思考。
解釋:第①句話針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因為直接法是以利潤表中營業收入為起算點,所以,我們看到營業收入,就要找應收項目(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等)。未收的稅金再單獨作賬(收到錢的增值稅才作為現金流量)也就是說應收賬款中包括的應收取的稅金部分,若實際未收取現金則貸記應交稅金,另外,有關貼現的處理,將應收票據因貼現產生的貼現息(已計入財務費用)作反調。例如:應收票據發生額10萬元(假如3月發生)後5月份貼現,貼現息為1萬元。但是從期初,期末的報表看,應收票據未發生變動,但你不能不作現金流量的調整,因為實際現金現流量為9萬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應付,存貨變動莫疏忽」告訴你在進行「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的處理時,找應付科目,同時考慮存貨的期初,期末變動值,看是否與此項目有關,有關的調整 。
第③句「有關費用先全調,差異留在後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費用」「營業費用」的數額全部調整「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而後面把6項內容僅調回來。這6項內容是:壞賬准備,待攤費用,累計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應付管理人員工資,應付管理人員的福利費(營業費用無任何調整)
第④句「財務費用有例外,注意分出類別來」指的就是上面說的貼現息 。
第⑤句「所得稅直接結轉,營業外找固資產」所得稅直接結轉,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都是從固定資產盤盈,盤虧那來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資產了。
第⑥句是指這幾個項目不影響現金流量,那麼就反向抵回來就可以了。
第⑦句 支付給職工,和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項目較特殊,需單獨核算。
總的來說,有三項需要注意的:① 在進行「銷售商品收到的現金 」核算時,需調整2項內容。財務費用中貼現息和應交稅金中收到的現金。②在進行「購買商品支付的現金」核算時,需調整5項內容。累計折舊 ,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待攤費用, 應交稅金(進項稅額)。③在進行「支付的其他與經營活動有關的現金」的核算時,需要調整6項內容。壞賬准備,待攤費用,累計折舊,應付管理人員工資,應付管理人員福利費,無形資產攤銷。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我為大家總結的間接法核算規律。① 與損益有關的項目(9項)調整凈利潤。固定資產(4項):減值准備,折舊,處置損失,報廢損失 。無形資產(1項):無形資產攤銷。財務費用:反映本期應屬投資籌資的財務費用,不包括貼現息(我們上面已經談過,貼現息是一項特殊的財務費用,實際做題時一定要留意。)投資損失、預提費用、待攤費用。②與損益無關的項目(四項):存貨,遞延稅款,經營性應收及應付,這幾項的調整可以應用平衡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當使所有者權益增加時,調減凈利潤;當使所有者權益減少時,調增凈利潤,從而實現了將權責發生制下的凈利潤調節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去除不影響現金流量變化的項目。例如:若固定資產折舊增加,則說明「資產」方減少、負債不變情況下「所有者權益」減少,因為折舊不影響現金流量,所以要把這部分往凈利潤中增加,其他各項都仿照進行處理。
六、利用口訣來理解記憶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的填列
在編制資產負債表,填寫「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這四個項目時,要區分對應明細賬戶的借方或者貸方余額來計算填列。我曾經總結了四個計算公式給學員,如下:
1、資產方應收賬款項目金額= 「應收賬款」明細賬戶借方余額+「預收賬款」 明細賬戶借方余額(假定不考慮壞賬准備)
2、負債方預收賬款項目金額= 「應收賬款」明細賬戶貸方余額+「預收賬款」 明細賬戶貸方余額
3、資產方預付賬款項目金額= 「預付賬款」明細賬戶借方余額+「應付賬款」 明細賬戶借方余額
4、負債方應付賬款項目金額= 「應付賬款」明細賬戶貸方余額+「預付賬款」 明細賬戶貸方余額
後來發現學員對這四個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計算時還是容易出錯,我就在這四個公式的基礎上總結了以下的「五言」口訣,幫助同學們加深記憶:
兩收合一收,借貸分開走。
兩付合一付,各走各的路。
應該說第一句用來配合公式1、2,第二句可以配合公式2、4。這樣學員填制有關項目的准確性就大大提高。比如某個企業只設置了「應收賬款」、「應付賬款」賬戶,而沒有設置「預付賬款」、「預收賬款」賬戶。其「應收賬款」賬戶有兩個明細賬戶,余額分別是借方400和貸方700,「應付賬款」賬戶也有兩個明細賬戶,余額分別是借方500和貸方600,則根據口訣可以迅速計算出「應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這四個項目的金額依次分別為400、500、600、700。 (王學軍)
名師簡介:王學軍,男,1974年6月10日出生於江蘇省淮陰市清河區,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原北京商學院(現北京工商大學),職業會計教師和兼職會計師,擁有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中級職稱(會計師)。
自1996年6月起,王學軍曾經長期在北京市祥雲教育培訓中心學校、北京工商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民大學、對外經貿大學計算機中心、北京市宣武區智達培訓學校、北京中山學院、華夏大地教育網、北京市海淀區自考輔導學校、北京東方大學、北京市海淀區培青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會計專修學院、北京市崇文區自考辦輔導學校、北京市委黨校、北京市統計管理幹部學院、北京市東城區青年湖自學考試培訓學校等學校講授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北京市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全國注冊會計師考統一考試、全國注冊資產評估師考試、中國注冊稅務師統一考試、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原會計證考試)、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會計實務操作、成人高等教育會計專升本考試、全國電大注冊視聽生統一考試、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應用技術專業考試的會計類課程,在會計考試界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王學軍還承擔一部分普通高等學校、成人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非應試教育類會計課程。
王學軍老師講課細致透徹、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特別擅長將復雜的會計問題用通俗易懂的口訣、順口溜、打油詩加以概括提煉。教學責任心強,教學態度認真,經常義務為學生進行電話咨詢解答。對考試的針對性強,是廣大考生順利通過各類會計考試的好幫手。親自編寫了大量考試科目提綱和串講資料,對考生通過考試起了很好的作用。
要想了解更多,請照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