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勞動合同法n1

勞動合同法n1

發布時間: 2025-08-18 21:28:46

A. 裁員n+1是什麼意思(離職n1補償指什麼意思)

一、「N+1」真實定義是什麼?
「N」指經濟補償金,符合某些特定的解除情形之下,單位需要按照員工在本單位的工齡,工作一年給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1」則是指法定的代通知金,只有在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40條在員工無過錯的三種情形下提出解除的才需要支付,這里指的是法定支付的情形。
從本意上理解,即單位放棄提前30天書面通知的義務,而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代替提前30天通知的義務,故稱之為「代通知金」,但是這里排除單位與員工協商一致解除,單位願意額外支付+1,+2,+3.的情形,協商一致解除本無需支付代通知金,只是單位為了與員工盡快促成協議,額外支付的具有激勵性質的獎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
02
二、代通知金的標準是參照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嗎?
我們知道,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准為員工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那麼代通知的標准也是離職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嗎?
實際上並不是,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規定應當按照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第二十條 用人單位依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選擇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的,其額外支付的工資應當按照該勞動者上一個月的工資標准確定。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03
三、單位解除是選擇支付代通知金立即解除還是提前30天書面通知?
因單位招人較為困難,實務中也有很多員工抱怨向單位提出離職,單位不放員工走,還有的單位為了節省用工成本角度考慮要提前30天書面通知,到底選擇那種方式更為妥當?
筆者認為兩種方式都不妥,應當以單位提出協商一致解除方式代替《勞動合同法》四十條單方解除的情形。
首先,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四十條解除是受到限制的,如果員工工傷、患病進入醫療期、懷孕進入三期的,單位是不能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單方解除的,必須續延至相應情形消失時才能解除。
其次,如果員工既然提出離職,心思已經不在工作上了,所以建議單位無需選擇提前30天通知的方式,這時候建議單位以支付經濟補償金為代價,單位提出協商一致解除代替《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的單位單方解除。
因為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解除程序及其嚴格,這種情形下,其一,好促成協議的簽訂,其二,解除成本都是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單位單方解除甚至還需要支付代通知金,成本略高,其三,從解除風險的角度來看協商一致解除單位零風險,而單位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解除風險極大,因為單位程序往往達不到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同成本的情形下當然選擇風險最小的解除方式。
第四十二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條 、第四十一條 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B. n1是什麼賠償

經濟補償金是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離職N1」這里的N指的是每工作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N為工齡的年數,加幾就為賠償幾個月的工資,N+1就是一年工齡賠償一個月的工資。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法律分析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據此,在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下,若為用人單位提出解除,用人單位則需支付經濟補償金,若為勞動者提出,則無需支付經濟補償金。
另外經濟補償金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以下七種情況
1、勞動者因用人單位原因被迫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提出動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非過失性解除的。
4、經濟性裁員。
5、勞動合同因期限屆滿而終止的。
6、勞動合同因用人單位主體資格喪失而終止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另外在經濟補償金的計算標准上,應按照勞動者工作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工資的標准支付經濟補償金,每工作一年或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個月工資的標准支付經濟補償金,沒有最高年限的限制。對於高收入者,即勞動者月工資高於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標准支付經濟補償金,且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並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熱點內容
勞動法41條內容42條 發布:2025-08-18 22:58:28 瀏覽:509
農村土地徵用涉及的法律知識 發布:2025-08-18 22:57:10 瀏覽:99
成品油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8 22:44:25 瀏覽:62
著作權法法律知識競賽題及答案 發布:2025-08-18 22:44:18 瀏覽:645
廣東勞動法生育規定 發布:2025-08-18 22:44:08 瀏覽:919
法治知識網路競賽活動 發布:2025-08-18 22:37:22 瀏覽:407
浦發銀行法律顧問投標 發布:2025-08-18 22:37:09 瀏覽:380
買房婚姻法公平 發布:2025-08-18 22:32:08 瀏覽:275
民法典是十三屆 發布:2025-08-18 22:19:55 瀏覽:867
經濟法實務第一章在線測試 發布:2025-08-18 22:18:13 瀏覽: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