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知識集錦 » 民法總則合同法重大誤解

民法總則合同法重大誤解

發布時間: 2025-08-29 05:35:05

民法總則第147條和合同法第54條的區別

您好,民法總則相比,合同法規定的更為具體,針對的是合同。但是民法總則不僅僅版是針對合同而言權的,對於民事法律行為都可適用。根據《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五十四條 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
(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
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
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⑵ 合同法中的「重大誤解」需要如何認定

98在司法實踐中,當事人常常聲稱在買賣合同等交易活動中存在重大誤解。對於合同內容中重大誤解的確定,可以基於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重大誤解應源於誤解方自身的疏忽、缺乏經驗或信息不足,是受害方自身的過失,而非對方的欺詐、脅迫或利用對方處於困境。其次,重大誤解指的是對合同內容的誤解,即合同雙方的意圖表示存在不一致。接著,重大誤解的存在應直接影響當事人所應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如果合同得以履行,誤解方將遭受較大損失或無法實現訂立合同的目的。最後,若重大誤解導致合同被撤銷,應是因為誤解的存在才導致合同的簽訂。如果沒有誤解,當事人將不會訂立合同,或者雖然訂立合同但合同條件會發生重大變化。基於重大誤解所訂立的合同,當事人有權自知道或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申請撤銷。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七條,基於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五十二條,具有特定情形之一的,撤銷權將消失:(一)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撤銷權,重大誤解的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起三個月內未行使撤銷權。

熱點內容
死壽道德經 發布:2025-08-29 12:04:21 瀏覽:708
怎樣的貨款欠條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9 12:04:21 瀏覽:247
刑事訴訟法有溯及力沒 發布:2025-08-29 12:00:51 瀏覽:654
君子婚姻法 發布:2025-08-29 11:37:36 瀏覽:204
我國勞動法基本原則的內容 發布:2025-08-29 11:37:29 瀏覽:829
合肥陳超律師 發布:2025-08-29 11:36:53 瀏覽:413
下列法律責任形式中屬於刑事責任形式的是 發布:2025-08-29 11:36:43 瀏覽:993
什麼呀的驗房報告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29 11:28:21 瀏覽:238
合同法第142條風險負擔 發布:2025-08-29 11:28:12 瀏覽:632
2015年勞動法加班費 發布:2025-08-29 11:09:55 瀏覽:399